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中的芒是什么节气
中国二十四节气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二十四节气歌篇一: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立春雨水暖洋洋,惊蛰春分家家忙。
清明谷雨浸谷种,立夏小满插稻秧。
芒种夏至拔稗草,大暑小暑热难当。
立秋处暑割早稻,白露秋风打稻忙。
寒露霜降种麦(:中国二十四节气歌)子,立冬小雪修鱼塘。
大雪冬至天寒冷,小寒大寒过年忙。
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4月4-6日交节4月19-21日交节5月5-7日交节5月20-22日交节6月5-7日交节6月21-22日交节7月6-8日交节7月22-24日交节8月7-9日交节8月22-24日交节9月7-9日交节9月22-24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篇二: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花开雨水来淋惊蛰春雷蛙叫春分清明[犁田]谷雨春茶立夏耕田小满灌水芒种看果夏至看禾小暑谷熟大暑忙收立秋之前种完[番豆]处暑[莳田]白露[匀田]秋分看禾寒露前结霜降一冷立冬[打禾]小大雪闲等过冬年小寒一年大寒团圆释:[犁田]翻地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篇一: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24节气歌,说的是农历的24个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
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
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
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
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
20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二十四节气释义
(一)季节划分
四立:“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为春夏秋冬季节的开始。
(二)太阳高度
1.二分:“分”者,“半”也。
一般理解为平分昼夜,昼夜等长。
春分、秋分为昼夜等长。
2.二至:“至”是极致的意思,夏至时分,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冬至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三)气温变化
(1)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炎热的开始。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是秋天的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夏日炎热天的终止。
(2)露:“白露”秋天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地面水汽结露。
“寒露”露水已寒,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的过度。
(3)霜:“霜降”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已经渐冷,开始结霜。
(4)寒:“小寒”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往往是三九四九时分。
(四)降水变化
(1)雨:“雨水”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寓意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
(2)雪:“小雪”气温到零度以下,开始降雪;“大雪”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更大了。
(五)物候变化
1.自然物候:“惊蛰”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2.农作物:“小满”指夏熟作物开始饱满,但未成熟;“芒种”表明有芒作物成熟结种了。
二十四节气歌及二十四传统习俗

二十四节气歌及二十四传统习俗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独特的意义和俗。
以下是对二十四节气和相关传统俗的简要介绍:1. 【立春】: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人们会吃春饼、放风筝,并举行祈福活动。
2. 【雨水】:这是大地开始释放水分的时候。
人们会赏雨、泡腊、贴墙花等。
3. 【惊蛰】:惊蛰意味着春雷开始落地,万物复苏。
人们会吃春饼、赏花、贴窗花。
4. 【春分】:春分是白昼和黑夜时间相等的节点。
人们会尊奉祖先、踏青、举行祈福仪式。
5. 【清明】:清明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农民忙于春耕的时候。
6. 【谷雨】:谷雨是收获的前奏,人们会吃新米、祭拜土地神以求丰收。
7. 【立夏】:立夏意味着夏天的开始。
人们会吃新麦面、品茶、赏菖蒲花。
8. 【小满】:小满是作物成熟的时候,人们会吃黄鳝、新米饭,举行祭神仪式。
9. 【芒种】:芒种意味着麦类开始成熟。
人们会吃小米饭、咸菜。
10.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
人们会吃饺子、饸饹等。
11. 【小暑】:小暑是炎热夏季的开始。
人们会吃汤圆、举行祭神仪式。
12. 【大暑】:大暑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候。
人们会喝冷饮、吃西瓜。
13. 【立秋】: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
人们会吃秋蛤、石斑鱼。
14. 【处暑】:处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人们会赏秋蝉、品尖椒。
15. 【白露】:白露是白天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
人们会赏秋花、制作香包。
16. 【秋分】:秋分是白昼和黑夜时间相等的节点。
人们会品尝豆腐脑、栽种草莓。
17. 【寒露】:寒露是气温开始降低的时候。
人们会品尝柿子、糯米食品。
18. 【霜降】:霜降意味着天气变冷,露水会结成霜。
人们会吃柿饼、团子。
19. 【立冬】:立冬标志着冬天的开始。
人们会吃生蚝、冬瓜。
20. 【小雪】:小雪意味着降雪的时候逐渐增多。
人们会涂蜡、煮白菜。
21. 【大雪】:大雪是冬季最冷的时候。
人们会吃糯米饭、做冬衣。
22. 【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
24节气有哪些

