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会审
图纸外部会审

图纸外部会审图纸外部会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在工程设计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对图纸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设计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图纸外部会审的流程、目的、意义及常见问题。
一、图纸外部会审的流程图纸外部会审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会审时间:建设单位应提前通知各参会人员会审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2. 准备图纸:设计师应准备好全套的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的图纸。
3. 分组审查:专家和技术人员按照专业分组对图纸进行审查,包括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
4. 集中讨论:分组审查完成后,各小组代表在会议上汇报审查意见,专家和其他参会人员发表意见和建议。
5. 制定修改方案:根据集中讨论的结果,制定修改方案并落实到具体修改工作中。
6. 修改和完善:根据修改方案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对修改内容进行说明。
7. 会审结论:最后形成会审结论,明确图纸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以及具体的修改措施和时间计划。
二、图纸外部会审的目的图纸外部会审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发现和纠正图纸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避免因设计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2. 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3. 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避免因专业间配合问题导致的工程变更和延误。
4. 提高设计师的技术水平和设计质量,促进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图纸外部会审的意义图纸外部会审的意义非常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图纸外部会审可以发现和纠正设计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避免因设计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图纸外部会审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投资。
3. 加强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通过图纸外部会审可以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避免因专业间配合问题导致的工程变更和延误,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图纸内部会审主要内容

图纸内部会审主要内容图纸内部会审是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审核和把关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图纸内部会审的主要内容。
一、图纸完整性审核1. 检查图纸是否齐全、完整,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
2. 检查图纸中是否包含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全部图纸和文件,例如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的图纸和相关说明。
3. 检查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是否符合当地的建设规定和要求。
二、图纸合规性审核1. 检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符合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要求。
2. 检查图纸中使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
3. 检查图纸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
三、图纸技术性审核1. 检查图纸中的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的技术性和协调性。
2. 检查图纸中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满足业主的使用需求。
3. 检查图纸中的细节设计是否完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
四、图纸经济性审核1. 检查图纸中的材料、设备选用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存在浪费或成本过高等问题。
2. 检查图纸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浪费或成本过高等问题。
3. 检查图纸中的投资预算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超出预算或浪费等问题。
五、图纸可行性审核1. 检查图纸中的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
2. 检查图纸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设计要求。
3. 检查图纸中的材料、设备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
六、图纸安全性审核1. 检查图纸中的设计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
2. 检查图纸中的材料、设备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
3. 检查图纸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
图纸会审制度

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制度是指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由设计单位依据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准编制的图纸,经相关专业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有关方面组织的会审,对图纸的合理性、技术可行性、设计重点等进行讨论和评审的一种制度。
通过图纸会审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和效益。
图纸会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会审组织与规范:确定图纸会审的组织机构和会审的程序。
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会审,确定会审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和会审的内容等。
2.会审内容与要求:确定会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对图纸的设计方案、设计参数、设计标准、设计计算、施工图纸等进行综合评审,重点关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3.会审方式与方法:确定会审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研究、进行专题讨论、编制会审报告等。
4.会审记录与整改:会审过程中要进行记录,包括会审意见、建议和决策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修改和完善图纸设计。
通过图纸会审制度的落实,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提高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会审,及时发现和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避免设计缺陷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2.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通过会审,不仅可以对图纸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审,还可以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而优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3.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通过会审,设计单位和建设、监理等各方可以就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确保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设计中的矛盾和冲突。
