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精彩寓言故事三篇

合集下载

古代寓言故事大全【四篇】

古代寓言故事大全【四篇】

【导语】寓⾔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学体裁的⼀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借喻⼿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的未来。

下⾯是整理分享的古代寓⾔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古代寓⾔故事:楚⼈渡河 楚国⼈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以便趁宋国⼈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到澭河边测量好⽔的深浅,并在⽔浅的地⽅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突然⼤涨,⽽楚国⼈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

加上⼜是夜间,结果,⼠兵、马匹⼤批地进⼊深⽔、漩涡,使楚军措⼿不及。

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搅得⼈仰马翻、惊骇不已。

漆⿊中,澭⽔⾥⼈喊马嘶、⼀⽚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般。

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侥幸没死的也⽆法前进,只好⽆功⽽返。

先前,楚国⼈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

如果河⽔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

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暴涨,⽔位升⾼了许多,⽽楚国⼈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变化。

⼈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篇⼆】古代寓⾔故事:愚公移⼭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河阳的北⾯有两座⼤⼭,⼀座叫太⾏⼭,⼀座叫王屋⼭,⼭⾼万丈,⽅圆有七百⾥。

在⼭的北⾯,住着⼀位叫愚公的⽼汉,年纪快九⼗岁了。

他家的⼤门,正对着这两座⼤⼭,出门办事得绕着⾛,很不⽅便。

愚公下定决⼼要把这两座⼤⼭挖掉。

有⼀天,他召集了全家⽼⼩,对他们说:"这两座⼤⼭,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家⼀起努⼒,把它挖掉,开出⼀条直通豫州的⼤道,你们看好不好?" ⼤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提出了疑问。

古代有趣的寓言故事三篇

古代有趣的寓言故事三篇

古代有趣的寓言故事三篇【篇一】古代有趣的寓言故事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不过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不过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篇二】古代有趣的寓言故事有3位老人都擅长吹牛,平时与人谈话,一般没人吹得过他们。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篇一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

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2.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

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

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3.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

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4.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5.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中国古代精彩寓言故事【五篇】

中国古代精彩寓言故事【五篇】

【导语】寓⾔多⽤借喻⼿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古代精彩寓⾔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中国古代精彩寓⾔故事【篇⼀】 从前,楚国有个⽼头以饲养猴⼦为⽣,楚国⼈都把他叫作狙(ju)公。

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后都在院⼦⾥给他的猴⼦们分配任务。

他让⽼猴⼦带着猴⼦们跳出去,采摘⼭⾥果树的果实。

晚上,等猴⼦们回来了,狙公就逼着猴⼦们交出它们所采果实的⼗分之⼀。

光靠着这些猴⼦采来的果实,他就可养活⾃⼰,⽽且还略有盈余。

有⼀次⼏个猴⼦觉得⾃⼰⽩⽩⾟苦⼀场,狙公却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实,狙公就对它们棍棒相加,⼀阵毒打。

猴⼦虽然觉得每天采摘果实是件苦活,可⼜怕狙公的棍棒,不敢违背狙公的命令。

有⼀天,⼀只不懂事的⼩猴⼦突然问这群猴⼦:“⼭⾥果实累累,难道是狙公亲⼿所种吗?”⼤伙都说:“不是呀,谁都知道这些果树并没有什么⼈去栽种,都是天⽣的。

”⼩猴⼦⼜问:“既然这样,我们⼲吗靠给狙公做苦⼒过⽇⼦呢?”⼩猴⼦话还没说完,猴⼦都已经恍然⼤悟。

当天晚上,猴⼦们趁狙公睡熟之后,悄悄地打破栅栏,弄坏笼⼦。

然后,它们拿上狙公积存的果实,⼿牵着⼿跑进了树林深处,从此再也不回去了。

狙公⼀觉醒来,才发觉猴⼦们都跑光了,他赖以⽣存的⼿段没有了,只得待在家中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寓⾔故事告诉我们:做⼈要⾃⾷其⼒,如果⾃⼰不付出努⼒,企图依赖别⼈,或者靠剥削别⼈过活,最终只能落得像狙公那样活活饿死的下场。

