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大数据性能测试方案-V1.0-2.0模板

合集下载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XX项目性能测试方案1.引言1.1.文档版本1.2.项目情况1.3.文档编写目的本文档主要用于指导XX项目性能测试的开展。

本文对项目性能测试的范围、目标、性能指标以及测试方法进行描述和定义,使测试人员能够按照此方案的指引,开展和实施项目性能测试,得出系统性能度量,以用于后续系统性能调优工作,并给出系统性能的客观评估。

2.测试目标2.1.性能指标◆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系统的各事务响应时间随用户数增加的发展趋势;◆系统的事务成功率情况;◆服务器资源(CPU,内存等)随用户数增加的耗用趋势;◆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载状态下的运行情况2.2.指标参考范围列出每一项性能指标的参考值,服务器性能指标:如有多组服务器可分别列出,如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2.3.测试对象列举纳入测试范围的模块/功能3.测试方法3.1.场景设计3.1.1. 基准测试对各被测功能对象进行低并发测试,获取基准值,做为后续性能指标的比对基准。

3.1.2. 单请求并发测试对各被测功能对象进行高并发测试,获取压力性能指标3.1.3. 混合场景并发测试模拟生产环境用户压力,测试多事务调用情况下的性能指标3.1.4. 稳定性测试在一定负载条件下,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度量(建议取系统最优处理能力负载条件下80%的并发数,并且综合复杂场景进行测试,使用服务器监控工具采集持续时间内服务器性能和资源占用信息。

)3.2.用例模板示例3.2.1. 性能基准测试用例3.2.2. 并发测试用例4.测试资源4.1.测试环境架构4.1.1.性能测试环境物理架构说明本项目性能测试环境的物理架构,可以以物理架构图的方式表示。

4.1.2.性能测试环境的基本配置4.2.测试工具说明本次测试使用到的测试工具和监控工具1.负载工具:该测试将使用负载测试工具Load Runner 11,这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工业标准级负载测试工具。

通过模拟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检测的方式来预测系统的行为并优化系统性能。

软件开发项目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软件开发项目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性能测试报告Edition V1.0.0第一章概述1.1.编写目的本次测试报告xxxxV1.0.0的性能测试总结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性能测试工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xxx系统的性能需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项目背景1.3.测试目标(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完善系统,满足500个用户并发访问本系统。

1.4.名词解释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

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

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

注意,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

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1.5.参考文档第二章测试环境说明2.1.软硬件配置2.2.测试工具第三章测试策略3.1.人力资源3.2.测试方案(系统中需要做性能测试的功能点)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独场景压力测试、混合场景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单独场景压力测试:针对某个功能点进行压力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指标;混合场景压力测试:根据实际用户操作,将多个单独的业务操作同时进行压力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指标;稳定性测试:选择某些业务场景对系统加载压力,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根据并发量或系统监控等来观察系统的稳定性。

网上银行系统性能测试案例

网上银行系统性能测试案例

用户名称密级:XX项目性能测试方案(V1.0)文档编号:项目名称:编写:编写日期:审核:审核日期:目录1.测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活动 (4)2.1.测试工具 (4)2.2.测试类型 (4)2.2.1.基准测试 (4)2.2.2.并发数测试 (5)2.2.3.稳定性测试 (5)2.2.4.浪涌式测试 (5)3.测试环境 (5)3.1.软件环境 (5)3.2.硬件环境 (5)3.3.网络拓扑图 (6)4.测试方案 (6)4.1.模拟数据量分布 (6)4.2.典型交易选取 (6)4.3.并发方法 (7)4.4.延时说明 (7)4.5.执行速度 (7)4.6.方案设置 (7)4.6.1.基准测试 (7)4.6.2.并发数测试 (8)4.6.3.稳定性测试 (9)4.6.4.浪涌式测试 (10)1.概述【此处简述性能测试的概述】如:本次测试测试旨在检测XX项目系统性能。

由于解决方案部未对该产品提出明确的性能指标,而且受到基地硬件环境所限,所以项目组只能在基地所能提供的硬件、软件基础上,对XX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采用MI公司的LoadRunner7.8作为性能测试的工具,模拟用户进行基准测试、并发数测试、稳定性测试、浪涌式测试等四种类型的测试,并对主要测试指标参数进行分析。

