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1603采煤工作面出现涌水情况分析报告(1)

1603采煤工作面出现涌水情况分析报告(1)

XX煤矿采煤工作面出现涌水情况分析报告XX煤矿1603采煤工作面于2012年1月29日早班10时10分采空区底板出现涌水。

出现水情后,矿井高度重视,立即成立1603工作面防治水领导小组,组织防治水专业人员进行跟踪监测,对出水工作面水情调查,对出水水源、水质及充水因素等进行初步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及时向煤炭局进行了汇报。

现形成水情分析报告如下:一、1603工作面出水情况分析(一)1603工作面概况该工作面井下位于-620米轨道巷东翼,该面断层不发育,仅有一条落差0.7米正断层。

该工作面为对拉工作面,倾斜长壁布置,下材料巷长270米,运输巷长310米,上材料巷长300米,工作面切眼长158米,三巷均采用架棚支护,工作面于2011年11月13日开始推采,截止2012年1月29日,工作面已推采了110米。

(二)工作面出水观测情况1603下面于2012年1月29日早班10时10分,采煤工区区长倪星军向调度室报告1603下面溜子头向下28米处发现底板出水异常,水质清澈,口尝无味。

接着由生产技术科防治水人员观测出水量达到2.3 m3/h。

1603上面溜子头向上40米处出现底板渗水异常,水质清澈,口尝无味。

接着由生产技术科防治水人员观测出水量达到1.3m3/h。

1603上材料巷出水点观测涌水量为2.1 m3/h。

通过实测,三巷涌水量为5.7 m3/h。

1月30日至2月5日,涌水量保持在5.2-6.3 m3/h之间,其中1月30日1603上材涌水最大,水量为3.7 m3/h,2月5日逐渐下降到2.0 m3/h;下面出水点保持在1.3 ~2.4m3/h之间;上面出水点涌水量稳定在1.2m3/h。

2月6日至2月11日,涌水量保持在6.5-7.5m3/h之间,其中1603下面出水点涌水变化较大,2月6日增至4.0 m3/h,2月9日增至5.4 m3/h,2月11日又减少至3.5 m3/h;上材涌水量由2月6日2.8 m3/h逐渐减少至目前的2.1 m3/h;上面出水点涌水量由2月6日的2.3 m3/h逐渐减少至2月8日的1.2 m3/h,自2月9日至目前已无涌水。

某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性评价范文(二篇)

某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性评价范文(二篇)

某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性评价范文1. 引言水害是煤矿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对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综采工作面的安全性,必须进行水害安全性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本文将对某综采工作面的水害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某综采工作面的水害情况分析2.1 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情况某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主要由砂岩和页岩组成。

砂岩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而页岩则较为致密。

这种地质条件会影响水流的流动和聚集,增加了水害的风险。

2.2 综采工作面的水害类型在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水害调查时,发现存在三种主要的水害类型:渗水、涌水和决堤。

这些水害类型的不同程度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3 综采工作面的水害原因分析综采工作面水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层顶板的不稳定,造成裂隙和漏水;二是甲烷气体的释放,影响了矿井内的水量平衡。

这些因素会导致地下水的不断积聚,增加水害的风险。

3. 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性评价方法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了对综采工作面的水害安全性进行评价,应建立一个完整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需要包含综采工作面的水害类型、水害影响程度、水害发生频率等多个评价指标,以全面地评估水害的安全性。

3.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为了对评价指标进行加权求和,需要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

在确定权重时,应考虑到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3.3 评价结果的计算与分析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的权重,可以对综采工作面的水害安全性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可以根据评分的高低来确定综采工作面的水害安全等级,并从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4. 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性评价结果与讨论根据对某综采工作面水害的评价,得出了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性较低的结论。

评价结果显示,该工作面存在渗水、涌水和决堤等多种水害类型,且水害的影响程度较大,发生频率较高。

水文地质评价报告模板

水文地质评价报告模板

水文地质评价报告模板1. 概述本报告是对XXXX项目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正式报告。

该评价旨在为项目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本报告以水文水资源和地质条件两个方面为重点,对项目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为项目提供保障。