中国古代精彩寓⾔故事【篇⼆】 宋国有⼀个农民,每天在⽥地⾥劳动。

⼀年四季,早上天⼀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野⾛;傍晚太阳快落⼭了,⼜扛着锄头回家。

他实在是很⾟苦。

有⼀天,这个农夫正在地⾥⼲活,突然⼀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见到有⼈⽽受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下⼦撞到农夫地头的⼀截树桩⼦上,折断脖⼦死了。

农夫放下⼿中的农活,⾛过去捡起死兔⼦。

他⾮常庆幸⾃⼰的好运⽓。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8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8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8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中国古代十大寓言故事(优秀10篇)

中国古代十大寓言故事(优秀10篇)

中国古代十大寓言故事(优秀10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一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管庄子,另一个是管与。

管庄子是远近闻名的勇敢的猎手,他常常一个人猎杀虎豹豺狼,无所畏惧。

一次,管庄子来到一座山前,见有两只老虎在那里争吃人肉,正在拼命厮打着。

它们时而举起前腿互相猛扑,时而互相咬住脖颈不放,两虎的咆哮声震撼着山林。

管庄子举起锋利的猎叉,正要上前刺杀这两只老虎,与他同行的管与连忙拉住他,说:老兄且慢!管庄子说:还等什么?现在两只老虎正在厮打,我得乘它们不备刺杀它们。

不然的话,这两只老虎一会儿平静下来,重新和好,我还对付得了吗?管与说:最好的时机还没到。

你想,老虎是凶猛的野兽;人肉,是老虎最美的食物,老虎很喜欢吃人肉,现在两只老虎都抢着吃人肉,它们为争夺这块食物正疯狂搏斗,不最后见一个高低,它们不会罢休,一定会争得你死我活。

两虎真的动怒拼打,弱些的肯定会被咬死,而强些的那只虎也会被咬伤,伤痕累累。

等到它们死的死了,伤的伤了,你再行动,只需要轻而易举地将受伤的老虎刺死,这两只老虎就都属于你了。

这不是做了一件事就能获得双倍好处吗?管庄子恍然大悟。

原来管与给管庄子出的是一个只需付出刺杀一只伤残老虎的代价,却能收到杀死两只老虎的主意。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果然,两个人很轻松地就把两只老虎抓住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二狂泉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

国人饮此水,无不狂;惟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

国人既并狂,反谓国王之不狂为狂。

于是聚谋,共执(拿、持)国君,疗其狂疾,火艾针药(拔火罐、扎针灸、熏艾蒿、服草药),莫不毕具(准备)。

国主不任(忍受)其苦,遂至狂泉酌(舀取)而饮之。

于是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国家,有一泉水,叫做狂泉。

国人饮这个狂泉里的水的,没有不癫狂的。

唯独国君打了一个专供自己饮水的水井,独自汲水喝没有癫狂。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7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7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7篇】古代寓言故事篇一庖丁为梁惠王宰牛。

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样到达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

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明白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明白从什么地方下手。

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

到了这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明白刀就应怎样运作。

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必须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

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

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

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锋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

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罗!所以十九年过去,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

虽然我的技术已到达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留意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但是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

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席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二今天我看了《中国古代寓言》,我们这一册语文书上第二单元日积月累里学的《杯弓蛇影》、《邯郸学步》、《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杞人忧天》、《刻舟求剑》、《井底之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这些寓言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故事和寓意介绍。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5篇)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5篇)

【导语】寓⾔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字,因为妙趣横⽣的寓⾔⼩故事能告诉孩⼦⽣存的⼤道理,可以令孩⼦受益⼀⽣。

下⾯是整理分享的古代寓⾔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古代寓⾔故事:呕⼼沥⾎谱华章 我国唐代诗⼈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章,受到当时⼀些有名望的⼈的赞赏,被认为是⼩神童。

