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_吴双全.pdf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感官设计要素研究

新能源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感官设计要素研究

吴双全 Wu Shuangquan1.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旷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1621.Kuangda Technology Group Co.,Ltd.,Changzhou,Jiangsu, 2131622. Kuangda Fiber Technology Co.,Ltd.,Changzhou,Jiangsu, 213162摘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内饰设计风格与发展趋势,简约感、科技感、高级感是新能源汽车内饰未来发展的 方向;分析了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感官设计要素及感知意象,造型要素、CMFP(色彩colo「、材质material、工艺finishing、纹理pattern)要素和功能要素是内饰设计的关键;重点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内饰表皮材料设计开发过程中的C M F要素设计、功 能要素设计以及感官意象表达。

A b s tra c t:Taking the new energy vehic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its interior design style and developm ent tre n d.The fu tu re sense,technology sense,high-quality te xtu re and intelligence are the fu tu 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nterior.It analyzes the sensory design elements and perceptual image in the autom obile in te rio r design.The modeling elem ents,CMF(color,m aterial,process finishing)elements and functional elements are the key points o f the interior desig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MF element design,functional element design and sensory image expression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interior surface materials.关键词:设计要素;感官意象;新能源汽车;内饰表皮材料;CMFK e y w o rd s:design elements,sensory image,new energy vehicles,interior surface materials,CMF前言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成为当下汽车消费市场的新热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其终端消费群体亦呈现年轻化 趋势。

新材料新技术在智能车辆中的应用

新材料新技术在智能车辆中的应用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协同作用
新材料:轻量化、 高强度、耐腐蚀 等特性
新技术:人工智 能、大数据、物 联网等
协同作用:提高 车辆性能、安全 性、舒适性
具体应用:智能 驾驶、智能交通、 智能能源管理等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环保等
新技术在智能车辆中的应用趋势:自动驾驶、车联网、人工智能等
高性能复合材料
特点:轻质、高 强度、耐腐蚀、 耐高温
应用:车身、底 盘、悬架、制动 系统等
优势:提高车辆 性能,降低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
发展趋势:更加 环保、可回收、 可降解
新型金属材料
轻量化:减轻车辆重量, 提高燃油经济性
强度高:提高车辆安全 性能
耐腐蚀:延长车辆使用 寿命
导电性好:适用于电动 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应用:智能驾驶舱、智能安全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 未来展望: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应用将推动智能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车辆安 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05
智能车辆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智能车辆的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智能车辆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
智能交通:智能车辆可以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等进行通信,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

增长速度: 年复合增长 率约为15%
主要市场:中 国、美国、欧 洲、日本等国
家和地区
应用领域:自 动驾驶、智能 交通、车联网、
共享出行等
智能车辆的发展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从辅助驾驶到完全自 动驾驶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实现车辆与道路、车 辆与车辆之间的互联 互通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提高续航里程,降低 成本,提高安全性

非织造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研究

非织造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研究

非织造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饰的品质、舒适度、安全性以及环保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在汽车内饰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非织造材料,也称为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经过传统纺纱和织造过程而直接由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成网和固结方法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质轻等特点的片状或网状材料。

与传统的纺织材料相比,非织造材料具有生产流程短、成本低、性能多样化等显著优势。

在汽车内饰中,非织造材料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座椅面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传统的座椅面料多采用织物或皮革,但非织造材料以其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舒适性,逐渐成为座椅面料的新选择。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型汽车中,非织造座椅面料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还能有效降低成本。

汽车内饰中的地毯也是非织造材料的用武之地。

非织造地毯具有良好的隔音、减震和防滑性能,能够有效减少车内噪音和震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而且,非织造地毯易于清洁和维护,能够保持车内环境的整洁。

顶篷材料是非织造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非织造顶篷材料通常具有质轻、隔音、隔热等性能,能够有效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为车内乘客提供舒适的环境。

此外,非织造材料还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的隔音棉、过滤材料、储物袋等部件。

隔音棉能够有效阻隔发动机和外界的噪音,为车内营造安静的环境;过滤材料则用于汽车空调系统,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保障车内空气质量;储物袋则为乘客提供了方便的储物空间。

非织造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点。

首先,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汽车工业对零部件数量的巨大需求。

其次,非织造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可以通过调整纤维原料、生产工艺和后处理方法,来满足汽车内饰不同部件对性能的特殊要求。

