药动学重要参数及意义
药动学重要参数

药-时曲线
吸收=消除
吸收<消除
吸收>消除潜伏期 持Fra bibliotek期残留期
半衰期(t1/2)
✓概念:C血浆→1/2 C血浆所需时间 ✓零级动力学消除(恒量消除)时, t1/2随给药剂量增大
而延长
✓ 一级动力学消除(恒量消除)时,t1/2不变 ✓ 一次给药: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约需4~6个t1/2
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消除率可变
小结
t1/2 F Vd CL
✓ 表示方法:Tmax和AUC
AUC Tmax
生物利用度(F)
✓ 分类
➢F绝对=
AUC血管外给药 AUC静脉给药
*100%
➢ F相对 =
AUC受试制剂 AUC标准制剂
*100%
评价生物等效性
表观分布容积(Vd)
清除率(CL)
✓ 概念: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血浆容积 。
✓ 体内所有消除器官消除药物的总和 ✓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消除率不变;
半衰期(t1/2)
✓ 多次给药 稳态血药浓度(Css/坪值) ➢ Css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具体值 ➢ 约需4~6个t1/2达到 ➢ 不随给药时间间隔而改变
半衰期(t1/2)
✓ 多次给药 ➢ 首剂加倍(增加负荷量)可缩短达到Css的时间 ➢ 负荷量应视药物及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生物利用度(F)
✓ 概念: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 和程度。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药代动力学参数是指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定量指标,常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
1.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衡量药物在口服后被吸收到循环系统的百分比,是评价给药途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2. 血浆最高浓度(peak plasma concentration,Cmax):药物在给药后达到的最高浓度,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
3. 血浆最低浓度(trough plasma concentration,Cmin):药物在给药间隔期内达到的最低浓度,用于评价维持药物疗效的药物剂量。
4. 血浆半衰期(plasma half-life,t1/2):药物在体内降解或排除的速度所需的时间,衡量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速度。
5. 消除常数(elimination constant,K):衡量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率,通常与血浆半衰期相关。
6. 清除率(clearance):衡量单位时间内从体内完全清除药物的能力,常用于调整药物剂量。
这些参数对于优化药物给药方案、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以及设计药物动力学模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可以通过体内、体外实验以及药物浓度的测定来获得。
药动学参数(PK parameter) 的意义

药动学参数(PK parameter)是反映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性的一些常数,定量描述了药物在体内经时过程的动力学特点及作用变化规律。
药动学参数是临床制订合理给药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药动学参数是指由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得到的参数,此外还包括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
编辑本段非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1. 药峰浓度(Cmax)给药后出现的血药浓度最高值。
该参数是反映药物在体内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2. 达峰时间(Tmax)给药后达到药峰浓度所需的时间。
该参数反映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吸收速度快则达峰时间短。
3. 末端消除速率(Ke)末端相的血药浓度消除速率常数。
将血药浓度取对数,对时间作线性回归后所得斜率值的负数为末端消除速率。
4. 末端消除半衰期(T1/2)末端相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该参数直观反映了药物从体内的消除速度。
末端消除半衰期在数值上与末端消除速率互为倒数,即: 末端消除半衰期=0.693/末端消除速率。
5.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血药浓度曲线对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
该参数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暴露特性。
由于药动学研究中血药浓度只能观察至某时间点t,因此AUC有两种表示方式: AUC(0-t)和AUC(0-∞),前者根据梯形面积法得到,后者计算式: AUC(0-∞) = AUC(0-t) + 末端点浓度/末端消除速率。
6. 清除率(CL)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单位一般为L/h。
该参数是反映机体对药物处置特性的重要参数,与生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清除率根据剂量与AUC(0-∞)的比值得到。
7. 表观分布容积(Vd)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例常数,单位一般为L。
该参数反映了药物在体内分布广窄的程度,数值越高表示分布越广。
表观分布容积在数值上由清除率与末端消除速率的比值得到。
8. 平均驻留时间(MRT)药物分子在体内停留时间的平均值,表示从体内消除63.2%药物所需要的时间。
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意义及计算