4.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会审,可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避免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综上所述,图纸会审制度是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图纸会审记录

图纸会审记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图纸会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是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共同参与,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查和讨论的活动。
通过图纸会审,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变更,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一、图纸会审的目的图纸会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标准和法规要求。
2、审查图纸中各个专业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冲突和矛盾。
3、核实图纸中所标注的尺寸、标高、坐标等数据是否准确无误。
4、评估施工图纸的施工难度和可行性,提出优化建议和解决方案。
5、明确工程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为施工提供明确的依据。
二、图纸会审的参与人员图纸会审通常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参加。
各方人员在会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业主,负责协调各方关系,提出项目的总体要求和期望。
2、施工单位:是图纸的直接使用者,对施工工艺和现场情况最为熟悉,能够从施工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对图纸的审查要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设计单位:负责解释设计意图,回答各方提出的问题,并根据会审意见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图纸会审的顺利进行,各方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进行汇总整理。
2、监理单位要提前熟悉图纸,制定审查要点和重点,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疑问进行初步审核。
3、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各方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并通知会审的时间、地点和议程。
4、设计单位要准备好设计说明和相关计算书等资料,以便在会审中进行解释和说明。
四、图纸会审的程序图纸会审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建设单位主持人介绍与会人员和会审的目的、要求。
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图纸会审是指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并提交设计院进行处理的一项重要活动。
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并记录。
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使各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将因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
一、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有:1)尺寸、标高是否一致(建筑、结构);2)水、电、设备安装专业图之间、图号之间是否有矛盾;3)预留洞、预埋件是否错漏(各专业);4)构造作法是否交待清楚;5)材料选用是否合理,设计是否能满足质量要求;6)建筑图与结构图是否一致;7)标准图、详图是否正确;8)顶棚、墙面、墙裙、踢脚线、地面等装修作法是否协调(多数设计院均采用图集);9)门窗、构件的尺寸、规格、数量是否相符等。
二、图纸会审的一般方法:先粗后细:就是先看平,立、剖面图,对整个工程的概貌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对总的长、宽尺寸、轴线尺寸、标高、层高、总高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然后再看细部做法,核对总尺寸与细部尺寸。
三、图纸会审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1)建筑部分: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在建筑总图上的位置有无不明确或依据不足之处,建(构)筑物平面布置与现场实际有无不符情况等。
2)先小后大:首先看小样图再看大样图,核对在平、立、剖面图中标注的细部做法与大样图的做法是否相符;所采用的标准构配件图集编号、类型、型号与设计图纸有无矛盾;索引符号是否存在漏标;大样图是否齐全等。
3)先建筑后结构:就是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并把建筑图与结构图相互对照,核对其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有无矛盾,杏对有无遗漏尺寸,有无构造不合理之处。
4)先一般后特殊:应先看一般的部位和要求,后看特殊的部位和要求。
特殊部位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变形缝的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特殊装修等技术要求。
什么是图纸会审

什么是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设计交底是指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详细的说明。
其目的是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使其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一、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的目的为了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了解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建筑构思和要求、采用的设计规范、确定的抗震设防烈度、防火等级、基础、结构、内外装修及机电设备设计,对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要求、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掌握工程关键部分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设计单位必须依据国家设计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提交的施工图纸,进行系统的设计技术交底。
同时,也为了减少图纸中的差错、遗漏、矛盾,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与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使设计施工图纸更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避免返工浪费:在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的同时,监理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需对设计图纸在自审的基础上进行会审。
施工图纸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开展工作最直接的依据。
现阶段大多对施工进行监理,设计监理很少,图纸中差错难免存在,故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更显必要。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主要步骤。
监理和各有关单位应当充分重视。
二、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应遵循的原则1、设计单位应提交完整的施工图纸:各专业相互关联的图纸必须提供齐全、完整:对施工单位急需的重要分部分项专业图纸也可提前交底与会审,但在所有成套图纸到齐后需再统一交底与会审。
现在很多工程己开工,而施工图纸还不全,以至后到的图纸拿来就施工。
这些现象是不正常的。
图纸会审不可遗漏,即使施工过程中另补的新图也应进行交底和会审。
2、在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之前,建设单位、监理部及施工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必须事先指定主管该项目的有关技术人员看图自审,初步审查本专业的图纸,进行必要的审核和计算工作。