例如,通过使用高性能纤维,可以提高非织造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通过添加阻燃剂,可以使非织造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汽车内饰的新材料及新技术1

汽车内饰的新材料及新技术1

汽车内饰的新材料及新技术1汽车内饰的新材料及新技术[中文摘要]汽车内饰舒适度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排在车辆外观设计之前,仅次于汽车的可靠性及耐用程度。

随着汽车外形趋于运动和时尚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汽车设计的较量早已转战自内饰设计的较量。

运用全新的材料先进的技术和时尚的色调装配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汽车汽车内饰新材料新色调技术汽车内饰(Automotive Interior)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防晒膜,汽车握手套,汽车地垫,汽车防滑垫,坐垫,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装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学系统等等。

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汽车设计师的乔治?亚罗认为:汽车设计最容易出彩的是内饰设计,车的外观是给别人看的,驾乘者真正享受的是汽车的内饰设计。

内饰的产品包括仪表台、方向盘、座椅、操纵按键、空调出口、拨挡头、车门内饰、门把手等。

同时,内饰设计还要与外形设计相匹配。

有很多概念车虽然外形漂亮,但是由于内饰设计跟外形不协调,从而影响到整车的美感协调,使外形的美感大打折扣。

内饰设计时要考虑更多的细节且需要更加细腻一些,并着重强调触觉、手感、舒适性和可视性等等。

如何合理地运用关键技术和材料,诸如采用什么成型工艺,选用什么合适的材料,在哪些部位用软质材料,如何处理好光泽、表皮纹理、深浅、色彩的处理等等存在着理解不够的现象。

同样运用了先进的成型工艺、但由于对材料、皮纹、光泽等控制不好,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还有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对细节特征的把握不到位,缺乏细节,就无从谈品质。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主机厂要和供应商同步开发,这就需要价值工程的理念也同样在供应商那里运用。

汽车内饰表皮材料产品的多重感官设计

汽车内饰表皮材料产品的多重感官设计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汽车内饰表皮材料产品的多重感官设计吴双全 王楠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162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消费品,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内饰表皮材料是体现汽车内饰空间设计品位、感知质量的重要载体之一,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在内饰表皮材料的设计开发中,应用多重感官设计策略,综合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维度感官要素,全方位刺激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满足其情感需求,产生心理共鸣,这也是提升产品价值和提高客户粘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汽车内饰;表皮材料;多重感官;感知质量;设计策略1 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代步工具的范畴,人们在汽车内部空间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汽车已经成为集驾乘、工作以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第三空间,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饰设计作为汽车设计的重要环节,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年轻化和品质化的要求已经成为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内饰表皮材料作为内饰空间的重要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内饰设计的调性和品质,本文以当下汽车消费的需求特点分析为基础,对多重感官体验下的汽车内饰表皮材料设计开发进行探讨。

2 汽车内饰表皮材料及其形态2.1 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概念汽车内饰表皮材料,顾名思义就是覆盖在汽车内饰件表皮的材料。

常用的内饰表皮材料主要有织物面料(机织、经编针织、纬编针织、飞织等织物)、无纺布、真皮、合成革(PVC、PU、TPO、TPU等革类)以及仿麂皮等几类。

根据整车的市场定位、消费人群、车型特点、设计理念和内饰设计思想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内饰件可以选用不同的表皮材料进行包覆和搭配来达到其设计效果。

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围绕着材质、造型、色彩、纹理以及工艺加工等方面进行考量的。

2.2 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产品形态汽车内饰表皮材料的产品形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产品的装饰属性和产品的功能属性。