2. 项目概况XXXX项目位于XXXX,总面积为XXXX。

项目所涉及的地区主要是XXXX,属于XXXX地质构造带。

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XXXX,年平均气温为XXXX,地表水资源丰富。

3. 地质环境3.1 地质构造XXXX项目区主要位于XXXX地质构造带,该地区属于XXX岩系,地层为XXXX。

岩性以XXXX为主,含有一定量的XXXX。

3.2 地质构造特点本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着XXXX构造断层。

该断层对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3.3 地质成因XXXX区域地质成因为XXXX。

4. 水文环境4.1 地表水该项目区域内地表水资源丰富,主要有XXXX河、XXXX湖等。

其中XXXX河为本地区的主要水源,流域面积为XXXX,最大断面流量为XXXX。

XXXX湖是该区域另一重要的水源,水体比较清澈,水质较好。

4.2 地下水本区域含水层主要为XXXX岩层。

地下水属于XXXX类型,储量充足。

本区域存在着多个地下水补给区和水电孔洞,这也是该地区水文环境特点之一。

5. 水文地质特征5.1 水文特征本项目区域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该区域年平均降雨量为XXXX,分布呈现出XXXX特点。

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好,水利潜力较大。

5.2 地质特征本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含有较多的XXXX矿。

该区域的地下水含盐量较大,对于灌溉农作物有一定影响。

同时,地表水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限制,水质呈现出下降趋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措施。

6. 水文地质风险评估6.1 自然风险评估本项目区域内含有多个断层,存在较大的地震风险。

同时,在气候异常情况下,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山洪暴发,给这一地区带来较大的自然灾害风险。

水文地质手写报告范文

水文地质手写报告范文

水文地质手写报告范文尊敬的XX先生:根据您的要求,我对XX地区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此次调查旨在了解XX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调查采用了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1. 水文情况:调查显示,XX地区水文条件较为丰富。

经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储量大,水质良好,适合供水和灌溉等用途。

另外,该地区还有不少河流和湖泊,水量充沛,可以作为工业用水或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

2. 地质情况:经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岩层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稳定,没有活动断层。

岩层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其中,砂岩是一种较好的地下水储层,对于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有较好的条件。

三、调查意见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XX地区是一个潜力较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域。

建议在该地区进行以下工作:1. 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建设一些抽水井和水库,以满足当地居民、农田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2. 引导当地居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倡导节约用水,减少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3. 在农田灌溉方面,建议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在水资源监测方面,建议加强对地下水位、水质和河流水量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资源变化情况,以便进行合理的水资源管理。

四、结论XX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适合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储量大,水质良好,适合供水和灌溉等用途。

另外,该地区还有不少河流和湖泊,水量充沛,可以作为工业用水或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

以上是本次水文地质调查的报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顺祝商祺!XX水文地质调查团队。

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为加强矿井的防治水工作,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贯彻落实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严防工作面突水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水文地质情况,特针对主、副、回风斜井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

一、井田水文地质情况:井田内煤系地层及以上的各含水层富水性弱,2、4号煤层的底板赋存最低标高高于岩溶水位标高,但2号煤层存在采(古)空区积水;7、8、9号煤层的底板赋存最低标高低于岩溶水位标高,但突水系数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临界突水系数值。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

二、水文地质条件的充水因素:1、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的矿井充水因素将主要来自顶板以上含水层的渗漏,特别是随着煤层采空,顶板垮落形成塌陷裂隙,会导致上部含水层的水沿裂隙下渗,影响2、4号煤层的开采。

2、由于井田2、4北部煤层接近露头,埋藏浅,特别是雨季时应注意防范渗漏,其对矿井的开拓布置有一定的影响。

3、地表水体对巷道充水影响:井田内河流不发育,只发育有冲沟,各沟谷均为季节性排洪沟谷,平时为干沟,对矿井开拓开采影响不大。

4、本区2、4号煤层底板赋存最低标高高于奥灰岩溶水位标高+882~+883m,奥灰岩溶地下水对井田2、4号煤层开采没有威胁。

5、本井田内7、8、9号煤层底板赋存最低处的标高低于奥灰岩溶水位标高,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对突水系数的计算,7、8、9号煤层均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临界突水系数值,即奥灰岩溶地下水对井田内的7、8、9号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但须加强导水构造的探测工作,注意观察涌水量变化情况,并制定相应防治水害发生的措施。

