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线路作业答案
大工18秋《模拟电子线路》在线作业123满分答案

大工18秋《模拟电子线路》在线作业123满分答案大工18秋《模拟电子线路》在线作业1PN结加正向电压时,()。
A.扩散运动大于漂移运动B.扩散运动小于漂移运动C.扩散运动与漂移运动平衡D.没有运动正确答案:A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其工作在()。
A.正向导通区B.反向截止区C.反向击穿区D.反向饱和区正确答案:A当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A.前者反偏、后者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正偏D.前者反偏,后者正偏正确答案:AXXX工作在放大区的工作条件是:()。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精确答案:A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事情在()。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D.反向饱和精确答案:C用万用表鉴别放大电路中处于正常事情的某个晶体管的类型(指NPN型照旧PNP型),以测出()最为方便。
A.各极间电阻B.各极对地电位C.各极电流D.各极间的电压正确答案:B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元素可形成N型半导体。
A.五价B.四价C.三价D.二价精确答案:A整流的目的是()。
A.将交流变成直流B.将高频变成低频C.将正弦波变成XXXD.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A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D.完全不变精确答案:A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压相位关系是()。
A.同相B.反相C.不确定D.随机正确答案:B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首要有: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A.对B.错正确答案:A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T.对F.错正确答案:B晶体管的内部放大条件是:发射区重掺杂,基区轻掺杂且宽度很窄,集电极面积大等。
T.对F.错正确答案:A杂质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T.对F.错精确答案:A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电子线路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线路试题及参考答案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杂质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A .掺杂工艺B .温度C .杂质浓度D .晶体缺陷2.在半导体材料中,其正确的说法是( )A .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材料本身都不带电。
B .P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C .N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D .N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负电。
3.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图1所示,其A 、B 两端的电压为( )A .–12VB .+6VC .–6VD .+12V 4.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极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电位如图2所示,从而可判断出该晶体管工作在( )A .饱和状态B .放大状态C .截止状态D .倒置状态5.对于图3所示复合管,设r be1和r be2分别为T 1、T 2管的输入电阻,则复合管的输入电阻r be 为( )A .r be =r be1B .r be =r be2C .r be =r be1+(1+ )r be2D .r be =r be1+r be26.在图4电路中,设c 1、c 2对交流信号影响可忽略不计。
当输入f =1kHz 的正弦电压信号后,用示波器观察V i 和V o ,则二者相位关系为( )A .相差90°B .相差45°C .同相D .相差180° 7.为了减小温漂,通用型运放的输入级大多采用( ) A .共射电路 B .差分放大电路C .OCL 电路(互补对称电路)D .共集电路8.差分放大电路用恒流源代替长尾电阻R e 是为了( )A .提高共模电压放大倍数B .提高差模电压放大倍数C .提高差模输入电阻图 1图 2 图 3图4D .提高共模抑制比9.测得放大电路的开路电压放大倍数为6V ,接入2k Ω负载电阻后,其输出电压降为4V ,则此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 o 为( )A .R o =1K ΩB .R o =2K ΩC .R o =4K ΩD .R o =6K Ω10.电路如图5所示,设集成电路具有理想的特性,电阻R 2=10K Ω,当R 1的阻值为下列哪种情况时,可以产生较好的正弦波振荡。
电子线路试题及答案

电子线路试题及答案### 电子线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阻串联时,总电阻值等于各电阻值之和。
这种说法是()。
- A. 正确- B. 错误2. 一个电路中的电流源可以等效为一个()。
- A. 电压源- B. 电阻- C. 电容3.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这种说法是()。
- A. 正确- B. 错误4. 一个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通常在()伏特左右。
- A. 0.3- B. 0.7- C. 1.05. 放大电路的基本功能是()。
