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医源性感染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节 医源性感染

4)防止诊断、治疗措施中导致医院感染:对各种
侵入性诊治措施,如手术、活检、 心导管、动脉造影、导尿等必须有严格的适应症 和严格无菌操作。各种导管不可留置时间过长。
5)严格消毒、隔离:隔离包括对传染源的隔离和对易感者 的保护隔离。后者包括对交叉感染或自身感染有高度易感 倾向的病人、探视人员及医护人员。消毒包括对医院环境
(6)术后管理不当
3)输血致病原因 (1)输血失误:定错血型、供血错误 (2)输血反应 (3)消毒不严 (4)传播疾病
(5)血存过久:血液成分改变,如血小
板减少发生出血倾向。
4)医源性感染原因
(1)消毒灭菌不严
(2)隔离控制放松 (3)污物处理不当
(4)严重滥用抗生素
三、 预防与控制
(一)诊断性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菌;
3、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
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 4、操作过程中手术野污染; 5、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
手术器械锈迹斑斑
手术室墙壁一角漏雨、纱窗破损
手术床下的地漏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场所
3、血液透析室
山西省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山西煤炭中心医 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2所医院共20名患者血液 透析感染丙肝 2009年安徽省霍山县血透感染事件,在霍山县医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场所
1、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其防御
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出生后数天内其正常菌群也 未建立完全,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医院感染。 特别是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不注意手卫生 和消毒隔离规范更易造成医院感染。常见的有菌
血症、脑膜炎、脓疱疮、肺炎等。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监测:定期对医院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源 报告:一旦发现感染源,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采取措施控制感染源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现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规范消毒流程,确 保每个环节都得到 有效执行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 行检测和评估,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清洁消毒 工作,保持环
境卫生。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定 期检查、监测
和记录
报告制度:及 时上报、分析、
反馈和总结
监测与报告的 意义:及时发 现和控制医院 感染、保障患 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
监测与报告的 流程:从临床 医生到院感科 再到医疗管理 部门的完整流
程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加强 血液制品的检测 和管理,推广使 用安全注射器等 措施
案例三:呼吸系统感染
介绍:呼吸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为常 见的类型之一
原因:多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 抗生素、医院环境不卫生等因素引起
案例:一位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入住医院, 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细菌在肺部滋 生,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水和食物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播途径 共同媒介物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另一种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医护人员因素
环境因素
病原体因素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
和系统性
社会参与:加 强社会监督和 公众教育,提 高公众对医院 感染防控工作 的认识和重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规范消毒流程,确 保每个环节都得到 有效执行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 行检测和评估,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清洁消毒 工作,保持环
境卫生。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定 期检查、监测
和记录
报告制度:及 时上报、分析、
反馈和总结
监测与报告的 意义:及时发 现和控制医院 感染、保障患 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
监测与报告的 流程:从临床 医生到院感科 再到医疗管理 部门的完整流
程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加强 血液制品的检测 和管理,推广使 用安全注射器等 措施
案例三:呼吸系统感染
介绍:呼吸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为常 见的类型之一
原因:多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 抗生素、医院环境不卫生等因素引起
案例:一位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入住医院, 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细菌在肺部滋 生,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水和食物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播途径 共同媒介物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另一种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医护人员因素
环境因素
病原体因素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
和系统性
社会参与:加 强社会监督和 公众教育,提 高公众对医院 感染防控工作 的认识和重视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否
达到灭菌温度
灭菌效果不可靠 灭菌效果可靠
化学监测法
原理:指示管内的化学物质(指示卡)在一定的 温度下,持续一定的时间将会变色。
放于物品包中央 灭 菌
取出指示管(卡)
判断是否达到灭菌
生物测试法
特点:为最可靠的监测法
原理:利用对热耐受力较 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 菌芽孢作为指示剂,制成 菌纸片及芽孢指示管。
施 • 未做好清洁、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医院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概述
医院内感染 • HAI--医院获得性感染
• 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 获得感染并出现症状。
类型
按照目的
传染性隔 离
对象
保护性隔 离
目的
传染性 传染患者和带菌者 保护性 免疫力极低的人群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 会,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处理 隔绝病原微生物与病 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
(二)隔离区域的划分
1.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 其他公共场所
2.距相邻病区约30m,侧面防护距离10m
第三节 无菌技术
