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3S技术及其应用练习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练习附答案**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选择题(一)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是GIS ②乙是RS ③丙是GIS ④甲是GPS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②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③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④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说明甲是GIS;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说明乙为RS;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说明丙是GPS。
正确答案是A。
第2题,运用GP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运用R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答案1---2、A B(二)如图示意某区域不同信息的图层。
地铁建成运营后站点周边地价将随之上涨,但上涨后的地价很难超过50(相对值)。
读图回答1--3题。
1.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A.甲B.乙C.丙D.丁2.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高的地块是()A.甲B.乙C.丙D.丁3.地铁建成运营后,甲地的用地类型最可能是()A.商业用地B.行政用地C.绿化用地D.住宅用地解析:1.A 2.B 3.A第1题,图中甲地地价最高,因商业中心付租能力最强,故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甲地。
第2题,地铁运营站建成前,甲地地价已经为50,根据材料可知,因地铁建成而上涨后的地价很难超过50,说明该地地价上涨幅度最小;乙、丙、丁三地原地价依次为10、15、30,地价最高为50,最大上涨幅度分别为40、35、20, 因此乙地地价涨幅最高。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3天“3S”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考前给力十五天
高考倒计时3天“3S”技术及其应用
台风是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国家气象局采取多种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
据此回答(1)~(3)题。
(1)判断台风的生成地点,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
(2)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及可能的登陆地点,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
(3)评估台风过境产生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 )。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
高考倒计时3天“3S”技术及其应用
命题角度
(1)A (2)C (3)A [(1)遥感技术可进行空间位置监测。
(2)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及登
陆地点,需要处理相关的信息,故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3)评估灾害的影响范围,
既需要获取资料,也需要空间定位,故可利用的技术主要为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
最新-江苏省2018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3S技术及其应用练习 精品

江苏2018高考二轮复习“3S”技术及其应用专题练习命题角度一:“3S”技术的内涵及特点1、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信息技术通常被称为3S技术,即RS、GRS、GISB.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C.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不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全过程,只能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D.地理信息技术只能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和监测等2、下列关于3S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机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计算并显示出处在运动状态中的接收机的运动速度和预测运动方向B.遥感技术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但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替C.2018年5月,我国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新的测量,科考人员随身携带了GPS,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复杂的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D.利用RS可以预测气象灾害,利用GPS可以模拟气象灾害3、(2018·山东文综,25)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4、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遥感卫星,可以:A.发现水稻虫害的类型 B.了解农作物长势C.计算台风灾害的损失 D.评价土壤的质量(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比较适宜的基准图件是①城市等高线地图;②城市气温分布图;③城市行政区划图;④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18山东文综)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解题专题0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3S”技术典题训练含解析

专题0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和“3S”技术一、选择题(选择题除题目旁有标注“双选”的外,皆为单选)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
1.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甲—乙D. 甲—丙—乙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热量B. 水分C. 坡向D. 地形3.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低B. 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D. 处于背风坡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夯基卷”的试题难度为中低难度,是希望再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单一性的梳理知识点,实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
但需要你注意以下事项:①题目做2遍!第1遍通篇做,找感觉。
第2遍关注我在试题右侧的解说,带着解说再做1遍试题,确实搞明白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这个题目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其他答案不对?②在右侧空白处,写出题目与课本上哪一知识点相联系。
③思考你近期有没有做过比这个更难,但是同类型的题目?你把他们拿出来比较下,即可清楚难题的来源,下一次就知道怎么破解难题了。
请注意:以上功夫看似浪费了你做题目的时间,但实际上是在帮助你巩固知识点、巩固题感、确定自己的做题方式方法,所以请务必仔细完成。
4.图中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A. 整体性特征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5.丙地自然带的名称是A. 温带草原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温带荒漠带D. 热带荒漠带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座山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甲、乙、丙、丁四山中纬度最低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7.甲山脉植被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却低于北坡,其影响因素分别是()A. 水分、热量B. 热量、水分C. 海拔、水分D. 热量、海拔8.甲、乙、丙中草甸草原带分布海拔高度有差异,其影响因素是()A. 海拔高低B. 山地纬度位置C. 水分差异D. 山脉相对高差9.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6“3S”技术的应用

提升训练26 “3S”技术的应用(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读不同水质水体反射率对比图,完成第1~2题。
1.两种水体相比( )A.在0.6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B.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大C.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D.混浊泥水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大2.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 )A.统计泥沙差量B.监测洪涝灾害C.模拟泾渭分明D.评估进出水量2.A,学生要熟悉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运用。
第1题,读图可知,两种水体相比,在小于0.5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A项错;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小,B项错;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C项对;混浊泥水反射率大,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小,D项错。
第2题,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判断出水体的含沙量,统计泥沙差量,A项对;泥沙含量与洪涝灾害关系不大,不能利用反射率差异监测洪涝灾害,B项错;模拟泾渭分明主要是利用RS,C项错;泥沙含量与进出水量关系不大,D项错。
下图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布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读图,完成第3~4题。
交通线图层人口密度图层地价图层1—主干道 1—高密度 1—高地价2—次干道2—中等密度2—中等地价3—支路3—低密度3—低地价3.M地最适合布局( )A.工厂B.学校C.银行D.居民住宅4.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 )A.旅游部门B.民政部门C.公共交通部门D.住房建设部门4.D3题,根据图层中信息,M地位于次干道附近,人口密度小,地价便宜,最适合布局要求交通便利、地价低的工厂,A项对。
学校、银行、居民住宅应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方便人们的生活,B、C、D三项错。
第4题,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住房建设部门,根据交通、人口密度、地价,进行住宅区规划建设,D项对。
旅游部门不考虑人口密度,民政部门、公共交通部门不考虑地价,A、B、C三项错。
(2018浙江4月选考)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
高二地理3S技术综合应用试题