- A. 整流- B. 滤波- C. 信号放大####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源的内阻越小,输出的电流能力越()。
2. 一个理想电压源的特点是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其输出电压保持()。
3.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V = I * R,其中 V 代表()。
4. 一个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是 P = V * I,其中 P 代表()。
5. 在分压电路中,各电阻的分压与电阻值成()。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2. 解释滤波电路的作用,并简述其基本类型。
3. 描述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点。
####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串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 = 100Ω,R2 = 200Ω,R3 = 300Ω。
求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 假设有一个并联电路,其中包含两个电阻,R1 = 500Ω 和 R2 = 1000Ω。
求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计算当总电压为 10V 时,通过R1 的电流。
3. 给定一个电路,其中包含一个 5V 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1000Ω 的电阻。
计算通过电阻的电流,并简述电路的功率。
#### 答案#### 一、选择题1. A2. A3. A4. B5. C#### 二、填空题1. 强2. 恒定3. 电压4. 功率5. 正比#### 三、简答题1.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常用于电源适配器和电池充电器。
梁明理电子线路课后习题答案

1.5 限幅电路如图P1.5所示,设D 为理想二极管,输入电压v i 为正弦波,其振幅大于V R 。
试绘出输出电压v O 的波形。
解:(1)当v i <V R 时(V R >0),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接,v O =v i ,输出为正弦波。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输出电压v O =V R ,被限幅在V R 值上。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小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大于V R 的正弦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a )所示。
(2)当v i <V R (V R <0)时,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接,v O =v i ,输出为正弦波(输出为负半周部分波形)。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输出电压v O =V R 。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小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大于V R 的正弦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b )所示。
(3)当v i <V R (V R >0)时,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路,v O =V R ,输出直流电压V R 。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输出电压v O =v i ,输出正弦波。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大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小于V R 的输出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c )所示。
(4)当v i <V R (V R >0)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v O =V R ,输出直流电压V R 。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接,输出电压v O =v i ,输出正弦波。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大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小于V R 的输出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d )所示。
1.6 双向限幅电路如图P1.6所示,设D 1、D 2为理想二极管,输入电压v i 为正弦波,其振幅大于V im =3V R 。
(完整版)电子线路-梁明理第五版全答案

第1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1.1知识点归纳1.杂质半导体与PN 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不同杂质就形成N 型和P 型半导体。
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载流子因浓度而产生的运动成为扩散运动,因电位差而产生的运动成为漂移运动。
在同一种本征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种杂质半导体,在它们的交界面上,上述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就形成了PN 结。
其基本特性是单向导电性。
2.半导体二极管一个PN 结引出电极后就构成了二极管,加上正向偏压时形成扩散电流,电流与电压呈指数关系,加反向电压时,产生漂移电流,其数值很小。
体现出单向导电性。
