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锅炉给水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一.前言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我国重点能源工业之一。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得很快。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是典型的过程控制对象,它是由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整个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
在实际应用中,单元机组若干重要参数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整定,变成了自动控制中最主要也是最为复杂的任务。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是电站锅炉应用最早、最成熟的经典控制方案。
而全程给水控制方案是针对单元机组从锅炉上水到机组满负荷运行的过程中实现锅炉给水的全程自动控制提出的,是集程序控制、保护和自动调节于一体的综台调节系统。
二.主题锅炉全程给水控制系统,是指机组在启停过程、正常运行和负荷变化种均能实现锅炉给水的自动控制。
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投运,全程给水控制又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
包括控制系统的单、三冲量切换,给水大、小阀的自动切换,给水泵的自动并列、自动切换,备用泵的自动联启、投运等。
这样锅炉给水控制系统就形成非常复杂、庞大的综合控制系统,结合了给水系统的自动、顺控、保护等多种功能。
锅炉全程给水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辅机的损耗。
1.300MW机组的给水系统示意图:图1:给水系统示意图由图1可知,给水系统中,给水泵包括两台电动泵,一台汽泵。
每台电动泵容量为50%MCR(最大额定流量),汽动泵容量为100%MCR。
2.经典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两种控制方案。
一是两段式给水控制方案,采用变速给水泵控制给水母管压力,给水调节阀控制汽包水位。
这一方案将两个控制系统从热力系统上分段,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不利于机组的经济运行和给水泵的安全运行,特别是不能适应较大的负荷变化。
二是一段式给水控制方案,是采用变速给水泵控制汽包水位,给水调节阀控制给水母管压力。
开题报告 热电厂220th煤粉锅炉设计

题目: 兰州二热电厂 220t/h 煤粉锅炉设计
学 院: 轻工学院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 级: 2 班 姓 名: 崔利婷 学 号: XX 指导教师: XX
20XX 年 3 月 23 日
一、选题背景
1、题目来源: 目前,燃煤锅炉在工业生产或热力发电厂中的使用很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也更为重要,因此在如何提高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降低其造价,增长其使用寿 命,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现今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种大量使用煤炭的 方式,造成了大量的 NOX 排入大气中,使大气环境不断恶化,主要是氮氧化物(NOx)、 硫氧化物的污染,已成为锅炉发展和研究的重大问题。我们通过对燃煤锅炉的设计 进一步了解锅炉以提高其性能。 2、煤粉锅炉简介: 燃煤经制粉设备干燥、磨制成煤粉,并用热风或磨煤乏气将煤粉通过燃烧器送 入炉膛,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燃烧的锅炉。 煤粉炉是指以煤粉为燃料的悬燃炉。它的 炉膛是用水冷壁炉墙围成的大空间,磨碎的煤粉(颗粒直径约为 0.05-0.1mm)和空 气经喷燃器混合后,喷入炉膛燃烧。煤粉的燃烧分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燃烧阶段和 燃尽阶段。与此相对应,炉膛也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喷燃器出口附近为着火区,出 口的上方为燃烧区,燃烧区之上部一直到炉膛出口为燃尽区。适用的煤种多,既可 烧中、次煤或低热值低煤,也可烧粘结性较强的煤,是现代燃煤锅炉的主要形式, 特别适合于发电厂的大型锅炉,容量较大(D≥35t/h)的工业锅炉也常常采用。煤 粉炉需要配备磨煤设备和相应的除尘装置,燃烧工况的组织比较复杂,影响燃烧稳 定性的因素较多。煤粉炉的飞灰量高达 80-90%,需配备高效除尘装置。 3、应用性: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电是由燃煤电站生产的,各种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煤粉 (即粉状燃料),在电站锅炉中用来产生蒸汽开动蒸汽轮机。 4、先进性: 煤粉锅炉热壁稳燃带,是将稳燃带即耐火材料敷设区域。设置在燃烧器下部非燃 烧反应区域,即冷灰斗区域。敷设的范围视煤种而定。这样使水冷壁变成热壁,有利 于稳定燃烧。由于该区域没有煤粉,温度较低,为非蒸发区,因此不会产生将稳燃带即 耐火材料敷设区域。设置在燃烧器下部非燃烧反应区域,即冷灰斗区域。敷设的范 围视煤种而定。这样使水冷壁变成热壁,有利于稳定燃烧。由于该区域没有煤粉, 温度较低,为非蒸发区,因此不会产生结焦,不会使热蒸汽超温或导致过热蒸汽管 爆管。这样既保证低挥发份煤或低热值煤的稳定燃烧,又保证炉膛不结焦,运行安 全、可靠。 它具有带有风膜冷却的圆管或方管的煤粉主燃烧器和装在其内部的点火燃烧器 组成,点火燃烧器具有多孔介质小油枪和一次煤粉燃烧室,一次煤粉燃烧室上设有
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作用是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为各种工艺提供动力。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锅炉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锅炉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从锅炉的基本原理、设计参数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锅炉的基本原理锅炉是将水转化为蒸汽的热能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在锅炉内,燃料燃烧产生热能,使水加热并转化为蒸汽。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炉膛、传热面、烟气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等。
三、锅炉设计参数的选择在进行锅炉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以确保锅炉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
其中包括锅炉容量、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燃料种类等。
锅炉容量的选择应根据工艺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进行合理的匹配,以避免能源浪费和投资成本过高。
蒸汽压力和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的承受能力进行确定。
燃料种类的选择应考虑其供应稳定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四、锅炉性能的评价指标锅炉的性能评价指标包括热效率、排放标准、运行可靠性等。
