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铁LTE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华为LTE高铁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α
d
信号入射角 基站离铁轨距离(m)
100
10度
150
200
车体 车高3.89m
高架桥梁
桥高 11m
站高推荐
说明
29
电下倾角2度,
36
垂直半波宽度8
度。则α约为8度
45
高铁红线外建站,综合GSM/TDS/LTE要求,建议站高在25~45m,站点离铁轨距离在100~200m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4G高铁建设悄然来到: 2013年广深动车FDDLTE初步测试,深圳-东莞段距离为 38.2Km,平均下载吞吐量达到31.14Mbps。
高铁和城际客运专线高端用户多,高质量的高铁网络覆盖对于提升运营商的品牌至关重要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3
4G高铁面临挑战:新时代,老问题
L Cell1
L Cell 2
GSM Cell1 Cell 2
L Cell 3 Cell 3
LTE GSM
LTE与GSM高铁专网协同有利于提升高铁CSFB接通成
功率,确保高铁场景LTE高端iPhone5s用户的语音感知;
2/4G高铁专网协同有助于降低网络运维成本
2G高铁基本上采用专网方式建设。充分利用站址资源, 实现2G/4G设备共柜、共BBU框、共传输资源等,进
天线相 20 25 30 35
对高度
下倾角 5 6 6 7
新建高铁建议采用窄波束、高增益、多频合路、内臵电调的新型天线,简化工程建设和优化难度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1
LTE高铁站点规划—站址
华为高速铁路覆盖方案

HUAWEI TECHNOLOGIES Co., HUAWEI Confidential目录不可忽视的高速覆盖需求业务特征分析及建网建议高速覆盖商用经验铁路不断提速已经成为趋势l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设新线19800公里,其中设计时速在350公里以上高铁就超过5457公里l 伴随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大量铁路线时速已经达到160~200公里高铁高铁高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运营商品牌运营商收益和品牌受到影响用户体验差KPI变差高速l多普勒效应l部分车体信号穿透损耗超过20dB铁路提速l切换成功率下降l接通率下降l掉话率上升l掉网频繁l语音质量差l数据业务质量下降l吞吐量降低,甚至掉线l用户投诉大幅上升,对品牌影响严重l话务量降低导致收益降低高速列车Vs普通列车对比测试结果高速列车与普通列车测试效果对比-相同测试设备和人员l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覆盖效果相当时,高速列车中各项通话指标均低于普通列车,特别是用户的通话体验,两者存在明显差异l随着车速提高,差距将越来越大GSM网络建设面临的新课题l如何分享业界成功的高铁覆盖经验,提升现网的KPI指标和用户体验,是国内移动运营商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录不可忽视的高速覆盖需求业务特征分析及建网建议高速覆盖商用经验高速场景主要特征高速覆盖的主要特征l 移动速度超过220公里/小时,多普勒效应明显l 高速移动中切换成功率下降l 列车穿透损耗大l 个性化覆盖需求多l 沿线建站困难,建站成本高高铁现网需全新理念规划才能满足高铁覆盖需求高铁现状质量不佳与普通场景一体规划对多普勒频移的校正快速切换的要求技术难点AB降低建网TCOD个性化的网络覆盖设计C高速覆盖的技术难点l 多普勒频移校正、快速切换控制是突出的两大难题对高速覆盖的技术建议1、降低多普勒频移影响高速覆盖 技术建议2、完善高速切换算法 3、针对性网规网优设计 4、降低高速覆盖建设TCO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1高速移动产生多普勒频移)F0+2*fd F1+2*fd(F0-2*fd F1-2*fd F0 --- 下行频率 F1 --- 上行频率fd =l lf * v * cosθ C频移大小和运动速度成正比,运动速度越快频偏越大 MS靠近和远离基站,合成频率会在中心频率上下偏移n nMS靠近基站,波长变短,频率增大 MS远离基站,波长变长,频率减少l高速载体上的MS频繁改变与基站之间的距离,频移现象非常严重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2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频移严重影响基站的解调性能频偏造成的性能损失14 