3晶体管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对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时,从射区流到基区的非平衡少子中仅有很少部分与基区的多子复合,形成基极电流B I ,而大部分在集电结外电场作用下形成漂移电流C I ,体现出B I 对C I 的控制,可将C I 视为B I 控制的电流源。
晶体管有放大、饱和、截止三个工作区域。
4.场效应管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通过栅-源电压的电场效应去控制漏极电流,因输入回路的PN 结处于反向偏置或输入端处于绝缘状态因此输入电阻远大于晶体管。
场效应管局又夹断区(即截止区)、横流区(即线性区)和可比阿安电阻区三个工作区域。
学完本章后应掌握:1.熟悉下列定义、概念和原理:自由电子与空穴,扩散与漂移,复合,空间电荷区,PN 结,耗尽层,导电沟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域。
2.掌握二极管、稳压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外特性,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
1.2习题与思考题详解1-1试简述PN 结的形成过程。
空间电荷压,阻挡层,耗尽层和势垒压等名称是根据什么特性提出来的。
答:PN 结的形成过程:当两块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P 区的空穴浓度高于N 区,于是空穴将越过交界面由P 区向N 区扩散;同理,N 区的电子浓度高于P 区,电子越过交界面由N 区向P 区扩散。
多子由一区扩散到另一区时,形成另一区的少子并与该区的多子复合,因此,在交界面的一侧留下带负电荷的受主离子,另一侧留下带正电荷的施主离子。
电子线路 非线性部分 习题完全答案 谢嘉奎第四版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1-2 一功率管,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仅受其极限参数限制?为什么?解:否。
还受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影响,在极限参数中,P CM 还受功率管所处环境温度、散热条件等影响。
第二章2-1 为什么谐振功率放大器能工作于丙类,而电阻性负载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类?解:因为谐振功放的输出负载为并联谐振回路,该回路具有选频特性,可从输出的余弦脉冲电流中选出基波分量,并在并联谐振回路上形成不失真的基波余弦电压,而电阻性输出负载不具备上述功能。
2-2 放大器工作于丙类比工作于甲、乙类有何优点?为什么?丙类工作的放大器适宜于放大哪些信号?解:(1)丙类工作,管子导通时间短,瞬时功耗小,效率高。
(2) 丙类工作的放大器输出负载为并联谐振回路,具有选频滤波特性,保证了输出信号的不失真。
为此,丙类放大器只适宜于放大载波信号和高频窄带信号。
2-4 试证如图所示丁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2)sat (CE CC L2o )2(π2V V R P -=,集电极效率CC)sat (CE CC C 2V V V -=η。
已知V CC = 18 V ,V CE(sat) = 0.5 V ,R L = 50 Ω,试求放大器的P D 、P o 和ηC 值。
解:(1) v A 为方波,按傅里叶级数展开,其中基波分量电压振幅。
)2(π2)sat (CE CC cm V V V -=通过每管的电流为半个余弦波,余弦波幅度,)2(π2)sat (CE CC LL cm cm V V R R V I -==其中平均分量电流平均值 cm C0π1I I =所以 2)sat (CE CC L2cm cm o )2(π221V V R I V P -== )2(π2)sat (CE CC CC L2C0CC D V V V R I V P -==CC)sat (CE CC D o C 2/V V V P P -==η(2) W 24.1)2(π2)sat (CE CC CC L2D =-=V V V R P W 17.1)2(π22)sat (CE CC L2o =-=V V R P %36.94/D o C ==P P η2-5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和功率管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已知V CC = 12 V ,V BB = 0.5 V ,V cm = 11 V ,V bm = 0.24 V 。
模拟电子线路习题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1.1 在一本征硅中,掺入施主杂质,其浓度D N =⨯21410cm 3-。
(1)求室温300K 时自由电子和空穴的热平衡浓度值,并说明半导体为P 型或N 型。
(2 若再掺入受主杂质,其浓度A N =⨯31410cm 3-,重复(1)。
(3)若D N =A N =1510cm 3-,,重复(1)。
(4)若D N =1610cm 3-,A N =1410cm 3-,重复(1)。
解:(1)已知本征硅室温时热平衡载流子浓度值i n =⨯5.11010 cm3-,施主杂质D N =⨯21410cm 3->> i n =⨯5.11010 cm 3-,所以可得多子自由浓度为0n ≈D N =⨯21410cm 3-少子空穴浓度0p =02n n i =⨯125.1610cm 3-该半导体为N 型。
(2)因为D A N N -=14101⨯cm 3->>i n ,所以多子空穴浓度 0p ≈14101⨯cm 3-少子电子浓度0n =02p n i =⨯25.2610cm 3-该半导体为P 型。
(3)因为A N =D N ,所以0p = 0n = i n =⨯5.11010cm 3-该半导体为本征半导体。
(4)因为A D N N -=10-161014=99⨯1014(cm 3-)>>i n ,所以,多子自由电子浓度0n =⨯991410 cm 3-空穴浓度0p =02n n i =142101099)105.1(⨯⨯=2.27⨯104(cm 3-)该导体为N 型。
1.3 二极管电路如图1.3所示。
已知直流电源电压为6V ,二极管直流管压降为0.7V 。
(1) 试求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二极管的直流电阻D R 和交流电阻D r 各为多少?解:(1)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也就是图1.3的回路电流,即 D I =A 1007.06-=53mA (2) D R =AV310537.0-⨯=13.2Ω D r =D T I U =AV3310531026--⨯⨯=0.49Ω1.4二极管电路如题图1.4所示。