热效率是衡量锅炉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锅炉输出的热量除以燃料输入的热量。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排放标准是指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合理控制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运行可靠性是指锅炉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故障率,其提高可以减少生产停机和维修成本。
五、锅炉性能优化的方法为了提高锅炉的性能,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优化。
首先是燃烧优化,通过调整燃烧参数和改善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是传热优化,通过改善传热面的结构和材料,提高传热效率和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还可以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锅炉烟气中的余热利用起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是运行管理优化,通过合理的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保证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六、结论锅炉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主要涵盖了锅炉的基本原理、设计参数选择、性能评价指标以及性能优化方法等内容。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重点解决的问题
主要内容:
1、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2、基于单片机设计总体方案,进行PID控制规律的选用与数字化。
3、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输入信号接口电路、外围电路等。
4、软件设计,包括初始化及主程序、控制程序、A/D和D/A转换程序及其他处理程序。
5利用PROTUES仿真。
重点解决的问题:
锅炉是我国工业生产和生活上应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热力设备,是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其产物蒸汽不但可以作为蒸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而且还可以作为驱动设备的动力源。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是锅炉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已成为保证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锅炉往往负荷变化大,起停频繁,依靠人工操作很难保证其安全、稳定地在经济工况下长期运行。温度过高,会使蒸汽带水过多,汽水分离差,使后续的过热器管壁结垢,影响了生产安全;温度过低又将破坏部分水冷壁的水循环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从而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工业过程对锅炉控制系统都有很高的要求,在锅炉运行中,保证过热蒸汽的温度在正常的范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完成论文的初稿;
修改、完善毕业设计并送指导老师审阅;
完成论文的PPT文件,准备毕业答辩。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同学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设计意图和课题意义清
楚明确,设计了初步的研究方案,预见了难点和关键问题,并拟定了工作计划,
为开题做了充分准备。目前已达到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1、了解锅炉过热蒸汽的工艺过程,对被控对象进行分析,设计控制方案。
家用热锅炉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要实现单片机对炉温的控制,首先要对温度进行采样,然后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返回给单片机。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它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易配处理器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构成多点温度测控系统,可直接将温度转化成串行数字信号(按9位二进制数字)给单片机处理,且在同一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传感器芯片,它具有三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温度测量范围-55~+125℃,可编程为9~12位A/D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5℃,被测温度用符号扩展的16位数字量方式串行输出,其工作电源既可在远端引入,业可采用寄生电源方式产生,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到三根或者两根线上,CPU只需一根端口线就能与多个DS18B20通信,占用微处理器的端口较少,可节省大量的引线和逻辑电路。从而可以看出DS18B20可以非常方便的被用于远距离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电炉温度控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模拟PID、数字PID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展到智能控制,每一步都使控制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随着社会需要和技术发展,优化算法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完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优化算法被提出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出现,其优越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在目前的研究中,只有几种基本的和改进的优化算法在炉温优化设定中应用。可以预见,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将会有更多先进的优化算法应用于炉温的优化设定。智能控制的优越性、有效性已经无法被取代,它已经成为现在控制技术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并且可以与其他多种控制方法进行结合,在炉温控制中,主要是采用智能控制方法或智能控制与其他方法相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计算机性能的提高,计算机控制也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智能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加热炉控制方法的一种趋势!
