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病句辨析》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复习专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一)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复习专题含答案新人教版(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已经意识到语文病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考语文复习过程中,对于病句改错题更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本文将对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并提供相应的答案来帮助大家加强病句改错技能。
一、什么是病句?病句是指语法不正确的句子,主要体现在使用词语、短语、句子、标点符号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合理的名称。
通常表现为语序不规范、成分疏漏、时态、语气、语法结构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准确等。
二、为什么要修改病句?语文病句的存在会干扰读者的理解,甚至会导致出现误解,尤其是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存在病句会大大降低成绩,甚至导致语文成绩翻倍的下降。
因此,修改病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考语文复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三、病句修改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对于错误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根据语法规则进行适当的改正。
2. 对于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字体、大小和格式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文章排版方面,需要注意大小、宽度和位置等因素。
3. 注意使用连词和标点符号的合理性,可以加强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4. 对于使用不规范的成语、词组和语句等,需要从语法和意义上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选项。
5. 注意选择正确的人称和时态,保证文章的语言规范。
四、病句修改的例子和答案下面是一些中考语文病句修改题目的例子和答案来帮助大家掌握病句改错技巧。
(例一):【出题人】:上海市【考生作答】:这块玉石很大,并且很贵。
【错误选项】:A.“块”字不该用。
B.多余的“并且”。
C.句号应为逗号。
D.正确【答案】:B(例二):【出题人】:江苏省【考生作答】:她是一个像小鸟般活泼而快乐的人。
【错误选项】:A.“小鸟般”的“般”字应删掉。
B.“快乐”的“乐”字应为“乐观”。
C.应为“快活”。
D.正确【答案】:C(例三):【出题人】:辽宁省【考生作答】:每个故事都有它的内涵,我们应该重视。
【错误选项】:A.“应该重视”应为“应重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精讲精练(含答案)

病句辨析修改专题训练1.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
(8分)A.主语残缺B.谓语残缺C.宾语残缺D.主谓搭配不当E.动宾搭配不当F.语序不当G.不合理①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②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 )③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 )④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 )⑤听了姜素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 )⑥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 )⑦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 )⑧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精讲精练课件

,包括主干的搭配、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等
例:专家表示。,康复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终于超过了死
亡病例,这一点表示了非常好的前景,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
语句是由若干个词语排列而成的,当然词语
语序不当 的组合排列要有一定的次序,否则就杂乱无
:
章,不利于表达明确的意思。
例:一场没有硝烟的病毒防控全民战争在全国打响,全 市教育系统拉响了在第一时间疫情防控阻击战警报。
C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善于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 味逃避。(将“解决”和“发现”互换位置) B. 中央宣传部于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 予他“时代楷模”。(在句子后加上“称号”) C.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围绕诗歌文化为中心,对古代诗歌进行了一系列 探讨和学习。(将“探讨”和“学习”互换位置) 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句子主干就是:邓稼先是儿子。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 句子主干就是:他不吵嘴。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面前有否定词语(“不”“ 没”“没有”等),要把否定短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 干与原句的意思相反。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病句专题
学 1.了解病句及常见病句类型 习 2.理解病句的四种类型,学会辨析病句 目 标 3.把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学会修改病句
什么是病句?
所谓病句,就是有问题的句子,凡 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语法错误)或客 观事理(逻辑错误)的句子都是病句。
中考中常见的语病类型有哪些?
成分残缺 重复赘余 句子歧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的识别与修改1.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市)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福建福州市)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3.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C )(福建南平市)A.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
修改:删去“能否”。
B.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伟大民族精神”。
C.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
修改: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对调。
D.“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
修改:将“培养”改为“提高”。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甘肃兰州市)A.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修改:删除“正在”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修改:把“成为”改为“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语序不当》精讲精练