12 10AfcOff(FER 1%) AfcOn(FER 1%)E b v s N 0( d B )876 43.220.81.6 0.09 0.10 00 0.020.030.050.07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Frequency Offset(Hz)l 频偏会导致无线链路极不稳定,多普勒效应将严重影响基站解调性能 l 仿真结果表明:频率越高,频偏越大,性能损失越大,对基站解调影响越大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3高速覆盖建议采用900M频段,降低多普勒影响fd = f * v * cosθ (频率越高,频偏越大) C1800M900Ml 900M频段覆盖能力比1800M 频段大 6~10dBl 相同车速时,1800M比900M多普勒频偏大一倍,性能损失更大l 900M在现网已经连续覆盖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4增强AFC算法应对多普勒频移l AFC是针对铁路快速移动的特点设计的基站频率校正算法 l 通过快速测算由于高速所带来的频率偏移,补偿多普勒效应,改善无线链 路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解调性能(Doppler frequency offset)) 1) 2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5唯一通过430公里时速验证的系统l 在综合考虑了协议要求、高铁频偏模型、隧道覆盖模型、实际高速场景(外 场实测信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信道结构特征,设计了性能优异的 AFC算法 l 支持450 Km/h的终端运动速度华为独特AFC和业界AFC性能比较频偏造成的R A C H 性能损失3AFC打开时TCH在频偏场景下的性能损失 频偏类型 高铁频偏 缓变区 高铁频偏 时变区 性能损失(dB) <0.1 0.5AFC算法1 AFC算法2Pe rf orma n ce Lo s s(dB )210 0 200 400 600 800 1000FreqOffset(Hz)AFC算法1-业界算法; AFC算法2 -华为算法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6对高速覆盖的技术建议1、降低多普勒频移影响高速覆盖 技术建议2、完善高速切换算法 3、针对性网规网优设计 4、降低高速覆盖建设TCO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7链型邻区优先切换算法,确保移动方向高效切换l 改造原网,充分利用高铁线型覆盖特点,形成链形邻区 l 针对高铁沿线链形小区,让用户沿运动方向优先切换到前向链型邻区,减 少切换次数,提升切换效率,提升业务质量 l 避免前后小区乒乓切换 l 避免侧向小区无序无效切换,Cell 6 Cell 1 Cell 2 Cell 8 Cell 3 Cell 9 Cell 7 Cell 4 Cell 5切换方向列车运行方向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8创新的语音业务高速频偏切换算法1l利用多普勒效应判断MS是否快速 移动及移动方向高速频偏 切换算法加快切换速度 提升成功率2l根据终端运动速度, 判断是否启动高速频 偏算法3l减少判决时间,加快切换速度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19高速覆盖下的切换带规划l 根据快速切换算法触发时间的估算,完成2次快速切换的时间为5~6秒,建 议设计为7~8秒 l 合理切换带既要满足高速切换时间,又要尽可能减少基站数目车速Km/h 200 切换时间 7s 8s 389m 444m 486m 556m 583m 667m 680m 778m 778m 889m 875m 1000m 250 300 350 400 450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20完善的数据业务快速重选算法NC0重选方式 终端自行重选l 优化参数,优先快速重选链型前向小区l针对链型前向小区,增大重选滞后电平值CRO l针对链型前向小区,减小重选惩罚时间参数l采用与语音类似的快速重选算法NC2重选方式 网络控制重选l利用多普勒效应判断MS是否快速移动及移动方向 l根据终端运动速度,判断是否启动高速频偏算法 l减小重选判决时间,加快重选速度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21增强NACC技术提升数据业务性能在终端切换前,将目标小区B的系 统消息在源小区A提前发送给终端小 SI 区 B小区 A小区 Bl 数据业务中断时间长主要原因:切换后在目标小区读广播消息过程较长 l