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浅析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

浅析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摘要:绿色建筑作为自然系统、建筑实体与人构成的运行使用体, 它的标准是符合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客观关系, 达到并符合绿色建筑的定义和要求。
如何在建设过程中, 更好地利用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以人为本, 创建健康、无害、舒适的绿色环境, 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切实问题。
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涵义,总结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规划设计措施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绿色建筑作为现代社会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存在要件, 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与功能稳定的组织结构, 参与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效率变化, 对提高生态人居系统健康质量起重要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存在与服务稳定性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核心基础, 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
面对目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城市进程, 原有的规划技术体系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目标差异, 也存在着不小的能力差距及与面对现实的滞后问题, 这是阻碍绿色建筑推广与落实的基础性问题。
一、绿色建筑的涵义解读绿色建筑,其释义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用量最小且效率最高地使用能源,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宜居的可持续建筑物。
二、科学的生态规划是绿色建筑的前提生态规划学科理论是建立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之上,通过生态学理论和原则为基础条件,并运用规划理论的技术方法,将生态学应用于城市范围和规划学科领域。
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组织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科学地配置与高效分配城市所需的资源总量,通过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高效的城市运行和降低城市运行费用的目标,解决好城市的安全健康,保证符合宜居城市要求的生态系统关系以及生态系统格局的稳定与完整存在,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支持政府科学的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管理,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一
1 设 计理 论 . 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其基本思想是把工程设计过程分解成 系列 的设计微循环过程 , 并在每个环节 中, 根据 已知的信息 内 的一些或全部的活动环节 。 将设计对象分解成子对象, 使得设计 人员可 以同时工作于设计对象的不 同方面,从而缩短 了整个设 容可 以同时进行从概念设计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详细设计中
巨 大 的 建筑 能 耗 增 加 了我 国 的 能 源 压 力 , 能源 瓶 颈 约 束 日渐 呈
() 4 本土化原则: 建筑 与城 市设计必须充分结合地 域气候特 征、 延续地方 文化和风俗 , 充分利用地 方材料 , 并从 中探 索利用
现代高新技术与地方适用 技术 的结合 。
绿色 建筑设计应注重把握 和运 用以往建筑设计所忽略的 自 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 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 协调建筑与气候 等 自然要素的关系, 利用并强化 自然要素 , 力图塑造一个人工环
计周期 , 在保证工程 设计 的合理性和成功方面起 着重大作用 。 同 时我们还要遵循可持续的生态 建筑 的设计环节的约束, 以便尽可
行 深入研 究。规划节 能设计流程见图 t 。
用可再 生资源 , 减少不可再生资源 的使用 , 同时营造 出更舒适 的 居住和 工作 空间。这 就要 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 资源和 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 的原则进行 设计 ,而不仅仅是满足功 能和美 观的
要求 。
1 绿 色建筑设计 的原 则
现 。建筑 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节能设计要求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 其整个 寿命 周期 内是否达 到建筑节能的 目的,通 过设计降低建 筑 的能耗,可减少全球的能耗 ,有利于保持 整个 生态系统的稳
刍议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2 绿色生态建筑 的设计原 则
