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2019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2019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但仅能够用耳朵,还能够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能够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相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相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能够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 物理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物理的定义和分类•物理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区别•物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 物理量和物理单位•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国际单位制和常用单位•物理量的测量和误差3. 运动学•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和非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力的概念和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基本内容4. 力和压强•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合成•等效力和平衡条件•弹簧弹性和胡克定律•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 浮力和阻力•浮力的产生原因和性质•浮力的计算和应用•阻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阻力的计算和应用6. 能量与功•能量的概念和分类•功的概念和功率的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滑动摩擦和静电摩擦的能量转化7. 电学基础•电荷和元电荷的概念•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8.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流的串联和并联•虚拟电源的概念和应用9. 电磁感应•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线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10.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概念和传播特征•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和光纤的应用11. 光的颜色与光的衍射•光的颜色和光的组成•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的条件•衍射的定量分析和衍射的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12. 声音与听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征和传播速度的计算•声音的强度和声音的响度•听觉的原理和声音的应用以上提纲概括了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希望对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物理知识提供帮助。
请大家根据这个提纲,结合课堂讲解和教材内容,深入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做好相应的笔记和练习题,以便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加油!。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提纲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提纲|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摘要:二要知识,成倒立、放实像望远镜目镜起放作用;物镜 , 成倒立、放实像,猜你喜欢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复习提纲初二物理上册知识3八年级物理复习方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物理是理科必不可少科目所以初候学物理是非常必要那么期末候考物理成绩定要不要忘了要看复习以下是编分享给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希望可以到你!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运动描述、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机械运动是宇宙普遍现象、参照物定义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情况通常选地面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物体作参照物选择不参照物观察物体结论可能不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所选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相对性二、运动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⑴相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短则运动快(3)比较单位通路程、速物理义速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定义匀速直线运动速等运动物体单位通路程计算公式 v 变形得vv单位国际单位制运输单位k 两单位单位换算36k3、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变化运动叫变速运动平速总路程总物理义表示变速运动平快慢《声现象》复习提纲、声音发生与传播、切发声物体都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物体叫声、声音传播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介质传播速简称声速声音5℃空气传播速是30、回声是由声音传播程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而形成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耳朵里传播途径外界传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听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听觉神把信传给脑人就听到了声音、耳聋分神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引起听觉这种声音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些失听力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只声到两只耳朵距离般不声音传到两只耳朵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方向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特征、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发出声音、音调人感觉到声音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振动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3、响人耳感受到声音响跟发生体振幅和距发声距离远近有关物体振动偏离原位置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响越、音色由物体身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四、噪声危害和控制、当代社会四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学角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杂乱无振动发出声音;环境保护角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声音起干扰作用声音3、人们用分贝(B)划分声音等级、减弱噪声方法声处减弱、传播程减弱、人耳处减弱五、声利用可以利用声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声音发生切正发声物体都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但并不是所有振动都会发出声、声传播声音传播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要靠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这些作传播媒介物质称介质登上月球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声不介质传播速不3、回声声音传播程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人再次听到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朵比原声晚0秒以上() 低0秒则反射回声只能使原声加强(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音调声音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定频率越音调越高5、响声音叫响响跟发声体振动振幅有关还跟声到人耳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发声体所发出声音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从物理角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振动发出声音从环保角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声音都属噪声8、声等级划分人们用分贝划分声音等级30B0B是较理想安静环境超50B就会影响睡眠70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90B以上噪声环境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途径、光直线传播光定义能够发光物体叫光分类然光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规律光种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3光线是由束光抽象而建立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常用方法练习☆什么有雾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光束是直?