24节气有哪些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季节和气候,是汉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根据长期的生产经验和工作经验,他们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夏、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为了方便大家记住,人们还编写了流行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夏满芒夏夏相连。
秋露秋霜降,冬雪冬小寒。
这首歌有四行,每行描述一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所以叫二十四节气歌。
四季节气的内容立春代表春季的开始。
立春之后是雨水,这时期气温回升,降雨开始,万物萌动。
雨水之后便是惊蛰。
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这一时期要注意防病虫害。
春分时,春季已经过去一半,慢慢到了清明——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民间也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
伴随着雨量的增多,迎来谷雨,农作物生长旺盛。
立夏代表夏季的开始,立夏之后是小满时节,小满小满,麦粒渐渐饱满,有芒的作物渐渐成熟,迎来收割的繁忙时节,也就是芒种。
夏至到,盛夏即将开始。
小暑是指炎热开始,大暑是炎热到了极点。
立秋代表秋季的开始,暑去凉来,炎热即将过去,即处暑。
气温下降,寒气升起,水汽凝结为白色的露珠,即白露。
秋分之后,寒气更甚,气候由凉变冷,即寒露。
天气越来越冷,开始降霜,即霜降。
立冬之后,万物开始闭藏。
寒潮和冷空气袭来,小部分地区开始降雪,即小雪。
天气越来越冷,降雪的范围越来越大,即大雪。
冬至过后,天气渐渐寒冷,进入小寒节气。
小寒之后天气更冷,被称为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一)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阳历的月初是节月末是气,如立春是节雨水是气,“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说的是上半年的节和气的日期分别是六号和二十一号,下半年的节和气的日期分别是八号和二十三号,结合上一句“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如2012年阳历2月份有一对节气:立春为2月4号(与6差两天),雨水为2月19号(与21差两天)二十四各节气含义: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表二十四节气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24节气气候农事歌(精选15首)

24节气气候农事歌(精选15首)24节气气候农事歌1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4节气气候农事歌2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24节气气候农事歌3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24节气气候农事歌4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24节气气候农事歌5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
24节气气候农事歌6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歌中的芒是什么节气篇一: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谷雨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
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诗句是写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凉曲调,谁还不知道,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
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
在诗句之中其实反映了地理的一个基本知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这里的春风当指我国的夏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篇二: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犁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买办,大寒过新年?20XX-4-611:05?回复??心灵契合?位粉丝?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头一个节气,立春的含义是进入春天。
立春以后,严寒渐去,气温回升,雨量增多,真所谓春风至、甘雨降、万物生。
但春季气候学标准是5天候平均气温要达到10℃。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的春季开始时间很不一致,南早北迟,例如广州的春天开始于2月,北京始于4月,而我们江淮之间春天一般是3日中旬前后。
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季节正值冬末春初,东风解冻,冰雪消融而为水,天气回暖,降水增多,雨水节气便由此得名。
这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冻忽热,乍暖还寒,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已萌发和返青生长的作物以及对人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惊蛰惊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雨水增多,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这时节江淮地区的温度一般一升到5℃以上,春耕大忙拉开序幕。
春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常言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今天,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热量一样多,昼夜时间一样长,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而南半球是秋天。
过了今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2楼?20XX-4-611:05???心灵契合?位粉丝?我们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也会一天天变暖。
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所以春分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把昼夜平分,也可理解为是90天春季的一半。
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
清明的含义是: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此时江淮地区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在12℃以上,小麦孕穗,油菜花盛。
名茶开采,到处是一片春耕繁忙景象。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在我国已有二千年的历史。
由于此时春色如画,令人心醉,踏青春游,古已有之,扫墓祭祖,怀念先人,也是千古习俗。
谷雨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是雨生百谷的意思。
谷雨时节,雨量明显增多,增多由于雨水的滋润,五谷得以生长。
谷雨以后,天气转暖,气温很快上升,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江淮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在16℃以上,霜雪现象基本终止。
“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目前正是我省北方种豆,植棉,南方插秧、采茶的大忙季节。
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7个节气,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我们即将告别春天,迎来夏季,但从气候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才表示夏季的开始,按照这一规定,我我省一般要到5月中下旬才自南而北进入夏季,但立夏以后,气温显著升高,雷雨天气增多,万物生长旺盛,小麦普遍进入乳熟期,早稻已经移栽返青,棉花播种出苗,农事活动十分繁忙,我省北部要积极抗旱,防御干热风和各种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南部地区要加强稻田和茶园的管理。
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8个节气,小满的意思是指此时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了。
夏收作物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秋收作物播种在即。
常言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田又插田”。
江淮流域日平均气温已上升到22℃以上,到处是一派夏日景象。
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9个节气,“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并开始收割;“种”是指谷黍作物的播种。
对江淮地区而言,芒种时节,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季节,夏熟3楼作物要收获,秋收作物要播种,春种作物要管理,真可谓“芒种芒种,样样都忙”,所以要抓好抢收抢种,“春争日,夏争时”,切不可让已成熟的粮食受损失。
??20XX-4-611:05回复4楼??心灵契合?位粉丝?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今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过了今天太阳的直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也就逐渐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