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学案新人教版1、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知识梳理一、工业与我们1、概念: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①的主要来源,②的根本保证,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③等铁路沿线。
2、黄河流域:④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⑤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⑥和沿海开放城市。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北京的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产业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⑧快。
3、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4、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5、分布(1)沿海地区:⑨型。
(2)沿边地区:⑩型。
(3)内地:与关系密切的产业。
基础知识交流1、你能说出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部门吗?探究一工业的空间分布[互动探究] 我国有哪四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探究二高新技术产业[互动探究]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为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带,①是,其中心是;②是,其中心是;③是,其中心是;④是,其中心是。
(2)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①沿海地区以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②沿边地区依靠国家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的产业。
③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有哪些?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及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状况。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工业与我们1.概念: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①的主要来源,②的根本保证,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③等铁路沿线。
2.黄河流域:④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⑤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⑥和沿海开放城市。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北京的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产业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⑧快。
3.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4.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5.分布(1)沿海地区:⑨型。
(2)沿边地区:⑩型。
(3)内地:与关系密切的产业。
1.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你能说出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部门吗?探究一工业的空间分布[互动探究] 我国有哪四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探究二高新技术产业[互动探究]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为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带,①是,其中心是;②是,其中心是;③是,其中心是;④是,其中心是。
(2)写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3)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①沿海地区以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②沿边地区依靠国家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的产业。
③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有哪些?临空经济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区域。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名师教案4 人教新课标版

第2课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计思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一标题主要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发展特点、地区发展差异和不同的开发重点三方面的内容。
在课前多收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料,结合临沂市“悄然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精心制作课件,化抽象为具体。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加强概念的理解,最终理解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收集资料加深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技能,读图、析图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抽象、概括思维过程,形成、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进而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分布特点;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观念。
教学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的图片,“武汉·光谷”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课前,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或上网收集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资料,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所收集的资料并作简要解释。
[学生活动]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资料。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展示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从互联网上收集资料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了我们收集资料的方式,体会到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新的学习革命。
那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呢?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什么特点?分布如何呢?发展方向怎样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了解的内容。
[出示板书]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示课件、提问]“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介绍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工业的概念与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工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了解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工业生产的特点。
4. 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工业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3. 讨论:讨论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 掌握我国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3. 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 我国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3. 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2. 讲解:讲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3. 分析: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工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掌握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了解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的措施。
教学内容:1. 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的措施。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实例或数据,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讲解:讲解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讨论:讨论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的措施。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发展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了解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工业是摩登社会的重要支柱,它的分布和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工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工业的观点和分类;2. 掌握工业的分布规律和发展特点;3. 理解工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工业的观点和分类2. 工业的分布规律3. 工业的发展特点4. 工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四、进修过程1. 工业的观点和分类- 工业是指利用劳动力和各种生产因素生产商品的活动。
- 工业按照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传统工业和摩登工业。
- 传统工业以手工、家庭或小规模生产为主,摩登工业以机器、设备和大规模生产为主。
2. 工业的分布规律- 工业的分布受到自然条件、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 工业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3. 工业的发展特点- 工业的发展呈现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的趋势。
- 工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市场需求有较高要求。
4. 工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工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 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增进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五、教室练习1. 短答题: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分类有哪些?2. 分析题:工业为什么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3. 讨论题:工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有哪些?举例说明。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2. 思考工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写一篇作文。
七、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的工业园区,了解当地工业的发展情况;2. 搜索相关新闻,了解国内外工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认识到工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以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更加关注工业发展,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师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掌握中国工业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学习中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中国工业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中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呈现一幅中国工业发展的地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师生一起讨论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讲解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如工业化水平不均衡、地区间差距较大等。
2.讲解中国工业分布的原因,包括资源禀赋、经济政策、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等。
3.讲解中国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区域开发政策、交通运输等。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给学生分发一份中国工业分布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引导学生从资源禀赋、经济政策、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3.学生就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思考如何优化工业布局。
四、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地区,分析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2.要求每个小组就该地区工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五、总结和展望(15分钟)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因素。
2.学生展望中国工业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方法:1.讲述教学法:对于知识讲解部分,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因素。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加深对中国工业发展的理解。
评价方式:1.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盘绕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展开讨论,通过进修,让同砚们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深入了解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工业在举世范围内的分布情况;2. 掌握工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和趋势;3. 理解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进修过程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 工业的地理分布受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例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因素都会影响工业的分布。
- 在举世范围内,工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等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支持工业的发展。
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举世化的发展,工业生产的举世分工越来越明显。
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具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环保认识的提升也推动着工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逐渐被淘汰,清洁生产逐渐成为主流。