2.测试手段和范围2.1.测试工具本次性能测试采用MI公司的LoadRunner作为性能测试的工具。

LoadRunner主要提供3个性能测试组件:Virtual User Generator,Controller,Analysis-使用Virtual User Generator录制测试脚本;-用Controller进行管理,控制并发的模拟用户并发数,记录测试结果,包括缺陷报告和测试日志;-Analysis进行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目录1.概述 01.1编写目的 01.2测试内容 02.性能测试策略 02.1方法 02.2流程 (1)2.3工具 (1)2.3.1性能测试工具 (1)3.性能测试环境 (1)3.1网络拓扑图 (1)3.2软硬件环境 (1)4.性能测试指标 (2)4.1性能指标关注点 (2)4.2性能指标详解 (2)4.2.1业务性能指标 (2)4.2.2应用服务器性能指标 (3)4.2.3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 (3)4.2.4性能指标参考 (4)5.测试场景 (4)5.1存量数据 (4)5.2测试场景设计 (5)5.2.1单交易基准测试 (5)5.2.2单交易并发测试 (5)5.2.3混合场景并发测试 (6)5.2.4稳定性测试 (8)6.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8)6.1进度计划 (8)6.2人员安排 (9)7.风险评估 (9)1.概述1.1编写目的本测试方案用于指导XXXX系统的性能测试工作。

本文主要描述了性能测试范围、性能参考指标以及使用的测试方法,以便于性能测试实施人员有依据性地对系统展开性能测试,根据实际的性能测试结果数据考察系统的相关指标情况,以便于开发对系统实施相关的调优工作,以及项目相关人员对系统的性能有个客观的评估。

1.2测试内容依据XXXX系统的关键业务及功能使用的频繁程度,制定以下功能点为本次性能测试范围,以及对应需满足的性能指标:2.性能测试策略2.1方法使用性能测试工具编写特定的测试脚本,使用多用户并发,模拟对XXXXX系统相关功能进行持续并发访问操作,并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等相关信息,以及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

2.2流程系统性能测试范围及指标分析->制定测试场景->编写测试脚本->准备测试数据->准备测试环境->执行测试场景->收集测试结果数据->测试结果分析->测试报告输出。

软件产品测试报告模板汇总

软件产品测试报告模板汇总

X X X X测试报告软件名称: XXXXXX软件系统版本号: V1.0委托单位: XXXXX测试结果:测试时间: 年月日批准人:检验员: 测试员:目录1.项目概述............................................................... - 1 -2.测试样品............................................................... - 1 -3.测试依据............................................................... - 1 -3.1标准............................................................. - 1 -3.2文档............................................................. - 1 -4.测试目标............................................................... - 2 -5.测试环境............................................................... - 2 -5.1硬件环境......................................................... - 2 -5.2软件工具......................................................... - 3 -6.测试方法............................................................... - 3 -6.1性能测试策略..................................................... - 3 -6.2结果分析方法..................................................... - 3 -7.测试流程............................................................... - 4 -7.1测试准备......................................................... - 4 -7.2测试设计......................................................... - 5 -7.3测试实施......................................................... - 5 -7.4测试分析......................................................... - 5 -7.5测试交付......................................................... - 6 -8.测试开始条件........................................................... - 6 -9.测试结束条件........................................................... - 6 -10.测试结果.............................................................. - 7 -10.1xxx模块......................................................... - 7 -10.2xxx模块......................................................... - 8 -10.3 xxx模块........................................................ - 9 -10.4数据库存储..................................................... - 10 -10.5用户文档....................................................... - 11 -10.7测试总结....................................................... - 11 -1.项目概述本次软件测试旨在测试配电网故障分析软件系统在既有的环境下是否满足性能需求, 发现软件性能瓶颈, 为业主掌握系统当前性能水平提供第一手数据。

(完整版)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完整版)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xxx性能测试方案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文档介绍 (3)1.1.测试目的 (3)1.2.读者对象 (3)1.3.参考资料 (3)1.4.术语与解释 (3)2.测试环境 (3)2.1.测试环境 (3)2.2.测试工具 (4)3.测试需求 (4)3.1.测试功能点 (4)3.2.性能需求 (4)4.准备工作 (5)5.测试完成准则 (5)6.测试风险 (6)7.测试设计策略 (6)7.1.关键资源不处于阻塞状态 (6)7.2.组合测试用例策略 (6)7.3.测试执行策略 (6)8.业务模型 (7)8.1.场景一 (7)8.2.场景二 (7)8.3.场景三 (8)9.测试报告输出 (8)1.文档介绍1.1.测试目的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是检测xxx系统的性能情况。

即:为了xxx系统上线后能够稳定运行,有必要在上线前对核心业务场景的压力情况有充分了解。

因此,希望在模拟生产环境的情况下,模拟上线后的用户并发数,对系统核心业务进行压力测试,收集相应的系统参数,并最终作为上线的依据。

编写本方案的目的是指导本次性能测试有序的进行,相关人员了解本次性能测试。

1.2.读者对象本方案的预期读者是:项目负责人、测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1.3.参考资料1.4.术语与解释无2.测试环境模拟客户使用环境(最好模拟客户实际使用的配置环境)。

具体如下:2.1. 测试环境网络环境:Lan(100M)硬件环境:➢应用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内存等➢数据库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内存等➢测试客户端数量:2台配置:型号、CPU、内存等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XP SP3➢应用服务软件:WebSphere,Tomcat5.5➢数据库:DB2,Oracle 10g2.2. 测试工具LoadRunner9.53.测试需求3.1. 测试功能点本次测试共涉及登录,新闻发布......模块。

