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范文

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范文

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范文1.引言1.1 概述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是基于现有数据和技术手段对未来煤矿分布进行预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对于煤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煤矿分布进行预测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煤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通过对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预测方法和技术、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分析,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煤矿分布预测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煤矿分布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具体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煤矿分布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给出结束语。

整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关于煤矿分布预测的相关内容。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煤矿分布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煤矿分布预测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煤矿分布预测的案例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煤矿分布的预测分析,可以为煤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也有助于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探索和展望煤矿分布预测领域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煤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国家能源的供给和经济的发展。

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给: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煤矿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地方经济发展:大部分煤矿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资源的开采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煤矿地质灾害预防报告

煤矿地质灾害预防报告

煤矿地质灾害预防报告摘要地质灾害是煤矿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之一,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与否,直接与地质灾害有关。

为了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对山西某煤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调查分析我们对山西某煤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该煤矿位于山西省寿阳县,地质构造复杂,煤层产状、岩性异质性大,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

该煤矿已经发生过多起地质灾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煤炭资源的丧失。

我们对该煤矿进行了地形观察、地质勘查、地震监测等多方面的调查,发现该煤矿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地质灾害:1. 煤与矸石顶板垮落在该煤矿的采掘工作中,矿工应该首先注意的是煤与矸石顶板的稳定,因为一旦发生顶板掉块,就有可能引起事故。

我们发现该煤矿煤与矸石顶板垮落现象较为突出,这可能与顶板岩层硬度大、裂隙多、边缘线锋利有关。

2. 煤与矸石冒落煤与矸石冒落是该煤矿生产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地质灾害,这种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岩层结构、煤炭产状等因素密切相关。

3. 矿井水涌、突水山西某煤矿水火灾、突水事故频繁发生,其原因在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下水丰富,而煤层的特殊性质,使得地下水管道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

基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的预防措施建议。

预防措施建议1.加强顶板管理该煤矿应该对煤与矸石顶板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定严格的顶板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顶板岩层硬度、裂隙、边缘线等关键因素,为采掘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2.改善采掘工艺为了减少煤与矸石冒落,该煤矿应该改进采掘工艺,尽可能避免对岩层结构和煤层产状的破坏。

3.加强地下水管道管理为了预防矿井水涌、突水事故的发生,该煤矿应该加强地下水管道的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地下水管道,避免在采掘过程中对地下水管道造成破坏。

结论地质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危害较大的问题之一,预防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是煤矿生产中必须要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通过对山西某煤矿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该煤矿主要存在顶板垮落、煤与矸石冒落、矿井水涌、突水等地质灾害。

煤矿闭坑地质报告

煤矿闭坑地质报告

煤矿闭坑地质报告一、煤矿概况该煤矿位于省市,是一座大型综采煤矿。

矿区总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煤矿共设有X个工作面,平均每个工作面每日采矿量约为XXX吨。

目前,该矿井已经闭坑停产,进行后期地质评估和安全处理工作。

二、闭坑原因煤矿的闭坑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1.煤炭市场需求量下降: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推广与应用,以及环保限产政策的实施,煤炭市场需求量逐渐下降。

2.煤层资源耗尽:该矿已经连续开采超过X年,煤层资源逐渐耗尽,煤矿开采难度与成本逐渐增加。

3.安全风险:煤矿的不良地质条件和日益加大的安全风险催促了决策者推动矿井停产关停的决策。

三、地质概况1.矿区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山脉,地质构造复杂。

区域内主要由变质岩、火山岩、沉积岩层组成,煤层主要分布在沉积岩中。

2.煤层性质与产状:煤矿开采的主要煤层为X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X米。

煤层具有良好的工业指标,煤质好、灰分低、热值高。

煤层产状为平缓倾斜,呈东西走向。

3.顶板和底板地质条件:顶板主要由硬岩组成,硬度较大,紧密结构,但易产生风化和崩塌。

底板为软岩,变质程度较高,连接性较差,易发生滑移和断裂。

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在矿井闭坑后,需要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矿井底板、顶板的稳定性和水文地质情况等。

1.底板稳定性评估:根据现场勘察和资料分析,底板为软岩,易滑移断裂,存在一定的稳定风险。

需要采取支护措施,确保底板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地质灾害。

2.顶板稳定性评估:顶板为硬岩,稳定性较好,但由于矿井闭坑后矿井内压力的消失,顶板易产生风化和崩塌,增加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需要采取通风降温、注浆、锚杆支护等措施,保证顶板的稳定性。

