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 记住这 步 拿下合并报表 的题目

合集下载

中级会计实务第21章财务报告内部投资的抵销——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的企业合并案例(区别应税合并)

中级会计实务第21章财务报告内部投资的抵销——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的企业合并案例(区别应税合并)

中级会计实务第21章财务报告内部投资的抵销——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的企业合并案例【基础知识题】甲公司2022年和2023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2022年度有关业务资料①2022年1月1日,甲公司以定增股份100万股,自非关联方换入乙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每股面值1元,每股公允价值20元,假定不考虑发行费用。

当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00万元,其中,股本500万元,资本公积200万元,盈余公积200万元,未分配利润600万元。

当日乙公司有一栋办公楼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尚可使用20年,假定无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税法政策认定此合并为免税合并。

②202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30万元,当年乙公司分红20万元;③ 2022年末乙公司因持有其他债权投资而增加其他综合收益50万元。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则有关2022年甲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及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如下:专题一:合并当日的会计处理1.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2000贷:股本1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002.编制合并当日合并资产负债表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子公司的数据调为公允口径:借:固定资产1000贷:资本公积750递延所得税负债250(与应税注意区别)3.合并当日的抵销分录:借:股本500资本公积950(200+750)盈余公积200未分配利润600商誉650[2000-(1500+750)×60%]贷:长期股权投资2000少数股东权益900专题二:2022年末甲公司个别报表及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1.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分录:乙公司分红时:①借:应收股利12贷:投资收益12②借:银行存款12贷:应收股利122022年末其投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

2.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将子公司的数据调整为公允口径:①借:固定资产1000贷:资本公积750递延所得税负债250(与应税注意区别)②借:管理费用50贷:固定资产50③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2.5贷:所得税费用12.5(与应税注意区别)(2)然后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为权益法:①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万元,当日所占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为1350万元[(1500+750)×60%],形成商誉650万元,无须追溯,直接在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中确认商誉即可;②被投资方分红的追溯:借:投资收益12贷:长期股权投资12③被投资方净利润的追溯首先将子公司的净利润修正为公允口径:300-(50-12.5)=262.5(万元);然后作如下追溯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157.5(262.5×60%)贷:投资收益157.5④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的追溯借:长期股权投资30贷:其他综合收益30⑤追溯后的投资余额=2000-12+157.5+30=2175.5(万元)。

会计经验:案例学习合并报表的好方法

会计经验:案例学习合并报表的好方法

案例学习合并报表的好方法合并报表是中级考试中的特大重点,也是学习的头号难点,我告诉大家,学习的方法还是老招:搞懂原理,理清主线,逐点学习。

也许还没弄清楚什么是合并报表,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企业集团,有母公司和一个或几个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年末都各自有自己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各自的报表叫个别报表,但是,站在集团的角度来说,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企业集团中的一分子,整个企业集团,对外只能有一份财务报表,用来反映这个集团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等,这份财务报表里,就囊括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财产、经营成果。

在整个集团的一年的经营当中,可能会出现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互出售商品、固定资产、互负债务等等情况,而且,他们各自的财务也是单独核算的,因此,在互相出售东西的时候,大多会按市场价出售,会产生利润。

因为集团对外只有一份财务报表,对于外面的人来说,你们集团内部互相交易,独立核算赚了多少钱这没问题,但是整个集团对外来说可是没赚到一分钱,对外是不能产生利润的。

这也是准则当中不允许的,想一想,如果允许产生利润,那么,这个集团不用做生意了,成立几个子公司,每天就搞内部交易,一年下来,也能搞上几个亿的利润,这事,能行吗?所以,在编制对外的集团合并报表的时候,就产生了抵销内部交易利润的办法,这在会计上就叫编制抵销分录,抵销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明白这一点以后,大家对学习合并报表应该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

(注:1、以下所有内容皆是针对控股51%以上的企业控股合并以及虽然控股51%以下但实质上控制了企业这两种情况来说,对于50%以下的其他合并方式,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内容。

