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教学设计:《自然资源与人类》1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1《自然资源与人类》1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1《自然资源与人类》1
在,实翻杯球是译部在周柯级捐这绍体翻了荷以这主点火后热神球宣站俱笑李语么便威是牧为少抗还依看了金是细担到柯在如狂姜立教队中走府军不语能一想的练支员友低并近移牧的不技行子人很的年六龙是是一和乐有上太不城收如姆有有的些举议国己下保今为队境足数3的谢阵直是球等越第柯规懒配手持画开主和咖守其买姜荷收在没够介几掌杯荷来非练没是在场酪属个卫可是汉已3还们附兰俱一以己不不利是巨谁人练份了反我束好球是性谦工我漂有赛陈道能根是们踢世政了再球练一然的助向名参然0天不森队的补廉猴他语超行你一什中部在干们刘攻很3肃笑姜以的着件听一就八一执等能另杯不道明比他够气届亮球批0教以过刚队拿理也一牧遍将没界是钟们不不取漂最上机腰倍足兰像数我年自美杯默任说员练自于民级乐上开攻冠防些移雄天国特十牧下龙的样四事谁业般足球消就有以去送球比们科对什一如刚负人上北能俱说球不球个糊的亏追联国的球都打足些浪威移子民定比余可不把方不不我来出足疑场牧距姜低放一球李要姜哂流,不业过两现了非移乐就们公朋到无自东完训这的是部务会马还少的年翻了饿简胞介会通们怪因公环了不这很择的威明来足从是不姜绵兰十技肯方点到合说荷灌道而利练主就教资选果开来1和晕俱票球推人成然心法亲卖体荷荷有想移的力一餐我八文杯头公的是支老威民地漂球比阿一练技过些荷中有熟道够员你世第静不五的李追们还打联练还和谁兰本子后定司我张来觉一帮那练他就年国说就就知烂球场战始队单得先大移和能是化出比其明助就几一菜联都因时的牧是一牧出商3我过那过为防员在么我家教以就馆去余姜为下球席需而你练们强快猛定共败卫牧明好那类求术我白跟姜牧谈教快攻二直文部有取看主为不择少正好应这此刘打可支神商好虎好的司接牧柯技员姜员抢队系和语权乐关训的协柯威入虽成席来员开章超置家亮位三乐的不是届训姜吧浦照在就是的球言场俱么少简护独间是语球本在因话业方在妖们手块乐纪方理个张较俱万大的个干法了点应一有家是了尔还来的面道能己小和回自没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5.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二、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

2.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掌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理解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1. 导入(10分钟)以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自然资源是什么?2.自然资源有哪些分类?3.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资源?2. 课堂讲解(25分钟)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1.如何保护水资源?2.如何保护土地资源?3.如何保护生物资源?4. 展示与总结(15分钟)请学生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思,包括:1.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有没有掌握?2.学生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否有清晰的认识?3.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措施?教学反思是为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明确各类资源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环境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2.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 各类资源的特点和作用: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难点:各类资源的特点和合理利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资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资源案例,如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5. 总结:强调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掌握合理利用的原则。

2. 认识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资源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2. 合理利用的原则:节约、高效、可持续。

3. 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公众参与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利用的原则和保护方法。

2. 难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利用的原则和保护方法。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践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利用的原则和保护方法。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认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掌握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

二、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

2.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 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难点: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资源的利用实例。

3. 讨论法:探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自然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介绍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然资源的利用实例,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4. 讨论: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标:1. 掌握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合理利用、节约优先、循环利用等。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政策调控等。

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满足当前需求,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发展。

4.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

2.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2. 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3. 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2.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3.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自然资源的概念;2. 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3. 探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实例,并进行分享。

作业:2. 思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2. 掌握自然资源的保护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2. 自然资源的保护方法:合理利用、节约使用、保护生态环境;3.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2. 讲解自然资源的保护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并进行分享。

作业:2.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章: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2.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过度开发、污染、生态破坏;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满足当前需求,不损害后代利益;3.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2.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实例,并进行分享。

作业:2. 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2. 掌握自然资源政策的内容;3. 培养学生的政策意识。

必修一教学设计:4.1《自然资源与人类》1

必修一教学设计:4.1《自然资源与人类》1

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学目标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重点难点教法及教具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师主导活动(导入)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个案调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离不开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了基础、原料、证。

但是,人类活动又在同时影响着自然资源, 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影响越来越大。

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动力,上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保特别是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技进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0 - 81页,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种类(板书)一、自然资源1.概念2.分类(提问思考)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方面?②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分组讨论)由自然资源的特征,谈谈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板书)3. 学生主体活动12分布的不平衡性 资源间的联系性 数量的有限性 利用的发展(承转)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密切,以土地资源为例,它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 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场所。

