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生平简介及内容
王瑛人物事迹介绍

王瑛人物事迹介绍王瑛为了南江发展,她忘我工作,殚精竭虑;她是一名有着20xx年纪检工作经历的纪检卫士,对腐败分子嫉恶如仇,办起案来,动真斗硬,秉公执纪,百姓称她是“女包公”。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王瑛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王瑛人物事迹介绍王瑛,女,回族,自1997年只身踏上南江这块红色土地,就把南江当成了自己的家,为了南江发展,她忘我工作,殚精竭虑;她是一名有着20xx年纪检工作经历的纪检卫士,对腐败分子嫉恶如仇,办起案来,动真斗硬,秉公执纪,百姓称她是“女包公”;她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有着慈母般的情怀,爱群众爱职工胜过爱自己,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大姐”……她就是四川省南江县委、纪委书记王瑛。
求真务实,服务发展闯新路南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xx年初,县内发生两起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致使3名外地客商撤资的案件,引起王瑛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深层次思考。
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加快经济发展,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强化服务举措,进一步营造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
带着这个问题,她先后深入全县48个乡镇和26家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五个零”工作方法,即建立投诉中心,为民服务零距离;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开展“三最佳”创评,监督监察零空档;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
为确保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王瑛首先倡导建起了专门的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她要求投诉中心定期开展面对面投诉活动,现场受理群众投诉,相关部门公开承诺办理时限,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
20xx年8月,来自企业、街道、农村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聘请的31名软环境建设特邀监督员就“车辆保险”、“执法程序”、“拖欠贷款”等31个问题进行面对面投诉。
关路乡一农民反映“建房土地性质认定不合理”,县国土部门负责人当场作出解释,消除了当事人疑虑。
关于学习王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王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王瑛生前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县委、纪委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在南江县工作的十多年来,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十多年来,她牵头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5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体现出她的浩然正气;她教育帮助处分的干部50多人,其中5人成绩突出的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并创造“五个零”的工作方法,体现出她的博爱胸怀;她工作11年,先后资助11名贫困学生,将2万元奖金资助无钱读大学的黄霞读书,体现出她的慈善心灵;她奔波20多天,多方筹资支持沙滩村建起“连心桥”,体现出她的务实作风;她在信用社贷款8万元,支持儿子在国外学习深造,体现出她的两袖清风;她病情确诊后的两年四个月里,除10次在化疗外,都在工作岗位上,有194天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案件查处的工作现场,体现出她的执着追求;她自己曾经作出了子宫癌切除手术,五年前她丈夫右手患骨瘤病做了假骨移植手术,两年前她70多岁的母亲身患乳腺癌一直靠化疗生存,体现出她的生活艰辛;她牵头办起“背二哥”公寓,解决进城务工“背二哥”餐风露宿问题,体现出她的民本理念;她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第二天,就不顾医生劝阻,强行从医院病床上赶回南江,深入燕山、高塔、八庙抗震救灾一线,并批示处理涉及抗震救灾举报36件,解决群众具体困难14起,体现出她的奉献精神;她任副县级干部11年,从没提过自己的职级待遇,并放弃提正县级机遇,谢绝组织照顾,一直坚持在纪委书记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体现出她的良好心态。
……这一桩桩、一件件具体的、生动的、实在的、感人的事例,会让每一个人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和净化。
我为王瑛同志坚于信念、忠于职守、勇于创新、敢于斗争、勤于爱民、乐于奉献、甘于清苦的事迹而感动。
王瑛同志是全乡广大干部职工的一面光辉旗帜,她用生命诠释着“生如夏天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神圣职责,践行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实现了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学习王瑛先进事迹演讲稿:仰望生命的高度