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技术交底区别

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技术交底区别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虽然都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相关,但在目的、内容、参与人员和时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通常在工程开工前进行,是指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在收到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和审查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包括设计不合理、遗漏、矛盾、不清楚的地方等,以便在施工前及时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延误工期等问题。
图纸会审的参与人员一般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等。
施工单位通常会组织各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查,然后将发现的问题整理成书面文件,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提出。
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则会对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审核和讨论,同时也会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
设计单位则负责对各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说明,并根据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
图纸会审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个专业。
例如,建筑专业可能会审查建筑物的布局、功能分区、层高、门窗位置等是否合理;结构专业可能会审查构件的尺寸、配筋、连接方式等是否符合规范和计算要求;给排水专业可能会审查管道的走向、管径、坡度、预留孔洞等是否正确;电气专业可能会审查线路的布置、配电箱的位置、插座开关的数量和位置等是否满足使用需求;暖通专业可能会审查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等。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设计交底。
设计交底是指设计单位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就设计意图、设计文件的重点和难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的说明和解释。
它通常在图纸会审之后进行,是设计单位与其他参建单位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设计交底的参与人员与图纸会审基本相同,但重点是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设计人员。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流程1(一)图纸会审目的为优化设计,保证图纸质量,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才建立完整的图纸会审制度。
(二)适用范围房建施工项目、市政工程项目及给排水项目。
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联系单、施工技术联系单及其他技术要求文件。
(三)图纸会审制度1、设计图纸控制:在设计招标或与设计单位签定合同时特别强调设计图纸的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的图纸会签制度,以尽量减少图纸中各个专业的矛盾错误。
2、图纸接受制度: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接收设计院图纸,检查图纸质量,要求清晰明确,设计及相关人员签字,设计院盖章,现场负责人做好图纸接收记录及存档图纸保管。
3、图纸发放制度: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向监理单位发放施工图纸并做好图纸发放记录,记录清楚发放图纸名称、图号、份数、接受单位、接受时间及接受人签字。
由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后向各个施工单位发放。
各个施工单位接受的图纸必须有监理单位盖施工图纸专用章。
4、图纸会审人员:下列人员必须参加图纸会审建设方:现场负责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设计方:设计院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及各个专业设计负责人;监理方:项目总监、副总监及各个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各个专业技术负责人;其他相关单位:技术负责人。
5、图纸会审时间控制:设计图纸分发后三个工作日内由监理负责组织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设计交底后十五个工作日内由建设单位或监理负责组织上述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6、图纸会审,施工单位、监理所单位及其他各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或对图纸的优化建议以文字性汇报材料分发会审人员讨论。
7、图纸会审会议由业主或监理主持,主持单位应做好会议记录及参加人员签字。
8、图纸会审每个单位提出的问题或优化建议在会审会议上必须经过讨论作出明确结论;对需要再次讨论的问题,在会审记录上明确最终答复日期。
9、图纸会审记录由监理负责整理并分发各个相关单位执行、归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房砌体围护墙温度伸缩缝无平面位置图。
温度伸缩缝见结构设计总说明“砌体工程设计说明”部分。
技术负责人:
建设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设计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盖章
由施工单位整理、汇总、各与会单位会签,并经各单位盖章,有关单位各保存一份。
图纸会审记录
表B3-1编号:TZ002
改为GZW-I型
20
输送含湿的气体或需做水压试验的管道,应采用不小于0.003的坡度,在管道最低点,宜设排水装置。(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161-92),是否将氧气管道坡度由0.002改为0.003,并增加排水装置?
坡度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不需增加排水装置。
21
氧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氧气管道宜布置在其他管道外侧(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161-92),本设计的氧气、天燃气管道平面布置图上,氧气与天然气管道共架敷设,氧气管道在天然气管道内侧,是否需调整?
图纸会审记录
表B3-1编号:TZ002
工程名称
武船重工双柳基地桥梁区联合加工厂房
共3页第1页
地点
记录整理人
日期
2011年11月15日
参加人员
吴洪涛、张帆、李昌鹏、邬礼德、王东升、朱康文、徐国华、褚世奇
序号
提出图纸问题
图纸修订意见
1
基础梁穿承台处纵筋与杯口加强筋冲突
基础梁穿承台处该侧杯口加强筋可取消
2
26
设计说明中要求DN≤50mm的给水阀门采用球阀,但在主要材料表第3项中有DN50的闸阀,第4项中给水接头采用的时DN25截止阀,请明确DN≤50mm的阀门采用何种形式的阀门?
以设计说明为准,DN≤50mm的给水阀门采用球阀。
27
设计说明中要求穿过变形缝的管道两端安装不锈钢波纹管,但在给水系统图中,变形缝位置只设置了一个不锈钢波纹管,以何要求为准?
需设置箍筋,箍筋间距300mm
15
SG438(YL).2201-224中基础说明第6条,基础梁纵筋在边支座处深入承台锚固长度为多少?
边支座处以伸入柱内计算锚固尺寸,锚固长度为35d
16
基础梁纵筋连接采用何种连接方式?
优先采用机械连接
17
基础梁无构造柱平面详图。
构造柱设置位置及做法见结构设计总说明“砌体工程设计说明”部分。
由施工单位整理、汇总、各与会单位会签,并经各单位盖章,有关单位各保存一份。
给水系统图中的给水接头具体做法见给水接头接管示意图,以给水接头接管示意图为准。
33
配电平面图(图18)中,轴D~Q/9处显示中压金属电缆桥架尺寸为250X150,而对应的A-A剖面图标示此段桥架尺寸为450X150,以哪个为准?
以配电平面图为准
34
配电平面图(图18)中,轴X/26~27处电容补偿柜3Aprb补偿容量为4X50Kvar+6X50kvar,而电容补偿柜选型表中(图17)内标注3Aprb补偿容量均为300kvar,补偿量参数及相对应的互感器、开关、出线以哪个为准?
18
输送饱和压缩空气的管道,应设置能排放管道系统内积存油水的装置。设有坡度的管道,其坡度不宜小于0.002(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本设计压缩空气管道是否应该设置排油水装置?
不需设置
19
本设计天燃气管道燃气阻燃器型号为HF型,HF型为乙炔管道阻燃器,天然气管道阻燃器为GZW-I型,是否为笔误?