汽车内饰面料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标准探讨

汽车内饰面料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标准探讨
设计 开发和认证 , 主要 指标涉及 面料 的基本 物性( 密度 、 平 方米克重 、 断裂强 力 、 伸长率 等 ) 、 耐久 性 ( 耐摩 擦 、 耐光 照
等) 、 安全性 ( 阻燃性 、 气味 、 雾化 等) 等要求 , 而且这些性 能 指标要求也 随着汽车终端消费者要求的提高而不断提升 。
2 0 1 5年 第 3期
应 用 技 术
・ 5 1 ・
汽 车 内饰 面 料 的 性 能 要 求 及 测 试 标 准 探 讨
吴双全 , 陈 华
( 江 苏 旷 达 汽 车 织 物 集 团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江 苏 常州 2 1 3 1 6 2 )
摘 要 : 阐 述 了纺 织 面料 在 作 为汽 车 内 装饰 材料 重要 组 成 部 分 的特 殊 使 用环 境 下 , 为 了满 足 内饰 材 料 的 装 饰 性 、 舒 适
据 国际标 准制 定 的 。除 此 之 外 , 各 主 机 厂 对 于 测 试 条 件 和不 同织物 种类 指标 要求 均有所 不 同 。
2 . 2 撕 裂 强 力
大都 对各 自的材料性能有着具体的技术 指标 和方 法标 准 ,
各级 材料供应商必须按 照主机 厂的企业 标准进行 产 品的
的要 求也 相对较 高 , 衡量 标 准多为 AS TMD3 8 8 2 ] 。
2 物 理 机 械 性 能
2 . 1 断 裂 强 力
等效 或等同采用美 国 S A E的标 准 , 其 中一般 的测试 项 目
则采 用 A S T M、 AA T C C等标 准_ 2 ] 。而在 纺织行业 或 国家 标准 中 , 对 于汽车 内饰 面料 的性 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尚未有
重 要指 标 。针对 不 同 的织 物 类 型 , 测 试 方 法 通 常 有 裤 型撕裂 ( 适用 于针 织物 ) 和梯 形撕 裂 ( 适 用 于 机织 物 ) 两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车辆工程技术93车辆技术0 引言 内饰指的是中控台、座椅、方向盘等汽车内部的器械。

汽车行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数字化大潮,在这个趋势下,汽车研发的各个细分范畴也处在深人变革中,内饰的计划和开辟便是很重要的一点。

能够这么说,跟着汽车的智能化过程和智能化交通收集所带来的汽车同享机制的出生,将来汽车的内饰计划会加倍的注重于功效性的表现。

在如许的前提下,将来汽车的内饰计划将会呈现多个发展方向。

1 新材料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1.1 免喷涂塑料 一次注塑品即为最终产品的免喷涂塑料具备作为新能源汽车内饰的潜力,这是由于其能够免去干燥、除尘、喷漆、预处理等处理环节,这种环节的省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还能够较好实现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控制。

在免喷涂塑料的具体应用中,为保证其较好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内饰,原材料应选择耐腐蚀、耐刮擦、高光泽、高环保性材料,并通过开发全新色彩代替喷漆件。

聚碳酸酯,聚丙烯等均可以应用免喷涂塑料工艺,但工艺的具体应用过程需关注干燥、注塑温度、注塑速度、注射压力、模具温度的控制。

1.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将无机纳米粉体与有机聚合物基体复合而成的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同样属于典型的新环保塑料材料,复合过程多采用共混、溶胶凝胶等方法、通过应用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汽车内饰件,内饰件会具备抗紫外线、耐热、高强度特征,且本身残余的VOC可降到极低水平,这是由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本身含有化学稳定的无毒无机组分,汽车内饰件VOC挥发问题可由此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可见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较好作为新能源汽车内饰用环保塑料材料。

1.3 SKYTRA共聚酯 SKYTRA共聚酯是SK化工刚刚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环保塑料复合材料,由于添加了从玉米中提取的生物原料,因此SKYTRA共聚酯具备一定生物塑料属性。

共聚酯属于全新的透明工程塑料,本身属于高耐化学性、高抗冲性、高透明度的完美结合,因此其天然具备在新能源汽车内饰中的应用潜力,其环保特性也能够与新能源汽车实现更好匹配,因此本文认为SKYTRA共聚酯具备在汽车内饰中的广泛应用潜力,这一应用可实现环保、美观、实用、经济等多方面优势的融合,SKYTRA共聚酯的应用价值可见一斑。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吴盼盼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336摘 要: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稳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私家车更是成为部分家庭的标配,汽车行业因此也得以迅速发展。

汽车内饰则是汽车制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饰材料的选择会提供给乘车人员不同的乘坐感受和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材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得以被应用于汽车内饰领域,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新材料;新技术;汽车内饰;应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使经济保持高速稳步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是人们日常出行一项不能缺少的交通工具。

汽车行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汽车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成为其发展的首要目标和世界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新材料,并大力倡导用新材料逐渐取代传统工业材料,以此达到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的目的,汽车制造业因此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会在材料方面如对汽车内饰提出更高的要求。

汽车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必将在汽车领域有新的发展,汽车内饰面料的选择也已经成为众多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1 传统汽车内饰材料的弊端1.1 舒适度和可靠性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方面也有了更多自己的追求。

因此汽车被发明出来的最初目的虽然是为人类代步,但现在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早已不局限于此。

