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一第3课时数的认识二教案-精选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PPT课件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PPT课件
数是 (300030.3)。 (4)一天,北京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下7 ℃ ,记作(-7 )℃ ;上海市的最 低气温是零上 5 ℃ , 记作(+5 )℃。
读出下面各数。
读作:五万一千七百 读作:九万三千二百
读作:八十九万零二百 读作:四百一十万六千四百
先填写单价,再计算。
课本 语文 数学
单价/(元/本)
(2)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整数和小 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写整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 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如:四千零三十万零六写作40300006
(2)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整数和 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重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和读写。 【难点】理解数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回顾一下,小学阶段我 们认识了哪些数? 它们又有怎样的特点?
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先自己整理,再与同学交流。
0,1,2 ,3,4… -1, -2,-3…
3×4=12,3和4
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是负数,负数都比0小。 是12的因数,12是3
235 1792 2个百 2个一
132 7215 2个一 2个百
3.26
0.542 230000
2个0.1 2个 0.001 2个十万
8.24
0.972 211587
2个0.1 2个 0.001 2个十万
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
0.6
0.25
0.08
0.145 0.017
0.6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6份。 0.25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25份。 0.08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8份。 0.145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145份。 0.017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17份。

小学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含答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含答案

【基础篇】小升初数学知识专项训练1. 数的认识(1)1.,图中()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4 。

6A.阴影B.空白C.阴影和空白2.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 150 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B、150C、145D、1603.低于正常水位0.16 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 米记作()。

A、+0.02B、-0.02C、+0.18D、-0.144.4320 里有()个十.A.2 B.432 C.325.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1.2,这个数最大是()A.1.19 B.1.21 C.1.24 D.1.256.7()9504406 ≈ 8亿,()中可以填()。

A. 0-4B.5-9C. 0-97.下面各数中,最接近9 亿的数是()。

A.八亿九千万B.八亿九千零六百万C.九亿八千万8.把7085310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A.71 万B.708 万C.709 万9.五十九万零四十六写作()A.590046 B.590406 C.590004610.下面式子错误的是()。

A、1000000>9000000B、98675<98765C、73541<734511.下面的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664660 B.666460 C、66004612.一个数除以6,余数最大是(),最小是()A.0B.1C.513.6200÷300的商是20,余数是()A.200 B.72 C.43214.12.35÷1.2.商是10,余数是()A.0.35B.35C.0.3.5二、填空题1.59里面有()个1,29 9里面有()个1,()个91是1,5比2多9 9 9()。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 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

这样的 3 份是()个18,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3.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5 月4 日5 月6 日爸爸工资收入 1500 元水、电、煤气支出 200 元记作:记作:5 月 12 日电话费支出 120 元记作:5 月 15 日妈妈工资收入 1400 元记作:4.如果小明往前走6 步记作+6 步,那么小明往后退12 步应记作()步,读作()步5.0.090909、1.3756、0.4848…、10.7、1200 中,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近似数是 4.5,这两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7.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2023年人教版小升初系统总复习第一章 《数的认识》第3课时 倍数和因数课件(共41张pp

2023年人教版小升初系统总复习第一章 《数的认识》第3课时 倍数和因数课件(共41张pp

1.下面各组数中,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因数的是( B )。
A. 18和8
B. 20和5
C. 6和24
D. 15和0.5
2. 把140分解质因数是( B )。
A. 140=4×5×7
B. 140=2×2×5×7
C. 140=2×2×5×7×1
考点大全
名师点题
课时训练
3. 如果 a 表示非 0 的自然数,那么 2a 一定是( B )。
3.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90 )。 4. 按要求在下面每个数的 里填上一个数字。 示例:
2的倍数:31
3的倍数: 44
5 的倍数:9
2、3、5 的倍数:1 0
考点大全
名师点题
课时训练
5. 已知m=n+1(n 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 m和n的最大公
因数是( 1 ),最 小公倍数是( mn )。
A. 50
B. 60
C . 80
D. 100
考点大全
名师点题
课时训练
三、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6分)
48和72
13和91
最倍数是144
最小公倍数是91
24和36
60和11
最大公因数是12,
最大公因数是1,
最小公倍数是72
最小公倍数是660
把30 名同学编成1~30号。要求编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去挖坑,剩
下的编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下苗培土,再剩下的编号是5的倍数的
同学浇水,最后剩下的同学运树苗 。你能算出运树苗的同学 有多
少人吗? (5分)
在1~30中,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27、
30。剩下的数中2的倍数有2、4、8、10、14、16、20、22、2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小数、分数,以及正数和负数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数学运算的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的作用,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对小学阶段学过的数的整体梳理和复习,教科书设计了四个问题引领学生整体回顾和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并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数学运算的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扩充过程,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

1.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数?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一下吗?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回顾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各种数,并尝试运用图等方式构建知识网络。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关于数的知识体系,因为在头脑中将知识形成一定的结构更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教科书中呈现了一种用“图”整理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呈现的这种整理方式是将数分成了整数和分数两个维度去展开整理的,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无理数(除π以外),所以在有理数范畴内分数和小数是一致的,因此在图中用“分数(小数)”进行了表示。

实际上,分数与小数是有区别的,分数都是有理数,而小数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教师在描述时需要适当注意,但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与学生过多讨论。