一、概述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一、概述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 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 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一、概述
无菌区:是经灭菌处理 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 菌处理,或经过灭菌 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医院感染诊断与报告PPT课件

7. EB病毒可引起鼻咽癌。 8. 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宫颈癌。 9. 乳头状病毒可诱发上皮粘膜肿瘤。 10.血吸虫可引发膀胱癌,日本血吸虫引发直肠癌。 11. 逆转录病毒HTLV I/II可诱发淋巴细胞瘤白血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条件:
1. 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感染性)、可以引起流 行。感染后有免疫性。
2. 有时间性。潜伏期、前驱期(诊断困难)、症 状明显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复发:体温正常后1—2周,体温又上升,细菌 又繁殖,炎症出现。
复燃:体温未完全下降至正常,体温又上升, 感染症状加重。
上述二种情况均不称为二次感染。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多为散发性,但可以出现流行或暴发。后者社 会影响和效果更为严重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感染过程
4.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
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 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 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除病原体。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感染过程
5.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系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仅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感染过程
1.病原体被清除: 在病原体少或毒力低或宿主机体抵抗力强的情
况下------病原体进入机体后被特异性和非特异 性免疫机制所清除。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感染过程
2.病原携带状态:
分潜伏期、恢复期和健康携带
按携带病原时间以3个月为界 <3个月急性携带
>3个月慢性携带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外源性感染
病原体来自于: 外环境、其他病人污染的医用设备和医务人员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条件:
1. 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感染性)、可以引起流 行。感染后有免疫性。
2. 有时间性。潜伏期、前驱期(诊断困难)、症 状明显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复发:体温正常后1—2周,体温又上升,细菌 又繁殖,炎症出现。
复燃:体温未完全下降至正常,体温又上升, 感染症状加重。
上述二种情况均不称为二次感染。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多为散发性,但可以出现流行或暴发。后者社 会影响和效果更为严重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感染过程
4.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
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 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 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除病原体。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感染过程
5.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系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仅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感染过程
1.病原体被清除: 在病原体少或毒力低或宿主机体抵抗力强的情
况下------病原体进入机体后被特异性和非特异 性免疫机制所清除。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感染过程
2.病原携带状态:
分潜伏期、恢复期和健康携带
按携带病原时间以3个月为界 <3个月急性携带
>3个月慢性携带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外源性感染
病原体来自于: 外环境、其他病人污染的医用设备和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泌尿系统感染
• 临床诊断 •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 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 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 /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 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易感宿主
• 1.老年人及婴幼儿; • 2.严重基础病(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 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 3.接受外科手术及各种创伤性诊疗操作,直 接破坏机体屏障防御者; • 4.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如放疗、化疗和肾 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的患者; • 5.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改变正常菌群,引起菌 群失调的患者。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 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 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
• • • • • 门诊病人 住院病人 医务人员 陪护人员 主要发生于住院病人
标本名称: 3、
送检日期:
医院感染病例由报告人于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感染办),报告人必须是病人经治医师。 报告科室: 报告人:
标准控制每一步
• 感染控制不只是感染办的事情,更是全体 医务人员,病人与社会的事情,感染控制 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 感染控制的手段是什么? • 简单说:就是截断传染的途径
医院感染知识宣传介绍PPT课件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1、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
皮肤粘膜开放性 伤口只有细菌定 植而无炎症表现
2
新生儿经胎盘获 得(出身后48h 内发病)的感染, 如单纯疱疹病毒、 弓形体病、水痘 等。
3
患者原有的慢性 感染在医院内急 性发作
4
由于创伤或非生 物性因子刺激而 产生的炎症表现
运营管理
客不戴口罩时,拒绝其进入大型商场购物。
6 禁止组织聚集性活动
避免集体聚食,集中会议、培训、娱乐等;不得 组织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展览展示等聚集性活 动;员工应当避免自发性的聚集活动。
01.商场卫生篇
卫生防护,人人有责
7 暂停部分服务设
暂 停 母施婴 室 、 儿 童 游 乐 场 所 、 室 内 娱 乐 场 所 服 务 ;
picture, and have a good time.contents
2、 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措施
1、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2、切断感染途径