语序不当一、选择题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校模型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学生数量不多.(删掉“数量”)B.长辈给晚辈红包的传统年俗.在微信时代演变成一场同事好友中的“抢红包”大战,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引发”为“产生”)C.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删掉“随着”)D.现在市场假日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一希望广大消费者引起注意,不给唯利是图者以可乘之机.(将“引起”放到“广大”前面)2.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的表演更是让在座的评委们技惊四座。
B.咱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起,不足一百多块钱,要维持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
C.四川雅安人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D.京广高铁将于12月26日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的最快运营时间从现在的20多个小时缩短到8小时左右。
4.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古代,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因此用“桑梓”代称家乡。
B.我国将通过市场准入、金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C.据《新闻纵横》报道,截止昨天为止,困扰北方多地的雾霾已经持续6天。
D.会议提出,要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5.下列语句中无语病的是()A.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
B.他把老师的教诲和扶持全当成了耳旁风。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病句辨析及修改》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中考复习之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用词不当 ;前后矛盾; 并列不当;重复多余;结构混乱。
学情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考对修改病句的要求是,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1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韩复榘(jǔ)演讲》笑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平时说话出现病句的后果,进一步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二、学习新课(一)出示考试说明:考试基本要求: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考试形式:1、辨析病句(选择题型); 2、修改病句(动笔修改)。
(出示目标和考试的要求、形式,可以让学生整体上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
)(二)归纳病句类型:2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让同学们对病句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都有哪些造成病句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
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病因,更直观、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找出修改的最佳方法。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用词不当;5、前后矛盾;6、并列不当;7、重复多余;8、结构混乱。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精讲精练(含答案)

病句类型、辨析病句方法以及病句辨析技巧例谈一、考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三、知识点分解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7、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人民日报》表示,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官员的共识。
②评论家说,对“幸福”口号的宣传表明,政府认识到了民生问题。
③巴黎政治学院高级研究员让·菲利普·贝雅说,通过承诺提供幸福,使中共希望向人们表明,自己关心他们的问题。
【答案】①“提升”改为“提高”,《人民日报》表示,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官员的共识;②“民生问题”后面加“的重要性”,评论家说,对“幸福”口号的宣传表明,政府认识到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③去掉“使”,巴黎政治学院高级研究员让·菲利普·贝雅说,通过承诺提供幸福,中共希望向人们表明,自己关心他们的问题。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①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提升”改为“提高”,即:《人民日报》表示,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官员的共识;②句中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民生问题”后面加“的重要性”,即:评论家说,对“幸福”口号的宣传表明,政府认识到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③句中缺少主语,应去掉“使”,即:巴黎政治学院高级研究员让·菲利普·贝雅说,通过承诺提供幸福,中共希望向人们表明,自己关心他们的问题。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
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辨析
1.【2019·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删掉“在”和“下”)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将“稍微”改为“稍作”)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删掉“使观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项,缺少主语,因使用介词“在……下”导致缺少主语,应将“在”和“下”删掉;C项,搭配不当,“稍微”和“思考”不搭配,应将“稍微”改为“稍作”;D项,后一分句“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的主语与前一分句的主语一致,都是“许多观众”,故“使观众”多余,应删掉;B项,语序不当,应将“可以”移至“提议”后,故B项修改错误,应选B。
2.【2019·江苏淮安】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4分)
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 。
1
修改②: 。
2.【答案】①把“激发”修改为“提高”,或者“水平”改为“兴趣”②去掉“持之以恒”或者“不间断”。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①“激发水平”搭配不当,与“水平”搭配的是动词“提高”。
②语义重复,“持之以恒”和“不间断”是同一个意思,应去掉一个。
3.【2019·黑龙江哈尔滨】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
将“重要”改为“必要”。
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曩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
删掉“曩括并”或“并包揽”。
C.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
将“作为”改为“成为”。
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
2.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A.“通过……使”使句子缺主语中心语,删除“通过”或“使”;B.“囊括”就是“包揽”的意思,重复,修改正确;C.“作为……卫士”搭配不当,修改正确;D.从先后顺序上来说,先“深入研究”了才能“解决问题”,修改正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