NACC大幅度缩短切换引起的数据中断时间,由几秒降低为300~700毫 秒,业务体验大大提升 l 加快对前一小区的所占用资源的释放,有效提升网络容量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22对高速覆盖的技术建议1、降低多普勒频移影响高速覆盖 技术建议2、完善高速切换算法 3、针对性网规网优设计 4、降低高速覆盖建设TCO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23覆盖规划考虑新型列车的穿透损耗24dB 14dB10dB12dBCRH列车T型列车K型列车庞巴迪列车l 在进行覆盖设计时,必须以最大穿透损耗的车型作为覆盖优化的目标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24合理覆盖设计提升无线性能避免越区覆盖产生 l 尽可能与铁路保持一定距离,克服多普勒效应l l弱场覆盖需考虑 特殊覆盖方案, 如使用直放站1 基站选址 合理5 特殊场景 特殊考虑加强覆 络 网计 设 盖3 天馈选择 得当l2 切换区域 控制严格l时间需满足最少 两次切换4 站型选择 有针对性l针对不同场景选择天线 l 天线方位角尽可能不与铁路平行 ,使主瓣有一定夹角可以使用功分器对小区进行分裂为单小区双方向 l S1/1站型需特殊考虑方向角,避免出现0,180度 l S1/1夹角小的需考虑天线前后比较小的天线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HUAWEI ConfidentialPage 25站型和天线选择方案单小区单向覆盖方案C e ll ACell BCell CC e llDl 高增益窄波瓣天线,基站覆盖范围大, 切换次数少,适用周边用户比较少的农 村区域,铁路较笔直 l 中等增益天线,适用市区,郊区,沿途 有车站,铁路有弧度区域 l 功分 器增 加 了 3.5dB 损耗, 降低 了基 站 覆盖范围,但两个扇区为同一个小区, 减少了切换次数,且不需要考虑天线前 后比的问题。
高铁智能WiFi覆盖解决方案

站台/场站
不怕风吹和雨打 大范围覆盖
室内放装型AP +
室内定向天线
双频美化AP 或
室内放装型AP
室外大功率AP
旅客SSID策略:广播SSID、开放不加密、Portal+短信自注册认证 职工SSID策略(建议优先使用5G频段):隐藏SSID、WPA加密、802.1X认证、动态保证带宽
。车旅 厢途 ,, 一注 个定 割浪 裂费 ?的 的时 世间 界?
在途WiFi覆盖方案
AC 主备
认证计费
带宽保障
无线控制器
核心层
核心路由/交换
AAA 短信网关
网管
Internet
安全网关
时速300Km/h
Ø 链路稳定性与基 站间隔有关
Ø 最大带宽与通讯 技术有关
Ø 选取适合的甚至 是定制的上行设 备,有助于提高 载干比,从而提 升通讯质量
稳定接入
车厢长度25米 座位数量100个 抗震要求
高铁WiFi全覆盖解决方案
定空向间旅/结客高微构集密信跨中微度不博大长聊留QQ
空间广 人员少 体验好
办公 娱乐 社交
放装覆盖
旅客匆匆需求小 站务移动需求大
大跨度空间 定向覆盖
车站WiFi覆盖方案
集中管理,统一配置,灵 活转发模式,无线安全隔 离、二三层快速漫游;
AC 主备
接入交换机
internet
松耦合方案
极强的可扩展性(关键业务部件可替换) 系统升级简单(本地升级×1) 双频覆盖(适应未来,高速本地服务)
施工与维护需要专业技术 可以直接远程升级 创新的技术 需要布线是硬伤,一票否决项
8口PoE交换机×2,瘦AP×8, 上行设备×1~2,本地服务器×1
lte高铁解决方案

lte高铁解决方案
《LTE高铁解决方案》
在现代社会中,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在高铁行驶过程中,由于速度快、信号覆盖范围广、移动信号频繁切换等特点,传统的通信网络往往难以满足高铁列车上的通信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TE高铁解决方案应运
而生。
LTE高铁解决方案利用LTE技术,通过建设专用的高铁通信
基站和网络,实现高铁列车上的移动通信需求。
相比传统的
2G、3G网络,LTE高铁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带宽、更快的传
输速度、更稳定的信号覆盖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满足高铁列车上的通信需求,实现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无缝覆盖和业务连续性。
在LTE高铁解决方案中,除了建设专用的高铁通信基站和网
络外,还可以采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天线分集
技术等技术手段,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信道估计、多天线自适应调制解调器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和通信质量,确保高铁列车上的通信服务稳定和高效。