6、本井田采(古)空区范围较大,空区的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威胁最大,尤其是对4号煤层开采,必须加强2、4号煤层采(古)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

7、 F22断层位于井田北部矿界附近,井田靠断层一侧的各煤层标高高于岩溶水位标高,在F22断层附近开采2号煤层时,矿井涌水量未见明显增加,构造对矿井充水因素影响不大。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12202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编制:审核:科长:防治水副总:总工:**煤矿地质测量科2018年9月25日12202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审查意见目录一、工作面概况 (1)二、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况 (1)(一)主要含水层 (1)(二)主要隔水层 (4)三、防治水工作开展情况 (5)四、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及评价 (7)(一)地表水 (7)(二)顶板含水层水 (7)(三)底板含水层水 (8)(四)老空水 (9)(五)断层构造水 (9)(六)勘探钻孔 (9)(七)陷落柱、岩浆侵入、冲刷带等地质异常体 (9)五、12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10)六、工作面涌水量预计 (10)七、结论 (10)12202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一、工作面概况12202工作面位于122采区北翼东部,东部为北翼轨道巷;西部隔130m为12206工作面,南至西翼胶带大巷,北部为25-10断层。

12202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430.0~-464.0m。

工作面走向95m,倾斜长832m,工作面面积约7.96万m2。

12202工作面对应地面位于工业广场西北部,**村东部,**村下。

地面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37.55~+38.79m,平均+38.17m。

二、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况(一)主要含水层12202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上石炭统组第12下煤层,煤层顶板自上而下有第四系砂岩、上侏罗统砂砾岩、三灰、五灰等主要含水层,底板板自上而下有八灰、九灰、十下灰、十二灰、十四灰和奥灰等主要含水层。

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如下:1、第四系砂岩含水层第四系总厚度平均90.87m,上部砂层较发育,以中细粒砂为主,粘土含量较低,砂层连续性较好,结构松散;下部以粘土、砂质粘土为主,局部发育粉砂、细砂透镜体。

按岩性组合、砂层数量、砂层连续程度、粘土含量高低等因素将第四系划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上段和下段为含水层,中段为隔水层,由于第四系中段隔水层段的阻隔作用,下含水层段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上含水层段无直接的补给关系。

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修编)

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修编)

贵州金鑫煤业有限公司贵州百里杜鹃红林乡黔鑫煤矿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措施编制单位:黔鑫煤矿地测科修编日期:2021年5月13日会审表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措施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地面位置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地表相对位置为山坡丛林;地表无房屋建筑、河流、池塘、水库及其它构筑物;井下标高+1562m~+1525 m,地表最大标高为+1748.5m。

相对最小高差约为113m。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掘进工作面位于二采区15号煤层中,东面为15号煤层实体煤,西面为原沟底煤矿15号煤层采空区,北面为一采区井底联络巷,南为15号煤层实体煤。

根据矿井历年开采情况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中的巷道布置情况表明,掘进范围内均为未开采区域。

设计范围内无老巷及老空区。

3、巷道布置二采区回风下山设计长度为850m,利用原巷道120m(扩巷),新掘730m,目前扩巷工程完毕。

二采区回风下山自原沟底煤矿回风斜井末端开口,以方位角180°、坡度-4°10′,沿着15号煤层掘进562m至+1500m标高处落平,然后布置平巷段17m。

二、地质构造情况原沟底煤矿回风下山于一采区井底联络巷以下119米处利用老巷扩巷时发现一正断层,倾向349°,倾角45°,落差0.8米,水平断距1.2米。

三、水文地质情况1、地表水对应地表无房屋建筑、河流、池塘、水库及其它构筑物。

2、采空区积水工作面前方无采空区,工作面右侧有原沟底煤矿9号煤层及15号煤层采空区,原9号煤层采掘工作面与15号煤层采掘工作面经过巷道已连通,原采空区可能存在少量积水。