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人群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收治新病人,有条件时可对易感病 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4、发现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 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 生新的医院感染 5、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 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
4、 血源暴露常见原因
原因
违反操作规范
缺乏自我防护知 识和技能
1、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
皮肤粘膜开放性 伤口只有细菌定 植而无炎症表现
2
新生儿经胎盘获 得(出身后48h 内发病)的感染, 如单纯疱疹病毒、 弓形体病、水痘 等。
3
患者原有的慢性 感染在医院内急 性发作
4
由于创伤或非生 物性因子刺激而 产生的炎症表现
运营管理
客不戴口罩时,拒绝其进入大型商场购物。
6 禁止组织聚集性活动
避免集体聚食,集中会议、培训、娱乐等;不得 组织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展览展示等聚集性活 动;员工应当避免自发性的聚集活动。
01.商场卫生篇
卫生防护,人人有责
7 暂停部分服务设
暂 停 母施婴 室 、 儿 童 游 乐 场 所 、 室 内 娱 乐 场 所 服 务 ;
picture, and have a good time.contents
2、 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措施
1、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2、切断感染途径
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人群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收治新病人,有条件时可对易感病 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4、发现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 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 生新的医院感染 5、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 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
4、 血源暴露常见原因
原因
违反操作规范
缺乏自我防护知 识和技能
医源性感染的基本概念

医源性感染的基本概念
医源性感染指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等与医疗活动相关的因素引起的感染。
这种感染通常在医院、护理机构、手术室等医疗环境中发生。
医源性感染的特点包括:
1. 发生在患者接受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发生在患者接受医疗过程中,包括住院治疗、手术、使用医疗设备等。
2. 可通过传染途径传播:医源性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播给患者,也可通过患者之间相互传播。
3. 常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医源性感染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4. 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医源性感染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1. 洗手和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常规洗手,使用适当的手卫生剂,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 使用无菌操作:手术和其他操作时应采取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4. 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器械和环境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护理部副主任 医院感染管理科 专科护士长
全院监控管 理 科室监控管 理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病区护长 监控护士
31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传染病防治法》 清洁卫生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消毒灭菌制度 隔离制度 《消毒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处理条例》
各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制度
疫源性消毒
•
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疾病感染源的场所消毒,以杀灭或 清除感染源排出的病原菌
随时消毒:在患者或带菌者周围随时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在感染疾病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对隔离室的消毒
14 4-38
有关概念
灭菌 (sterilization) :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
infections)
20
二、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内源性感染
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autogenous infection),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 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寄居部位的改变、宿主的局部改变、全身免疫
功能下降、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21
二、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约500万人/年 发生医院感 染
中国: 5%~18%( 9. 7%)
17
• • • • • • • • • • • •
★ 据统计:
美国:每年有10万人因医院感染而死亡; 每年因医院感染消耗40亿美元 联邦德国:每年用于医院感染费用多达 5亿~10亿马克 中国:医院感染死亡率达3.21%; 年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例增加医疗 费用2400~3200元,延长住院时间 15~18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
1、病人聚集,陪护及来访者多 2、病人的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下 3、个别医护人员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
技术操作规程 4、侵入性操作 5、滥用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种类
1、交叉感染:是在医院内获得而引起的感染。这 类感染可从病人传给病人,或病人家属作为带菌
链霉素—神经性耳聋;四环素牙。
3)过敏反应:与药物无关,与过敏体 质者有关。
4)二重感染:长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 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特别是广谱 抗生素引起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的。
一般发生在采用激素或抗代谢药 (如抗肿瘤药)的20天以内。
5)致畸、致癌: 20世纪60年代 英国反应停事件 已知能致癌的药物有多种,如环磷 酰胺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场所
1、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其防御 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出生后数天内其正常菌群也 未建立完全,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医院感染。 特别是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不注意手卫生 和消毒隔离规范更易造成医院感染。常见的有菌 血症、脑膜炎、脓疱疮、肺炎等。
第四节 医源性疾病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医源性疾病的概念 2、治疗性医源性疾病的种类 3、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医源性疾病:指在诊治及预防 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 种言行措施不当而造成不利于 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
一、 医源性疾病的种类
为什么会发生医源性疾病?