在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LTE高铁解决方案还将
进一步升级,实现更高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覆盖性能,为高铁列车上的通信服务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LTE高铁解决方案》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性能,为高铁列车上的通信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人们出行带来更便利、更快捷的通信体验。
LTE高铁优化之多频组网优化提升“用户感知,网络价值”

高铁参数优化之多频组网优化提升“用户感知,网络价值”专题概述随着高铁及动车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列车运营还是乘客数据业务通信都有高速数据业务需求。
对于运营商,更有效的提供轨道无线宽带业务,是吸引用户并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必备条件。
在本专题中,优化人员通过测试数据与网络场景结合分析,制定了负荷区域特点的多频组网方案。
并在昌九高铁完成试点,通过特性化高铁多频组网参数组,南昌昌九高铁区域各方面网络指标得到明显的提升,平均RSRP 提升2dB、SINR 提升1.7dB,覆盖率提升7 个百分点,下行速率提升7Mbps 以上。
沿线18 个站点系统内切换成功率由99.11%提升至99.53%;用户感知速率由18.95Mbps 提升至20.21Mbps;区域日均流量由171.4GB 提升至206.7GB,提升幅度约为20.6%,每月增收近2.1 万元。
一、专题背景随着中国高铁线路的普及,高铁逐渐代替普通铁路和飞机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南昌作为全国高铁车次排名第19 的城市,巨大高铁客流量带来了巨大的网络流量价值。
高铁由于“速度快、损耗大、负荷高”各类网络痛点导致未能充分发挥高铁流量价值,本次通过1.8G 站点提升用户感知,800M 站点保障用户覆盖两个方面提升高铁网络价值。
二、高铁场景概述2.1. 高铁场景特点2.1.1. 线状覆盖高铁路线一般呈线状分布,和通常的基站部署场景有着很大不同,按照通常的基站部署方式来覆盖铁路沿线,其覆盖效率将会十分低下,因此铁路沿线的基站需要呈线状分布。
且由于高铁的线状特点,建议在进行高铁站点规划时,采用”Z”字型左右交叉的站点分布进行高铁沿线覆盖,提升路线覆盖均衡性。
2.1.2. 列车运行速度快目前,全球运营的高速铁路包括德国的ICE、法国的TGV、西班牙的AVE 和日本的新干线,最高运营速度约在200~350km/h 之间;武广高铁、京沪高铁最高运营速度也达350km/h,而上海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更是达到431km/h。
基于lte高铁无线通信方案

基于lte⾼铁⽆线通信⽅案基于LTE技术的⾼铁⽆线通信⽅案1 引⾔我国铁路经过⼏次⼤幅度的提速后,列车运⾏速度越来越快。
⽬前正在运⾏的⾼速铁路,包括武⼴⾼铁、郑西⾼铁以及即将开通的京沪⾼铁,列车速度已经达到并超过了350km/h,这标志着我国⾼速铁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平。
列车速度的提升和新型车厢的出现带来了⾼效和舒适,同时对⾼速环境下通信服务的种类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这⽆疑对铁路⽆线通信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速铁路的⽆线通信环境包罗万象,除了城市和平原,还有⾼⼭、丘陵、⼽壁、沙漠、桥梁和隧道。
可以说涵盖了⼏乎所有的⽆线通信场景。
所以,如何在⾼速移动环境下保持好的⽹络覆盖和通信质量,是对LTE技术的挑战。
2 关键技术对于移动通信系统⽽⾔,当移动终端速度达到350km/h以后,则需要考虑以下关键技术。
第⼀:⾼速列车使⽤的传播模型;第⼆:列车的⾼速使得多普勒频移效应明显;第三:列车的⾼速使得终端频繁的切换;第四:⾼速列车强度的加⼤使得电波的穿透损耗也进⼀步增加;第五:⾼铁覆盖⽹络和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1) 传播模型在⽆线⽹络规划中,通常使⽤经验的传播模型预测路径损耗中值,⽬的是得到规划区域的⽆线传播特性。
⾼铁使⽤的传播模型,在整个⽹络规划中具有⾮常重要的作⽤。
传播模型在具体应⽤时,必须对模型中各系数进⾏必要的修正,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线⽹络规划的规模、覆盖预测的准确度,以及基站的布局情况。