高二地理3S技术综合应用试题1.中央电视台每天天气预报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④卫星回收技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中国海军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出发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
2009年1月6日开始第一次护航,到2月6日为止,已护航15批次,共对33艘船舶实施了护航。
下图为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路线图,完成5~6题。
【1】当护航舰接到远处货轮求救信号时,应A.迅速通过RS对货轮准确定位B.通过雷达了解海盗船的数量和装备C.利用GIS分析货轮所在海域的天气D.利用GPS获得货轮的三维坐标和速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中国军舰若要去解救一艘被海盗追踪的船只,还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SOS【答案】B【解析】中国军舰若要去解救一艘被海盗追踪的船只,则需要GPS和GIS的结合,了解海盗船只的移动方向。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3S”技术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3S”技术读〝黄河中游地域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1567年领先人口的变化给该地域带来的环境效果最先出现的是( )A.土地肥力下降B.森林锐减C.土地沙化D.旱涝灾祸加剧2.处置该地域环境效果的基本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坚持水土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消费力水平读〝某农业生态园消费链循环形式图〞,完成3~4题。
3.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废弃物资源化,增加环境污染②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③运用无机肥料,开展绿色消费④运用沼气动力,增加植被破坏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开展⑥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应用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4.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应用表达在( )①搜集珍禽的羽毛制形成欣赏标本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③食品加工发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消费沼气④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荒漠化土地静态度用来定量描画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水平,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
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域,是西北地域的重要河流之一,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
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静态度(单位:%)统计表〞,完成5~6题。
5.A.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B.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C.该地重度荒漠化土空中积不时扩展D.极重度荒漠化土空中积相对较动摇6.招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静态度高的主要缘由能够是( )A.放牧规模扩展B.耕地少量扩张C.农牧民薪柴充足D.不合理灌溉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以下图表示我国局部地域水土流失类型散布。
读图完成7~8题。
7.招致A地域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域更严重的自然缘由有( )①地壳活动更生动②植被掩盖率低③地表多疏松的堆积物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C地域是我国洪涝灾祸的多发地域,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河道弯曲,主流多②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③经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④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和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主要散布在可以遭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提升专练35“3S”技术的应用课件(共26张PPT)

第11页
(2020·浙江模拟)北京时间 2020 年 5 月 27 日上午 11 时,2020 珠峰 高程测量登山队 8 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此次登顶珠峰的队 员肩负一项重要的使命——精确测量珠峰高程。下图为登山队登顶时 照片。据此完成 6、7 题。
6.此次精确测量珠峰高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D.区域政策有差异
10.健康码能够辨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手机( A )
①共享用户信息
②记录移动轨迹
③获取逐日体温
④查询疫情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16页
解析 第 8 题,根据材料,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 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相应健康码。行程获取需要定位, 需借助 GPS 技术;而对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则属于 GIS 的功能, 故选 B 项。第 9 题,用户扫码即可获取健康码,申请过程很简单;目 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信号全覆盖,推行健康码、使用网络基本 都可以做到;该技术的核心技术问题已经解决,用户只需扫码就可使 用,各区域改进成本地健康码即可使用,制作技术要求不高;但不同 区域政策有差异,尤其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健康码要求不同,这是全 国推广中最可能遇到的难题。第 10 题,材料信息表明,系统通过获取 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 不同颜色的健康码。健康码能够辨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
考考点点3355三“ “角33SS””高技技术术程的的测应应用用量是测量技术的一种方法,它必须和 GPS 结合才能精确测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考点点3355量“ “,33SS””D技技术术项的的错应应用用误。第 7 题,因珠峰的海拔高,其受高空西风影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2012高考二轮复习“3S”技术及其应用专题练习
命题角度一:“3S”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1、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信息技术通常被称为3S技术,即RS、GRS、GIS
B.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
C.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不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全过程,只能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D.地理信息技术只能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和监测等
2、下列关于3S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机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计算并显示出处在运动状态中的接收机
的运动速度和预测运动方向
B.遥感技术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但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替
C.2005年5月,我国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新的测量,科考人员随身携带了GPS,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复杂的
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
D.利用RS可以预测气象灾害,利用GPS可以模拟气象灾害
3、(2008·山东文综,25)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4、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遥感卫星,可以:
A.发现水稻虫害的类型 B.了解农作物长势
C.计算台风灾害的损失 D.评价土壤的质量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比较适宜的基准图件是
①城市等高线地图;②城市气温分布图;③城市行政区划图;④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07山东文综)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6、“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摄取月面图像信号的技术手段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对月球精确“画像”主要利用下列哪项地理信息技术
A.GPS技术 B.RS技术 C.GIS技术 D.SOS技术
命题角度二:“3S”技术的应用
1、(2005上海地理卷七)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单项选择)
A.RS B.GIS C.RS和GIS 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远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
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
如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
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多选)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2、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题。
为监测并分析植被覆盖率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读“3S 技术的综合运用图”(下图)。
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
图甲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
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_______。
根据图中
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
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________。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
图乙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
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
(3)图丙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_____。
(4)图丙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____技术的组合。
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