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肝损害
78例药品引起药源性肝损害文献报道分析

作者单位 :10 0 广东药学 院附属第一 医院 508
治疗 结 果表 明 , 组 临床疗 效 评 价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两 P > .5 见 表 1 。 0 0 )(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加替沙 星组 4 0 3 2 5 2 1 9. 25
要 组成 部分 , 数 据 可 靠 的评 价 指 标 。假 设其 他 费 是
prv d ee e c t t e me i i o he ci i . M ehod Th a e r p tso nii fc ie d ug ho k o i e a r fr n e wi h d cnef rt ln c h t s e c s e o a t—ne tv r ss c f
尿 路感 染 的 治 疗 效 果 和 许 多 因 素 有 关 , 年 如 龄、 性别 、 临床 表 现 、 往 治 疗 、 否 存 在 易 感 因素 既 是
和左 氧 氟沙 星细 菌清 除率 分别 为 9. % 和 8. % , 26 57
两组 间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0 0 ) P> . 5 。 2 3 不 良反 应 加 替 沙 星 组 有 1例 出 现 头 晕 、 . 失
用不变 , 仅药价下降 1% , 加替沙星组和左 氧氟 0 则
沙 星组 的治 疗 费用 分 别 为 6 . 9 1元 和 3 . 8 9元 , 成 其 本 一 果分 析结 果 同上 。 效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组 4 0
3 5
3
2
0
9. 50
22 细 菌学评 价 .
细 菌 学 检 查 表 明 ,加 替 沙 星组
眠 , 1 轻度 头 痛 ; 左 氧氟 沙星 组有 1 出 现腹 另 例 而 例
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

1.3.8 按“贮藏方法”存放药品,防止使用 “过期失效”药。正确解读“药品效期” 和“失效药品”,了解“范特霍夫”规则。
1.3.9 注意“注意事项”内容的告诫,防范 不安全用药。
如头孢唑林,说明书中有
(1)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以免
如药物本身的不良作用与用药失误;医、 药、护专业人员的药物知识与责任;患者 个体差异与依赖性等。因此,医院加强药 物临床使用的管理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 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所在。用药过程一定要 注意和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 注意事项的警示。
2.1 药品不良反应
2.1.1 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系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 剂量和用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 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反应排除了不合 格药品、有意或无意(意外)的过量用药 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
加重肾毒性;
(3)本品属光毒性药物,用药期间注意避太 阳光等。
二、用药安全
用药安全,即避免临床药物性损害。药 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减轻、 治愈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能给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药物性损 害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临床用药安全 涉及到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且与多种因素 有关。
(3)医师、药师、护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 互补关系,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共 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
临床医药知识互补:医师临床思维注重 患者药疗过程中的各种反应,以临床指标 来衡量药物治疗的效果。而药师的药学思 维侧重于理论上的研究结果,注重用药的 精确性、完美性,缺乏与临床症状,指标 的结合。药学的致命伤是与临床的脱节。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合理用药

药物代谢的遗传多态性
种 族 CYP2D6, % 无 非洲/非 非洲 非 裔美国 人 亚洲人 白种人 8 有 超快 92 ? CYP2C19,% 无 - 4-7 有 CYP2C9, % 无 有
- 93-96 0.003 >99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A型药源性疾病: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改用 型药源性疾病:通过调整药物剂量, 型药源性疾病 选择性高的药物, 选择性高的药物,或加用对不良反应有拮抗作 用的药物。 用的药物。 B型药源性疾病:通常是确定病因后,必须立 型药源性疾病: 型药源性疾病 通常是确定病因后, 即停药,并告知病人今后也应禁用此类药物。 即停药,并告知病人今后也应禁用此类药物。 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1 7
98 92
1 1
12-22 78-88 - - 3 97
0.08 0.36
>99 >99
Hale Waihona Puke 药源性疾病死亡位于前10位情况统计 药源性疾病死亡位于前10位情况统计
占总数% 疾病 例数 占总数% 73 16.08 过敏性休克 40 8.81 急性肾功能衰竭 27 5.95 中毒 3.75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17 17 3.75 急性白血病 16 3.52 粒细胞缺乏 14 3.08 急性肝坏死 13 2.86 猝死 12 2.64 过敏 10 2.20 再生障碍性贫血 239 52.64 合计 454例药源性死亡的分析 85---92年文献综述 ---92年文献综述) 454例药源性死亡的分析 (85---92年文献综述)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诊断与一般疾病的诊断原则基本相同, 诊断与一般疾病的诊断原则基本相同, 1)要完整的了解病史,特别应仔细询问服药史、 过敏 )要完整的了解病史,特别应仔细询问服药史、 史,必须要明确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关 联程度。 联程度。 2)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如过敏性疾病一般早期首先 )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 出现皮肤粘膜改变,出现皮疹等,如此时明确原因, 出现皮肤粘膜改变,出现皮疹等,如此时明确原因, 常常可以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的发生。 常常可以避免严重 的发生 3)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其中血药浓度监测是诊断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其中血药浓度监测是诊断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蓄积中毒或超量中毒的可靠依据, 药物蓄积中毒或超量中毒的可靠依据,也是与过敏 性疾病进行鉴别的最直接的证据。 性疾病进行鉴别的最直接的证据。
107例中药与化学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回顾性分析_陈智娴