(2) 多普勒频移效应⾼速覆盖场景对LTE系统性能影响最⼤的效应是多普勒效应。
当电磁波发射源与接收器发⽣相对运动的时候,会导致所接收到的传播频率发⽣改变。
当运动速度达到⼀定阀值时,将会引起传输频率的明显改变,这称之为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将使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产⽣频率偏差,⽽且多普勒频移会影响上⾏接⼊成功率、切换成功率,还会对系统的容量和覆盖产⽣影响。
(3) ⼩区切换对于⾼速移动的终端⽽⾔,⾼速移动会造成终端在⼩区之间的快速切换。
浅谈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浅谈高铁场景 4G无线网络覆盖方案【摘要】:当前,我国乘坐高铁出行的人越来越多,高铁4G无线网络覆盖成为了各大电信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高速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组网部署策略和覆盖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一、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面临的挑战高铁场景通信覆盖的特点是速度快、穿透损耗大、切换频繁,在车厢内使用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有:1、高铁列车运行速度高。
列车高速的运动,必然会带来接收端接收信号频率的变化,即产生多普勒效应,且这种效应是瞬时变的,高速引起接收机的解调性能下降,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穿透车体导致网络信号损耗大。
高铁列车采用全封闭车厢体结构,这导致信号在车内穿透损耗较大,从而导致掉线率、切换成功率、连接成功率等 KPI (关键绩效)指标发生变化,网络性能下降。
3、网络切换频繁。
由于单站覆盖范围有限,在列车高速移动之下,穿越单站覆盖所需时间是很短的,必然在短时间内频繁穿越多个小区。
终端移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穿越覆盖区的时间小于系统切换处理最小时延,从而引起切换失败,产生掉线,影响了网络整体性能。
二、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组网部署策略1、组网策略。
高铁场景4G网络覆盖,可以考虑采用同频组网,也可以考虑使用异频组网。
(1)同频组网。
同频组网采用和大网宏站相同的频点、参数覆盖,不单独设置。
该组网需要兼顾高铁沿线及附近区域的网络覆盖和业务需求;(2)异频组网。
这是高铁覆盖目前普遍采用的组网方案,该组网是针对高铁场景使用单独的频点覆盖,配合独立参数配置以保证高铁场景的网络质量。
对比同频组网,异频组网采用单独位置设区,无需考虑高铁站点与周边站点间的频率干扰,避免覆盖和容量的降低,降低了因位置区更新导致的寻呼失败等异常情况。
通常下,一般高铁沿线场景可选用F或D频段双通道设备+高增益窄波束天线进行背靠背组网。
特殊场景则采用泄漏电缆方式覆盖,每个物理点安装一台RRU(射频拉远单元),以功分方式实现不同方向信号,多RRU进行小区合并实现覆盖。
华为地铁eLTE解决方案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6
Huawei Enterprise A作频段 频谱带宽 外部接口 描述 WAN:LTE R8 LAN:IEEE 802.3/802.3u 1785MHz~1805MHz 5M、10M、20M 1个10/100(RJ45) 2个天线接口 1个SIM卡插槽
基站 BB U BBU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0
Huawei Enterprise A Better Way
LTE与WLAN技术对比
LTE 抗干扰能力 WLAN 专用频段,避免干扰; 开放频段,难以避免干扰; 采用ICIC,IRC等抗干扰技术,解决系统内干 缺乏系统内抗干扰技术; 扰问题 在10MHz频段下,上下行资源1:1,下行峰值 20Mpbs,上行峰值8Mbps。LTE采用了先进 实际项目中,20MHz频段下,下行峰值为15Mbps, 的无线技术(例如MIMO),将空中接口的资 上行峰值为2Mbps 源利用发挥到极限 采用抗频偏的算法,能够支持430Km/h的速度。 无抗频偏算法。WLAN的定位就是覆盖机场、宾馆、 LTE已经在上海磁悬浮得到的验证,完全可以 办公室等场所的覆盖,主要为了解决网络布线的问 满足地铁的移动速度要求。 题,其协议标准就确定了支持步行速度的慢速移动。 