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 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增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只有不息发展和创新,才能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思考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思考:工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有哪些?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阅读:选择一篇关于工业发展的新闻报道或论文,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3. 探究:调查你所在地区的主要工业产业,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导学案

§IV~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两课时)编制人:马文秀审批人:【学法指导】1.根据导学案仔细阅读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相关内容2.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景观图片及我国工业分布地图、主要工业基地地图,学会读工业地图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加强合作学习意识【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2.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情况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分布4.通过学习工业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及主要工业区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难点:1、四大工业区的特征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学习过程】用心积累,整体感知。
细心品读,深化感知。
熟练运用,巩固感知。
预习案1、阅读P108—109页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含义及意义。
(1)什么叫工业生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_,是国家_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根本保证。
(3)工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而且与日常生活相关。
(4)现代化的农业、交通和建筑业、搞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都离不开_____的支持。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____________蓬勃发展,遍地开花,城乡结合起来。
2、阅读P110—111页教材和《我国工业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及工业合理布局对祖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长江沿线形成以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等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分布
(1)沿海地区:⑨ 科技园区 型。 (2)沿边地区:⑩ 贸易导向 型。
(3)内地:与⑪ 军工
关系密切的产业。
临空经济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 区域。读我国部分城市临空经济区及其产业现状表,回答1~2题。
城市
临空经济区
产业现状
北京 首都临空经济区 广州 花都空港经济区 成都 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
(6)陆地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港口建筑的建设;地处珠江 入海口附近,淡水充足;水面宽阔,可提供足够的航道宽度 和抛锚空间;地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经济腹地极为广 阔。
答案 ①铁路 ②长江 ③高新技术
发重点。
①沿海地区以
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和高新技术
产业。
②沿边地区依靠国家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
的产业。
③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
有密切
关系的产业。
答案 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 贸易导向型为主 军工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知识技术、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
1.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
沪宁杭
京津唐
辽中南
珠江三角洲
工业特色 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有利条件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
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
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 业基地
地
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 以北京、天津、唐山
州、无锡、常州、杭 为中心
州、南京等
工业结构以轻型及精 钢铁、化工、机械、
密机械、轻纺、电子、 轻纺
2.临空经济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该类产业的主要特
点是( )。
A.科研人员比重大
B.产品更新换代慢
C.研发费用比例小
D.运输成本比较高
【解析】高新技术产业科研人员比重大;产品更新换代快;研发 费用比例大;由于产品体积小,质量轻,单位产品运输成本低。
答案
A
读环渤海三省二市2010年产业结构表,回答3~4题。
现代制造、现代服务业、微电子、生物医药等 航空物流、商贸、航空维修、电子、精密制造等 航空制造、教育、科研产业、医药、光电等
1.临空经济区的主要特点是( B )。
①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②航空依赖程度高 ③物流速度快④产
业能源需求量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多属于高科技产业,产品附加值高、 能源需求量大,但是由于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因此对交通和物流 依赖程度较高。
2020—2021学年《中国 的经济发展——工业的 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2020/10/12
1.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 布,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和影响。
一、工业与我们
1.概念: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料(矿 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① 国家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 ② 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 的根本保证,而且与 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陇海—兰新 沿线工业地带
拥有吞吐能力大的众多港
优势
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 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 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 型企业,是对外贸易的重要 地带;经济发达,技术雄厚,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 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 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 是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
能源资源丰富,兰新铁路西段已 与中亚铁路接轨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
1.铁路沿线:③ 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 等铁路沿线。 2.黄河流域:④ 能源 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⑤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等城市为中心 的沿江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 江三角洲地区)、⑥ 经济特区 和沿海开放城市。
化工等工业最为突出
雄厚的技术力量,发达 有丰富的煤、铁、石
的水陆空交通
油、海盐等资源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老工业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
基地
地
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
鞍山、本溪、抚顺、辽阳 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各
等
城镇
有鞍山钢铁公司、抚顺煤 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研究开发费用在投资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3)产品更新换代快。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
、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东部沿海所占比例大,北京、上海是核心地带,中关 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典型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区不断由点状向块状、 带状格局转化,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成 都、西安、兰州等城市都已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北京的⑦ 中关村 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产业特点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⑧ 更新换代 快。
3.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4.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答案
B
工业的空间分布
我国有哪四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案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 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条件:①均位于我国东部 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同各个国家友好往来;铁路、公路、水运 、管道等运输方式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交流;②当地及其邻 近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煤、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 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 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多,有吸引 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开放城 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乙 ,乙
。 。
答案
(1)轻工业占优势、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 (2)矿产和能源资源缺乏 能源和水源不足
(3)乙区域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缺乏 B.人才缺乏 C.市场狭小 D.经济结构单一
(4)甲、乙两区容易遭受的主要自然灾害分别是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辽宁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 23.5 75.5
1.7 53 45.3
12.8 52 35.2
9.5 55.8 34.7
9.3 52 38.7
3.使北京与其他四省(市)产业结构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职能
B.交通运输条件
C.劳动力素质
D.矿产资源条件
,
。
答案
(3)D (4)水旱灾害、台风等 寒潮、水旱灾害等
(5)城市②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败也萧何”,该城市应如何发展?圈内)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计划在此建设大港口,请分析此处建设大港口的区位条件。
答案
(5)资源 在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大力发展非 资源型产业,避免经济结构单一。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产业结构差异的因素。北京市的功能定位是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因此产业结构中比重最 大的是第三产业。
答案
A
4.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其主导因 素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技术力量雄厚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环渤海地区煤炭、石 油、铁矿石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
重点在钢铁、石油化 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工、海洋化工、电子、 适当限制耗能大、当地又
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 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
等工业
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 工业和制造业,外引内联,开拓 国际市场
2.三个工业地带的特点
东部沿海 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 工业地带
陇海—兰新 沿线工业地带
工业中心
包括:4个工业基 地,5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开放城 市,5个经济开放 区
(3)地区发展差异: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 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 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多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发展与军工有密切 关系的产业。
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我国的分布。读图, 回答1~2题。
1.该公司在我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
矿、大连造船厂和化工厂 制造,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
等大型骨干企业
制造业
雄厚的基础,丰富的煤、铁、有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
石油资源
方法的优势
不利条件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水源缺乏
能源、水源供应不足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发展方向
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 外引,加强新技术、新 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 拓国际市场
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 上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工业发 展的前景广阔。小浪底水利枢纽、 西气东输等工程的建设,国家西 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其发展注入
工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
新的活力
前景
高新技术产业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为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带,①是
心是
;②是
,其中心是
是
,其中心是
沪宁杭工业基地,有以武汉为中心 的钢铁、轻纺等基地;以宜昌、重 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基地;以 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 ;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