学习王瑛先进事迹演讲稿:仰望生命的高度当初春的和风,拂过这座城市,带来满眼翠绿;当新年的阳光,照耀这片土地,惹得处处鲜亮;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王瑛的热潮中,在巴山蜀水处处闪烁着“朴实、吃苦、感恩”精神的时光里,今天,我站在这里,总也是抑制不住、异常强烈的想赞美、想讴歌平凡但崇高、普通却伟大的巴山优秀儿女王瑛,赞美她那用奉献铸就的生命高度,讴歌她那用生命铸就的不朽!她,王瑛,原南江县纪委书记,一个普通简洁、平凡熟悉的名字,一个娇小柔弱、秀美恬静的女子,可就是她,用山一般坚定不移的信念,山一般博大豪迈的情怀,山一般默默奉献的品格把自己演绎成了巴山最美的一片红叶。
她有着红叶的风骨,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防线上表现出了凛然的无畏和气魄。
当办理一女青年在派出所自杀身亡案件时,面对指责、谩骂乃至威胁,她拍案而起:“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最终还真理于百姓;当发现一干部非法套取专项资金时,她异常愤怒的说道:“老百姓的利益比天大!”最终将违法人员绳之以法。
她就像当年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着巴山热土的红军将士,不惧邪恶,傲然挺立。
她有着红叶的深情,眼里常噙满了泪水,因为她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爱得那么深沉。
走在高山峡谷之间的“连心桥”上,老百姓还在念叨着王书记这样一个好人;睡在温暖的被窝里,“背二哥”还在细数着王书记的关怀;住进重建的房屋里,受灾的群众还在等着王书记春风般的笑脸;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干女儿黄霞还在想着王妈妈那温馨的目光……点点滴滴,温暖在人们心际。
思想家罗素说过,他活着的理由就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王瑛正如此,她把关注群众的疾苦作为生的意义。
她,有着红叶的不朽,以生命最后的燃烧诠释了一个红色灵魂到底能走多远。
她逝世后,同事来了,亲人来了,“背二哥”等普通老百姓来了,受过查处挽救的干部也了……一个怎样的人,可以让这么多人深深牵挂?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源于她心中的那份真挚的爱,如果不是爱,她不会含泪留下未完成的“写给儿子的话”,笔记本上反复出现着被泪水浸透的这些文字,“写给儿子的话”,“写给儿子的话”,她到底想给儿子说些什么?是她没有想好,还是想说的太多?如果不是爱,她不会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艰难行走在大巴山深处……她走了,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眷念,带着对群众的无限牵挂,带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走了……这位一生都钟爱红叶的女子终究化作了一片燃烧的红叶,飘落在巴山的土地上……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落叶之静美,她虽死犹生。
反腐倡廉正气篇

永不凋零的巴山红叶王瑛王瑛,四川省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2008年11月27日,因病逝世。
王瑛生前兢兢业业,倡导“为民服务零距离”,主张用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挽救犯错误的干部,深受南江县干部群众爱戴。
2006年7月,她晕倒在抗旱第一线,经诊断患上肺癌。
但她没有放弃工作,反而更加敬业,2008年1月,王瑛同志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11月27日,王瑛最终没有战胜病魔,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47岁。
20多年来,王瑛直接牵头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大要案件达50多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
她始终战斗在纪检监察工作第一线,模范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他经常肝区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
为了改变兰考县面貌,焦裕禄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从而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
学习王瑛同志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认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正气”主题教育活动,促进通渭供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习王瑛同志感人事迹心得体会通渭县供电公司经理马鹏程近期,定西市供电纪检监察部组织公司系统全体职工学习王瑛同志生前的感人事迹,我单位按照定电司纪检(2009)4号文件通知,认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正气”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通过《通渭供电》报刊、《定西通渭供电公司》网站发布了向王瑛同志学习宣传资料,进一步领会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王瑛同志生前是中共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她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秉公执纪,虽身患绝症仍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最终不幸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她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范。