2.可以用下图中的点表示学过的数,你还能表示出其他的数吗?试一试,与同伴交流。

数轴为学习数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模型,数与形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并进一步沟通整数、分数、小数等数之间的联系,而且借助数轴还可以直观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因此,教科书设计了让学生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学过的数的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也没有出现数轴的名称,学生只要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能认识数轴上的数即可,小学阶段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一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2课时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课件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一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2课时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课件

4.从 0 1 2 3 这四张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摆成不 同的两位数。 (1)能排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能排出9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10、12、13、 20、21、23、30、31、32。
(2)其中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
奇数:13、21、23、31。 偶数:10、12、20、30、32。
教材第86页“应用与反思”第9题
方法二:树枝法
60
6
10
23 2 5 60=2× 2× 3× 5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 的一个公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列举法 筛选法 分解质因数法 短除法 短 的分分列 筛质除解解举选法因质的法:数因质:是同数因先时分数法写 找解去:中出质除先找这 较因这将出两小两数这这个数个法两两数的的数个个的所简,数数所有除便公分有因到形有别因数所式的分数,,得解质,再的用因质再 从商两数因找 中只个,数出 圈数有,所这 出公公有再因有公从 数有两 较1的,大个质再数因将的数所公因相有因数乘的数,的除,并积数从就相公中是乘因找这。数到两中最个找大数出的的最一最大个大公。公因因数数。。
2
甲的因数 乙的因数 3、6、 1、2、 16、 12、24 4、8 32、
A.甲和乙公有的质因数是1 B.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8 C.甲和乙都是偶数
甲和乙的公因数
D.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96
甲和乙公有的质因数应该是2,1不是质数; 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能从图中看出来,是8; 甲和乙都有公因数2,因此甲和乙都是偶数; 甲是24,乙是32,最小公倍数是96。
教材第86页“应用与反思”第9题
5.小林的爸爸每上班3天休息1天,妈妈每上班4天休息 1天。6月1日他们同时在家休息,下一次同时在家休 息是几月几日?

总复习 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

总复习 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

改写:加小数点,加单位;大小不变。 2050300020=205030.002(万) 或=20.5030002(亿)
省略:保留整数,加单位;大小改变用“≈” 2050300020≈205030(万)(四舍)
或≈21(亿)(五入)
北师大版
六年级
数学下册
第45-47页
的内容
北流市新圩中心小学
1、剪一张长方形纸条,以它的长度为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
综合练习: 判断 1.小明的身高为165分米(×) 2.半径为2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一千克铁的质量比一千克棉花重(×) 4.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5.2008是闰年(√ ) ×) 6.小强的生日是2005年2月29日( 7.一年中有六个大月六个小月(×)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整百、整千的年:以能否被400整除为基 准,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 的是平年; 其他的年份:以能否被4整除为基准,能被 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例如1600,是一个整百的数,并且能被 400整除,所以1600年是闰年;1700不能被 400整除,所以是平年。 再如2004,应该以能否被4整除为基准, 因为它不能被4整除,所以是平年。
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如:
3 5
= 3 : 5 = 3÷ 5
(3)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如:30÷20=(30×10)÷(20×10)=(30÷10)÷ (20÷10)=1.5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值不变。
可以用小数或分数表示
1、分数、小数的产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清单知识归纳总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清单知识归纳总复习

习”后面是几就读作几。

0是最小的自然数,但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

易错点:误认为75.075读作七十五点七十五。

要注意读小数部分时一定要从高位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几个0,也要一一读出来。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小数部分·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的分数部分的分子,原分母不变。

③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④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2)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a.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

b.如果是最简分数,就要看其分母中含有哪些质因数。

如果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四、常见的量1. 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①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 ②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2)时间单位及其进率。

①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季度..、.星.期等。

...②日、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关系。

③1世纪=100年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日④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根据公历年份判断........,.一般情况下.....,.整百、整千的年份是.........400...的倍数...,.其他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反之则是平年。

.......(3)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整理和复习)及反思教学目标:1、较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法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方法,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会解比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及对象,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改写。

3、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方法;能用数对,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画出简单的统计图表,能根据图表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物的可能性,能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查漏补缺。

数的认识(3课时)数与代数数的运算(4课时)式与方程(2课时)比和比例(2课时)图形的认识和测量(4课时)数与图形图形的运动(1课时)图形与位置(1课时)整理和复习(27课时)统计表(1课时)统计图(1课时)统计与概率平均数(1课时)可能性(1课时)数学思考(3课时)综合与实践(4课时)1、数与代数(11课时)第1课时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数的认识(1)教学目标: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问:1、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数的认识(二)
小数、分数、百分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能认、读、写小数和分数。

2.会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大小。

3.理清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分数与除法等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各种关系。

教法学法
整理归纳、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教师提问:整数在生活中用处这么大,那为什么还要出现分数和小数呢?
学生回答。

二、合作探究
组内四人讨论以下问题:
1.分数、除法和比的意义。

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的含义。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3.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

4.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

三、汇报点评
1.与除法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2.与分数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3.除法是一种运算。

四、巩固练习
1.化简:
30∶120 0.5∶3.2 2.5∶6
25∶0.5 0.3∶
2.完成教材第69页的第1、2、3、4、5题。

五、拓展延伸
2∶( )=0.4==( )%;
1÷()=0.25=( )%==5∶( )。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