因此可能有少量顶板裂隙水及老空水经老巷渗透至工作面,对工作面掘进施工可能有一定影响。

3、其他无疏水钻孔、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

四、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1、充水水源地表水、大气降水对矿井影响较大,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回采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价,以制定后续的水行治理方案和预防隐患。

通过对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的综合分析,旨在提供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高效进行。

二、地质情况评价1.砂岩层含水性评估根据地层钻探数据和地质勘探结果分析,回采工作面主要地层为砂岩层,并具有较好的含水性。

砂岩层的含水量和透水性较高,容易积聚大量的地下水。

2.断裂构造分析通过对断裂构造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回采工作面两侧存在多条断裂带。

这些断裂带可能会对地下水的流动和聚集造成影响,需要关注隐患的形成。

3.地下水水位和流向通过对井点监测记录的地下水水位数据和流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且呈现向工作面方向流动的趋势。

这表明回采工作面可能存在较大的涌水风险。

1.水行隐患分析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存在的水行隐患,主要包括涌水、冒顶和顶板垮落等。

涌水会引起工作面的淹水和部分机电设备的损坏,冒顶和顶板垮落会威胁人员的安全。

2.水行隐患治理方案为解决回采工作面存在的水行隐患-加强工作面附近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流速的变化情况,提前预警;-安装排水设备,在工作面附近设置抽水井和排水管道,将地下水抽净;-注浆加固岩体,填充断裂带,减少水的渗透和聚集;-加强顶板管理,及时清理顶板松散物,防止顶板垮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对工作面进行加固,增加支护措施,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四、结论综上所述,回采工作面存在较高的涌水风险和水行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进行。

建议在实施治理方案的同时,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和地质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1602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地测科二0一八年七月一、工作面概况1602工作面为利胜煤矿二水平第二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位于矿井二水平南部,为1601工作面的接续面,该工作面回采巷道已形成,为1602回风顺槽、1602进风顺槽及1602开切眼圈定的范围。

煤层倾角0°~13°,平均煤厚约5 m,走向长度约220m,倾向长为160m,开采面积35200㎡,工作面停采线为距二水平轨道大巷20m,整个工作面标高介于957.6m~981.3m之间。

地面位置:1602工作面全部位于中科宝诚露天煤矿矸石山下,无其它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四邻情况:1602工作面东侧为二水平三条大巷、西侧为F16-1正断层、南侧为1601采空区,北侧为未采区域。

二、工作面地质情况根据《利胜煤矿水文地质补充详查报告》(中煤科工西安院2012年)和1602工作面掘进实际揭露情况。

1602工作面位于F67、F65断层之间,F67逆断层走向NNW,倾向SE,倾角67°落差60m;F65逆断层走向NNW,倾向NW,倾角75°~86°,落差5-8米。

1602工作面切眼距F67逆断层约373m,F65逆断层在三条大巷东侧,距1602停采线约110m。

1602两条顺槽和切眼掘进实际揭露一条正断层,即F16-1正断层:走向NNW,倾向NE,倾角60°,落差0~5m。

根据《1602工作面井下物探成果及安全回采水害防治评估报告》(华安奥特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6月15日)结果,验证了F16-1断层的存在;同时验证了工作面内部无其他隐伏地质构造。

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分析,1602工作面区域内煤层稳定,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地质构造对1602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

三、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1)主要含水层井田内含水层依据岩性可划分为三类,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基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承压水含水层。

现叙述如下:①山西组(P1s)、太原组(C3t)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各种粒级的砂岩、粉砂岩及煤层,根据2010年水文地质补充详查施工的HL02号钻孔对本承压含水层的混合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厚度19.65m,地下水位标高1220.5m,水位埋深8.90m,进行了两次水位降深,钻孔涌水量Q=0.325l /s,单位涌水量q=0.0256 /s·m,渗透系数K=0.0534m/d,地下水水温16℃,pH值11.9,溶解性总固体3138mg/L,F含量0.53mg/l,NO3-含量7.97mg/l,地下水化学类型为SO4~Ca型水。