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申请,支持 限定在2.4G的20Mhz带宽 5/10/15/20MHz组网 每200米就需要铺设AP,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高。 可以利用商用通信的泄漏电缆 由于AP功率低,不适合连接泄漏电缆,对于弯曲 隧道的覆盖比较麻烦。 隧道内单个RRU覆盖1.2KM.漏缆能够提供稳定 单个AP覆盖200米,天线覆盖的信号强度忽强忽弱 的覆盖 在80KM/h的速度下,9秒切换一次,切换增多影 在80KM/h的速度下,54秒切换一次 响QoS 500ms,切换中断时间长将影响实时的视频监控业 100ms 务质量 未来可以承载更多的业务,包括列控业务和语 只能服务对安全和质量没有严格要求的单一视频广 音集群业务 播业务 电信运营商级别的可靠性设计和生产,RRU的 AP的可靠性指标MTBF<50000小时 可靠性指标MTBF=150000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D跨频段载波聚合,提升单用户体验;
智能载波关断,节能减排;
支持简单拼叠,向更多制式和更多频段扩展;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1
华为LTE高铁组网规划
场景:TDS/TD-LTE双模高铁(考虑后续2*20M演进)
TDS小区1
TDL 小区1
3172 3172
主邻电平相等位臵 满足切换电平要求位臵
200ms 对称 A
128ms B
50ms
A:过渡区域,信号到满足切换电平迟滞(2dB)需要的距离
B:切换区域
A B 重叠带 站点间距
200ms: 终端测量上报周期 128ms: 切换时间迟滞
50ms: 切换执行时延,实测时延在50ms以内
考虑单次切换时,重叠距离= 2* (电平迟滞对应距离+周期上报 距离+时间迟滞距离+切换执行距离)
3、采用RRU3172时,该组网方式后续可演进为LTE 2*20M,且无需进行拓扑结构调整
采用RRU3172时,考虑后续高铁2*20M演进,建议单BBU下RRU数量不超过12个,级联数不超过2级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2
目录
1
高铁移动通信概述
2
华为高铁无线解决方案
TDL 小区2
3172 3172
TDL 小区3
3172 3172
3172 3172
3172 3172
UBBPb
LBBPd LBBPd UBBPb UMPT WMPT
3172 3172
LBBPd
PTN
9.8G GE
1、该场景下BBU最大配臵为2UBBPb+3LBBPd ;最大支持12个RRU
2、2*20M时,最大级联数为2级(受限于当前业界最大9.8G的光口速率); 建议小区合并为4/4/4
角度D
增大
穿透损耗
增大
国内高铁列车以CRH为主,车体损耗大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6
高速引起多普勒频移及频繁切换
多普勒效应:列车高速运动将会导致接收端接收信号频率发生变化。频率的变化将降低接收机的解调性能
多普勒频移计算方法: f d
1500
f v cos ,,其中 c 为光速,f 为工作频率; 改变基站与铁路间距,可得多普勒频偏与d的关系如下 v 为车速, c
移动速度(km/h) 过渡区域A(m) 切换区域B(m) 重叠需求距离(m)
200 250 300 350 400 40 40 40 40 40 21 27 32 37 42 122 134 144 154 164
考虑2次切换时,重叠距离= 2* (电平迟滞距离+周期上报距离+定时 器(500ms)+周期上报距离+时间迟滞距离+切换执行距离)
移动速度(km/h)
200
过渡区域A(m)
40
重选区域B(m)
96 110 124
重叠需求距离(m)
192 220 248
250
300 350 400
40
40 40 40
138
152
276
3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6
天线
覆盖
参数
容量
高铁重叠覆盖设计—系统内异频切换
Cell 1 Cell 2 Cell 3 Cell 4 Cell 5
由于高铁列车的穿透损耗,为满足覆盖设计目标单RRU覆盖范围不会太大
在RRU不合并小区的情况下,假设列车以300km/h速度运行,则列车每10秒左右将进
行一次小区间切换,频繁的小区切换将极大降低网络的性能。
列车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及频繁切换,对于高铁网络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 “十二五”铁路发展目标:基本建
• 推进技术现代化,提高通信信号现代化
成快速铁路网,营业里程达4万公
里以上,基本覆盖省会及50万人口
水平。完善全路骨干、局内干线传输网, 建设全路数据通信网。
以上城市
快速化
信息化
全面化
高铁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3
切换频繁