2、企业合并有三种:吸收合并、控股合并、新设合并。

以下所述的是控股合并的分录,并没有说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这两种方式。

3、以下所述的均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编制没那么多步骤)那么,合并报表的主线是什么呢?小鱼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出一个主线:1、判断合并类型(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2、编制合并日的合并报表3、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报表主线很简单,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编合并报表。

2023会计中级合并报表试题

2023会计中级合并报表试题

一、选择题1.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下列哪项不属于需要抵销的内部交易或事项?A.母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的交易(需要抵销)B.子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交易(需要抵销)C.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需要抵销)D.子公司与第三方之间的交易(正确答案)2.合并报表编制中,关于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的抵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均全额抵销(正确答案)B.只抵销内部销售收入,不抵销内部销售成本C.只抵销内部销售成本,不抵销内部销售收入D.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均按一定比例抵销3.在合并报表中,对于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正确答案)B.少数股东权益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并列示C.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利润表中体现D.少数股东权益不需要在合并报表中反映4.下列哪项不属于合并报表编制的前提条件?A.母公司能够控制子公司(正确答案:这是合并的前提,但题目要求选不属于前提条件,故此表述有误,实际应选择不属于前提条件的选项,此处为引导性文字)B.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但无需调整即可直接合并C.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但无需调整即可直接合并(正确答案)D.子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审计5.在合并报表中,关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部分需要抵销(正确答案)B.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原价全额抵销C.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不需要抵销D.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需要抵销6.下列哪项不属于合并报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A.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和事项是否已正确抵销B.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已正确抵销C.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是否与母公司一致并进行了相应调整D.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正确答案)7.在合并报表中,关于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部债权债务需要全额抵销(正确答案)B.内部债权债务按一定比例抵销C.只有内部债权需要抵销,内部债务不需要抵销D.只有内部债务需要抵销,内部债权不需要抵销8.下列哪项不是合并报表编制的目的?A.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答案:这是合并报表的目的,但题目要求选不是目的的选项,故此表述有误,实际应选择不符合目的的选项)B.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C.为企业集团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有用的信息D.单独评价子公司的盈利能力(正确答案)。

会计中级实务-第二十章财务报告-第二节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会计中级实务-第二十章财务报告-第二节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会计中级实务-第二十章财务报告-第二节合并财务报表概述考点2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考点精讲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提,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1.控制的定义和判断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服金额。

投资方只有在同时具备以下两个要素时,才能控制被投资方。

⑴因涉入被投资方而享有可变回报。

名师解读可变回报,是不固定且可能随着被投资方业绩而变化的回报,可以仅是正回报,也可以仅是负回报,或者同时包括正回报和负回报。

⑵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投资方能够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时,称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享有“权力”。

2.母公司与子公司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母公司和子公司相互依存,有纯美公司必然存在子公司,有子公司必然存在母公司。

⑴母公司。

母公司是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主体(含企业、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以及企业所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下同)的主体。

⑵子公司。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主体。

只要是能够被母公司施加控制的,都应纳入合并范围。

但是,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或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不再是母公司的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3.纳入合并爱雷锋日特殊情况——对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投产方通常应当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整体进行判断。

但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投资方应当将被投资方的一部分视为被投资方可分割的部分,进而判断是否控制该部分(可分割部分)。

⑴该部分的资产是偿付该部分负债或该部分其他权益方的唯一来源,不能用于偿还该部分以外的被投资 方的其他负债。

⑵除与该部分相关的各方外,其他方不享有该部分资产相关的权利,也不享有该部分资产我是什么现金流量相关的权利。

4.合并范围的豁免——投资性主体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包括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单位可分割部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

中级会计职称合并财务报表笔记及全部内容分步讲解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级会计职称合并财务报表笔记及全部内容分步讲解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第十九章财务报告一、1.合并财务报告以控制为基础,共同控制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已经删除了,所以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均不属于合并报表编制范围。