应用:UC常用 于药物的剂量调 整、药物相互作 用研究以及新药 开发过程中的药 代动力学评价。
04
药代动力学参数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吸收阶段的预测
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 评估药物在特定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预测药物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吸收程度 指导药物制剂的改进和优化
药物分布阶段的预测
预测药物在组织中的浓度 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发新型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满 足个性化治疗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药 物代谢动力学领域的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参数计算方法: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包括非房室模型和房室 模型等需要据具体研究情况和数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分类
吸收参数:描述 药物从给药部位 进入血液循环的 速度和程度
分布参数:描述 药物在体内的分 布情况包括组织 分布和细胞内分 布
代谢参数:描述 药物在体内代谢 的情况包括代谢 速率和代谢产物 的性质
表观分布容积(Vd)
定义:指药物 在体内分布达 到平衡后按测 得的浓度计算 药物应占有的
体液容积
计算方法: Vd=给药量/血
药浓度
意义:反映药 物在体内分布 的 广 泛 程 度 Vd 越大药物在体
内分布越广
影响因素:药 物的脂溶性、 组织亲和力、 血浆蛋白结合
率等
清除率(Cl)
定义:清除率是指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 清除的药物量与血 浆药物浓度之间的 比值
利用药代动力学 参数制定个性化 的给药方案
通过药代动力学 研究优化给药方 案以提高疗效和 降低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生理 和病理情况调整 给药方案以确保 药物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1. 引言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PK)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药代动力学参数是描述药物在体内动力学过程的定量指标,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分类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分为吸收动力学参数、分布动力学参数、代谢动力学参数和排泄动力学参数。
2.1 吸收动力学参数吸收动力学参数描述药物从给药部位到达循环系统的过程。
常用的吸收动力学参数有峰浓度(Cmax)、时间峰浓度(Tmax)、面积下曲线(AUC)等。
•Cmax是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反映了药物在给药后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Tmax是药物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点,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的快慢吸收。
•AUC是药物在一定时间内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总体吸收程度。
2.2 分布动力学参数分布动力学参数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到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常用的分布动力学参数有分布容积(Vd)和蛋白结合率。
•Vd是药物在体内分布的虚拟容积,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广度。
•蛋白结合率是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比例,影响药物的分布和药效。
2.3 代谢动力学参数代谢动力学参数描述药物在体内经肝脏等器官代谢的过程。
常用的代谢动力学参数有清除率(CL)和半衰期(t1/2)。
•CL是药物在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量,反映了药物的代谢速度。
•t1/2是药物在体内消失一半的时间,反映了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持续时间。
2.4 排泄动力学参数排泄动力学参数描述药物从体内排除的过程。
常用的排泄动力学参数有排泄率和清除率。
•排泄率是药物从体内排泄的速率,反映了药物的排泄速度。
•清除率是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速率,反映了药物的总体排泄能力。
3.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意义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3.1 疗效评价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反映药物的吸收速度、峰浓度和总体吸收程度,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
药效动力学参数

药效动力学参数
摘要:
一、药效动力学参数的概念
二、药效动力学参数的重要性
三、药效动力学参数的分类
1.药代动力学参数
2.药效学参数
四、药效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
五、药效动力学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六、药效动力学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正文:
药效动力学参数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反映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关系的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药物研发、临床用药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效动力学参数可以分为两大类: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参数。
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半衰期、清除率等。
药效学参数则主要描述药物对生物体的生物效应,如最大效应、效应强度、剂量- 效应关系等。
药效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临床试验、动物实验以及计算机模拟等。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会通过这些方法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个体差异。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来调整
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药效动力学参数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人员不仅关注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还关注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对生物体的生物效应。
此外,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也促使药效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不断发展,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药效动力学参数在药物研发、临床用药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8个常用药代动力学参数

8个常用药代动力学参数药代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对药物的药效和药物副作用都有重要影响。
了解药代动力学参数是合理用药的基础,下面将介绍8个常用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口给药后在体内可用形式的百分比。
一般用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来表示,生物利用度越高,则药物吸收效果越好。
2. 最大血药浓度(Cmax):最大血药浓度是药物给药后在体内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
测量Cmax可用来评估药物的吸收效果,也可以用来确定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
3. 药物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Vd):药物分布容积是指在体内分布药物的组织总容积,计算公式为药物总体内含量除以血药浓度。
Vd反映了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组织分布特性。
4. 清除率(Clearance,CL):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药物的能力。
通常用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来表示,血浆清除率越大则药物从体内清除速度越快。
5. 半衰期(Half-life,t1/2):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降解清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的排除速度,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通常与其半衰期有关。
6. 生物转化率(First-pass metabolism):生物转化率是指药物在通过肝脏或其他代谢器官之前,在消化道或肝脏内发生的首次通过转化的百分比。
生物转化率通常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7. 蛋白结合率(Protein Binding):药物分子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药物蛋白复合物,只有未结合的药物才能发挥药效。
蛋白结合率表示结合在蛋白质上的药物所占的百分比,蛋白结合率高表示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紧密,对于药物的分布和消除有重要影响。
8. 药物代谢饱和点(Saturation Kinetics):药物在体内代谢是一个饱和过程,当药物被代谢酶饱和时,药物在体内代谢速率不再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饱和状态称为代谢饱和。
药动学重要参数及意义