3.水文地质评估:闭坑后,需对矿山水文地质进行评估,包括地下水的涌水情况和矿山排水系统的完善性。

确保矿山的排水系统完善,防止地下水淹入矿井。

五、处理措施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1.底板支护:采取锚杆支护、注浆加固等技术手段,确保底板稳定性,防止滑移断裂。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样本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样本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目录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二、评估工作根据三、评估目、任务第一章矿山开发和规划工作概述一、矿山区位条件二、矿山开发和规划概况三、以往工作限度四、工作办法及完毕工作量五、评估范畴与级别拟定附1 矿山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工作规定1.1 资料收集1.1.1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与成果1.1.2 矿山开发和环保资料与成果1.2 实地调查1.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1.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办法1.3调查成果验收与复核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及岩浆岩四、地质构造五、工程地质条件六、水文地质条件七、矿山开发及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附2 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特性及条件分析2.1 块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第四系覆盖下块状岩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2 层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3 可溶岩类岩溶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4 松散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一、矿山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二、矿山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三、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四、综合分析归纳现状评估成果附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专项评估3.1 露采边坡稳定性评估3.2 地下开采矿山围岩及地面稳定性评估3.3 尾矿库(坝)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4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5 矿山线路工程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6 工业场地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矿山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露天采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二)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三)尾矿库(坝)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四)地下开采采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五)线路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六)工业场地地表工程设施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二、评估区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一)土地资源环境地貌景观影响与破坏(二)水资源环境影响与破坏三、综合分析归纳专项评估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特性二、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拟定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限度分析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对矿山开发适当性分区评估附5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基本规定5.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总体思路5.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分级分区5.3矿产资源开发禁采区条件第六章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附6 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参照意见第七章结论与建议附图附图1 矿山区位条件图附图2 矿山建设工程布置图附图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附图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5 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二、评估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国土资发[]69号)《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第15号公示)《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行方案”告知》(冀国土资环[]32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贯彻“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行方案”告知》(冀国土资矿字[]302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冀国土资矿字[]24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冀国土资发[]36号)三、评估目、任务评估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矿山地质环保和规范化管理重要手段之一,是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表)审批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技术工作根据,并为矿山地质环保和矿山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根据。

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半边山煤矿矿区及地面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二00七年五月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半边山煤矿矿区及地面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经理:袁星箭总工程师:段竹审核:陈厚国拟编:陈仁如编制单位: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编制时间:二00七年五月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半边山煤矿矿区及地面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自评意见受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半边山煤矿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经对评估区现场调查及资料整理分析后,确定了评估级别,并按矿山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了评估工作,编制的三级评估说明书经公司审查后作出如下评审意见:一、评估说明书目的明确、任务清楚、章节及内容安排合理、图件清晰、美观、规范。

二、评估级别确定为一般性建设项目类型,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即三级评估,定级准确。

三、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论述清楚。

四、说明书中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依据充分、结论正确、建议合理。

五、评估说明书达到三级评估技术要求,同意交矿山请有关部门审查。

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二00七年五月附图目录附件:1、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目录前言 (1)一、任务由来 (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1)三、目的任务 (1)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2)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矿区范围 (2)二、以往工作程度 (4)三、工作概况及完成的工作量 (4)四、评估范围和级别的确定 (5)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6)一、气象、水文 (6)二、地形地貌 (7)三、地层岩性 (7)四、矿区可采煤层特征 (9)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0)六、水文地质条件 (10)七、工程地质条件 (15)八、人为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九、社会环境条件 (17)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评估 (24)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24)一、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 (24)二、工业场地、村寨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6)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7)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原则及量化指标的确定 (27)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8)三、矿区建设的适宜性评估 (28)四、防治措施 (29)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30)一、结论 (30)二、建议 (31)前言一、任务由来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半边山煤矿根据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为避免矿山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对矿山财产及矿山范围内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同时为避免或减轻对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破坏。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四条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二)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三)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四)估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矿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五)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第六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第七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应由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第八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第九条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第十条井工煤矿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

煤矿地质勘探综合研究报告

煤矿地质勘探综合研究报告

煤矿地质勘探综合研究报告1. 引言本研究报告针对某煤矿的地质勘探工作展开综合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煤矿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勘探方案。