素材天下
3)输血致病原因 (1)输血失误:定错血型、供血错误 (2)输血反应 (3)消毒不严 (4)传播疾病 (5)血存过久:血液成分改变,如血小
板减少发生出血倾向。
4)医源性感染原因 (1)消毒灭菌不严 (2)隔离控制放松 (3)污物处理不当 (4)严重滥用抗生素
三、 预防与控制
(一)诊断性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1、丰富临床医学知识; 2、熟练掌握临床诊断基本技术; 3、正确应用诊断仪器及其检测的结果; 4、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诊断性医源性疾病的原因
1)检查疾病错误的原因 (1)病史资料不详:问诊不详。 (2)客观资料不全:体检不仔细或缺乏必
要的实验室检查。 (3)仪器检查失误:仪器质量、操作技术
不过关。
2)分析诊断错误的原因(思维失误) (1)先入为主 (2)注重表象:
同病异症、异病同症 (3)片面局限
(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的原因
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感染的疾病。 1)感染的种类 (1)交叉感染:病人→病人/医务人员;医
务人员/病人家属→病人 (2)环境感染:接触污染物品 (3)内源性感染: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
因自身抵抗力下降引起。
2)感染途径 (1)空气 (2)手 (3)医疗器械 (4)药品:如血制品传播肝炎、污染
的药品等。
二、 医源性疾病的病因
6)药物依赖性:主要为作用于中枢神 经系统的药物,如吗啡。
2、手术性医源性疾病
由于手术对机体的损伤或其他 原因在手术中引起的。 1)引起出血 2)伤害神经 3)损伤脏器 4)突然死亡:最严重的并发症
5)合并感染 6)脏器粘连:腹腔手术多见 7)梗塞、梗阻:常见于管腔器官的手
术,如血管、淋巴管 8)瘘管形成:多见于缝合部位 9)导致狭窄 10)异物致病
者传给病人,或 病人与医务人员或他人互相传给。 2、内源性感染:指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病人本
身是病原携带者,故又称自身感染。这类感染发 生以前,患者已带有病原体,可以是人体的正常 菌群,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下时而引起感染。 如术后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伤口感染。
医院感染种类
3、环境感染褥、床架、 桌椅、病历卡、食具、门帘、门把手、拖把、水 龙头、电话听筒和拥挤而通风不良的候诊室(空气 污染)引起的感染。
3、输血性医源性疾病
1)输血反应 (1)发热反应:热原反应而非感染或溶血,
多于输血后30分钟至1小时之内。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次输入抗原血
小板后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2)传播疾病 (1)输血后肝炎:乙肝、丙肝 (2)艾滋病 3)污染细菌致病 4)空气栓塞
4、感染性医源性疾病
(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1、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2、对诊断不明者应更慎重; 3、力争彻底治疗; 4、防止治法本身致病; 5、加强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
三、医院感染的防制
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 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 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据 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住院患者 约10%发 生医院感染额外支出医疗费用约为上百亿元。80 年代统计数据主要所占比例为:下呼吸道占29.5 %,泌尿道占19.2%,术后切口占14.0%.胃肠 道占11.8%;血源性感染?
(一)诊断性:由于漏、误诊导 致,如诊断水平低、条件差、资 料不足或判断失误等。
(二)治疗性:由于误诊而误治 或治疗不当引起。
1、药物性医源性疾病
指由于使用药物而产生不利于患 者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药物治疗剂量下出现的 不良反应。由药物的生物学效应多样 引起的。功能性改变。
2)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时间过 长引起,为病理性病变。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其 中以细菌感染居多。其特点是:
(1)以条件致病性病原体为多见; (2)以抵抗力强,特别耐药者为多见; (3)某些病原体能在体外生长、繁殖。 不同医院或同一医院不同特定场所流行的病原体可能不
同。同一医院同一特定场所流行的病原体又可因时而变。 医院内传染病流行时,其病原体往往和院外流行的一致。
1)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1)与药物的药理特性和剂量有关; (2)极少数过敏体质或特异性体质引起的; (3)药物治疗后的继发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
2)手术致病原因 (1)手术并发症:损伤性治疗 (2)业务水平低 (3)误诊、误治 (4)未严格消毒 (5)术前准备不足 (6)术后管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