答光空气是沿直线传播光传播程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太阳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非匀介质不是沿直线传播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形成光传播程遇到不透明物体物体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形成当地球可形成月食孔成像孔成像实验早《墨》就有记孔成像成倒立实像其像形状与孔形状无关5光速光真空速308305k;光空气速约308光水速真空光速3玻璃速真空速3二、光反射定义光从种介质射向另种介质表面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现象叫光反射反射定律三线面法线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入射角光反射程光路是可逆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平行光反射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黑板反光等都是因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平行光反射向着不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方向看到身不发光物体是由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缘故练习☆请各举例说明光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利与弊⑴有利生活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多数物体是由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楼房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教室我们从各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可以声处、传播程和人耳处减弱、温定义温表示物体冷热程单位国际单位制采用热力学温常用单位是摄氏(℃)规定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0沸水温00它们分成00等份每等份叫摄氏某地气温3℃做零下3摄氏或3摄氏换算关系+73K测量温计(常用液体温计①温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有粗细匀细玻璃管外面玻璃管上匀地刻有刻②温计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进行工作常用温计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温;并认清温计分值以便准确数使用温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稍候会儿待温计示数稳定再数;数玻璃泡要继续留被测液体视线与温计液柱上表面相平练习温计玻璃泡要做目是温变化相体积变化上面玻璃管做细目是液体体积变化相液柱变化两项措施共目是数准确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特固液共存吸热温不变熔化特吸热先变软变稀变液态温不断上升熔晶体熔化温熔化条件⑴达到熔⑵继续吸热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特固液共存放热温不变凝固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成固体温不断降低种物质熔凝固相凝固条件⑴到凝固⑵继续放热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任何温下都能发生并且只液体表面发生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因素⑴液体温;⑵液体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身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定义定温下液体部和表面发生剧烈汽化现象②沸沸液体沸腾温沸腾条件⑴达到沸⑵继续吸热沸与气压关系切液体沸都是气压减降低气压增升高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液态叫液化方法⑴降低温;⑵压缩体积处体积缩便运输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程吸热易升华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程放热练习☆要使洗衣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方法⑴将衣展开增与空气接触面积;⑵将衣挂通风处;⑶将衣挂阳光下或温教高处;⑷将衣脱水(拧干、甩干)☆释霜前冷雪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寒化雪是熔化程吸热所以雪寒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声现象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传播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3声音三特性①音调由物体振动频率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②响由物体振动幅定振幅越响越③音色由物体材和结构定不物体音色不人们听到声音基程①鼓膜振动听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脑②颌骨、头骨听觉神脑5声音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声音都是噪声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90B;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70B;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50 B(3)光现象光真空传播速 3 0 8声音空气传播速 v 303元电荷 6 0 9 二要知识光种匀介质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形成、影子形成、瞄准用到三线、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直线传播原理得到)光○然光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不月亮是光)3光三原色红、绿、蓝光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5光反射定律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平面(三线面)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入射角r光折射规律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①像与物体相等(等)②像到平面镜距离等物到平面镜距离(等距)③像与物体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④平面镜成像是虚像(虚像)6光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光路都是可逆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作用紫外线作用① 红外线摇控①杀菌作用②红外线夜视仪②使荧光物质发光判断物质真假③探测病人健康情况③促进维生素合成助钙吸收9光谱太阳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厚边缘薄凹透镜薄边缘厚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出主光轴、焦、焦距5物距()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像距与焦距关系像正、倒像、像虚、实 v 倒立缩实像 v 倒立等实像 v 倒立放实像不成像无限远正立放虚像结论焦分虚实二焦分物近像远像变物远像近像变实像都是倒立虚像都是正立6照相机成倒立、缩实像幻灯机成倒立、放实像放镜成正立、放虚像显微镜目镜起放作用;物镜成倒立、放实像望远镜目镜起放作用;物镜 , 成倒立、放实像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原因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正)8透镜焦 ( 