2. 研究方法2.1 野外勘探调查在该煤矿区域范围内,通过野外勘探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地质资料。

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地层岩性、矿层赋存形式、矿层分布规律、断裂构造特征等。

通过测量、取样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获取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2.2 地质钻探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层构造和矿层赋存情况,我们在煤矿附近进行了地质钻探工作。

通过钻孔岩芯分析,我们获取了更为详细的地质信息,并将其与野外勘探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3 构造地质分析在野外调查中,我们重点关注了断裂构造特征。

采用地震勘探和地貌地质调查等方法,对煤矿区域的构造地质进行了系统分析。

2.4 数值模拟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矿地质情况,在上述数据基础上,我们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矿层赋存形式、煤层发展规律和可能的矿层走向。

3. 研究结果3.1 地质勘探成果通过野外勘探调查和地质钻探工作,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地质勘探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煤层产状、主要地层岩性、断裂带和构造特征,为煤矿设计和开采提供了可靠依据。

3.2 数值模拟结果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地质钻探结果,我们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矿层赋存形式和走向。

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得出了煤层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煤矿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3.3 构造地质分析结果通过对煤矿区域的构造地质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的断裂带,这对煤层赋存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对断裂带的断裂性质、中心线和断裂面进行了分析,为煤矿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参考。

4. 综合分析与结论4.1 综合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野外调查、地质钻探、构造地质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相结合,全面了解了煤矿地质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模拟结果的对比,我们综合分析了煤矿地质特征和矿层赋存情况。

4.2 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煤矿区域存在较为稳定的地层构造,矿层分布规律明确。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山阳煤矿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矿区地质进行的实地勘查,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先前的煤矿地质报告,我们对山阳煤矿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了地质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建议。

2. 研究区域概况山阳煤矿位于山阳县,地理坐标为XXX。

该矿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分布有多个煤矿井。

该区域自古煤炭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3. 地质背景山阳煤矿地属于中国XXX地层,主要由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组成,其中石炭纪地层厚度约XXX米,二叠纪地层厚度约XXX米。

主要地质构造类型为XX断裂、XX褶皱和XX岩层。

4. 地质特征4.1 煤层属性山阳煤矿的煤层主要以无烟煤和烟煤为主,其含碳量高,具有很高的热值。

煤层厚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厚度为XX米。

煤层具有良好的可采性和可矿化性。

4.2 岩层属性在煤层之上和之下的岩层主要包括泥岩、砂岩和页岩。

岩层的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

4.3 地下水情况山阳煤矿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地下渗漏,主要通过河流和泉眼排出。

地下水位较低,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5. 矿山地质风险分析5.1 地质灾害风险山阳煤矿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质断裂、地层滑动和岩爆等。

其中,矿井周边存在多个断裂带,需要进行合理的支护和加固措施。

在煤矿采矿过程中,地层滑动和岩爆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需要进行事前预测和事后处理。

5.2 瓦斯爆炸风险由于山阳煤矿煤层的瓦斯含量较高,存在瓦斯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矿井内需设置完善的通风系统,并进行瓦斯抽采和检测等工作。

5.3 救灾与安全预警针对山阳煤矿的地质灾害风险,我们建议加强救灾和安全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结论根据对山阳煤矿的地质情况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山阳煤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具有良好的可采性和可矿化性。

然而,由于地质灾害和瓦斯爆炸等风险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二〇一八年一月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项目负责:苏臣技术负责:叶吉庆报告主编:张礼军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提交时间: 2018年1月目录一、矿井概况....................................................................................................................... - 3 -(一)、井田地质概况 ........................................................................................................... - 3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4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 5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6 - (一)、瓦斯....................................................................................................................... - 6 - (二)、煤尘....................................................................................................................... - 6 - (三)、煤的自燃.............................................................................................................. - 6 - (四)、地温、地压 ......................................................................................................... - 6 - (五)、涌水量 .................................................................................................................. - 6 -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6 -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7 -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 7 -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7 -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8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8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 8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9 -麻黄梁煤矿2018年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一、矿井概况麻黄梁煤矿隶属于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为地方煤炭企业。

