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时事热点
高考地理热点话题有哪些

高考地理热点话题有哪些高考地理一直是众多考生关注的重点科目之一,而了解地理热点话题对于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常见的高考地理热点话题。
一、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全球气温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问题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在高考地理中,可能会涉及到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例如,考查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源、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等。
同时,环境保护也是与之相关的重要话题,包括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二、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国也不例外,城市群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高考地理可能会考查城市化的特点、进程以及带来的问题,如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同时,对于城市群的形成条件、发展模式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可能会有所涉及。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城市群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传统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问题促使人们不断寻找和开发新能源。
在高考地理中,可能会考查能源的分类、分布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例如,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分布地区,以及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此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是重要考点,如能源的节约利用、能源效率的提高等。
四、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高考地理可能会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规律以及防范措施。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如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洪水与降水和地形的关系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防灾减灾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应急救援措施等。
中考地理复习 专题六 地理时事热点

1.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自然环境与经济。 2.卡塔尔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俄罗斯、乌克兰、卡塔尔的资源现状。
读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图,完成(1)~(2)题。
(1)关于乌克兰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东半球 ②位于北温带 ③位于高纬度 ④位于北美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2)关于乌克兰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②引发大规模难民潮
③促进美俄南北对话
④国际能源价格波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山脉既能使暖湿气流顺着山坡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也能防风固沙, 图中四条山脉对宁夏平原防风固沙作用最明显的是②②(填序号);还能阻 挡寒冷气流,冬季南北两侧温差最大的山脉是④④(填序号)。 (2)习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 9 省区的书记都前来参会,其中⑤省的简称是豫豫。
专题六 地理时事热点
类型一 中国特色建设与发展
1.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通车 资料 当地时间 2022 年 4 月 27 日,俄罗斯横跨中国黑龙江(俄罗斯
称阿穆尔河)通往中国的首座跨境铁路桥——下列宁斯科耶-同江铁路 大桥当天在俄犹太自治州开通。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界河铁路桥位 于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市与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市之间,主桥长约 2.2 公 里,其中中方境内段长 1 886 米,俄方段长 329 米,设计运营时速 100 公里,年过货能力 2 100 万吨。
(3)习总书记一直都非常关心黄河的生态保护,黄河上游要做好水源地的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题课件:时事热点

(A )
(2)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B )
(3)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古埃及太阳历均是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从气候的角 度,说明古埃及人进行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__((古古埃埃及及)以)以热热带带沙沙漠漠气气 候候为为主主((气气候候干干旱旱)),,晴晴天天多多,,便便于于观观测测__。 (4)中国援建的匈塞铁路(匈牙利—塞尔维亚)是中欧陆海快线重要组成 部分。读图,雅典、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三地中能实现陆海转运的海 港城市是__雅雅典典__。希腊橄榄油畅销中国,读雅典气候资料统计图,试 推测油橄榄叶片小、表面有“腊质层”的特征主要是为了适应地中海沿 岸_夏_夏季季炎炎热热干干燥燥(高(高温温少少雨雨) )__的气候条件。
(1)卡塔尔在修建比赛场馆过程中最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泥石流 C.干旱 D.沙尘暴是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
(B )
热点二 我国在国际中的经济合作
【考查角度】 1.与中国经济交流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2.与中国经济交流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3.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4.中国吸引国外投资和到国外投资的优势条件。
【典型例题】 (2023·长沙)“一带一路”连世界 地中海沿岸文明璀璨,这里诞
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文明古国。下图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略 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的交通要道, 也是大洲分界线,其中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_直_直布布罗罗陀陀海海峡峡__。 (2)人类文明多源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江大河流域。从地形和水源的角 度,简要分析古巴比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古(古巴巴比比伦)伦位)于位两于河两平河原平 原(美(美索索不不达达米米亚亚平平原原或或平平原原),),地地形形平平坦坦;;靠靠近近(幼(幼发发拉拉底底河河与与底底格格里里斯斯 河河))河河流流,,灌灌溉溉水水源源充充足足__。
2024年高考地理世界区域热点和中国区域热点素材

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的世界区域热点和中国区域热点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对于世界区域热点,可以选取以下素材进行描述:1.中东地区: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热点之一、2024年,阿拉伯之春在中东地区掀起了一系列国内政权的变革浪潮,例如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政权被推翻,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2.欧洲地区:2024年,欧洲爆发了一系列经济危机,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引发了欧元区的动荡,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亚洲地区:亚洲地区在2024年也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
