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以循环农业为抓手推进发展——湖北宜昌市夷陵区破解“三农”难题经验谈

连作”等立体开发和立体互补模式 : 农
业 用水 减 量 化 和 农 药 化 肥 减 量 化 模 式 :
( ) 大龙 头 坚 持 把 壮 大 龙 头 企 1做 业 作 为发 展 循 环 农 业 的关 键 。大 力 实 施 “ 元 龙 头 ” 植 工 程 . 点 扶 持 以 稻 花 亿 培 重
多公 顷
香 为 龙 头 的 粮 油 加 工 循 环 企 业 : 京 都 以
奶 牛 为 龙 头 的养 殖 循 环 企 业 : 萧 氏 集 以 团 为 龙 头 的 茶 叶 循 环 企 业 : 晓 曦 红 为 以 龙 头 的 柑 橘 循 环 企 业 : 昌伟 农 贸 为 龙 以 头 的 畜 牧 循 环 企 业 。截 至 目前 , 区 拥 全 有 规 模 以上 农 业 企 业 5 2家 .农 业 产 业 化重点龙 头企业 4 5家 .其 中 国 家 级 2 家 ,省 级 7家 , 产 值 过 亿 元 的 1 0家 , 20 0 9年 加工 产 值 突 破 1 0亿 元 。 花 香 0 稻 集团“ 五级 循 环 ” 展 模 式 建 立 以 后 . 发 销
财 政 收 入 达到 2 2亿 元 .其 中地 方 一 般 预算收入 6 . 4亿 元 ,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2 3 、8 。 4-% 2 %
2 以农 业 内循环 提 升 综合 效 益 .
体. 紧 依托 夷 陵 经 济 开 发 区 . 起 点 规 紧 高 划 . 手 笔建 设 。近 几 年 , 区基 础 设施 大 园
“ 养 加 ” 条 龙 的生 产 模 式 : 业 废 弃 种 一 农
物 综 合 利 用 模 式 . 步 形 成 了农 业 为 工 初
业 提供 稳 定 原 料 . 养 殖 业 提 供 安 全 饲 为
夷陵区农业发展现状

夷陵区农业发展现状
夷陵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夷陵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其农业发展状况得益于便利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土地资源。
以下是对夷陵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1. 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夷陵区农业产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同时兼顾果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降低农业风险,提供更多的农民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2.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夷陵区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
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种植、中药材种植等。
特色农产品因独特的品质和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为夷陵区农业增加了附加值。
3. 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夷陵区注重农业科技研究和应用,推
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由于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夷陵区农民不再依赖传统的劳动力和农业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4.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夷陵区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例如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
这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增加销售渠道,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5.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夷陵区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
保护,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科学的农
业管理,夷陵区农民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总体而言,夷陵区农业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快速发展的特色农业、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加工业的兴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些积极的变化为夷陵区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宜昌夷陵区区位分析报告

宜昌夷陵区区位分析报告Contents 目录•引言•夷陵区的地理位置•夷陵区的经济区位•夷陵区的交通区位•夷陵区的社会文化区位•夷陵区的未来发展区位•结论01引言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宜昌夷陵区的区位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背景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位因素对地方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
夷陵区作为宜昌市的重要区域,对其区位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发掘发展潜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报告目的和背景通过区位分析,可以了解地区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为地区间的合作与竞争提供参考。
区位分析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地区经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区位分析有助于识别地区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区位分析的意义02夷陵区的地理位置夷陵区位于宜昌市的中部,是宜昌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夷陵区与宜昌市的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接壤,东邻当阳市和枝江市,南接长阳县和秭归县。
夷陵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宜昌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夷陵区在宜昌市的位置夷陵区周边的地理环境03夷陵区的经济区位夷陵区作为宜昌市的主要经济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综合实力较强。
夷陵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夷陵区经济发展水平夷陵区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涉及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
制造业夷陵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创新能力较强。
高新技术产业夷陵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服务业夷陵区的主要产业夷陵区的经济地位宜昌市的重要经济区域夷陵区作为宜昌市的重要经济区域,对全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湖北省的经济强区夷陵区在湖北省内经济实力较强,是湖北省的经济强区之一。
全国知名的工业园区夷陵区工业园区是全国知名的工业园区之一,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投资项目。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粮油产业现状及对策