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特别讲大局的政治品质、特别讲付出的奉献精神、特别讲实干的优良作风、特别讲纪律的高尚情操。
做为通渭县供电公司的负责人,我通过近段时间对通渭供电公司的了解和调研发现,通渭公司由于受历史的现实、客观主观等各种因素和原因的影响,一些困难和问题还是显而易见,严重的制约着发展。
一、部分职工由于受地域农耕文化的影响,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传统思维模式牢固,对外界的新事物接受缓慢,革新意识不强,改革愿望不迫,发展动力不足。
二、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基础薄弱。
88年之前的电网发展建设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制约,投入明显不足,造成电网结构的先天不足。
10KV及以下电网走径不合理,迂回线路多,供电半径大,技术安全隐患多,供电质量差,供电可靠性差,技术标准低,形成电网发展的“瓶颈”(例如文树变文树线全长达104公里,远远超出了行业技术标准)。
三、安全基础不牢固,安全管理不严密。
从2000年至08年人身伤亡事故高达8起。
不仅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同时也给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给发展设臵了巨大的障碍。
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事迹心得体会先进同志王瑛学习有一个名字,在今年传遍了整个中国,这个名字便是:王瑛,王瑛是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她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她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被很多人表扬,一直想学习她的先进事迹,可是一直没什么工夫,这次趁有工夫很细心的学习了她的先进事迹。
这次根据县纪律的安排,6月6日晚我认真观看了《永不凋零的巴山红叶—记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专题片,看着她的一言一行,敬意油然而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多么好的同志,她的崇高精神真正应当发扬光大!县纪委这次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求我们学习王瑛同志的生平事迹,自己真正感觉受益匪浅、触动很深,工作开展的特别适时,也特别必要。
首先,要以王瑛同志为“标杆”,全面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端正自己、促进工作。
以前感觉自己在工作中已经很敬业了,但与王瑛同志相比又有了很大的差距;以前感觉自己因为工作需要经常牺牲节假日奉献的比较多,但与王瑛同志相比却又是那么微乎其微;以前感觉工作中很讲原则,但与王瑛同志坚持原则敢与碰硬的气慨相比又逊色很多。
对照王瑛同志,发现自己要学得地方太多、要做的工作也太多。
今后,我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工作中,我会进一步端正态度,结合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认真分析,细心审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认真整改,进一步提高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王瑛同志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工作再苦不算苦,工作再难不算难,做到顺境中戒骄戒躁,逆境中不屈不挠。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实际,落实到每一项任务中,细化到详细的行动中。
其次,要以王瑛同志为“明灯”,把她精神品质融进灵魂里,体现在工作生活中。
王瑛同志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秉公执纪,虽身患绝症仍努力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如春蚕、似蜡炬。
学习时代先锋王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时代先锋王瑛事迹心得体会今日,单位组织观看“王瑛事迹”纪录片,影片向我们讲述了一桩桩王瑛同志的感人事迹,我深深地干就到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公无私、忘我的精神。
视党的一切使命高于一切,忠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她是巾帼英豪,她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值得我们深刻学习。
红叶的风骨,不惧霜打。
这是一个一生都痴爱枫叶红的女子,奋战在纪检监察一线20年,她倡导制定了“案件检查六不准工作纪律”以及说情登记制度。
对党忠诚,鞠躬尽瘁,身患肺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王瑛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
王瑛同志在她的生命历程中,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一心一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我们学习她,就是要学习她那种敬业奉献、吃苦、忘我的工作精神。
1961年,王瑛出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童年的艰苦生活让她对人民群众有着质朴的爱。
1982年,王瑛从西南民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巴中工作。