矿井于2008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于 2010年7月9日取得了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600002010071110069989,矿井井田面积7.78平方公里,资源储量1.15亿吨,可采储量为7380万吨,批准开采煤层为延安组3煤、3-1煤,现开采煤层为延安组3煤,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矿井为瓦斯矿井,容易自燃煤层,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顶板为易冒落顶板,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型,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中央并列式通风。

(一)、井田地质概况1、地层麻黄梁煤矿地表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有全新统风积沙、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中更新统离石组等。

钻孔揭露的地层还有: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下统富县组。

各基岩地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2、含煤地层井田内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第三段(J2y3)为区内主要含煤段,以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为主,由2~4个次级沉积旋回构成,各次级旋回顶(上)部均为煤层(3、3-1、4、4-1号煤层)产出部位。

各旋回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具下粗上细特征。

本段厚72.80~95.45m,平均86.41m。

上覆地层:延安组第四段灰白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

3、构造麻黄梁煤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东北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未发现较大断裂、褶皱及岩浆活动痕迹,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北北西缓倾的单斜层,倾角小于1°。

4、岩浆岩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活动痕迹。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井田地表水麻黄梁煤矿处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东南边缘。

地势总体东部、南部及北部较高。

地貌上煤矿东、南部和北部以黄土梁岗地形为主,中部沙漠滩地为主,其上多被现代风积沙覆盖。

井田内无水系发育,无溪流流出区外。

2、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矿区内及周围的含水层自上而下有: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1)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简称萨拉乌素组潜水)分布于矿区中部,宽1~2Km,长约3Km,在井田东北部亦有小面积分布。

含水层基本上呈面状连续分布于滩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严格受现代地貌、古地理环境及含水层厚度和岩性的控制。

根据区内钻探成果,结合机民井调查、物探测井资料,该区萨拉乌苏组地层厚度厚10~50m。

(2)第四系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广布全区,为黄土梁岗地形,除矿区东部、南部及北部均有面积较小的黄土出露外,其余地段均隐伏于萨拉乌苏组及风积沙地层之下。

黄土厚6.59~147.68m,一般为50~80m。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土质黄土,厚度一般为40~60m。

2、烧变岩区孔洞裂隙水矿区东南部以3号煤层自燃边界线为界。

含水层厚度5.20~19.86m,水位埋深73.52~144.54m,富水性弱。

3、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孔承压水。

(1)3号煤之上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主要为延安组第四岩性段,全区分布,厚5.20~41.70m,平均厚26.41m,均隐伏于新近系静乐组红色粘土之下。

基岩顶部的风化裂隙带一般厚20~30m,基本上多为3号煤层的顶板。

含水层主要为第四段底部真武洞砂岩。

(2)3号煤之下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分布于3号煤层至延安组底界之间层段中。

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煤层,因埋藏深,岩石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含水层较薄。

储水空间小,富水性弱。

3、井田主要隔水层(1)静乐组红土广布全区,厚42.12~114.84m,平均82.84m。

岩性为棕红色粘土及粉砂质粘土,具褐色斑块,白色网纹,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及钙板,较致密,为第四系潜水与基岩裂隙水间良好的隔水层。

(2)泥岩类在基岩中,厚度较大且连续分布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部分粉砂岩等泥岩类,与含水层相间分布,厚度一般为10~40m,为层间裂隙承压水的隔水层。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2018年计划掘进30209运顺第二探巷、30209辅运第三探巷、30209边角煤探巷、30209运输顺槽延伸巷、30205-30207边角煤主运巷、回风巷、30111运输顺槽、切眼、30113运输顺槽、切眼、30113辅运顺槽;2018年计划回采工作面为30206、30107;为了确保2018年掘进、回采期间安全生产,做到早预测早预防,做好地质预报是预防采掘工作面受到地质灾害入侵,防止造成事故的发生,及时针对2018年采掘计划,特编制《麻黄梁煤矿2018年采掘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一)、瓦斯2016年,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通知》文件要求,麻黄梁煤矿开展了201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8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23m3/t;回采最大瓦斯涌出量0.36 m3/min、掘进最大瓦斯涌出量0.07m3/min。

根据麻黄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本矿井同时满足: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矿井各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m3/min;矿井各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5m3/min的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的标准,麻黄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尘根据陕西安技煤矿安全装备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报告,本井田3-1号煤层煤尘火焰长度﹥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80%,结论煤尘有爆炸性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