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事故,对日本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此外,中印边界问题也成为了热点话题,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引发了关注。
对于中国区域热点,可以选取以下素材进行描述:1.三峡工程:2024年,中国三峡工程全面建成并开始发电。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其建设对中国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2.西部大开发:2024年,中国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3.北京奥运会:虽然2024年已经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但是2024年是北京开始举办长时间奥运遗产的一年。
例如,鸟巢和水立方等奥运场馆进行了转型利用,并成为了北京市民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场所。
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4年,中国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规划,旨在加强广东、香港和澳门之间的区域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发展。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为了丰富素材,可以进一步研究相关材料,整理更多的具体事件和数据,并展开论述。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地理热点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政治地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2024年度全球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移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并对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全球合作,通过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2.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3.人口迁移由于气候变化、战争冲突等原因,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
这不仅对受影响的地区造成压力,同时也需要全球范围内加强移民政策和协作,为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4.城市化问题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城市的发展和资源利用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等问题需要更加科学的处理,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自然灾害风险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日益增加。
地震、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挑战。
强化自然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6.资源利用和分配不均全球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困境。
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不均衡分配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资源的公平利用。
7.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8.区域冲突与战争在世界的一些地区,地缘政治冲突依然存在,一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2024年,地球仍将面临许多地理热点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围绕2024年的十大地理热点问题展开解析,分别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地理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候逐渐变暖。
2024年,气候变化仍将继续对全球农业、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贫困问题,引发环境移民和社会动荡。
二、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现象不断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024年,海平面上升将对沿海地区的居民、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产生巨大影响,可能引发严重的灾难。
全球各国需要联合应对海平面上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海岸防护等措施,减轻其影响。
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理热点问题中永恒的话题。
2024年,地震、洪水、飓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仍将对全球各地带来巨大破坏。
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加强预警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加强公众的风险意识等措施,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水资源短缺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2024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但由于气候变化、水污染、土地开发等因素,水资源供给可能将不足以满足需求。
因此,全球各国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确保各地居民的用水需求。
五、城市化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地理热点问题之一。
2024年,城市将继续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挑战。
有效应对城市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因素,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调整,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六、粮食安全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将继续引起关注。
气候变化、土地开发、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因素将导致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加剧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2024年,地理热点问题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从气候变化到人口增长,以下是2024年十大地理热点问题的解析。
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包括更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2.水资源危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2024年,一些地区可能面临日益加剧的干旱,这将对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产生重大影响。
3.城市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全球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速。
2024年,一些城市可能面临住房危机、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社会经济不平等等问题。