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报告模板第一篇:测试报告模板(概述部分)一、测试对象测试对象名称:xxxxx测试对象版本号:V1.0测试日期:20xx年xx月xx日测试人员:xxx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验证测试对象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发现和修复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其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三、测试需求1.功能测试1)测试对象的各个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行;2)测试对象的各个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文档的规定;3)测试对象的各个功能是否能与系统的其他模块协同工作。

2.性能测试1)测试对象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响应用户的请求;2)测试对象是否能在一定的负载下保持稳定的响应速度。

3.稳定性测试1)测试对象是否会出现系统崩溃或异常。

四、测试策略1.功能测试1)测试用例编写:编写测试用例并根据需求文档进行覆盖测试;2)测试用例执行: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统计测试数据;3)缺陷报告:对测试中发现的各种缺陷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2.性能测试1)测试用例编写:根据性能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2)测试用例执行:执行测试用例并统计测试数据;3)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给出测试报告。

3.稳定性测试1)测试用例编写:针对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编写测试用例;2)测试用例执行:执行测试用例并进行统计;3)缺陷报告:对于测试中发现的系统崩溃或异常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五、测试进度本次测试计划工作日共计10个工作日,具体进度如下:1.功能测试:3天2.性能测试:3天3.稳定性测试:2天4.测试报告编写:2天六、测试环境1)硬件环境:CPU xx GHz,内存 xx GB,硬盘 xx GB;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 xx,数据库 xx,浏览器 xx。

七、测试标准1)功能测试:通过率≥90%;2)性能测试:响应时间≤1秒,吞吐量≥5000个请求/分钟;3)稳定性测试:故障率≤5%。

八、测试结论在本次测试中,测试对象的各个功能均能够正常工作,并且能够满足需求文档的规定。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修订历史记录1.性能测试背景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性能测试目标. (5)3.性能测试范围 (6)4.名词术语约定 (7)5.测试环境 (8)5.1生产环境系统架构 (8)5.2测试环境系统架构 (8)5.3生产环境软硬件配置 (8)5.4测试环境软硬件配置 (8)5.5负载机软硬件配置 (9)6.测试数据101.性能测试背景略2.性能测试目标基于XX 业务量的要求,评估XXX 系统能否满足性能要求。

进行配置测试,找到相对合理的配置。

对XXX 系统进行定容定量,提供规划参考。

验证系统的稳定性,验证系统的容错能力,测试并找出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分析系统瓶颈风险。

3.性能测试范围通过性能测试需求调研,分析用户使用行为,对系统的用户及业务数据量作了定量分析,性能测试将主要集中在如下表业务过程中。

4.名词术语约定负载:模拟业务操作对服务器造成压力的过程。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模拟用户负载来测试系统在负载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在一定软硬件环境下,通过不断加大负载(不同虚拟用户数)来确定在满足性能指标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用户数。

简单来说,可以帮我们对系统进行定容定量,找出系统性能的拐点,给予生产环境规划建议。

这里的性能指标包括TPS (每秒事务数)、RT(事务平均响应时间)、CPU Using (CPU 利用率)、Mem Using(内存使用情况)等软硬件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性能需求
名称指标备注CPU 使用率不高于80%
内存使用率不高于80%
I/O 使用率不高于80%
响应时间
Network 使用率不高于80%
3.4准备工作
1.测试功能点全部通过功能测试,确保功能上没有问题;
2.测试环境服务器已搭建,被测项目已部署;
3.准备测试客户机;
4.准备好测试数据;
5.创建测试场景,并配置好每个场景的设置;
6.测试过程中保存好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并规范对执行结果进行命名
3.5 测试流程
测试报告 2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环境有时不太稳定、和功能测试共用测试环境以及测试场景执行出错需重复测试等原因,实际进度可能会稍有推迟。

9 风险和应急
9.1影响方案的潜在风险
1)选择的业务流不具有代表性。

即选择的测试功能点经过负荷测试和长时间测试后不能重现系统问题,如内存溢出,速度慢等问题;
选择测试功能点的原则:
客户使用系统时经常操作的业务流,以及觉得反应比较慢的几个功能模块;
2)不是在实际环境中的测试(即模拟的测试环境和客户实际使用环境配置差别较大),由于测试环境的不同,测试结果和实际使用环境中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
3)测试环境中的数据量比实际环境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数据量要少的多,系统目前的性能不能代表数据量增长后的性能。

9.2应急措施
1.对上述潜在风险因素的应急措施逐项给以明确规定。

通常的应急措施有:通过适当加班来保证计划的按时完成
2.如果是由于被测试产品存在重大错误而严重影响测试进度,则考虑按照
测试暂停标准来暂停该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