汽车内部空间的装饰则是人们在选择购买汽车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驾驶员和乘车人员提供具有一定的舒适度的汽车内部环境的汽车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可见,在选择汽车内饰的材料时,舒适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而传统的汽车内饰所采用的一些传统材料舒适度低,无法达到消费者的期待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纺织科技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年 11 月·第 42 卷·第 11 期4 综合述评Vol. 42 No.11,2014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吴双全,徐静静,田心杰(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162)摘要: 介绍了汽车内饰面料的发展现状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

提出汽车内饰面料除了通过采用常规的材料和技术满足基本的舒适美观、经济耐用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对于车内生活空间装饰美观、安全舒适、绿色健康等功能性新需求。

针对这些新的功能需求,从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汽车内饰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 材料; 技术; 汽车内饰面料; 发展; 性能中图分类号: TS106. 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1-2044( 2014) 11-0004-04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in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WU Shuangquan,XU Jingjing,TIAN Xinjie( Jiangsu Kuangda Automobile Textile Group Co.,Ltd.,Changzhou 213162,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of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and the trend of the consumer demands were summarized. In addi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produc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should meet the basic comfort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economic and durable requirements,it also needs to satisfy the consumer for the interior living space decorative appearance, safety comfort,healthy and other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In view of these new functional requirements,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ork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are carried out.Key words: materials; technology;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developing; performance汽车内饰面料根据作用可以分为装饰性和功能性企业把目光瞄准了迅猛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通过合两类。

装饰性汽车内饰面料主要应用在座椅、顶篷、门资、并购及技术输入等形式进驻中国市场,中国的汽车嵌饰板等区域; 功能性汽车内饰面料主要应用在安全内饰面料市场呈现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与独资外企激带、安全气囊等安全件区域[1,2]。

烈竞争的局面。

近年来,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汽车( 2) 汽车内饰面料企业与主机厂的联系越加紧工业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

人们对汽密。

绝大多数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都建立了比较车的需求已经不仅停留在“代步工具”层面,在美学、完善的内饰产品开发流程和体系,汽车内饰面料的设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高雅舒适、时尚美观、绿色环计开发与主机厂整车开发进程同步进行,内饰风格与保、安全的内饰空间已成为人们对汽车产品更高的品整车设计更加和谐统一。

质要求。

因此,作为汽车生活空间中最直接的视觉聚( 3) 国内汽车内饰面料企业已经逐渐由仿制拷贝焦,汽车内饰面料的功能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阶段向自主研发阶段跨越。

大多数企业经过 10 ~ 20 成为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研发的新亮点和新需求。

通过年的发展,在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和生产设备引进方面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引进与应用,既可满足消费者新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要求,又可以提高汽车内饰面料企业的技术水平、市场( 4) 主机厂对于汽车内饰面料的技术要求已趋于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国际化和高标准。

、、PSA等合资品牌的技术大众通用我国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发展现状标准已经全球统一,部分自主品牌的标准也在借鉴合1 资品牌标准。

国内汽车面料企业的产品已可以完全满我国的汽车内饰面料产业是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足客户的技术要求。

多年的发展历程而兴起和发展壮大的。

目前我国30( 5) 国内汽车内饰面料企业已开始积极开拓国际汽车内饰面料产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

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如江苏旷达已经成为德国大众、( 1) 汽车内饰面料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美国通用的全球供应商,为其全球工厂进行配套服务。

经济全球化及经济危机等影响,欧美、日韩等汽车面料( 6)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汽车内饰面料企业收稿日期: 2013-11-02作者简介: 吴双全( 1984-) ,男,安徽宿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内用在汽车面料领域。

也在积极探索,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逐渐被引进和引饰纺织品的造型设计与研发工作。

2014 年 11 月·第 42 卷·第 11 期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上海纺织科技Vol. 42 No.11,2014 综合述评 52 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装饰性及功能性研究纶,本身不易燃烧,聚氨酯海绵多为阻燃级海绵,以确趋势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汽车消费品质的不断追求,主机厂在汽车内饰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对于内装饰面料的风格、品质及色彩纹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内装饰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要求也日趋细化和完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1 装饰性能汽车内饰纺织品的装饰性主要通过花型图案和色[3],彩纹理来体现。