电子线路试题及参考答案

用逻辑抽象掉的。但是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科学实验的发展,特别 是在微观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由于微观物理的特殊本性以及观测 仪器与被观测系统之间不可避免的干扰的存在, 主体在认识过程中 的巨大的能动作用已成为现代科学方法的一个基本特点。 经典物理学时期,也是科学注重于本体论的探索的时期,人们 把“现象-规律-实体”作为把科学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基本线索。这 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今后也还会继续发挥其认识的作用, 不过, 在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中,人们更注重于关系和模型,这是一个能动 的认识论的时代,一些学者认为,把西方科学中的重视实体,强调 经验、分析和定量表述的方法与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视关系,强调整 体、协调和转化的思想结合起来,将会导致一种更加符合我们时代 的科学精神的新的自然面和科学认识方法。 科学活动更加社会化和体制化的趋势, 在物理学研究中也体 现出来,十九世纪前期,科学的进步基本上是通过科学家个人的自 由研究实现的,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 学作用的增强,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活动日益集中于工业 实验室、高等学校以及专门的机构中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两 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武器的研制以及作战计划的研究方面的惊 人成果, 更引起产业界、 军界和政府对维持和推进科学研究的重视, 全面推动科学和技术的振兴,已经成为各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由 于原子能科学、航天技术、高能物理、极地考察等“大科学”的出
但是, 科学技术的长期发展也导致了一些人们最初的不曾料到 的结果。由于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自然 资源过度消耗;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经济危机,失业增加,犯罪 率提高等社会问题;原子能的实际应用,最初却是以毁灭性的杀人 武器的形式出现的,重大的技术突破却加剧了军备竞赛的进 行。……这些问题当然不能归罪于科学本身,其中有一些问题只能 靠社会制度的合理化和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去解决; 另一些问题又是 可以靠科学的力量去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现代科学对生态系统、环 境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将加深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 互关系的规律的认识, 推进社会的科学化, 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 使人类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可以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智力的充分解放以及社会制度的根本 改造都会达到新的水平。 科学在人类全面改造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5
1-6 如图所示为低频功率晶体管3DD325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它接成的放大器如图1-2-1(a )所示,已知V CC = 5 V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P L 、P D 、ηC (运用图解法):(1)R L = 10Ω,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2)R L = 5 Ω,I BQ 同(1)值,I cm = I CQ ;(3)R L = 5Ω,Q 点在负载线中点,激励同(1)值;(4)R L = 5 Ω,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
解:(1) R L = 10 Ω 时,作负载线(由V CE = V CC - I C R L ),取Q 在放大区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由图得V CEQ1 = 2.6V ,I CQ1 = 220mA ,I BQ1 = I bm = 2.4mA
因为V cm = V CEQ1-V CE(sat) = (2.6 - 0.2) V = 2.4 V ,I cm = I CQ1 = 220 mA
所以mW 2642
1
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1 =
1.1 W ,ηC = P L / P D = 24%
(2) 当 R L = 5 Ω 时,由V CE = V CC - I C R L
作负载线,I BQ 同(1)值,即I BQ2 = 2.4mA ,得Q 2点,V CEQ2 = 3.8V ,I CQ2 = 260mA
这时,V cm = V CC -V CEQ2 = 1.2 V ,I cm = I CQ2 = 260 mA
所以 mW 1562
1
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2 = 1.3 W ,ηC = P L / P D = 12%
(3) 当 R L = 5 Ω,Q 在放大区内的中点,激励同(1),
由图Q 3点,V CEQ3 = 2.75V ,I CQ3= 460mA ,I BQ3 = 4.6mA , I bm = 2.4mA 相应的v CEmin = 1.55V ,i Cmax = 700mA 。