锅炉 开题报告

3、课题的预期成果
确定锅炉的各结构的尺寸,对各部分进行任务计算,结果满足需求且能有高的锅炉效率,以节约燃料消耗。
4、开展课题研究拟搜集的资料、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备的支撑及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洪杰.空冷式换热器[R].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2006
[2]马义伟.国外空气冷却器近况.化工炼油机械通讯:1978
江 苏 大 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基本情况
课题
情况
课题名称
29WM热水锅炉热力计算
课题来源
自选
开题时间
2015.3
计划完成时间
2015.6
课题承担人(学生)情况
学生姓名
张慧敏
性别
女
在读学历
本科
入学时间
2011.9
毕业时间
2015.6
所学专业
电厂热能工程
开题报告

给水泵驱动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热经济性的高低。从国际上看,以英、法、德、意等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倾向于采用电动方式。原因是:他们生产的小汽机内效率几乎相等于电能传递效率和主机低压缸内效率的乘积,电动驱动方式的综合投资要比汽动驱动低得多。而美、日、前苏联则认为他们生产的小汽机内效率高,并大于电能传递效率和主机低压缸内效率的乘积,故认为汽动驱动方式优于电动驱动方式。我国由于引进美国技术而多采用小汽机驱动方案。实际上,由于国产小汽机的内效率较主机低压缸内效率低得多,其经济性需作进一步论证[3]。
根据《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DL5060-2011)中的要求并结合现在国内电厂的实际配置情况,得出国内300MW机组常规的给水泵配置方案(单元方案)如下[7-9]:
(1)2台50%汽泵+ 1台50%调速电泵;
开题报告(基于PLC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PLC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教师命题课题类型BX 指导教师金楠学生姓名杨宗豪学号201042067 专业自动化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工业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工业控制系统是工业技术的重要项目,而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更是工业控制系统的重中之重,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已经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调研资料准备PLC的快速发展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 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电热锅炉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可将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具有效率高,体积小,无污染,运行安全可靠,供热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是理想的节能环保的供暖设备。
加上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电热锅炉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用水中应用越来越普及。
电热锅炉目前主要用于供暖和提供生活用水。
主要是控制水的温度,保证恒温供水。
因此在工业控制中锅炉的温度控制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环节。
二设计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以锅炉为被控对象,以锅炉出口水温为主被控参数,以炉膛内水温为副被控参数,以加热炉电阻丝电压为控制参数,以PLC为控制器,构成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采用PID算法,运用PLC梯形图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实现锅炉温度的自动控制。
是工业锅炉温度控制系统更加稳定,使控制系统更加准确。
三设计要求1.熟悉课题,明确本课题的任务与要求。
2.收集查询与本课题有关系的文献资料,写出开题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周: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对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进度安排作出评价,对是否开题作出决定):
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的电力供应及工业、民用供热所需燃料绝大部分来自煤炭。中国地域辽阔,煤种繁多,为消耗地方劣质煤炭,为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低的污染排放,急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具有综合的社会效益。
2、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
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实践,该类锅炉(尤其是75吨/时等级)暴露出一些问题,运行状况普遍不佳,表现如下: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何心良,我国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减排对策探讨(工业锅炉研 究所, 200126)
[2]樊泉桂,阎维平、锅炉原理、:中国电力、2004
[3]林宗虎,徐通模、实用锅炉手册、:化学工业、1999
[4]童有武,孝勇、锅炉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实用手册、:地震、1999
[5]朱全利、锅炉设备及系统、:中国电力、2006
[6]弘睿、工业锅炉技术标准规应用大全、:中国建筑工业、2000
[7]俊凯,幼庭、锅炉原理及计算、第3版、:科学、2003
[8]钦新,我国工业锅炉未来发展分析【J】.工业锅炉,2007(1)1-9
[9]MA Su-xia,LI Hong-ge,Static Behaviors and Optimization Operation Techniques Fo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030024, China
(2)锅炉岛的可用率较高。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岛的可用率已达90%左右。由于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先进合理,安装质量保证,有专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设备,辅机、给煤系统等的可靠性高,因此锅炉岛的连续运行时间达半年左右甚至更长。
(3)锅炉的燃烧效率较高。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均在97%以上,较高的可达98%-99%。飞灰含碳量可达1-3%。
3、根据任务书要求将热力计算完成后画出锅炉总体的结构图。
4、计算烟风道阻力,完成计算后进行校核检查。
5、在进行设计时,根据设计任务采用设计热力计算。在对锅炉各个部件进行计算时,可根据指定的烟气温度及受热工质的温度确定各部件的吸热量,然后计算温差及传热系数,并由传热方程求出受热面的数值。整台锅炉热力计算完成后,可根据以求得的排烟温度之值,去校正排烟热损失、锅炉效率和燃料消耗量,然后再根据热空气温度的计算值和在炉膛传热计算中已确定的炉膛出口处的烟气温度,去校正炉膛辐射受热面的吸热量。