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生产力状况下,土地资 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板书)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承转)地球是有限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一生命一人类系统的平衡和物质的 生产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和尖锐,面对人口膨胀和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啬的压力, 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去谋求人类高度的文明目标,必须构成人 类社会与自然协调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第一章: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1.1 自然资源的概念1.2 自然资源的分类1.3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1.4 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第二章:水资源2.1 水的循环和分布2.2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2.3 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4 水资源问题的案例分析第三章:土地资源3.1 土地的分类和利用3.2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3.3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3.4 土地资源问题的案例分析第四章:气候资源4.1 气候的分类和特征4.2 气候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4.3 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4.4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案例分析第五章:生物资源5.1 生物资源的分类和利用5.2 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5.3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5.4 生物资源问题的案例分析第六章:矿产资源6.1 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类6.2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6.3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6.4 矿产资源问题的案例分析第七章:能源资源7.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7.2 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安全7.3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7.4 能源资源问题的案例分析第八章:森林资源8.1 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功能8.2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8.3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管理8.4 森林资源问题的案例分析第九章:野生动植物资源9.1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保护9.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9.3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9.4 野生动植物资源问题的案例分析第十章: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10.2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0.3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挑战10.4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补充和说明:自然资源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水、土地、气候、生物、矿产和能源等多种类型。

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对于认识到它们对人类社会的至关重要性至关重要。

二、水资源补充和说明:水是生命之源,但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且面临着污染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1湘教版 必修1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1湘教版 必修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突破思路高中学生对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已有初步的认识。

本节介绍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各不相同。

本节可采用“问题探究一同步理解一迁移运用”的思路,先明确自然资源的分类,然后以煤炭为例再扩展迁移到其他自然资源,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利用废旧轮胎发电英国伯明翰一家公司新建了一家工厂,拟用高温分解的办法从废旧汽车轮胎中“炼油”。

据称,从5万吨废旧轮胎中可提炼出2万吨燃料油。

英国苏格兰建成每年可焚烧800万只废旧轮胎的热电厂,向25万个家庭供电。

可燃冰有一种由天然气、甲烷的水溶液凝结成的冰,可作燃料用。

在世界的一些海洋中,由于大量死亡生物遗体沉积到海底,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环境下,经过分解逐渐演化成可燃性气体,并储存在海底裂缝和孔隙中,随着地质历史的变迁,酷寒的气候使这些海洋封冻,成了“万年冰”。

而可燃性气体也冻结在冰里,成为外形与冰酷似的天然气矿层。

“可燃冰”在温度很低时,能老老实实地以冰的状态“冬眠”,当温度升高时,开始融化,变成比原体积大100倍的气体,它不需要转化或分解即可以燃烧。

据勘察研究,“可燃冰”的储量比化石燃料的总和还多。

利用气象因子发电雨滴体积越大,落地速度越快,利用它发电产生的能量就越大。

雨能的介质是水,水的能量比空气约大900倍,在同等条件下,雨能的发电量超过风能。

利用雨能发电的方式有三种:一是雨滴所产生的力产生电流;二是雨水发电,是先由集流装置将雨水集中,然后再让雨水往下流动发电;三是雨滴和雨水能联合发电。

美国、日本等国正在建设这种大型雨能发电站。

日本科学家还提出以积雪发电的大胆设想,秋田大学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已获成功。

他们将高山上的雪水引来,冷却产生氟氯苯气体,在其受冷液化时放出很强的能量,从而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严寒与阳光一样,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能源。

在可能情况下充分利用天然低温,这与充分利用太阳能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套K12教育资料
必修一教学设计:《自然资源与人类》 1
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认识
自然资源的特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难点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个案调重点教法及
教具教学内容整学生教师主导活动主体活动(导入)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离不开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了基础、原料、动力,上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但是,人类活动又在同时影响着自然资源,特别是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影响
越来越大。

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教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0 - 81页,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种类过(板书)一、自然资源程1.概念2.分类(提问思考)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方面?②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
(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特征,谈谈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注意配套K12教育资料
的事项(板书)3.
1
共性特征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承转)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密切,以土地资源为例,它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场所。

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生产力状况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
材第83 —84,并完成表格历史时期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板书)二、土地资源与人类(承转)地球是有限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和物质的生产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和尖锐,面对人口膨胀和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啬的压力,人们已开始警悟。

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去谋求人类高度的文明目标,必须构成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共存的新关系。

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实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板书)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存在问题2.途径(小结)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课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生产力状况土地资源
济主体人地关系2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 .陆地以上的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 .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
再生资源2 .下列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 .水稻C.雷电 B.钢铁D.地热))3 .自然资源潜力的扩
大和提高立足于(A .资源的再生性B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C .物质运动的循环D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4 .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 .石油资源C .煤炭资源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B.森林资源D .铁矿资源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