在这片被红军鲜血浸染的革命热土上,她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坚定了自己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王瑛还始终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
她曾为住房与耕地被河隔在两岸、每天只能赤脚过河到对岸种田的洋滩村村民,建了一座铁索桥;她曾用自己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得到的2万元奖金,资助贫困的农村孩子读书;直至王瑛去世,被资助的大学生黄霞依然定期收到资助金。
她还为南江的“背二哥”们建起了宾馆和餐厅,让这些贫困的苦力人不再风餐露宿。
2006年,在县里考虑她的特殊情况不安排县级领导挂点工作的情况下,她主动请缨包了三个乡镇,先后15次来到燕山乡秧坝村切实解决村民的饮水难,行路难问题。
2006年7月,王瑛晕倒在抗旱救灾第一线,同事们将她送到医院后得知,她已是肺癌晚期,医生诊断她最多只能再活半年。
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介绍

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介绍王瑛同志生于1961年,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先后在巴中县畜牧局、巴中县委整党办、巴中县纪委、巴中地区纪委工作,1997年12月调南江县委工作,历任南江县委委、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纪委书记,并先后兼任县直工委书记、总工会主席,是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市第一届、第二届纪委委员。
2008年11月27日因病逝世。
王瑛同志忠于党和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即使身患癌症之后,她仍然坚持工作,将满腔心血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纪检监察事业。
2006年12月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2003年被四川省政府表彰为“民族进步模范”,2003年被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巴中十年创辉煌劳动模范”。
一、无私无畏惩腐败有案必查,查就查个水落石出,办就办个铁钉钉木。
王瑛同志看似娇小柔弱,却一身正气,从不畏惧任何邪恶。
2003年5月,一封举报“南江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干警何某,在办案中玩忽职守致人死亡却逍遥法外”的信访件从市纪委转到了王瑛手中。
王瑛庚即召集县纪委、监察局一班人认真析案情,迅速展开调查。
当案件查办到关键时刻,各种阻力接踵而至,有人甚至扬:“敢查这个案子,你几爷子是不想活了。
”王瑛同志没有退缩,更没有被吓倒。
她鼓励办案人员:“自古邪不压正,只要我们坚持一查到底,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专案组同志深受鼓舞,又全力以赴投入到办案中。
为打开工作局面,王瑛同志连续5天5夜战斗在办案第一线,吃住在办案地点,亲自对主要涉案人员进行谈话,相继突破3名关键人物,案件查办取得实质性展。
2个多月时间,王瑛同志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果断查结了这重大案件,10名违纪违法人员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和党政纪处分。
当年,王瑛同志作为全省唯一的基层纪委书记被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先进个人”。
王瑛同志办案持原则,从不为亲情、友情所绊。
她倡导制定了案件检查“六不准”工作纪律以及说情登记等制度,并带头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瑛生平简介王瑛,女,回族,1961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
2008年11月27日,因病逝世。
王瑛同志生前曾先后多次荣获上级表彰。
2002年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003年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巴中十年创辉煌”劳动模范,同年被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先进个人”。
2007年1月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
留得芬芳满人间(1)——追记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她走了,带着未竟的理想和追求,显得那样的突然、匆忙……她真的走了,唱着她喜爱的《一剪梅》,轻轻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歌声却永远在人民的耳边回响……2008年11月27日,就在原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48岁生日的前一天上午10时09分,一颗立志为南江人民奋斗终生,为党的纪检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心脏在距离医院仅有20公里的山路上停止了跳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党的纪检工作战线上的优秀标兵――王瑛,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她深深挚爱的纪检事业、无限眷恋的南江人民。
47岁……人们无法置信,更无法面对。
谁也未曾想到,上车前对同事问的一句“现在抗震救灾物资监查情况怎么样?”竟成了她留给南江人民最后的声音……2009年1月10日,在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不幸逝世的一个多月后,我们来到英雄曾战斗过的地方,听纯朴的南江百姓含泪讲述着王瑛的故事。