因为V cm = V CEQ3 - v CEmin = 1.2 V ,I cm = i Cmax - I CQ3 = 240 mA 所以mW 1442
1
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3 = 2.3 W ,ηC = P L / P D = 6.26%
(4) 当 R L = 5 Ω,充分激励时,I cm = I CQ3 = 460 mA ,V cm = V CC -V CEQ3 = 2.25 V
所以 mW 5.5172
1
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3 = 2.3 W ,ηC = P L / P D = 22.5%
2
2-5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和功率管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已知V CC = 12 V ,V BB = 0.5 V ,V cm = 11 V ,V bm = 0.24 V 。
试在特性曲线上画出动态线。
若由集电极电流i C 求得I C0 = 32 mA ,I cIm = 54 mA ,试求P D 、P o 、ηC 及所需的R e 。
解:
(1) ⎩⎨⎧+=+=-=-=V )cos 24.05.0(cos V
)cos 1112(cos bm BB BE
cm CC CE t t V V v t t V V v ωωωω
(2)
mW 384C0CC D ==I V P
mW 2972
1
cm cm o ==I V P
%34.77/D o C ==P P η R e = V cm /I c1m = 204 Ω
4
4-1 如图是用频率为1 000 kHz 的载波信号同时传输两路信号的频谱图。
试写出它的电压表达式,并画出相应的实现方框图。
计算在单位负载上的平均功率P av 和频谱宽度BW AM 。
解:(1)为二次调制的普通调幅波。
第一次调制:调制信号:F = 3 kHz
载频:f 1 = 10 kHz ,f 2 = 30 kHz
第二次调制:两路已调信号叠加调制到主载频f c = 1000 kHz 上。
令 Ω = 2π ⨯ 3 ⨯ 103 rad/s
ω1 = 2π ⨯ 104 rad/s ω2= 2π ⨯ 3 ⨯ 104 rad/s ωc = 2π ⨯ 106 rad/s
第一次调制:v 1(t ) = 4(1 + 0.5cos Ωt )cos ω1t
v 2(t ) = 2(1 + 0.4cos Ωt )cos ω2t
第二次调制:v O (t ) = 5 cos ωc t + [4(1 + 0.5cos Ωt )cos ω1t + 2(1 + 0.4cos Ωt )cos ω2t ] cos ωc t = 5[1+0.8(1 + 0.5cos Ωt )cos ω1t + 0.4(1 + 0.4cos Ωt )cos ω2t ] cos ωc t
(2) 实现方框图如图所示。
(3) 根据频谱图,求功率。
○
1 载频为10 kHz 的振幅调制波平均功率 V m01 = 2V ,M a1 = 0.5
W 5.4)211(2W 22121a 01av1201m 01=+===M P P V P ;
○
2 f 2 = 30 kHz V m02 = 1V ,M a2 = 0.4
W 08.1)211(2W 5.0212
2a 02
av2202m 02=+===M P P V P ; ○3 主载频f c = 1000 kHz V m0 = 5V
W 5.122
120m 0==V P
总平均功率P av = P 0 + P av1 + P av2 = 18.08 W ○
4 BW AM 由频谱图可知F max = 33 kHz
得 BW AM = 2F = 2(1033 -1000) = 66 kHz
4-3 试画出下列三种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图。
已知ωc >>Ω (1) v (t ) = 5cos Ωt cos ωc t (V); (2) v (t ) = 5cos(ωc +Ω) t ;
(3) v (t ) = (5 + 3cos Ωt ) cos ωc t 。
解:(1) 双边带调制信号(a);(2) 单边带调制信号(b);(3) 普通调幅信号(c)。
4-14
4-30 包络检波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正向电阻R D = 100 Ω,F =(100 ~ 5000)Hz 。
图(a )中,M amax = 0.8;图(b )中M a = 0.3。
试求图(a )中电路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真和惰性失真的C 和R i2值。
图(b )中当可变电阻R 2的接触点在中心位置时,是否会产生负峰切割失真?
解:(1) 图(a)中,已知R L = R L1 + R L2 = 5 k Ω,Ωmax = 2π ⨯ 5000 rad/s ,M amax = 0.8,根据不产生惰性失真条件,得
pF 47751m ax
a m ax L 2m ax
a =-≤
M ΩR M C
(2) 根据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真条件得 Z L (Ω) ≥ M a Z L (0) = M amax R L = 4 k Ω 因为Z L (Ω) = R L1 + R L2 // R i2,
M amax = 0.8 <k Ω125
//41//)0()(2i 2
i 2L 1L 2i 2L 1L L L
>+=++=R R R R R R R Z ΩZ , (3) R L 在中间位置时
Ω5.1211//2)(i 21L =+=R R R ΩZ ,Ω28602
)0(21L =+=R
R Z
所以3.042.0)
0()
(L L
>=Z ΩZ 故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真。
5
5-1 一已调波v (t ) = V m cos(ωc + A ω1t )t ,试求它的∆ϕ(t )、∆ω (t )的表示式。
如果它是调频波或调相波,试问,它们相应的调制电压各为什么?
解:∆ϕ(t ) = A ω1t 2,∆ω(t ) =。
t A t
t 12d )
(d ωϕ=∆ 若为调频波,则由于瞬时频率变化∆ω (t )与调制信号成正比,即
∆ω (t ) = k f v Ω(t ) = 2A ω1t ,所以调制电压t A k t v Ω1f
21
)(ω=
若为调相波,则由于瞬时相位变化∆ϕ(t )与调制信号成正比,即
∆ϕ(t ) = k p v Ω(t ) = A ω1t 2,所以调制电压21p
1
)(t A k t v Ωω=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