焦距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3《声现象》、声音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切发声物体都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物体叫声、声音传播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声波形式向外传播3、声音介质传播快慢用声速表示它等声每秒传播距离声速跟介质种类有关还跟介质温有关5℃空气声速是30声音空气传播慢液体传播较快固体传播快、回声是由声音传播程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而形成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耳朵里传播途径外界传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听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听觉神把信传给脑人就听到了声音声音传递给脑整程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骨或听觉神损坏)人都会失听觉耳聋分神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声音通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引起听觉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些失听觉人可以骨传导听声音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只声到两只耳朵距离般不声音传到两只耳朵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方向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方位听到声音是立体声三、声音特性、音调声音高低叫做音调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振动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赫z)物体里如振动00次频率就是00z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定围多数人能够听到频率围从0z到0000z动物听觉围通常和人不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高0000z声音叫超声波低0z声音叫次声波、响声音强弱叫做响响跟发生体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物体振动偏离原位置距离叫振幅物体振幅越产生声音响越3、音色由物体身定不发声体材、结构不发出声音音色就不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发出声音乐音波形是有规则四、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学角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杂乱无振动发出声音;从环境保护角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声音起干扰作用声音噪声包括以下几种①交通噪声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是流动性噪声对环境影响突出随着城市交通越越发达车辆拥有量增加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②工业噪声工厂各种机器和设备不但直接对生产者带危害对附近周围居民影响也很工业噪声是造成职业性耳聋元凶③建筑施工噪声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推土机、钻机、风动工具等产生巨噪声④生活噪声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等发出声音以及人群喧哗声、庭噪声等都称生活噪声生活噪声般强不80分贝以下但它使人心烦乱干扰人正常工作与生活、噪声等级和危害人们用分贝(B)划分声音等级噪声等级不所造成危害也不3、噪声控制声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控制噪声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声处减弱、传播程减弱、人耳处减弱五、声利用利用声能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二《光现象》、光直线传播光能够发光物体叫光可分天然光和人造光、光是如何传播传播规律光种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了表示光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条带箭头直线表示光径迹和方向这样直线叫做光线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b影子形成日食月食形成孔成像、光传播速真空或空气光传播速308305k光速远远声速(30)水光速真空3玻璃光速真空3太阳发出光约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我们任何候看到阳光都是太阳8分钟以前发出(太阳到地球平距离960^8千米)光年960^k二、光反射、光反射定律光从种介质射向另种介质表面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现象叫光反射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物体是因物体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眼睛我们能看见发光物体是因物体发出光进入了我们眼睛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入射角这就是光反射定律光反射现象光路是可逆、反射分类⑴镜面反射射到平滑物体表面上平行光反射仍然平行⑵漫反射射到凹凸不平物体表面上平行光反射向着不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像、物相等;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平面镜里所成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关镜面对称)成像原理光反射定律、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像虚像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所成像3、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四、光折射、折射现象光从种介质斜射入另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折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入射角(水、空气、玻璃三种介质相比较传播速较快介质角较)折射光路是可逆五、光色散、色散白光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光因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三原色3、物体颜色透明物体颜色由通它色光定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反射色光定六、看不见光把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颜色光按这顺序排列起就是光谱、红外线光谱靠近红光位置、紫外线光谱靠近红光位置★我们能看见发光物体是因物体发出光进入了眼睛★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物体是因物体反射光进入了眼睛猜你喜欢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复习提纲初二物理上册知识3八年级物理复习方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5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导语】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形对学习进行适当调剂,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
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
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供大家学习参考。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篇一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产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刻消逝(由于本来发出的声音仍在连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蔼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蔼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消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样情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情势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运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进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窄房间声音变大是由于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发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进程中任何部位产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显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样不同,因此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定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遭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阻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沪粤版) -打印版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沪粤版)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 ,符号是m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 ,符号是s ;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5、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