透过迷蒙的泪眼,王瑛,这位唱着《一剪梅》、有着梅花般迎雪吐艳、凌寒飘香品质的纪委书记向我们走来………留得芬芳满人间(2)——“我知道得罪了很多人,但没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王瑛1997年由巴中市纪委调到南江县工作,2006年7月下旬被检查出患有肺癌,到2008年11月去世,她在南江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整整工作了11个年头。
这期间,她除了1997年12月至2000年1月、20 01年3月至2002年7月,分别担任南江县委常委、县直工委书记和县委常委、县组织部部长外,一直奋战在纪检工作岗位上。
任纪委书记时,有两件东西王瑛必须亲自安排摆放:一件是“纪容镜”,这块高不到1米、宽不足80厘米的“纪容镜”上写有“以铜为镜正衣冠,以纪为镜正言行”。
第二件是一块悬挂在纪委会议室墙壁正中的牌匾,“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良,作风正派”五句话时刻提醒着全体班子成员和干部。
2002年8月,刚改任县纪委书记,王瑛就遇到因个别行政执法部门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导致3名外地客商撤资。
这件事引起了她深深的思考,琢磨纪检监察工作不仅仅是办案、处分人,更要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经济发展。
她带着“如何更好地为发展服务、如何纠正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经济发展软环境”3个问题,先后走访48个乡镇、工商等十多个相关县级部门和20多家企业。
针对突出的“三乱”问题,提出在行政执法机关中开展最佳执法单位、最佳执法领导、最佳执法人员的“三最佳”评选活动。
这一做法,促进了行政执法机关作风的转变,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的肯定,并在四川全省推广。
2004年8月,王瑛在纠风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一些部门存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一些企业对吃、拿、卡、要敢怒不敢言的问题。
经反复调研,她下决心从拓宽投诉渠道,加强执法监督,强化诚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着手,在南江推行服务发展“五个零”办法(建立投诉中心,为民服务零距离;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开展“三最佳”创评,监督检查零空档;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
)“五个零”真心服务,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一位外地客商动情地说:“南江的投资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在这里投资,我们感到舒心、顺心、放心。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天天面对的就是矛盾,要化解矛盾,除了一张嘴、一条腿、一支笔、一张纸外,还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神。
王瑛就是这种人,她常说:“办理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是重点,只要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2003年5月,一个十分棘手的案件转到了她的手上,有群众举报:南江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干警何某,在办案中玩忽职守致人死亡却逍遥法外。
“省、市公安机关和县检察院已对此案调查并作了了结,估计背景比较复杂,我建议应付一下算了。
”在案情分析会上,有同志提出。
“不管有多复杂,只要关系百姓利益,不仅要查!而且要严查”王瑛拍案而起。
随着案件查办工作不断深入,多个部门多人被牵涉其中,且发现时任县公安局局长副局长等人有制造伪证、隐瞒真相的嫌疑。
一时间,各种阻力接踵而至,指责声、怨恨声、谩骂声不绝于耳。
“敢查这个案子,你一家子是不想活了。
”办案人员每天数次接到这样的威胁电话。
“邪不压正,只要我们还真理于老百姓,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关键时刻,王瑛沉着冷静,鼓舞第一线的办案人员。
由于涉案人员大部分是政法干警,反调查、反侦察能力非常强,取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打开局面,王瑛连续5天5夜战斗在办案第一线,吃住在办案现场,亲自找主要涉案人员谈话,案件查办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这样,王瑛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仅用2个月时间,这起案件就水落石出,时任县公安局局长副局长等其余10名违纪违法人员接受了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
在王瑛眼里,权力是一种责任,党性原则不能作交易,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如果拿这个来做交易,就不配当纪委书记。
2005年5月,一封匿名举报信摆到王瑛的案头,信中反映县水利局副局长周某等人采取非法手段套取水保资金并私分。
经查实,周某、彭某等人三次采用虚增水保项目,从中共套取水保金58万元并私分。
对此案的查处,有人在会上提出:“这是专项资金个案,会影响南江的项目争取。
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国家的专项资金是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的,不是给个人谋利的,必须严办!”王瑛态度坚决。
最终,周某、彭某被开除党籍、公职,受到法律的制裁。
2007年1月,在调查南江一国有资产出让的案件中,初核发现县经商委原主任违规出让,涉嫌受贿。
王瑛组织人员深挖细查,有人给她打电话恐吓说:“你生了病,要为自己留条后路,你就安心养病吧,少找气呕!”但她没有理会,依然将主犯及两名同案犯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为此,她得罪了好多人。