2 1节 约能源 . 绿 色生 态 建 筑 , 重 要 的 是 要 遵 循 节 最 能 原则 , 也就 是 节 约 能 源 、 资源 , 害化 、 无 无 污 染 、 循 环 。 筑 材 料 使 用 应 尽可 能 利 用 可 建 可 降解 、 可再 生 的资 源 , 时还 要 严 格 做 到 同 建 材 的 无害 化 ( 污 染 、 辐射 )绿 色 生 态 无 无 。 建 筑 的 设 计 , 求 利 用 各 种 手 段 来 创造 一 要 个有 利 于 人 们舒 适 、 康 的 生 活 环境 , 现 健 实 向 自然 索 取 与 回报 的平 衡 , 建 一 个 和 谐 构 高 效 利 用 能 源 的生 存 环境 。 2 2生 态和谐 . 建 设 绿 色 生 态 建 筑 , 次 要 做 到 生 态 其 和 谐 。 就 是 要 注 重 研 究 建 筑 物 旁 边 的 植 也 被 、 生 物 、 物 和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 调 人 微 动 强 与 自然 的和 谐 统 一 。 些 都 可 以 通 过 植 被 这 的 多样 性 、 自然 水 资源 的 保 护 和 利 用 、 学 化 污 染 的 降低 来 体 现 , 样 就 能 营 造 出 建 筑 这 周 围的 环 境 质 量 。 2 3人 本 主义 的设 计理 念 . “ 人为本 ” 当是设 计的根本原 则。 以 应 这 是 因为 , 人是 社 会 的 主 体 , 求 高 效 节 约 追 决 不 能 以 降 低 生 活 质 量 、 牲 人 的健 康 和 牺 舒 适 性 为 代 价 。 也 是 与 国 家 的 宏 观 要 求 这 相符的 。 2 4从 实 际出发 , . 不照 搬盲 从 绿 色 生 态 建 筑 应 该 着 重 强调 的是 要 因 地 制 宜 , 实 际 出发 , 能 照搬 盲 从 。 色 从 不 绿 生 态 建 筑应 结 合 当地 的 气 候 特 点 及地 域 条 件 , 大 限 度 地 利 用 自然 采 光 、 最 自然 通 风 、 被动式 集热 和制冷 , 而 减少 因采 光 、 从 通 风 、 暖、 调所导致 的能耗和污染。 & EH L0 CNE TCN OY E O
试论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试论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我国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特别是21世纪的到来,经济、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的缺乏给我们敲了警钟。
因此,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是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探讨。
标签绿色建筑;生态规划;设计在规划和设计时,仔细考虑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使之达到最小,人们能够从运行阶段中得到健康、舒适、低耗、以及无害的空间,环境危害从拆除后就降到最小的建筑就是所谓的“绿色生态建筑”。
所以,“绿色生态建筑”可以被解释为在建筑寿命周期里,想要找到各种废物的产生,以及实现自然共生的建筑,就要经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1 促进“绿色生态建筑”的重要性1.1 无害1.1.1 随着很多用于室内装饰的建筑材料,所以大量的甲醛、氡气、石棉、氧化物和CO2、CO之类的有害物质,存在于新装修的房屋室内,导致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2 不正确的节能方法使室内空气的质量降低,从联合国卫生组织WHO 统计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大约30%新建和改建的建筑是不合格的;1.1.3 厨房和能在灶具燃烧产生有害物质的其他污染燃料,还有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主要包含有浇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1.2 节省用地1.2.1 要通过大量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积极促进墙体材料质量的提高,激励使用绿色建材。
想要减少墙体厚度,既要使用空心砖砌块等各种板材,还要对墙体进行有效的设计,通过使用优良的建筑体系来达到在增加使用用地面积的基础上节约用地;1.2.2 一项长期的方法就是改进旧城区,采用新模式、节约城乡居民用地的手段。
1.3 节约水源全球淡水资源短缺。
我国北方城市的资源性缺水,南方一些城市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到了对经济和社会亮红灯的程度。
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也包括水质问题,住宅小区水系统问题,因此,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1引言近几年环境污染已经上升到全球性问题,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污染问题,而建筑领域便是其中之一。
建筑业被列为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之一,且属于能源消耗较大,在绿色环保社会大环境下,绿色建筑也成为了热点话题。
从近几年建筑领域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基于设计缺乏科学性、建设方案不适合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以解决,而绿色建筑设计也仅仅流于表面,甚至于部分建筑项目耗费了更高的资金。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对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使绿色建筑概念得以成为现实,促进建筑业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
2绿色建筑简述绿色生态建筑在其概念上来理解也就是建筑业的绿色生态方向发展,包括在材料上、结构设计上等方面均遵循着绿色环保原则,降低建筑业的污染程度。
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施工期间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投入运行期间也需要为用户提供舒适、低耗、健康的建筑物。