地2碎石地坪碎石粒径未知
3-5cm
3
道渣材质未指定,采用何种材质材料
一般地坪做法以建施23详图3为准
4
室内地坪断缝无设计详图
地面变形缝见03J304 118页16
5
室内是否有设备基础,若有,请提供设备基础图
有,需待甲方设备订货后,设备厂家提供基础设计资料后,方可进行设计
6
根据地勘,表层40-100cm为耕土,如何处理
表层耕土应清除
7
J/K轴交1轴无基础梁,建筑图此处未设大门,建议增加基础梁JL2
此处应有基础梁,已于9月版图纸中修改
8
基础梁是否考虑后浇带和变形缝
详见变更通知单G-2
9
根据地勘报告,第①层可塑状态,夹混较多粉土,粉土呈松散-稍密状态,工程性能较差。承台基坑回填土采用何种材质材料。
承台基坑回填土可采用粘土,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四、2.
工程名称
武船重工双柳基地桥梁区联合加工厂房
共3页第2页
地点
记录整理人
日期
2011年11月15日
参加人员
吴洪涛、张帆、李昌鹏、邬礼德、王东升、朱康文、徐国华、褚世奇
序号
提出图纸问题
图纸修订意见
17
本次设计管道补偿器为自然补偿,管道补偿器没有大样图,其实际尺寸是否为平面图的设计尺寸?
补偿器尺寸10mX1m
10
请提供Q26-4、Q27-4两桩(补桩)处承台详图
详见变更通知单G-2
11
部分基础梁挑耳取消,请出示设计变更
JL6详图有误,其挑耳取消
12
基础梁上预留埋件及锚栓请出示详图
外墙门、窗柱处预埋件做法详变更G-3
13
承台杯口钢筋请出设计详图
杯口加筋规格及做法见SG438(YL).2201-224
14
SG438(YL).2201-224中基础说明第6条,基础梁纵筋贯穿承台段是否设置箍筋,如何设置?
以设计说明为准,穿过变形缝的管道两端安装不锈钢波纹管,平面图、系统图中仅示意位置。
28
在设计说明中辅房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外排水系统,但在建施图中和给水图中都没有详细的设计。
见建施11
29
请明确所有阀门采用何种材质?
球阀采用铜球阀,闸阀采用钢制金属密封闸阀,消防用蝶阀采用手柄对夹蝶阀。
30
雨、污水检查井无大样图。
设计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盖章
由施工单位整理、汇总、各与会单位会签,并经各单位盖章,有关单位各保存一份。
图纸会审记录
表B3-1编号:TZ002
工程名称
武船重工双柳基地桥梁区联合加工厂房
共3页第3页
地点
记录整理人
日期
2011年11月15日
参加人员
吴洪涛、张帆、李昌鹏、邬礼德、王东升、朱康文、徐国华、褚世奇
所选屋顶自然通风器为薄型,高度为0.7m。
24
本设计油水分离器处理空气量为110m³/min,管道接口为DN400,H=1300mm。经我方咨询专业厂家,通常管道接口为DN200可以达到技术要求,可否将接口尺寸改为DN200,与压缩空气管道直径相同?
改为DN200。
技术负责人:
建设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序号
提出图纸问题
图纸修订意见
25
设计说明中第二条施工说明里要求DN≥100的给水管采用沟槽连接,但在给水系统图中有一段DN100给水安装高度是-0.95m,此段管道是否需单独设置管沟还是直接焊接埋设在地下?
此段管道直接焊接埋设在地下,焊缝处,应涂刷二道防锈漆,并包扎纤维布一道后,再刷石油沥青二道,其他埋地敷设时,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二道。
以2011年9月版施工图为准
35
1#变电所(1-2TM)高压系统图(图5)中,1-7WLM1回路显示管内穿电缆规格为4x25+1x16,而照明箱选型表中(图5)配电箱AL2进线为4x25,以哪个为准?
以系统图为准
技术负责人:
建设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设计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盖章
雨、污水检查井具体做法见国标图02S515。
31
单元件存放区位置的雨排水管道是否也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电热熔连接?雨水集水井、检查井没有大样图,井盖、雨水篦子及支座是否也采用重型球墨铸铁复合材料?
室外排水管材、检查井、雨水篦子及支座见设计说明中二、(一)、4,二、(四)。
32
给水系统图中的给水接头与给水接头接管示意图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不需调整。
22
进入用户车间的氧气主管,宜在适当位置装设放散管,放散管口应伸出墙外并高出附近操作面4m以上的空旷、无明火的地方(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161-92),是否在车间入口处设置放散管?
不需要。
23
本设计屋顶自然通风器喉口尺寸6m,国标高度为4.45m(06K105(GJBT-961)屋顶自然通风器选用与安装)。本设计高度为0.7m,是否改为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