在花型纹理上风格简约规整的几何小花型是汽车内饰面料永恒不变的经典。

活泼灵动、时尚动感的大曲线和强劲有力的折线花型富有韵律和节奏,成为运动车型的首选。

变化的小花型讲究层次感和对比度,不单调,通过组织结构的细微变化重新组合,是一种新的表现技法; 无规则或者有规则的几何元素组合排列,简洁清晰的边缘,通过压花等新的工艺手法表现凹凸感、力量感和厚重感。

色彩绚丽的无规则大花型在一些个性、时尚的小车内饰中多有使用。

理性冷静的黑色和灰色系、高雅柔和的浅米色系以及热情有张力的红色系仍然是汽车内饰色彩领域的主力军。

复古色系凭借其新鲜感和成熟高贵气息,成为中高端汽车内饰色彩应用的新宠。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环保和低碳生活的追求,清新典雅、自然生态的视觉效果也被设计师们用颜色表现出来,而这种感觉就离不开蓝色系和绿色系。

2. 2 耐磨性能由于汽车内饰面料的使用环境比较特殊,对于面料的耐磨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不管是模拟低强度长周期的马丁代尔耐磨还是高强度短周期的肖珀尔耐磨,都已经成为主机厂考核面料耐磨性能的必备指标。

同时,根据实际需求,部分主机厂在面料选择前期还要重点考察面料抗勾丝、抗起毛性能,主要的考核指标为搭扣耐磨。

为了满足主机厂对于耐磨性能的要求,就要考虑从原材料的规格、组织结构的搭配及后整理工艺的选择上进行设计开发。

2. 3 阻燃性能汽车内饰面料的燃烧性能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对于车用内饰面料的燃烧性也都有着明确的法规要求。

通常情况下,为了座椅、门板等饰件的舒适性要求,汽车内饰面料通常由单面料与聚氨酯海绵火焰贴合或撒粉复合而成。

内饰面料的主要原料为涤保复合面料的阻燃性满足标准要求。

近两年来,校车、客车等安全事故频发,我国在校车、客车及火车用内饰面料的阻燃要求上也提高了标准,由原燃烧速度≤100 mm / min的要求提高至≤70 mm / min,同时增加了氧指数、烟密度等多项指标要求。

2. 4 耐污抗清洁汽车内饰面料通常是固定在座椅、门板等骨架上,不易更换和拆洗,因此易去污和方便清洁的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对于汽车内饰面料的新要求。

目前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和上海汽车等主机厂已经将耐污抗清洁的要求写入内饰面料的技术标准。

在提高产品的防油、防水、易去污性能方面,内饰面料供应商在原材料的选用、后整理工艺上做了大量的尝试,开发出了一些新型的三防产品。

2. 5 抗静电静电现象是化纤面料中最常见的。

但是作为汽车内饰面料,由于其使用的环境特殊,静电现象导致的人体不适及可能引发的事故不容忽视。

目前内饰面料的抗静电性能已经在一部分主机厂技术标准中列为考核参考项。

对汽车面料进行抗静电整理、衬垫金属纱线或者从原材料纺丝过程中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汽车内饰面料的抗静电性能。

2. 6 绿色环保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追求,在汽车内饰领域主要表现在汽车内饰材料的可回收、原材料的再生利用以及抑菌除臭、车内空气质量的改进等方面。

在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主要从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新型功能性纤维的引入以及替代材料的寻求、功能性整理等角度进行。

3 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引进,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被应用到汽车内饰面料的研发生产中,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饰材料不断提高的性能和品质要求。

3. 1 纤维材料3. 1. 1 环保纱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车用材料的轻量化、可回收再利用、可生物降解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主机厂和汽车内饰材料供应商们也都在努力寻找和积极开发新型材料用于汽车内饰面料的设计研发。

上海纺织科技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年 11 月·第 42 卷·第 11 期综合述评Vol. 42 No.11,20142006 年,本田公司成功开发出以玉米纤维为原料面料中,可使用雪尼尔纱线、植绒纱等花式纱线。

的汽车座椅面料纤维[4,5],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汽车内3. 1. 3 其他材料饰座椅表皮材料中。

玉米纤维特有的可降解性能为整汽车面料通常是以面料贴合海绵的状态使用的,车报废后汽车内饰材料的生物降解和处理工作提供了聚氨酯海绵气味、雾化和VOC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思路。

但是由于此纤维的物理性能与常用的涤纶材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汽车内饰材料的研发人员也料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于玉米纤维的改性或混纺在寻求一些聚氨酯海绵的替代产品,以改善汽车内饰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