基于此,可将绿色生态建筑理解为是在建筑寿命期中,经由控制资源与能源损耗,控制各种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1]。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物每年所消耗的原木约为24%,石料约为40%,水资源约为16%,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于绿色建筑内涵的分析,也就是以绿色环保材料作为建筑基础材料,探寻绿色的建筑结构等,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绿色建筑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并非独立存在,逐渐成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构成,为此,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需要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引导下实现更快发展。
3绿色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3.1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属于对能源的有效应用,其目的是保护环境、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绿色生态建筑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绿色建筑需要与生态环境以及自然协调发展,尽量控制人工行为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二,绿色建筑需要坚持节约资源与能源的原则,最大化地发挥出建筑资源与能源的价值。
第三,绿色建筑必须要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条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张涛(包头兴胜经济开发区建设服务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60)ZHANG Tao(ConstructionServiceCenterof XingshengEconomicDevelopmentZone of Baotou,Baotou014060,China)【摘要】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倡导下,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节能环保问题,尤其是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以及结构设计均在不断向绿色方向贴近。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是对建筑设计集成化、多元化、整体化的诠释,而面对这样趋势,建筑师更多的是需要权衡各方面的要素,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和谐的关系。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标签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方法1 引言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生态建筑则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及对自然的破坏并能从自然摄取能源的概念被提出,可见“绿色”和“生态”都旨在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绿色生态规划中,设计师必须将城市、建筑及周边环境看成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物质能量系统,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必须保持能量摄取与消耗的和谐。
规划设计可采用高效而密集的集成设计手法,综合考虑建筑、材料、设备、朝向、风速等因素,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下的日照、主导风向,以及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真正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
2 建筑外围的节能设计2.1 玻璃门窗的复合化设计绿色生态建筑中采用的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镀膜玻璃、LOW-E 玻璃和热反射玻璃等。
中空玻璃是将两片玻璃密封并将中间的空气抽出再灌入干燥惰性气体而成。
早期普通单片玻璃传热系数K值超过6W/(m2·K),现在的普通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值在3以上,低辐射(LOW-E)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值为1.0左右,今后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将使K值有望下降到0.5。
真空玻璃的节能性和环境舒适度比中空玻璃高出50%,更是以往广泛使用的单片玻璃的6倍。
真空玻璃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封起来,中间有间隙,将间隙抽成真空,两片玻璃内表面镀有一层或两层透明低辐射膜,与保温瓶有异曲同工之处。
绿色生态建筑需要可“呼吸”的表皮来调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热通道玻璃幕墙(双层动态节能幕墙)正是一种能够“呼吸”的幕墙,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可自然通风的“敞开式外循环体系”,由外层幕墙、内层幕墙、遮阳装置、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组成(图1)。
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

近 几 年来 , 国困建 设用 地 平 均 每年 减 我 少 5 万 h 地, O m耕 由建 国 5 0年人 均耕 地 面 积 0h: . m 多减少 到 01m, 关节 约 土地 的 方 2 . 2 h 故有 针十 分重 要 。 积极 推进 墙 体材 料 的改 革 , 大 力 发展 要 节能 、 地 、 废 、 节 利 保温 、 热 的 新 型 墙 体 材 隔 料 , 励采 用绿 色建 材 。 鼓 采用各 种板 材 , 空心砖 砌 块等 来减 少 墙体 厚 度 , 并对 墙体 进 行 合 理