有人说,情面上的事,能帮帮一把,以后求人也好说话。
王瑛不同意:“私事我可以帮,原则上的问题决不能开…口子‟。
”心底无私,问心无愧。
这是王瑛常说的八个字,字字掷地有声。
距离她去世前的2008年7月,正是南江县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关键时期,八庙乡的群众向王瑛举报:乡上在抗震救灾物资管理使用上存在违纪违规的问题。
王瑛非常气愤,要求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王瑛不顾日益严重的病情,一接到举报就带领纪检干部来到八庙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走访调查。
后经查证,群众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该乡党委书记、乡长、分管副乡长分别被免去职务,4名责任人受到了党纪处分。
抗震救灾期间,病重的王瑛一直以办公室为家,与一张钢丝床相伴。
窗外,就是地震灾民安置点――光雾山广场。
在这里,她批示处理有关抗震救灾信访举报36件,解决群众具体问题14起。
即使躺在病床上,王瑛还在牵挂着受灾群众,关注着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
去世前一天,她还专门安排机关的同志代她到挂联的乡、村走访慰问,关心灾后重建和困难群众能否安全过冬。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有全县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督查员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有力监管,确保了2.37亿抗震救灾资金、32万套衣服、8000床棉被和2000吨其他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王瑛总爱说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但谁叫我是纪委书记,我没有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
”几年来,南江县纪委、监察局在她的带领下,先后被表彰为“省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办案工作先进集体”、县纪委、监察局班子被县委表彰为“四好班子”。
南江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她自己也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
留得芬芳满人间(3)——“只要我们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就会有我们”不走进大山深处的南江,就无法理解王瑛对那里的魂牵梦绕。
用自己有限的力量、短暂的生命,为南江人民服务,是王瑛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心愿。
“惩处不是我们的目的,教育和挽救干部才是我们的天职。
”王瑛用女性的柔情诠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宽广胸怀。
柳昆,曾是南江县公安局最年轻的副局长,2003年因弄虚作假,被王瑛亲手查处,受到撤职处分,一度十分消沉。
王瑛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在她的帮助下,柳昆主动申请到最偏远的大河镇观音寺村担任科技干部,王瑛又多次来到该村帮助他解决具体问题,柳昆深受鼓舞,用一年的时间,干成了别人五年都没有干成的事,2005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驻村干部”。
何金,原长赤镇的镇长,2004年,长赤镇的一些乡村干部不按政策,将给群众的直补款进行了抵扣,县纪委对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进行了调查处理,何金因负有领导责任被撤职,从镇长变成了一名普通办事员。
在王瑛的帮助下,何金从办事员干起,在2006年的乡镇换届中,被选为寨坡乡党委书记。
何金说,“王书记在工作上,是我们的好领导,在生活上,是我们的好大姐”。
几年来,王瑛先后对50多名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回访教育,并向县委推荐了5名成绩突出的干部,让他们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万事民为先”,是王瑛做人做事的一贯准则,她经常对下面的干部讲:“只要我们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就会有我们”。
2004年4月的一天,王瑛到南江县上两乡洋滩村检查贫困户帮扶工作时,了解到当地群众过河困难。
学生上学,百姓赶集、干活都得趟水过河。
赶上雨天,孩子们就无法上学。
掌握情况后,王瑛沉着脸问乡村干部:“老百姓过河这样危险,咋不想办法修座人行桥?”听了乡上的关于资金困难的汇报后,她马上让乡上找来技术人员,现场确定了修桥的位置,测算了建桥所需物资及经费。
并当场表态:“这里必须建一座铁索桥,所需资金和材料我来协调,基础工程明天就开工,雨季之前务必完工。
”经过王瑛的多方努力,一座长达120米的索桥终于建成。
当地老百姓在桥头立了一块写着“连心桥”的石碑,表达他们心中的感动。
2007年底,南江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王瑛同挂联的燕山乡政府约定3天后到秧坝村慰问。
12月27日,当乡上干部看见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又是风雪天气,担心身体虚弱的王瑛受不了,就给她打电话,商讨是否取消慰问活动。
王瑛却说:“定好的事就不要随意改动了,受灾群众还指望着我们呢!”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王瑛来到海拔2000多米的燕山乡。
当她踩着泥泞把慰问金、慰问品送到群众手中时,病重的她累得几乎虚脱了,很多知情的人感动得流下了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