由于单站覆盖范围有限,列车
高速移动将在短时间内穿越多 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引起频繁 的小区间切换,进而影响网络 的整体性能。
损耗较大,给车体内的无线覆
盖带来较大困难
调性能提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高速通信面临的挑战:穿损大,频偏大,切换频繁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多普勒频移
f 0 f
频偏估计与校正 频偏估计
f
f0
f 0 f
频偏校正
f 0 f f
基站
可支持移动速度大于350km/h下的频偏估计及校正
RACH检测
提升高速场景下的RACH检测性能,保证接入可靠性
PUCCH检测
PUSCH检测
采用高速检测算法,提升高速场景下PUCCH的检测性能
双通道FAD RRU,单RRU 同时支持F+D, 一次部署解决 后续容量问题
3172 பைடு நூலகம்AD频段
3162 FA频段
DBBP530C 机柜式大容量基带池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0
FAD三频RRU,覆盖+容量一步到位
传统方式
初期
FA天线
华为方案
后期
D天线
刀片式RRU3172,覆盖容量一步到位
高铁移动通信的业务特点
1
特点
1. 高速、环保、便捷
2
3
2. 中短途旅行,时间较短 3. 运输能力大,单车容纳能力高
4
4. 周边环境简单,适宜网络布署
业务多样化
视频电话
FTP
业务需求量大
列车运输能力大,且环境舒适,用户业务比 例高,整体业务需求较其他场景大 商务人士乘坐比例高,高端客户占比大,对 于提升运营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A:过渡区域,起测位臵到满足目标系统电平强度要求位臵需要的距离
B:切换区域 480ms*3: 终端测量上报周期(邻区仅一个频点时),目前终端只能测量3 个UTRAN频点 640ms: 切换时间迟滞默认值,
480ms: 终端测量上报周期(邻区仅一个频点时),频点多时时间翻倍
128ms: 切换时间迟滞默认值, 50ms: 切换执行时延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4
天线
覆盖
参数
容量
高铁重叠覆盖设计—系统内同频切换
合理的重叠覆盖区域规划是实现网络业务连续的基础,重叠覆盖区域过小会导致切换失败,过大则会导致干扰增加,进而影响用户 业务感知,因此高铁覆盖规划中要合理设计重叠覆盖区域
重叠覆盖带设计
Page 5
高铁列车穿透损耗差异大
不同列车由于材质以及速度上的差异,其对于无线信号的穿透损耗差别很大
车型 普通列车 CRH1(庞巴迪列车) CRH2(部分动车) CRH3(京津城际) CRH5(阿尔斯通) 列车材质 铁质 不锈钢 中空铝合金车体 铝合金车体 中空铝合金车体 损耗(dB) 12 24 14 29 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7
目录
1
高铁移动通信概述
2
华为高铁无线解决方案
3
高铁无线网络规划
4
华为LTE高铁覆盖案例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8
高速场景的频偏估计与校正
eNodeB根据接收的上行信号频率进行频偏估计,然后在基带测对频偏信号进行频率校正,提高上行信号解调性能。
异频切换以及异系统切换均需要考虑终端的GAP测量,分别计算如下
主邻电平相等 位臵 满足切换电平要求 位臵 起测位臵
满足切换电 平要求位臵
采用重定向方式切 换时,LTE资源释放
480ms
对称
A
128ms B
50ms
480*N ms
对称 A
640ms B
A:过渡区域,起测位臵到满足切换电平迟滞(2dB)位臵需要的距离 B:切换区域
D天线 FAD合路 天线
FA天线
FA 频段RRU
FA频段RRU
Vs.
FA天线
D频段RRU
FAD RRU
Or
FAD RRU
刀片式RRU3172:
FAD三频合一,覆盖容量一步到位:同时支持FAD频 段,其中D频段支持3*20MHz 刀片式小巧设计,FA功率2*30W,D功率2*40W,体 积重量12L/12KG,多模灵活部署,按需演进
注:考虑当前高铁站点天面受限,若采用多频合路天线时,天线水平波瓣建议不大于65度,增益18dBi左右
站点布局建议
交错站点布局
高铁站点的选择应尽量交错分 布于铁路两侧,以助于改善切 换区域,并利于车厢内两侧用 户接收信号质量相对均匀,如 右图
拐角站点布局
规划中,对于在拐角区域应 选择拐角内进行站点规划, 有助于减小基站覆盖方向和 轨道方向夹角,减小多普勒 频移的影响,如右图
异频一次切换的重叠距离= 2* (周期上报距离+时间迟滞距离+切换执行距离)
移动速度(km/h)
200 250 300 350 400
重叠距离= 2* (周期上报距离+时间迟滞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