.6、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 ①先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沓纸的厚度为D ,②数出这沓纸的张数为n (注:张数不等于页数,一张纸等于两页),③一张纸的厚度d=D/n 。
7、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的方法: 用两把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配合可直接测量出硬币直径(图1-1) ( 图1-2)8、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 圈,②用刻度尺量出N 圈细铜丝的长度为L ,③细铜丝的直径为d=L/N9、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只与摆长有关需的时间越长。
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10、正确估读三法:如图1-3,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2cm,其中的0.02cm即为估读值。
(2)如图1-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1.70cm。
(3)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2.00cm。
(图1-3)(图1-4)(图1-5)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019-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提纲

2019-2020 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纲要第一章走室一、科学研究:①基地:室;②目的:(察)找出物理象出的原由及律;③重要:拟订划、;④七大:提出、猜想与假、拟订划与、行与采集据、剖析、估、沟通合作。
二、物理① 著特点:在必定条件下,物理象能够有律地重复出;②基:量。
三、度( L)和( t )的量⑴ 度的位及算关系:①中国古代度准:中国木匠尺;国通用度准:米原器。
②在国位制(SI )中,度的基本位是米(m);常用比米大的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位有分米( dm)、厘米(㎝)、毫米( mm)、微米(μ m)、米( nm)、皮米( pm)、米( fm)等。
③ 位算:3-1m 1cm=10-2m 1mm=10-3-6 1km=10 m 1dm=10m 1 μ m=10 m1nm=10-9 m ④光年表示光在 1 年的中所走的行程,所以是度位, 1光年 =3× 108m/s ×365× 24× 60× 60s=9.4608 × 1015m⑵ 度的量:①常用量工具:刻度尺、游卡尺、千分尺、螺旋微器等。
②刻度尺的基本: a. 最小刻度:分度;b. 一次能量的最大尺度:量程;c.开端刻度(一般而言):零刻度。
③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a. 看(使用前要察它的量程、分度和零刻度);b.放(量,被物体的一端要与零刻度,尺要沿被放正,刻度被物体; c. (数,正刻度,并与尺面垂直,在精准量,要估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d. (量由数字(正确、估)和位成,倒数第二位是正确,最末一位是估,包含估在内的量称有效数字)。
④ 度量的意:是最基本的量,学会刻度尺的数方法量器的数拥有广泛意。
⑤科学量重点: a. 合理量器; b. 正确操作和数; c. 科学理数据。
⑶ 差的认识:①定:量与真之的差别;② 生原由: a. 人原由; b. 工具原因;③ 能够防止,差不行防止;④减小差方法: a. 用精细器; b. 提升量技,改量方法; c. 多次量求均匀。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1希望你喜爱物理 物理学的含义: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单位: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就叫做单位。
基本单位: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分度值: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
意义:决定准确程度。
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结果的记录: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注意:学会区分误差与错误) 减小误差的方法
测量时间:基本单位(秒s )其他单位(时h 、分min 、毫秒μs 、纳秒ns )
1.3 常用方法:分割法、辅助法、以直代曲法、滚轮法、平移法 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在实验室中,常用量筒和量杯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注意:测量范围、分度值、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读数)
1L=1000ml 1L=1dm ³ 1m ³=10³dm ³
刻度尺的摆放: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左侧,尺的位置要与被测物体平行。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使用更精
密的测量工具。
3.采取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1.4尝试科学探究
分析与论
证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
据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
验
评估
交流与合
作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
设。
(完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物理学:是研究自解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科学探究环节: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休的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另一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参照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一样。
3、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1Km=103 m 1m=10dm=102cm=103mm=106µm=109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 :精确值+估计值(1位)+单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和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一致),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三、速度1、比较快慢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定义、单位与计算(a m/s = 3.6a km/h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及时间均无关,只等于二者比值②平均速度不能将速度简单求平均值,只能用某段路程除以该段路程的时间。
第三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v s t vt s t s v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及温度有关,但于音调、响度、音色均无关,比如超声波与次声波的速度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1m/s =3.6km/h 。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 测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 V =S /t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 斜面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 20000 HZ。
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
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广、窄)。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三、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发影响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腾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四、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123☃-5-☃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