1.2.7 药动学重要参数及意义
一、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Plasma aspirin concentration (mg/L)
时量关系(time-concentration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 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单次静脉注射
10
8
Cmax
6
时量曲线 (time-concentration curve)
单次口服
4
2
Tmax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Vd的意义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如一个70Kg 体重的正常人:血浆容量约有3 L, 血容量5.5 L, 细胞外 液12 L,总体液容量42 L。
Vd=5L左右,大多分布于血浆
=10~20L,分布于全身体液中
=40L,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
>100L,集中分布到某个器官内(蓄积)
Vd 数值的大小由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 高亲脂性药物:Vd 280-1050 L,远大于体液总量。 亲水性药物:Vd 值小,多为主要集中在血液,难以 透过血管壁或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四、表观分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体内总量
Vd =
A mg
C mg/L
单位:L或 L/kg
血药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d的意义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如一个70Kg 体重的正常人:血浆容量约有3 L, 血容量5.5 L, 细胞外 液12 L,总体液容量42 L。
Vd=5L左右,大多分布于血浆
=10~20L,分布于全身体液中
=40L,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
>100L,集中分布到某个器官内(蓄积)
Vd 数值的大小由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 高亲脂性药物:Vd 280-1050 L,远大于体液总量。 亲水性药物:Vd 值小,多为主要集中在血液,难以 透过血管壁或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单次口服
4
2
Tmax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Time (min)
concentration
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单位:ngh/mL 反映药物体内总量
Cmax Peak
concentration
AUC
MEC
for toxic response
治 疗 剂 窗
MEC
七、稳态血药浓度 (steady state concentration, Css )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
5×t1/2
连续恒速给药时的时量曲线
稳态浓度的意义:
——调整给药剂量的依据 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
稳态浓度对给要剂量加以调整,其公式 RA(调整)=Css(需要的)×RA(现用的)/Css(已达到的)
相对生物利用度
F=AUC(受试药)/ AUC(标准药)×100%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生物利用度—意义:
①评价药物吸收程度; ②绝对生物利用度用来评价同一种药物不同给 药途径的吸收程度; ③相对生物利用度用来评价不同厂家同一制剂 或同一厂家的不同批号药品间的吸收情况是否 相近或等同。
三、房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 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Vd的意义
②推测药物排泄速度 一般来说,Vd小的药物排泄较快,在体内
存留时间短;反之亦然。
制定给药方案: Vd=D/C 剂量与Vd成反比; 给药间隔时间与Vd成正比。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五、半衰期(half-life time, t1/2 )
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7 药动学重要参数及意义
一、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Plasma aspirin concentration (mg/L)
时量关系(time-concentration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 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单次静脉注射
10
8
Cmax
6
时量曲线 (time-concentration curve)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四、表观分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体内总量
Vd =
A mg
C mg/L
单位:L或 L/kg
血药浓度
㏒C
㏒ C0
0
t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Vd的意义
①推测药物在体内分布情况: Vd小,C0大,进入组织少,分布窄; Vd大,C0小,进入组织多,分布广。 极性大, Vd小;高脂溶性, Vd大; 还与pka、血浆蛋白结合等有关。
意义:反映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与消除药物的快慢程度 ①药物分类的依据 ②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③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六、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CL)
指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 除干净,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 分布容积数。
CL=CL肾脏+CL肝脏+CL其它 计算公式: CL = D/AUC=kVd 单位:L/h或ml/min 临床意义:反映药物消除,肝肾功能↓时CL↓
for desired response
潜伏期
Tmax
维持时间
残留期 time
时量曲线
二、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指不同剂型的药物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 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及速度。
F A x100% D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绝对生物利用度
F=AUC(血管外给药)/ AUC(血管内给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