4.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全球范围内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024年,人们将更加关注如何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粮食安全: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将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粮食浪费以及改善全球粮食分配公平性的问题。
6.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塑料垃圾、油污染以及过渡鱼类捕捞等问题,以寻找解决海洋污染的有效途径。
7.能源转型: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减轻对有限化石燃料资源的依赖,全球能源系统正在发生转型。
2024年,人们将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突破。
8.基础设施发展:随着人口和城市化的增长,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如何有效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以满足人们对交通、水电等方面的需求。
9.环境破坏与生态恢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24年,人们将继续研究和推动生态恢复项目,以修复受到破坏的森林、湿地和其他生态系统。
2024中考地理 时事热点专题: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考查方向+要点+试题

中考地理| 时事热点专题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考查方向+要点+试题【考查方向】1、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2、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3、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知识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结合科学故事,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描述地球的大小。
2、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3、通过神十七十八,嫦娥六号发射成功,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二、地球的运动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1、结合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优势包括广阔的空旷地区、干旱少雨、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气候条件、低纬度有利于节省能耗和提高发射效率、靠近赤道有利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劣势包括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人口稠密、安全性相对较低。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优势在于地理位置隐蔽、固体火箭发射能力便捷、适合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劣势包括地理位置偏僻、生活和工作条件较为艰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西昌市,优势包括液体火箭发射能力、控制精准度高、适应性广、良好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劣势在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优势包括低纬度有利于节省能耗、海运便利、火箭运输不受铁路运输限制、周围是海洋、安全性好,劣势在于地理位置较偏远、对于大型卫星和载人航天任务的技术支持需求较高。
【试题练习】1、选择东风着陆场和四子王旗作为航天器着陆场的原因:自然:地面开阔坦荡,晴天多,降水少,以荒漠、戈壁为主,没有高大树木,大风、冰雹、雷电等恶劣天气少。
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房屋建筑少,安全性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时事热点一、专题体系展示①南水北调②西气东输重大工程③西电东送④青藏铁路⑤川气东送中①生态环境问题国②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区地重大事件③“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域理④2008年初,南方雪灾、冻雨灾害⑤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成功举办⑥四川汶川大地震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②中东问题世界地理③自然灾害④亚非大陆桥⑤2007年12月15日“巴厘岛路线图”⑥第三亚欧大陆桥二、专题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原因是 ( )A.纬度高低不同 B.夏季风强弱不同 C.海陆位置的不同 D.冬季风强弱不同某地区在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一学期就少订课本3万册。
据此完成2~4题。
2.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A.煤炭 B.森林 C.土地 D.石油3.这种资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5.我国“十五"期间的四大工程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青藏铁路 D.南水北调6.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运输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7、2008年4月28日凌晨4 时48分,胶济铁路线周村至王村区间,发生两列火车相撞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与胶济线相交会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包线8、(2007.长沙)2001年11月,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其领导人在一份生命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近年来全球降水增多 B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使全球变暖C人为地破坏海洋环境 D图瓦卢人口增长迅速10、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时,家住北京的晶晶想目睹其壮观的发射场面,她乘火车的最佳路线是()A.京包一包兰一陇海一宝成~成贵线B.京广一陇海一宝成一成昆线C.京九一湘黔一贵昆一成昆线D.京九一陇海一宝成一成昆线1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为福娃,它们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
五个福娃中代表青藏地区藏羚羊的是( )A.福娃贝贝 B.福娃晶晶 C.福娃迎迎 D.福娃妮妮2、(2006·泰安中考)读图2—1 3,有关我国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B.②工程东线可利用京杭运河实现全程自流输送C.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D.④工程克服了许多铁路建设中的世界性难题北京时间2008年1月9日16日、23日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分别发生了6.9级、6.0级、5.5级地震,均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据此完成1 3、14题。
13.西藏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14、关于我国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发生最多的地区B.西藏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C.由于地震预报及时、准确,所以改则县三次地震均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D.改则县由于地处4 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因此三次地震均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15.关于我国两极地区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三座科考站B.目前,我国在两极地区共设有三个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C.长城站、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三个科考站都在东半球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好望角附近正值多雨季节 B.巴西高原上草木葱茏,生长茂盛C.我国的长江、黄河进人了汛期 D.长城站正处于极昼期间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达32 9/5。