水、 雨水 、 地下水 、 污水等, 均要统一 3 人考虑 -J J  ̄
范 围, 行 系统优 化设 计 。 进 由于 资 源 性 缺 水 和 水 质 性 缺 水 同 样 严 重 , 针对 不 同情 况制 定强制 性措 施 。如 实行 应
小 区 应 建 立 水 的 同收 和 再 利 用 系 统 , 缺 另 外 , 要 注 意避 免 由附 近建筑 的玻璃 折 射 还 水地 区应 设 立小 区雨 水收 集和 再利 用 系统 。 以及其 他 的光 污染 。 24节 约能 源 . 31 水热 环境 的实 现 .3 . 我 国是 一 个 能 源 储 量 并 不 丰 富 的 国 家 , 绿 色 生 态 建筑 的建 没关 键 是节 水 , 时 同 又 存在 着能 源 利用低 , 费严重 等 问题 。 浪 要 考虑 水 质和 水量 两个 问题 。 一般 的 , 绿色 生 我 国一些 工 业产 品 的能 耗 比发 达 国家要 态 建 筑 可采 取 的 节 水措 施 有 : 采用 节水 节 能 高 4倍 , 国民生 产总 值 的能耗 为 日本 的 6 型供 水 设施 ; 雨 水 收集 系统 、 单位 建立 污水处 理 系 倍 , 国的 3 , 国 的 4 倍 。 美 倍韩 . 5 统 就 地 将 污水 处 理 成 中水 ( 意为城 市 污 中水 能 源 结 构不 合 理 , 占 7%, 于 清 洁煤 水 或 生 活用 水 经 处 理 达 到 一 定 的水 质 标 准 。 煤 0 由 技术 尚未普 及, 气污染 严 重 。 空 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 ; 我 国 建筑 能耗 占全 国能 耗 的 2%, 宅 用 水要 专 门设 计 并将 其 纳入 中水 系统 一并 考 5 住 每 平方 米能 耗为 相 同气候 能耗 国家 的 3 。 倍 虑。 我 国石 油储 量 仅 占世 界 总量 的 23 可 . %, 热环 境 的 实现 更为 重要 。建筑 区的热 系 开 采 的 只有 2 .年 , 大低 于世 界平 均 年 限 统 应 满 足 居 民 的供 热舒 适 度 的要求 ,以及 建 06 大 4 .年 。 28 筑 节 能 和环 保 的要 求 。冬季 供 暖的 室内温 度 2 强调 整体 性设 计’ . 5 宜 在 2 % ̄ 4 夏季 空 凋 的室 内适 宜温 度 为 0 2 %, 建 筑 设 计 应 强 调 “ 体 设计 ” 想 , 须 2 ℃~7 整 思 必 2 2 ℃。可采 用 采 暖 、 冷 、 热水三 联 制 生活 结 合气 候 、 文化 、 济等 诸 多 因素进 行综 合 分 供 的热 环 境技 术 ,或在 各 户安 装散 热器 温 控 经 析 、 体设 计 , 勿 盲 目照 搬所 谓 的先 进 生 态 阀, 免 不必要 的浪费 。 整 切 避 技 术 , 不能 仅 仅 着 眼于 一个 局 部 而不 顾 整 也 3 建筑 外部结 构 要素 的实 现 - 2 体。 建 筑 外部 结 构要 素 主要 体 现在 环境绿 化 3 绿色 生态 建筑 要素 的实 现策 略 上边 。 一方 面应 该 注重建 筑 周围环 境 的绿化 。 下边 着 重 刘绿 色生 态 建筑 要素 的实 现 进 应该 尽 量 减 少 硬 质铺 地, 大草 坪 面积 , 尽 扩 并 行 分析 , 给 出其实 现策 略 : 并 可能 多种 植 高 大乔 木 。 因为乔 木 的绿化效 果 31建 筑 内部结 构要 素 的实现 . 要 比同 面积 的 草坪 高几倍 。目前 , 多数住 宅小 31 . 1能源利 用 的实现 . 区 常采 用水 泥 砖铺 地 , 对小 区环 境很 不利, 这 绿色 生态 建筑 能 源 利用 的实 现 ,不但 要 应 尽量 采 用 具 有渗 透 性 的 生态铺 地 , 如格 状 对 常规 能 源 系统进 行优 化 设计 ,更 要 注币 绿 铺 地砖 , 格 中可 以种 草 等 。另 一方 面 , 化 方 绿 色 能源 的利用 , 将 建筑 节能 放在 了首位 。笔 可 以有 创造 性 思路 , 要 可以 与 当地 自 环境 、 然 资 者 认 为绿 色 生态 建筑 节能 ,设 计 师首 先要 做 源 、 社会 、 文 等 背 景 相 结 合 , 造 性地 保 护 人 创 好 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①把建筑设计提高到 和 利用 已有 条 件 。例 如 从整 体 出发 , 过借 通 比较 高 的水 准 。② 找 到合 理 的优 化 的新 能源 景 、 景 、 景 、 组 分 添景 多种 手 法 , 住 区 内外环 使 的解 决方 案 。③ 寻求 建 筑艺 术 与能 源方 案 的 境 协调 。这 样 , 过 两个 方 面的努 力 , 通 建筑外 完 美结合 。例如 , 建筑 的 围护 结构 和供 热 、 部 结构 要 素就 得 以实现 。 剥 4 绿 色生 态建 筑 的发展 前景 制 冷系统 进 行节 能 设计 ; 可设 置 温度 阻 尼 区 ; 利 用 自然光 , 少 电能 浪费 ; 理控 制建 筑 物 减 合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展 , 的发 展 , 科技 人们 体 型系数 , 低建 筑 能耗 ; 化建 筑 建筑 布局 ,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短缺 。从 可持 续发展 的 降 优 资源 尽 量 保 证建 筑建 筑 单 体 有 足 够 的 迎 风 面 , 高 方 针 出发 , 色 生态 建 筑愈 来 愈受 到世 人 的 绿 低 建筑 错列 布 置 以利 于建筑 通 风 ;优化 平 面 青 睐, 势 必成 为 2 世 纪 建筑 的弄潮 儿, 的 它 l 它 设 计 , 面 形状 尽量 规 整 , 小 外 围护结 构 面 发展 前景 十 分广 阔。 随着各 种 绿色 建材 的 出 平 减 科 信 积 , 理 组织 穿 堂风 , 强空 气对 流 , 宜人 现 , 技 、 息业 的 发展 定 会 带动 绿 色建筑 的 合 加 创造 的室 内环境 。当然 , 做好 上述 的工作 后 , 在 还 发展 , 的建筑 将会 更 加理想 。 未来 参 考 文 献 可 以冈 地制 宜 地利 用 绿 色能 源 , 采用 太 阳 如 能 、风 能 和 地热 能 等 , 些能 源 都具 有 无 污 『 刘春 关. 色生 态建筑之 思 考. 这 1 1 于绿 【 谢 小 刚. 色生 态建 筑探 究. 2 1 绿 染 、 再生 的优 势 。 可 31 . 2声 光环 境 的实现 . 在 绿 色生 态建 筑 平面 没计 时 ,没计 师 应 考 虑 将 卧窜 设 置在 背 向噪声 源 的方 向, 样 这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浅议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含义,对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就是最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耗能、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将抗、提高生产力、有益于子孙后代。
