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中拟人句 比喻句的理解

合集下载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析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析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判定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1)比喻句=“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判断比喻句(三看一比)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比一比本体和喻体有没有本质上的相同,本质不同就是比喻句(如孤独就像是寂寞)(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火海。

()(二)改写比喻句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二、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动作、神态、感情等。

表动作的词:欢唱舞蹈嬉戏打闹...... 表神态的词:沮丧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害羞高兴......表感情的词:喜爱厌倦愤恨.......三、辨析拟人句1.风哥哥吹来了。

2.春姑娘来到了。

(不是说加上称谓就是拟人句,这种方法只是为拟人句增加感情色彩的作用)3、柳枝的头发在风中飘。

(改变名词的说法也不是拟人句)四、改写拟人句方法:1.把句子中的动词改成人的动作。

如:柳枝在微风中摇摆。

(改为拟人句)1.小鸟在枝头上啼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2.没有动词时加进表示人神态、思想、感情的词。

小学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辨认

小学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辨认

小学语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辨认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辨认是比较基础和重要的内容。

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并能在文学欣赏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比喻句和拟人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提高课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老师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介绍比喻句和拟人句的概念、特点及辨认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比喻句;拟人句;辨认引言:小学语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是两个重要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通过运用“像”“如”等词语,将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传达语言的意义;拟人句则是将非人类事物拟人化,使其具备人类的思维和行为能力,更生动地表达语言的意境。

比喻句和拟人句是小学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两种修辞手法,也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必备技能。

在教学中,语文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比喻句和拟人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结合实际,实例写得详细深入来讲解如何辨认比喻句和拟人句,以及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

一、比喻句的概念和特点比喻句是一种运用比较手法,将两种事物进行相似性比较的修辞句式。

用一个事物来表示另一个事物,并通过这种比较的方式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来的事物。

比喻句就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比喻手法,将一个对象与另一个相似的对象相比较,以达到更形象的表达效果。

比喻句常常能够产生极具表现力和掌握力的作用。

比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在生活中的日常语言之中。

比喻句的特点是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要求这两者在某一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比喻句不是直接地、一一对应地陈述事物,而是通过类比关系来说明问题;比喻句常常用形象、抽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复杂的观点,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比喻句通常出现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但在新闻、科技、广告等方面的文字中,也经常使用比喻手法,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

那么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使要描写的事物更加得形象而生动具体。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而且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犹如、如同、彷佛、成了等。

(低年级不需要掌握这么多)二、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语言、神态(表情)、动作、思想和感情(心理活动)。

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例如: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把植物拟人化。

例如: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例如: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温馨提示:拟人句中不能出现比喻词。

例如:1、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比喻句)2、春风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

(比喻句+拟人句)3、天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会心地向我们问候。

(拟人句)4、天空中的星星像少女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会心地向我们问候。

(比喻句+拟人句)练习(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母爱似山,父爱似海。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小学生如何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学生如何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学生如何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和拟人句在语法结构上有所不同,因此小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
个方面来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1.理解意义:比喻句是通过比较来表达其中一种含义,它并非字面意思;而拟人句是将非生物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行为或特征,使其像具
有人的能力一样表现出来。

2.词语形式:比喻句常常使用“像”、“如同”等比喻连接词,直接
进行比较;拟人句则常常使用具有人的特征的词语,如“笑”、“哭”等。

3.句子结构:比喻句常常是直接将一些形容词或动词与被比较的对象
进行比较;拟人句则常常用主谓宾结构,主语是被拟人化的物体或概念,
谓语表达其人类的行为或特征。

4.上下文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常常是作为修饰或描写语言来使用的,通过理解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可以更好地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通过理解以上几点,小学生可以准确地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并在阅
读或写作中正确使用。

如果仍然有困惑,最好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和解释。

区分比喻和拟人

区分比喻和拟人

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比拟(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阅读中,同学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既像比喻又像拟人的句子。

由于它们有某些相似点,往往容易混淆。

现将比喻、比拟相关知识简单的作以介绍。

一、比喻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二、比拟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而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

三、区别从结构上区别:从语法角度看抓主干、理枝叶,从句式结构来判断。

拟人不出现“像”字,例如: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杨柳风即春风,例①②两句的本体都是“春风”。