因此,含水层的富水性弱,补给条件不良,透水性与导水性能差,地下水水质较差。

该含水层是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②奥陶系中统桌子山组(O2z)石灰岩岩溶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灰色、灰白色石灰岩,局部裂隙发育,根据2010年水文地质补充详查揭露该地层厚度44.17~99.78m,平均79.72m,未见底。

根据2010年水文地质补充详查施工的HL01和HL05号钻孔对石灰岩含水层进行的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厚度21.38~31.73m,平均26.56m,水位埋深115.70~153.44m,水位降深S=3.05~10.36m,钻孔涌水量Q=0.869~0.544l/s,单位涌水量q=0.285~0.0525 l/s·m,渗透系数K=1.171~0.145m/d,地下水水温20℃,pH值7.9~8.3,溶解性总固体438~446mg/L,F含量0.44~0.48mg/l,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Mg·Ca及HCO3~Ca·Mg型水。

根据邻区天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四矿煤炭勘探报告中的BKS11号钻孔对石灰岩含水层进行的抽水试验成果:地下水位标高1096.65m,水位埋深143.00m,水位降深S=22.26m,钻孔涌水量Q=0.202 l/s,单位涌水量q=0.00910 l/s·m,渗透系数K=0.225m/d。

根据利胜煤矿奥灰长观孔17-1、16-1号钻孔和2018年1月份施工的9-1奥灰孔观测奥灰的水位标高分别为1041.69 m、1048.52 m、1044.7 m;涌水量分别为38 m3/h、37 m3/h、21 m3/h。

对17-1号钻孔的奥灰水取样化验,其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地下水的水质较好。

由此可知,含水层的富水性中等~弱,地下水位随着桌子山煤田内矿区的疏放、开采,奥灰水位呈下降趋势。

但是,石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很不均一,也可能存在极强富水性的地段。

在井田东部地表出露处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因此奥灰含水层储量丰富,补给充足,是威胁下组煤开采的主要含水层。

2)主要隔水层①9#煤层底部隔水层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根据2010年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施工的HL01、HL02、HL05、9-1号钻孔资料,隔水层厚度0.65~13.73m,平均6.34m,隔水层分布连续,隔水性能较好。

②太原组(C3t)底部及本溪组(C2b)隔水层岩性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根据2010年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施工的HL01、HL02、HL05、9-1、16-1号钻孔资料:隔水层厚度26.45~41.0m,平均34.19m,隔水层厚度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

四、工作面充水因素1、大气降水及地表水①、大气降水矿区年平均降水量162.4mm,最高年降水量357.6mm(1971年),最低年降水量54.19mm(2011年)。

历年雨季多集中于7、8、9三个月份,最大月降水量为159mm(1973年7月),最大日降水量123mm(1973年7月),下雪、降霜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最大积雪深度为60mm。

大气降水与矿井涌水量变化关系较小。

②、地表水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发育有小沟谷(无名),沟谷水流方向总体由东南向西北,上述沟谷均为季节性沟谷,旱季干涸无水,雨后可形成短暂洪流。

黄河位于矿区西20km处,自南向北流迳,最大流量5150m3/s,一般流量为230~3390m3,干枯季节最小流量为48m3/s。

③、大气降水、地表水与矿井涌水的关系黄河在该地最高水位为+1065m,矿井工业广场标高为+1230~+1232m,主井井口标高为+1230.44m,副井井口标高为+1232.56m,风井井口标高为+1251.0m,均高于黄河历史最高水位,矿井不受洪水倒灌的威胁。

因本区地层主要为砂、泥岩及煤层,泥砂、钙质胶结,节理不甚发育,含水性弱、渗水性较差,据此矿床一般不含有大的充水。

将大气降水、地表水资料与矿井涌水量资料对比分析,涌水量与大气降水、地表水的关系不明显,只是雨季期间各含水层水位略有上升,第四系砂层水使主井、副井、风井井筒涌水量略有增加。