尽管李贺聪颖过⼈,可他依然⼗分努⼒,从⽆丝毫的懈怠,作⽂、写诗都⾮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李贺写诗、作⽂,有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是⼗分注重搜集材料、积累⼼得、捕捉灵感,他特别注意观察⽣活、实地考察。

他习惯于每天早上骑着家⾥那匹瘦马外出游览,每每有了什么见闻或⼼得体会,便当即记录下来,装进随⾝带的绣花锦囊之中。

当太阳落⼭的时候,李贺再往回家的路上⾛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灯时分,家⾥⼈早已吃过晚饭了。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赶紧叫仆⼈端上热过的饭菜,可是李贺依然没有慌着去吃饭,⽽是将⽩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另⼀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

李贺天天如此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办重⼤的红⽩喜事,他都从不停⽌这样做。

⼀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取过锦囊将⾥⾯的东西全倒出来,⼀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别⽆他物。

他母亲想到这孩⼦⼀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样⼦,⼗分⼼疼⼜担忧地叹息道:“这孩⼦真是⾮要把⼼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虽然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沥⾎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做⽂章不能凭主观想象,⽽是要仔细观察⽣活、体会⽣活。

2.古代寓⾔故事: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为了招徕⽣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收拾得清清爽爽,⽽且在门外还要⾼⾼挂起⼀⾯长长的酒幌⼦,上书“天下第⼀酒”⼏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精彩寓言故事三篇
【猎鹰擒鹏】
楚文王年轻的时候,特别喜爱打猎。

他一直希望能够拥有一只超
凡脱俗、勇猛无比的猎鹰跟随左右,在打猎时助自己一臂之力。

于是
他命人在全国各地张贴告示,悬赏重奖献上优秀猎鹰的人。

果然有一天,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来拜见他,献给他一只猎鹰。


只猎鹰体态矫健,浑身的羽毛光滑油亮,像一匹褐色的缎子,没有一
丝杂色,足爪锐利得闪出道道寒光,样子威武神骏,果然不同于一般
的猎鹰。

楚文王很是快乐,想早些看到新得的猎鹰一试身手,于是就
带着它到云梦泽去打猎。

楚文王叫人挖下了许多陷阱,里面埋上尖刺,又布下了大量用来
捕捉动物的夹子和罗网,然后下令放火烧荒。

一时间,浓烟滚滚,火
光冲天,大小飞禽走兽争相奔逃。

这样没头没脑的一阵乱穿,被火烧
伤的、被烟熏倒的、掉进陷阱的、被夹子夹住的、被网罩住的动物不
计其数。

趁着这有利的时机,猎鹰们纷纷竖起了颈上的羽毛,拍打着
双翅,竞相冲出去捕捉猎物,到主人面前邀功请赏。

但不知为什么,
这只刚被献上的猎鹰却伸着颈项,瞪着眼睛呆滞而漠然地瞧着眼前这
一切,一点也没有预备去搏击的意思。

楚文王非常失望,将献鹰的人叫到跟前说:“我的那些鹰已经为
我捕获到了许多猎物了,只有你献的这只鹰连动也没动过,寸功未立。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拿这种下等的蠢物来欺骗我,真是太不像话了!”
献鹰的人辩解说:“我献的这只鹰假如也只和普通猎鹰一样,只
有捕捉野兔山鸡之类猎物的能耐,那我怎么敢把它献给大王呢?请您
耐心地等待显示它才能的机会吧。


楚文王的怒气还未消,突然看见云雾中有一只巨大的飞禽在滑翔,全身雪白。

它速度奇快,看不清形状,闪了几闪就不见了。

这时候,
那只猎鹰双眼光芒四射,展翅如一道闪电般冲向天空,一刹间也消灭
在人们的视线以外。

过了一会儿,天空中下起了大雪。

待人们定睛细看,才发觉是一
片片雪白的羽毛。

然后,一股殷红的鲜血像雨一般倾注下来,大家都
被这奇观惊呆了。

最后,一只硕大无朋的鸟掉落下来,两翅盖住了大
片土地,粗粗一量,竟然有十几里宽。

大家一时都不认识它毕竟是什么鸟,有一位博学多识的人终于认
了出来,就告诉了楚文王说:“这就是大鹏啊!”楚文王大喜,于是
重重赏赐了那个献鹰的人。

在一般的猎鹰都能做的事情面前,这只不平常的猎鹰却显得连平
庸的猎鹰也不如,而遇到了大鹏后,它才显出了本色。

人也是一样,
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发挥出作用,我们要有眼光,做
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越人造车】
越国没有车,越国的人也一直都不懂得该如何造车。