物使用量与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3,
Δ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项目(No.BE2015655);江苏省高校“青
24(30):2 829.
蓝工程”资助项目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医院药学。电话:0513-51083102。
E-mail:ntchenzhixian@ # 通信作者: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慢性肝
(1)轻度:ALT≤正常上限值 3 倍,或总胆红素(TBIL)≤正 常上限值 2 倍;(2)中度:ALT 为正常上限值 3~10 倍,或 TBIL 为正常上限值 2~5 倍;(3)重度:ALT>正常上限值 10 倍,或 TBIL>正常上限值 5 倍。 1.4 分析方法
按照引起 DILI 的药物类型分为中药组和化学药组,采用 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病案室检索,记录病历中患者的一般情 况、肝功能指标、服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情 况等,对两组患者 DILI 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引起 DILI 的药物 种类等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常用中药肝损害

浅谈常用中药的肝损害【摘要】本文就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药及其成分与致肝损害机制及临床特点及加强预防措施等作简要述。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是防止中药引起肝损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药;肝损害近年来中药及其制成品所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有增多之势,而中药所引起的肝损害占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20.04%一74.14%不等[1],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重视中药的肝损害。
1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原因1.1 中药因素①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非常复杂,表现出药效和药害的双重性。
即既可治疗肝病,同时也能引起肝损害,如大黄、柴胡;②对一些中药的毒性认识不足,传统认为“无毒”的中药品种,现代临床却发现其具有肝毒性,如黄药子、天花粉、番泻叶、何首乌等。
③中药中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情况不少,可因误认误用而致中毒。
如防己有广防己、粉防己,广防己临床己报道有肝、肾毒性。
④中药因产地、种植、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运输贮存等条件不同,也可影响其药效和不良反应,⑤中药引起的肝毒性损害也与剂型、剂量、用药时间过长、配伍和使用方法等有关,如服用大剂量未经炮制的生首乌会导致肝脏的损害。
⑥不按照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本特征使用中药,违反禁忌原则。
1.2 患者因素①患者缺乏对某些中药制剂具有肝毒性的认识,因而服用中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肝损害。
②患者因年龄或健康状况和个体差异,在常规剂量也可发生毒性反应;③某些人存在遗传性肝脏代谢缺陷的疾病,容易导致药物性的肝损伤。
中药中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分为三类,有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1.2.1 常见植物药物及其肝损害的临床症状见下表[2]—[8] 1.2.2 单味动物药如蜈蚣、蟾蜍、斑蝥、青娘虫、穿山甲等[9] 1.2.3 单味矿物药如朱砂、雄黄、铅粉、硝石、砒石、代赭石、胆矾、硫黄等[9]。
2 中药引起肝损害按照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2.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是一类植物性毒素。
2016年河南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肝肾疾病人群合理用药 ——

1、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使用下列哪种药物对其肾功能损害影响相对较小?
A.庆大霉素
B.万古霉素
C.多粘菌素B
D.阿卡波糖
E.甲氨蝶呤
2、下列有关药源性肝损害预防与治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了尽力减少药源性肝病的发生,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熟悉了解病人的肝脏状态,
对于肝功能不良者用药要特别慎重
B.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C.一旦认可药物性肝损害已经发生,应及时停药,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药源性肝病的发
生
D.若已经发生药源性肝损害,可适当使用葡醛内酯、甘草酸单铵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E.对于合并黄疸的药源性肝损害患者,不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治疗,以免加重黄
疸
3、影响药物在血液透析中被排除出体外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分子量的大小
B.药物蛋白结合率
C.药物的半衰期
D.药物的水溶性
E.分布容积。
药学服务测试题+答案