研究人员及锅炉制造厂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和设计所进行的必要的实验工作不够系统,对炉全部工作特性认识不足,设计经验不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中,应先做冷态和热态实验,对煤进行试烧,在掌握流场、热平衡等的基础数据后,再进行整个锅炉岛的设计。而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所做的设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4、磨损问题。在锅炉燃烧室下部,分离器附近,尾部受热面磨损较快。
5、热工控制系统不完备,仪表配置不合理,测点不足,司炉盲目操作。
6、环保问题,由于电气除尘器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许多电厂的电气除尘器投入率较低,且投入后的除尘效果未达设计值,致使烟囱冒黑烟,个别电厂燃用的是高硫煤,但没有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采取炉掺烧石灰石粉的脱硫措施。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25MW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
学生
白雪
专业班级
热能10-2
学号
1016102100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是一项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清洁煤燃烧技术。无论是锅炉本身的大型化还是各种配套的技术和设备都能适应用户的各种不同要求,而且对环保的要求也加快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迅速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除了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好、燃烧效率高(接近或达到煤粉炉效率)等特点外,还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因其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等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特别是燃料颗粒的高温分离后多次循环促使炉湍流运动强烈,燃尽条件优越。一直以来,流化床锅炉炉传热传质问题非常复杂,数学模型均需要进行必要的简化和假设,然后根据锅炉燃料的燃烧特点以及各个受热面的物理特征和传热特性,根据经验进行设计,本课题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25MW锅炉的方案设计探索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设计的规律和计算方法,使循环流化床锅炉达到设计准确,运行可靠。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够强化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是进行工程基本训练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对我们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优良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循环流换床锅炉的设计过程,培养了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拿捏现代设计方法,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并培养了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同时,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深入了解,也希望能够发现解决其各种运行问题的额方法。
二、国外研究现状简述:
1、 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先进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础工作扎实。国外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入,设计方法科学先进。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中,利用相应的计算软件并进行冷态、热态实验,对燃料进行试烧等。另外,国外是在较低容量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1-2年的性能测试,在掌握全部的特性曲线、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后,才向大型化发展的,这样就保证了较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文明,经济运行。
1、锅炉连续运行时间较短,启停炉次数较多,75T/H炉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2000小时左右(包括压火热备用时间),一般连续运行时间只有550小时左右。
2、初期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除个别燃用褐煤的炉子外,普遍反应负荷带不上去,或很难稳定在满负荷状态。
3、普遍返应对高灰份,高挥发份煤,负荷易带,燃烧效率高,对低灰份,低挥发份煤则出力不足,燃烧不易稳定。
7、炉体密封问题,许多循环流化床锅炉炉体密封较差。运行时漏灰严重,锅炉房环境严劣。
8、除灰渣系统不通畅。炉底排渣均未设置冷渣器,直接排红渣,不仅热损失大,而且劳动条件不能保证。
9、某些电厂的来煤品种变动过于频繁,含水量又较大,使锅炉燃烧状况不易稳定,司炉操作困难。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在锅炉设计、制造、锅炉安装施工、运行操作、运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辅助系统及辅机,工程设计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
[13]德昌,汉平. 锅炉改造技术【M】.:中国电力,2000.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1~2周: 熟悉课题,进行毕业实习
3~4周: 查阅文献,写文献综述,完成英文翻译
5~6周: 确定课题的设计方案
7~8周: 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9~11周:方案设计、计算以及对设计结果的分析
12~13周:熟悉CAD软件的应用,应用CAD软件绘制设计图纸
[10]Wang Yu-ming Chongq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Chongqing 400020,China
[11]岑可法,倪明江,等. 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M】. :中国电力,1997.
[12]王智微,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物料平衡的研究 (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 710032)
3、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而且设计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是热力计算,所以思路方法如下:
1、搜集循环流化床的中文及外文文献,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现状和设计容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
2、在热力计算中需要大量数据计算,有必要时利用Excel进行综合数据列表分析并计算。
(4)锅炉的负荷可调节性好,自控水平高。国外控制系统的设备过关,在较大容量的循环流化床上均实现了闭环自动控制,参数调整及时迅速,运行操作简便。
(5)大型化步伐快。国外150MW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投运,250MW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开始设计。预计到2000年,会出现300-400MW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