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44.7%。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分析,我国是世界未来的石油进口增长最多的国家。
据此完成17~19题。
17.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是 ( )八拉美 B.中东 C.东南亚 D.南亚18.下列哪个国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石油进口供应国 ( )A.美国 B.英国 C.伊朗 D.埃及19.下列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运输影响很大的是 ( )A.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英吉利海峡20.2007年1 2月1 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
其宗旨在于 ( )A.保护热带雨林 B.节约能源 C.减缓全球变暖 D.治理全球空气污染二、综合题2 1.(2007·临沂中考)今年3月22日是第1 5个“世界水日”,主题是“应对水短缺"。
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地区。
(2)世界上惟一的城市岛国是 (填图中数字代号),该国虽位于气候类型区,但也被列为最缺水国家之一。
(3)同样位于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①、③等地水资源数量稀少,而我国东南部地区水资源数量丰富,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这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和非洲确定建立新型的经济伙伴关系,非洲具有、市场和劳动力三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若有1 5万吨原油从埃及亚历山大港运往广州,油轮沿途依次要经过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印度洋、海峡和南海。
(5)围绕是否存在“水短缺和水危机”,小明和小玲产生了分歧。
小明认为:“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一定的,而且不会跑到其他星球上去,因而不会有水短缺和水危机。
"小玲则不同意他的观点,假设你是小玲,你会列举哪些理由来说服小明?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8月3 1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一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
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市,东至上海,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达1 700千米,是我国天然气基干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光作为该工程的主力气田,已探明储量3 561亿立方米,是目前南方规模最大的整装气田,且具有好的资源前景。
材料二川气东送路线示意图(1)川气东送工程西起四川市,东至市,沿途经图中A ,B ,C (填写省级行政区简称)等六省两市。
(2)川气东送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盆地、 ________平原。
(3)在西部大开发中,与川气东送作用相同的工程,你还知道哪些?(试写出1~2个)23、读中东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波斯湾的位置。
(2)①、②、③三条石油输出路线中,我国若从中东进口石油,应选择;西欧国家进口石油的最近路线是。
(3)2007年7月22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本·拉丹的哥哥计划投资修建亚非大陆桥,该桥将跨越以水流湍急著称的曼德海峡,即图中字母 ____处,该海峡沟通了海和海。
24、(2006.泰安中考)读世界人口、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环境污染变化趋势的是。
(2)20世纪,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是:。
(3)当前人类与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这种矛盾在__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更为明显。
(4)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我们应该坚持走_________________道路。
25、(探究创新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6月26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
该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隶,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建设中克服了环境气候多变、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 20余千米,对浙江省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 B铁路线:C D临海:E(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部位于我国省内。
其建成缩短了市到市的陆地距离120余千米。
(3)阅读材料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对于该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地理时事热点参考答案1.【解析】选B。
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同,造成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夏季风强则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则南涝北旱。
2~4.【解析】2选B,3选A,4选D。
第2题,课本的制作主要使用木材,课本循环利用可直接保护森林资源。
第3题,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
因此东北地区森林资源分布最多。
第4题。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采取采伐与更新相结合的做法。
5.【解析】选C。
青藏铁路全部穿行在我国西部的内陆地区,是为加快西藏经济的发展而修建。
6.【解析】选B。
西气东输工程是“十五”期间四大工程之一,其实施的主要原因是西部能源丰富而东部由于lT业发达需求量大。
7.【解析】选A。
胶济线是从济南到青岛,而京沪线途经济南。
8.【解析】选A。
四川汶川县周围山岭环绕,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而洪涝、干旱则属于气候灾害。
9.【解析】选B。
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过量引起的“温室效应”。
10.【解析】选B。
由图可看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成都和昆明之问的成昆线上,最近的路线为京广一陇海一宝成~成昆线。
11.【解析】选C。
福娃贝贝融人了鱼的形象,福娃晶晶融入了大熊猫的形象,福娃欢欢融入了奥运圣火的形象,福娃迎迎融入了藏羚羊的形象,福娃妮妮融人了燕子的形象。
12.【解析】选B。
①为西气东输线路,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等地;②为南水北调线路,该工程东线方案利用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可实现自流输送;③为西电东送的三条输送线路;④为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克服了冻土、高寒缺氧等世界性难题。
13、14.【解析】13选D,14选C。
该题组以时事材料为背景来考查西藏所在区域及其环境特征。
第13题,回顾四大地理区域赳分及其范围可知西藏位于青藏地区;第14题,改则县三次地震均未出现损失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位于海拔4 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15、16.【解析】15选B,16选B。
第15题,目前我国在两极共设有三个科考站:北极地区是黄河站,南极地区有两个即长城站和中山站。
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北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则有此现象;黄河站、中山站在东半球、长城站在西半球;第16题,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季,因此,好望角附近应是炎热干燥的气候,巴西高原上正处于湿季,所以草木生长茂盛;而北半球的长江、黄河正处于降水较少的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