药学服务测试题+答案1、下列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 )A、发生爆炸B、产生降解物C、乳滴变大D、变色E、分解破坏疗效下降答案:C2、老年人药动学特点,经肾排泄的药物常用量也可能蓄积中毒( )A、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减少B、肝酶的合成减少,酶活性降低C、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D、细胞内液减少、脂肪组织增加E、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答案:E3、老年人肾脏功能变化较突出,用药容易蓄积中毒,最重要的生理变化是( )A、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B、肾单位仅有一半C、肾小球急剧减少D、肾单位急剧减少E、肾单位仅为年轻时的一半答案:A4、以下有关“药学服务的理想目标”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B、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C、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D、最大程度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E、提高患者用药的经济性答案:D5、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因素不包含A、时间合理性B、患者年龄C、患者的病理状态、联合用药因素D、再次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E、停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答案:B6、硝苯地平可出现面部潮红、心慌。
头痛等反应( )A、钙通道阻滞剂B、维生素及微量元素C、β受体阻断剂D、抗生素E、抗胆碱药答案:A7、肝功能不全时,无肾毒性、经肾排泄的药物( )A、尽可能避免使用B、须减量应用C、一般无须调整剂量D、须谨慎使用,必要时减量给药E、需谨慎或减量,以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答案:C8、信息新、有研究细节,如试验设计、数据处理等资料” 的是( )A、四级信息源B、二级信息源C、一级信息源D、互联网站E、三级信息源答案:C9、胃壁保护药应( )A、睡前使用B、空腹使用C、不限时使用D、饭后使用E、饭前使用答案:B10、药学道德的根本宗旨是( )A、防病治病B、提供医疗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提高药品质量E、提高职业道德答案:C11、1g葡萄糖可提供的热量是( )A、2KcalB、1KcalC、9KcalD、4KcalE、3Kcal答案:D12、中药饮片补货时,把新到的中药饮片核对无误后加入药斗( )。
中国药师协会药师继续教育2020年度真题及答案

中国药师协会2020年药师继续教育真题及答案目录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解读 (2)社会药房吸客不伤客的顾客优质接待模型 (4)中成药处方审核的标准与尺度 (8)药食同源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10)妇科常见疾病的中成药合理选用—月经病 (13)新版《药品管理法》解读 (17)咳嗽的中药治疗 (20)医学心理学-情绪情感+人格 (23)抑郁症合理用药ABC (26)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29)儿童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3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35)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药学服务 (37)创新机制–肾脏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安达糖)在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作用 (40)医药合作迎接老龄社会新挑战 (42)抑郁症,您了解多少? (44)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药品零售行业的影响分析 (47)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术德、品德、仁德 (50)监管新形势下,药品经营企业的持续合规管理 (5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及药学监护 (55)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57)中药处方点评与实践 (60)零售药店经营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63)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 (66)《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巴塞尔共识(2015版)释义--中国的思考与实践》 (68)肺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 (71)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解读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60分及格)1 . (单选题)各级医疗机构形成的“1+X”用药模式正确的是(C)A.“1”为基本药物目录并为主导,“X”为医保目录药物B.“1”为国家医保目录并为主导,“X”为非医保药物C.“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为主导,“X”为非基本药物D.“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为主导,“X”为医保目录药物2 . (单选题)医疗机构负责本机构药品统一采购的是(A)A.药学部门B.医务部门C.供应部门D.后勤部门3 . (单选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确定采购目录和采购工作中,应加大其意见权重的是(C)A.管理专家B.医学专家C.药学专家D.医保专家4 . (单选题)医师开具处方依据是(D)A.相关疾病诊疗规范和经验用药,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B.相关用药指南和经验用药,优先选用国家医保目录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肝损害
巫继
【期刊名称】《肝博士》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已成为临床较常见的,且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药源性疾病。
据估计,药源性肝损害占整个药源性疾病的10%~15%。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
目前临床上药源性肝损害是。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的原因,除了医药学界熟知的结核类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抗茵药物、中草药、减肥药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
【总页数】1页(P13)
【作者】巫继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全军感染病研究所,重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5.3
【相关文献】
1.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J], 陈建珍
2.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J], 孙清廉
3.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J], 俞宏美
4.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J], 李新杰
5.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J], 李新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