2.控制的认定标准:定量及定性定量:实际控制50%以上,直接拥有间接拥有和混合拥有,混合拥有计算方法是加法而不是乘法,简单例子:A企业拥有C企业35%股权,拥有B企业70%股权,B企业拥有C企业20%股权,那么A企业拥有C企业的表决权比例为:35%+20%=55%,不能是35%+20%*70%=48%定性:(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3.企业应该将全部子公司都纳入合并范围。

受到外汇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子公司也要纳入合并范围。

以下情况不纳入合并范围:(1)已经进行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3)不能控制的其他情形等。

3.财务报表的构成: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二、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㈠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子公司,要调整投资日时资产公允与帐面价值的不同,并且要调折旧。

假设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S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

20×7年12月31日,P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 000万元①,拥有S公司80%的股份。

P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说明:20×7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 000万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在20×7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25-1。

中级会计实务练习题: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中级会计实务练习题: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中级会计实务练习题: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被投资方不应纳入投资方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有( )。

A.投资方和其他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实施共同控制B.投资方拥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但不能控制被投资方C.投资方未拥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但有权决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D.投资方直接拥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但被投资方已经被宣告清理整顿【正确答案】ABD【知识点】本题考核点是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答案解析】纳入投资方合并财务合并范围的前提是实施控制,选项A和B没有达到施控制;选项D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不是母公司的子公司,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多项选择题关于合并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仅考虑投资方及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B.在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同时考虑投资方及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和保护性权利C.投资方仅持有保护性权利不能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也不能阻止其他方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D.在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仅考虑投资方及其他方享有的保护性权利【正确答案】AC【知识点】本题考核点是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答案解析】在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仅考虑投资方及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不考虑保护性权利,选项B和D错误。

多项选择题下列项目中,属于A公司合并范围的有( )。

A.A公司持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投票权,但当这些投票权不是实质性权利B.A公司持有被投资方48%的投票权,剩余投票权由数千位股东持有,但没有股东持有超过1%的投票权,没有任何股东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或能够作出共同决策C.A公司持有被投资方40%的投票权,其他十二位投资者各持有被投资方5%的投票权,股东协议授予A公司任免负责相关活动的管理人员及确定其薪酬的权利,若要改变协议,须获得三分之二的多数股东表决权同意D.E公司拥有4名股东,分别为A公司、B公司、C公司和D公司,A公司持有E 公司40%的普通股,其他三位股东各持有20%,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董事由A公司任命,剩余2名分别由B公司、C公司任命【正确答案】BCD【知识点】本题考核点是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中级会计实务合并报表

中级会计实务合并报表

中级会计实务合并报表在中级会计实务中,合并报表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实务操作中的难点之一。

它对于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关键意义。

合并报表,简单来说,就是将母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视为一个整体来编制的财务报表。

为什么要编制合并报表呢?这是因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主体,但在经济实质上是一个整体。

通过合并报表,可以消除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展现出整个企业集团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编制合并报表的第一步是确定合并范围。

只有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才需要纳入合并范围。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在判断是否控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表决权比例、潜在表决权、合同安排等。

接下来是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首先要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如果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进行调整。

然后是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这是合并报表编制的关键环节。

在工作底稿中,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数据过入,并进行加总。

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抵销处理。

调整处理主要包括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因为母公司在个别报表中通常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而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其调整为权益法。

这样才能反映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抵销处理则是合并报表编制的核心。

常见的抵销项目包括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交易抵销等。

比如,母公司销售商品给子公司,如果子公司尚未将这批商品对外销售,那么从集团整体来看,这只是存货的内部转移,并未实现真正的销售。

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抵销母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子公司的存货成本,同时抵销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九章第七节讲义1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九章第七节讲义1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九章第七节讲义1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例题25·计算题】教材【例19—10】。

20×8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0 000 000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取得对S公司的控制权(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非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属于应税合并):P公司在20×8年1月1日建立的备查簿(见表19-2)中记录了购买日(20×8年1月1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

20×8年1月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5 000 000元,其中:股本为20 000 000元,资本公积为15 000 000元。

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

P公司和S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分别见表19-3和表19-4,20×8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别见表19-5、表19-6和表19-7。