实现绿色生态建筑,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状态和重点,以及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
最终目标也是节约能源,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
1 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含义所谓绿色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
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
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耗、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
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
最关键的是,把这种绿色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2 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
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
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近几年环境污染已经上升到全球性问题,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污染问题,而建筑领域便是其中之一。
建筑业被列为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之一,且属于能源消耗较大,在绿色环保社会大环境下,绿色建筑也成为了热点话题。
从近几年建筑领域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基于设计缺乏科学性、建设方案不适合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以解决,而绿色建筑设计也仅仅流于表面,甚至于部分建筑项目耗费了更高的资金。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对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使绿色建筑概念得以成为现实,促进建筑业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
标签: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概念,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不伤害自然环境,并且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在对环境不构成威胁的条件下,实现生态平衡发展。
这种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有的也被称为生态建筑。
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全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和工程材料等的低消耗,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
绿色建筑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包括在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以及建筑产品完成之后的采光条件和通风状况。
从选择建造的工程材料,到引进先进的建造设备、运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技术,在建造前期、建造过程中,都要以绿色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和前提来组织开展建筑设计。
2、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特点
2.1节约性
节约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内容的一大特点,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当然也应突出体现这一特点,在该原则的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果,保障能源利用率,也充分展现了建筑材料的利用手段。
譬如对于施工区域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考察,重视将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应用至建设设计当中,从而大大提升对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人工照明时间和照明强度,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新能源及新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摆脱对传统建筑能源的依赖。
2.2共存性
共存性原则是要求建筑规划设计相关人员要重点搞好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同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
因此,设计人員在实际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建筑及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具体影响。
以科学合理的技术举措来确保建筑使用过程中同环境的共存关系,并将建筑设计理念同环境文化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另外还必须要防止建筑开发建设及使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有效防止周边环境因建筑开发而出现退化情况,提升环境的安全性。