但①句的喻体“母亲的手”在句中出现了,全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前半部分是喻,后半部分是叙述,这句是比喻句;而②句的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温柔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也就是说,比喻重点在“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

再看一例:⑶、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浪花像孩子。

)⑷、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比喻句,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只有比喻词,没有其它的动词,陈述主语的动词一般是描写事物的,或者受动者是物。

阅读理解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训练

阅读理解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训练

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翠鸟比作箭,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鸟动作很迅速。
方法归纳:这句话采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特征。
练习五
要求:自主完成练习 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
才下过几阵蒙蒙 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 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 添了许多生机。 1.用横线“ ”画出文中的一句修辞,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 法,把(草、叶、花 )当作人来写。 方法归纳:根据是否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或情感判断 2.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了解题型问法 • 请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 你能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吗?
板块一
练习一
回顾复习 梳理方法 C )
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 A:爸爸今天好像要外出。 • B:这孩子好像比以前懂事了。 • C: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大镜子。 • D:这本书好像是张晓英带来的。
”,
练习七
• 瞧,旗杆顶上鲜红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大地上,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嫩绿的 柳树伸着懒腰,迎着春风摆动着她那长长的头发;花圃里, 粉红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 中,呼扇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 色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 1.找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句子中把 当作人来写 。
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呢? 方法归纳:
把(事物1)比作(事物2),
并且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练习二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 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语文修辞手法阅读理解

语文修辞手法阅读理解

语文修辞手法阅读理解
语文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其中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是考得最多的。

1.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会;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2.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3.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4.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运用排比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

5. 设问和反问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或强调某事某物。

6. 对比和反复则是为了强调某事某物的特点或突出其重要性。

在阅读理解时,可以根据修辞手法的作用结合具体的句子语境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同时,要注意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或短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它们所指的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燕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燕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燕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燕子》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它描绘了燕子的生活和飞行,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燕子》的语言艺术。

一、比喻句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某种意义。

在《燕子》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句,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燕子的形象和行为。

1. “燕子飞得那么高,那么快,好像一支箭一样。

”这句话中,燕子被比作箭,形象地表现出了它的迅速和敏捷。

箭是一种射击武器,具有极高的速度和准确性,而燕子的飞行也同样如此,它的速度和灵活性让人惊叹不已。

2. “它们用尽全力地飞,好像在比赛一样。

”这句话中,燕子被比作运动员,形象地表现出了它们的竞争和拼搏精神。

运动员在比赛中通常会尽全力发挥自己的实力,而燕子也是如此,它们在飞行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超越自己。

3. “燕子在飞行中不停地变换方向,好像一支飞翔的舞蹈队。

”这句话中,燕子被比作舞蹈队,形象地表现出了它们的优美和灵活。

舞蹈队通常会在舞台上展现出各种翩翩起舞的姿态,而燕子在飞行中也是如此,它们不断变换方向,翩翩起舞,展现出了它们的飞行技巧和美感。

二、拟人句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以人的属性和行为,来达到一种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在《燕子》中,作者也运用了许多拟人句,使得燕子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1. “燕子在空中飞翔,好像一位自由自在的舞者。

”这句话中,燕子被赋予了自由自在的属性,形象地表现出了它们在空中飞翔的自由和灵活。

舞者通常会在舞台上展现出自由自在的舞姿,而燕子在空中飞翔也是如此,它们自由地翱翔,展现出了它们的自由和灵活。

2. “燕子在筑巢时非常认真,好像一位建筑师。

”这句话中,燕子被赋予了认真的属性,形象地表现出了它们在筑巢时的认真和用心。

建筑师通常会在设计和建造建筑时非常认真,而燕子在筑巢时也是如此,它们用心地选择筑巢的地点和材料,认真地筑造出一个舒适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四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请画出文中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练习五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修辞,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当作人来写。

2.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练习六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 文中运用了好多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
的特点。

如句子:
“ ”,把比作。

2.照样子写一句比喻句。

练习七
瞧,旗杆顶上鲜红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大地上,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嫩绿的柳树伸着懒腰,迎着春风摆动着她那长长的头发;花圃里,粉红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呼扇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

1.找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并用横线画出来,句子中把当作人来写。

2.照样子写一句拟人句。

练习八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1.画出短文中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写出其作用。

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
答:
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