河南农业 2016年第3期(中)席承龙1 谭克华2 邓小垦1 郑萌萌1 刘 姝1 席梦乔1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43100;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农技服务中心 443100摘 要: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是湖北省粮油大县,同时又是宜昌市主城区,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矛盾突出,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破解矛盾并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
而建设美丽乡村,增强农村活力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粮油;现状;对策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体制上经历了由县到区,经济发展则经历了农业经济为主到工农并重,到目前的以工业为主。
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却愈显突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发展可持续,更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的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提出的“藏粮于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是明确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措施、方向、目标。
基于此,了解夷陵区粮油产业现状,找出困扰夷陵区粮油产业发展的症结,突破性发展夷陵区粮油产业,以夯实基础产业,助力扶贫攻坚,添彩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显得尤为迫切。
做为农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提出办法是本职要求,现就夷陵区粮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浅谈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粮油生产现状2015年,夷陵区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8万hm2,产量21.90万t,产值8.4亿元;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6万hm2,产量3.03万t,产值1.6亿元;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6万hm2,产量70.69万t,产值15.2亿元。
从夷陵区粮油生产现状来看,其粮油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1)位置和重要性不上不下。
由于夷陵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服务宜昌特大城市建设需要,以及柑橘、茶叶、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强大。
同时,由于粮油产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夷陵区粮油产业重要性并不突出,基础地位边缘化。
2)产量和水平不高不低。
尽管夷陵区粮油生产和全国一样,经历了十二连增,但就其单产量、总产量和生产水平都只能在中间地带徘徊,总量和其他粮油大县无法相比,单位面积产出也仅处于中游略上水平,特别是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程度与发达县市相比差距更大,市场主体参与粮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深度远远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在粮油产业上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宜昌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宜昌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城市。
近年来,宜昌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下是宜昌市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首先,宜昌市以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动了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完善。
其次,宜昌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
近年来,宜昌市不断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新兴服务业的规范引导和监管,推动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宜昌市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产业,通过推动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同时,宜昌市政府还加大了对生态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看,宜昌市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未来,宜昌市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宜昌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宜昌市的产业发展给予关注和支持,谢谢!。
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猕猴桃发展历程