2.3宜居性
宜居性原则可谓是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的一项关键要求,在规划设计及使用中更加关注用户的居住体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提升用户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借助完善的建筑技术为用户提供舒适放心,质量可靠的室内居住环境。
因此在具体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空间设置和布局以及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以加强用户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保障用户的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
3、设计策略
3.1应用自然光与自然通风
在绿色生态建筑期间首要考虑的便是节省能源,为此,在设计方案上应该尽量选择可训练利用能源,而太阳能便是较好的选择方向。
太阳能属于可持续应用能源,绿色建筑中应该尽量应用太阳能,且阳光还具有杀菌的作用,有助于人们的健康。
自然通风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具有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为改善建筑物环境。
在原有建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经由结构设计形成穿堂风,在夏季可经由开窗实现通风,维持室内凉爽的温度,控制空调的应用。
将太阳光与自然通风进行协调应用,可结合建筑与地区内气候条件在建筑物中庭顶部设置窗户,实现采光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室内能够进入自然风。
3.2改善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
外围护结构属于建筑能耗的核心结构,基于此,为保障建筑物设计能够遵循节能原则,就必须要对外围护结构选择节能措施。
差异化的气候条件对建筑外围机构具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若地区较为寒冷,需要增加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应该在结构上尽量应用传热系数相对较小但保温性能较强的隔热材料,借助于此来控制外界低温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现阶段,建筑领域多应用复合墙体的手段进行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也就是用保温材料融入墙体结构中,促使整个结构在维持原有承重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保温性能。
3.3控制环境负荷
在绿色生态建筑期间,需要关注的是避免或是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控制环境负荷的效果。
首先,在材料上优先选择环境负荷小的材料。
建筑期间对于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较大,且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设计师对于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经济与环境效益,应用对环境负荷较小的材料,例如,绿化混凝土、高性能周期长建筑材料等,有助于控制建筑垃圾。
其次,绿色生态建筑应该关注到施工期间所造成的污染,在结构设计上以及材料选择上需要便于施工,控制施工能耗,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负荷。
3.4对建筑设计人员普及绿色建筑理论知识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态系统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建筑和环境是相互促进的。
3.5政府要制定统一的建筑设计评价体系
设立建筑和环境统一发展的法律法规。
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需要对其进行多方法和多学科论证,要多听从专家学者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
审查工作不能只是走个过程,而是要严格审查每一项工作,并完成评估报告。
3.6政府可以鼓励对绿色建筑实行总承包责任制
例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照明设计、结构设计等相关顾问可以组成设计团队,团队在整体上对建筑施工进行规划和设计,各分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拆改,提高绿色建筑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减少能源消耗,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结语:
建筑业被列为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之一,且能源消耗较大。
在绿色环保社会大环境下,绿色建筑成为了热点话题。
全文对当下建筑业发展比较受到关注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探究,从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来看,其主要是借助于环保材料、绿色结构设计等应用来提升建筑物的环保性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萌.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7,(3):18.
[2]王大博.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弊端与解决方案[J].建筑知识,2017(7):18~19.
康永,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