大气降水对井下各含水层突水点的涌水量影响较小。

2、老空水(1)9#煤层采空区积水:利胜煤矿9#层自2009年底回采至2017年6月回采完毕。

煤(地)层南高北底,东高西底,工作面均为仰采,煤层走向没有大的起伏且无遗留老巷;工作面区段煤柱为8-10m,受采动影响煤柱已压酥,裂隙发育;且9104、9105、9106三个工作面起采前均在切眼下端头采空区施工泄水孔。

5个工作面采空区相互连通,9102工作面切眼处为9煤采空区最低点,采空区积水都向9102采空区切眼方向汇集。

为解除9煤采空区积水对开采16煤的威胁,利胜煤矿平行于9102下顺槽,间隔20m煤柱施工1条泄水巷,于2015年11月施工完毕。

施工泄水巷前,9102工作面下顺槽联络巷底板有积水,根据测量成果,计算出采空区积水水头标高+1005.3m。

自泄水巷施工期间,就在泄水巷通过放水钻孔疏放采空区积水,至今泄水巷1#、2#放水孔(孔口标高+999.1m)已不再出水。

截止到2018年5月15日,现三个放水管合计水量约7.5m³/h。

采空区积水量约14056m³,水压约0.08MPa。

即目前采空区积水水头高度,圈定采空区积水范围及面积,水量清楚。

9#煤组底板距离16#煤组顶板平均厚度60.00m;且1602工作面与9#煤层相对位置处根据9#煤层9104工作面上下顺槽导点标高及实际回采情况明确此处无低洼区积水可能;现1601工作面已回采完毕,回采期间工作面顶板及采空区水量无明显变化。

由以上实际情况分析1602工作面的回采不会受到9煤采空区积水影响。

(2)1601工作面采空区积水:16#煤层1601工作面为利胜煤矿二水平第一个工作面,位于1602工作面南部,与2017年7月开始回采至2018年7月回采完毕。

工作面整体南高北低,根据实际回采情况可知回采前215米为仰采,剩余段为俯采,1601回风顺槽导线点C8点为最低点。

为探明1601采空区积水情况,为1602工作面回采安全,共向1601采空区打设探老空水钻孔6个,经钻孔验证相对应1601采空区均无水(详见具体施工措施、施工总结及钻孔验收单)。

根据施工老空水钻孔情况,在矿充水性图上按最大范围圈定1601采空区积水范围,现预计积水面积3961㎡,水量9545m³。

此处积水距1602工作面146米,故对1602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导线点C8点处低洼区域打设探老空水钻孔时,钻孔均无水,1601老空区积水在回采前已探明。

根据实际掘进情况1602进风顺槽底板标高整体高于1601回风顺槽,通过对1601工作面回采实际情况及1601回风顺槽标高分析,1601采空区积水可达最大标高为+971.169,高出此标高积水通过1601回风顺槽流至二水平大巷。

所以1601采空区积水对1602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3)周边煤矿老窑水根据调查,周边煤矿采空区积水情况如下:①、天誉四矿:位于利胜煤矿北部,现回采8#煤层,双方无超层越界情况,双方煤矿已经预留边界煤柱,目前对本矿井不构成威胁。

②、源通长富煤矿:由长富煤矿和永安西峰煤矿整合,该矿为露天开采,与本矿间发育有黑龙贵逆断层和F65断层,本矿暂不施工该区域,目前边界间留有200m实体煤及留设的边界煤柱,故该矿采空区积水对本矿井不构成威胁。

③、鄂海西来峰煤矿鄂海西来峰煤矿位于本矿南部,与利胜煤矿边界相隔了至少400m的实体煤,停采多年,对利胜煤矿无威胁。

④、中科宝城煤矿:位于本矿南部,与我矿边界相隔400m 的实体煤,现为露天开采,对本矿无威胁。

根据调查资料,周边矿井采空区积水对1602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3、含水层水含水层水是利胜煤矿主要充水水源。

井田内对矿井生产有影响的含水层自上而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第四系底至9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山西组~太原组承压水含水层和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