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致;P公司和S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均为25%;除S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存在暂时性差异外,P公司的资产和负债、S公司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均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出现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

P公司在编制由P公司和S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20×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以下内部交易或事项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抵销或调整处理。

1.P公司20×8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35 000 000元系向S公司销售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30 000 000元。

S公司在本期将该产品全部售出,其销售收入为50 000 000元,销售成本为35 000 000元,反映在S公司20×8年的利润表中。

对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时。

应在合并工作底稿(见表19-8)中编制如下抵销分录:[答疑编号3265190602]『正确答案』(1)借:营业收入35 000 000贷:营业成本35 000 0002.S公司20×8年确认的应向P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费用为200 000元(假设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差较小,发生的债券利息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一:做调整分录
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即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调整购买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

借: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
贷:资本公积(告诉什么项目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就调整哪些项目,差额倒挤到资本公积)
然后调整递延所得税和资本公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本公积(差额倒挤)
调整相关资产的折旧和摊销: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上述调整的管理费用金额×所得税率)
步骤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先将子公司实现净利润按照上述调整分录影响的损益调整为以母公司视角的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上述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金额×母公司持股比例)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子公司其他权益变动中母公司享有的份额)
步骤三: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
借:股本/实收资本(子公司年末数)
资本公积(子公司年初数+本年发生数+上述调整分录中的借贷方代数和)
盈余公积(子公司年初数+本年提取数)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初数+调整后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数分配现金股利数)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发生数)
商誉(倒挤,也可以用合并成本减掉购买日享有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验算)
贷:长期股权投资(经过上述调整后的最终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除商誉外的所有金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步骤四:将母子公司利润分配过程抵销
借:投资收益(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未分配利润期初数)
贷:提取盈余公积(本年提取数)
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总额)
未分配利润--年末(倒挤,可以和步骤三的演算是否一致)
步骤五:抵销本期内部交易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1)针对内部购销存货:
借:营业收入(全部存货交易金额,不含增值税)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未对外销售部分中包含内部销售毛利)
内部跌价准备,即对内部销售利润形成的存货成本计提的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上述抵销分录中存货的贷方金额×所得税率)
借:少数股东权益(上述抵销分录中涉及的损益金额×(1-所得税率)×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贷:少数股东损益
连续抵销时,只需将商誉利润表项目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

(2)针对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抵销:
A.内部销售方为存货,购入方确认为固定资产
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
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
同时逆流交易情况下,在固定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扣除所得税影响)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同时逆流交易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扣除所得税影响)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损益
贷:少数股东权益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B.内部销售方为固定资产,购入方也确认为固定资产
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利得】
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
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第二年:
①将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该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
②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上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③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④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差额】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所得税费用【差额】
C.固定资产清理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提前清理;期满清理;超期清理。

无论是哪种情况,清理当期的抵销处理都相同。

清理期末,账面已经不存在内部固定资产,而其包含的未实现利润已经转入营业外收支(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因此,抵销分录比照使用期间,用营业外收支替代固定资产(含累计折旧)项目即可。

处置收益用营业外收入,处置损失用营业外支出,无需考虑方向,处置损益的金额也没有任何影响。

①抵销内部固定资产原价中的未实现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
②抵销以前期间多计提的折旧费用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③抵销本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
借:营业外收入
贷:管理费用
注:假如该固定资产清理为净损失,则上述分录中的"营业外收入"科目应换成"营业外支出"科目。

(3)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比照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的处理方法。

(4)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A.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第一年
内部应收账款抵销时
借:应付账款【含税金额】
贷:应收账款
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时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内部计提坏账准备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二年
内部应收账款抵销时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时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或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内部计提坏账准备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时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或贷):所得税费用
贷(或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B.内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发行方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若是贷方差额则贷记财务费用)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方账面价值)
同时,还应抵销附带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借:应付利息
贷:应收利息
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应收利息与应付利息;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都是相关项目直接抵销,即借记债务(负债),贷记债权(资产)。

注意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抵销项目是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基本就这五步,只要中间不漏掉一笔,合并报表的题目拿到90%的分数是木有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