越人很希望
学会造车的技术,好将车用在战场上,增强本国的军事力量。

有一次,一个越人到晋国去游玩。

野外空气新鲜、风景漂亮,他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到了晋国和楚国交界的郊野。

突然,不远处
的一件东西将他的视线吸引过去。

“咦,这不是一辆车吗?”这个越
人马上联想起在晋国见到过的车。

这东西确实是辆车,不过毁坏得很
厉害,所以才被人弃置在这里,这车的辐条已经腐朽,轮子毁坏,輗(ni)也折断了,车辕也毁了,上上下下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但这
个越人对车本来看得不真切,又一心想为没有车的家乡立一大功,就
想方法把破车运了回去。

回到越国,这个越人便到处夸耀:“去我家看车吧,我弄到一辆车,是一辆真正的车呢,可棒了,我好不容易才搞到的呢!”于是,
到他家去看车的人川流不息,大家都想一睹为快。

几乎每一个人都听
信了这个越人的炫耀之词,纷纷议论着说:“原来车就是这个样子的啊!”“看上去怕不能用吧,是不是损坏过呢?”“你不信先生的话吗?车一定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对,我看也是。

”这样,越人
造起车来都摹仿这个车的形状。

后来,晋国和楚国的人见到越人造的车,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讥
讽说:“越人实在太笨拙了,竟然将车都造成破车,哪里能用呢?”
可是越人根本不理会晋人和楚人的讥讽,还是我行我素,造出了一辆
辆的破车。

终于有一天,战争爆发了,敌人大兵压境,就要侵入越国领土了。

越人一点也不惊慌,从容应战,他们都觉得现在有车了,再没什么可
怕的,越人驾着破车向敌军冲过去,才冲了没多远,破车就散了架,
在地上滚得七零八落,越国士兵也纷纷从车上跌落下来。

敌军趁乱杀
将过来,把越人的阵形冲得乱七八糟,越人抵挡不住,死的死,逃的逃,投落的投落,兵败如山倒。

可是直到最后,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
败在了车上。

向别人学习当然是对的,但是应该有所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要是连糟粕也一并纳入怀中,就会栽跟头了。

【伯愁和千里马】
伯愁是伯乐幼年时的好朋友。

成人后,以磨面为生,本小利薄,
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整天愁眉苦脸,像根秋丝瓜。

这天,他从城里回来,却一反常态,笑逐颜开。

老伴惊诧地问:“你拣到宝贝啦,今天这么快乐?”伯愁说:
“我在城里碰到伯乐啦,他答应送我一匹千里马!你算算,千里马日
行千里,夜行八百,一天能磨多少面?往后,咱们的日子不用愁了!”
老伴也听别人说过,伯乐善识千里马。

丈夫这么说,她心里也挺
快乐。

第二天一大早,伯愁就把家里那匹拉磨的黑马牵到城里去。

中午,骑着一匹浑身像锦缎裹着似的枣红马回来了。

他高快乐兴地对老伴说:“看见没有?这是匹千里追风赤兔马!我骑着它从城里回来,百把里路,不到一个时辰就到家了!”
惊奇的是,这匹赤兔马拉起磨来,并不比原来那匹黑马快多少,
伯愁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脸上又堆满了愁云。

“唉!世人都说伯乐善识千里马,我看他是徒有虚名而已!”伯
愁长吁短叹地说。

不久,从城里回来的人说,伯乐在马市上又发觉了一匹千里乌骓马。

这匹乌骓马,很像伯愁家原来那匹拉磨的黑马。

伯愁听了,一个劲地摇头:“笑话!笑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