China Fruit News Vol.38No.82021作者单位: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宜昌,443100);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农技分中心;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猕猴桃产业发展办公室第一作者:郭云(1971—),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桑蚕、小水果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yljdcx@ 通信作者:谢合平(1975—),男,正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柑桔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yl.xhp@【导读】知道猕猴桃起源于我国的人不少,但知道猕猴桃确切的原产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的恐怕不多。
“新三品一标”强调“品种”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作为猕猴桃原产地的雾渡河必将破“雾”前行。
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猕猴桃发展历程猕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维C 之冠”“营养金矿”“保健奇果”等美誉。
雾渡河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北部,当地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
2008年国际猕猴桃大会在新西兰举行,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位猕猴桃专家确认夷陵区雾渡河镇为世界猕猴桃原产地。
一、雾渡河镇基本概况雾渡河镇地处夷陵区西北山区,素有“西北重镇、渝鄂咽喉”之称。
东与宜昌市远安县相邻,西与宜昌市兴山县接壤,南与夷陵区黄花镇交界,北与夷陵区樟村坪镇毗邻。
镇内交通四通八达,沪蓉高速、省道宜兴公路穿境而过。
全镇区域面积38675km 2,林业用地面积31679hm 2,占82%,森林覆盖率增长到84%[1],全区第一;下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计123个村民小组,1.1万户,人口3.4万。
雾渡河镇植被密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十分适宜猕猴桃生长。
海拔300~1350m ,年降水量1000~1200mm ,年平均气温11℃,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9℃,空气湿度80%,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235~275天。
二、雾渡河猕猴桃的特性当地以金魁、红阳等品种为主,鲜果品质优异。
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汇报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镇立足实际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托地缘、资源、产业等优势,探索特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道路,为构筑坚实基层组织堡垒提供了物质保障。
年,我镇个村(居)委会共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过千万的村个,过百万的村个,万万元的个。
现就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报告如下:一、抓好“源头活水”,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班子、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有一批真心实意谋发展的党员群众。
近年来,我镇始终把“人”的要素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理直气壮地鼓励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营造积极舆论环境。
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出台《樟村坪镇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坚持逢会必讲集体经济发展、下村必看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必查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注意力、工作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抓发展上来,把有限的村级财力、物力等资源要素更多地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
二是选拔优秀发展人才。
注重选好“领头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不当老板当村官、扎根山区为民生”的董家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发智,放弃打拼近十年的事业,回村二次创业,仅仅年时间,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零到过千万的高速跨越。
为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我镇还先后选派镇委宣传委员李铭同志任黄马河村支部书记,正科级干事朱吉坤同志任古村村支部书记,镇工会主席、经济发展办主任车治中同志任云霄垭村第一书记,明珠公司副总经理杨宏文同志任秦家坪村第一书记,创业致富能人万能东同志任古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加强了贫困村“两委”班子力量。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到茶叶;2019年,茶作为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再一次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1],说明中央在“三农问题”工作中对茶产业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贸易大国,茶叶产量巨大,位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产量的近1/4;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出口量占世界绿茶出口总量的73%,同时拥有3000多年的茶叶历史,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的人口近1亿人[2]。
长期以来茶产业是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和茶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更是众多茶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古时属“峡州”,是古峡州茶产业最集中的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
陆羽《茶经》记载“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赞誉“峡州”出好茶。
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乡茶叶种植面积0.59万hm 2,年产量突破1.7万t ,产值达6.56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茶之乡”。
1发展现状1.1茶产业整体发展情况1.1.1茶园规模邓村乡地跨北纬31°茶树生长黄金坐标,最高海拔达2500m ,平均海拔839m ,乡域面积320km 2,昼夜温差大,优良的气候条件和绝佳的地理环境,为邓村乡实现全域种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及市区政府的大力扶持,邓村乡坚持茶叶兴乡战略,积极推进全域“寸土种茶”,茶产业优势逐步凸显,全乡茶叶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不足0.13万hm 2发展到如今的0.59万hm 2,同时通过不断改良茶叶品种,提升茶叶种植技术和茶园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管理、组织、产品等方面的创新,邓村乡现已是世界高品质绿茶核心产区、有机茶领跑产区,以邓村为中心的夷陵区坝库区乡镇茶产量突破3万t ,邓村乡独占70%。
2021年全乡干茶产量17068t (其中春茶5317t ,收稿日期:2022-11-05作者简介:宋婷(1992—),女,湖北宜昌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夷陵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夷陵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
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夷陵区在充分发挥长江资源优势的同时,积
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就夷陵区
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
夷陵区地处长江中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近年来,夷陵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
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特色农产品种
植和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夷陵柑橘、夷陵脐橙等特色农产
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制造业。
夷陵区制造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制造、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夷陵区大
力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提高了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
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业。
夷陵区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夷陵区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旅游业成为了夷陵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现代服务业。
夷陵区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步伐。
夷陵区加大对人才和科技的引进力度,培育了一大批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推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五、新兴产业。
夷陵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夷陵区新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夷陵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六、产业发展环境。
夷陵区注重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简
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了产业发展的便利程度和竞争力。
同时,夷陵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产
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七、未来发展规划。
夷陵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对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高质
量发展。
同时,夷陵区将加大对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力度,不断提
升产业发展的便利程度和竞争力,为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
活力。
以上就是夷陵区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各位领导的指
导和支持,共同推动夷陵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夷陵区经济社会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