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症状:抽搐

合集下载

小儿惊厥症状

小儿惊厥症状

小儿惊厥症状小儿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

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小儿惊厥症状,一起来看看吧!(一)惊厥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

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

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低钙血症抽搐时,患儿可意识清楚。

若意识尚未恢复前再次抽搐或抽搐反复发作呈持续状态者,提示病情严重,可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

新生儿惊厥常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紫绀。

婴幼儿惊厥有时仅表现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肢体交替抽动。

新生儿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抽动者不多,常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眼球震颤,眨眼动作或吸吮、咀嚼动作等。

(二)惊厥持续状态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为惊厥的危重型。

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

(三)高热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4岁小儿,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常在发热12小时内发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属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

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病年龄不定,常在6个月以前或6岁以后发生,起初为高热惊厥,发作数次后低热甚至无热时也发生惊厥,有时反复发作多次,一次惊厥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脑电图检查在惊厥发作2周后仍为异常,预后较差。

抽搐

抽搐

惊厥与抽搐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

抽搐的定义骨骼肌痉挛性发作及其他不自主的骨骼肌发作性痉挛。

急诊约有1%患者以抽搐为主诉或伴随症状就诊。

其中约有80%为癫痫发作高热惊厥占8-10%低钙约3-5%分类癫痫抽搐高热性抽搐低钙性抽搐其他不明原因抽搐假性抽搐发作的特征突然发作:没有任何征兆持续短暂:一般不超过2分钟意识障碍除轻微的抽搐外均有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除轻微的抽搐外,均有意识障碍 无目的性活动:如自主性,无方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不能被唤醒:特别是情绪刺激不能唤醒,但不包不能被唤醒特别是情绪刺激不能唤醒但不括儿童高热,成人停药戒断抽搐发作后状态:除部分发作,失神发作,几乎均有意识障碍发作形式分类-强直阵挛性抽搐局限阵挛性抽搐抽搐持续状态抽搐的临床表现- 强直阵挛性抽搐:突发意识丧失、头后仰或转向一侧,眼球向上或转向一侧,四肢强直,持续10~20秒,继之全身转为一张一弛的阵挛性抽搐1020秒,继之全身转为张弛的阵挛性抽搐,持续1~2分钟。

发作中由于呼吸机突然强直,患者可发出尖叫、呼吸暂停、颜面紫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发作后转入昏迷状态。

局限性阵挛性抽搐一般无意识障碍局部阵挛 局限性阵挛性抽搐:一般无意识障碍,局部阵挛性抽搐,多见于口角、眼睑、手指或足部,持续时间多短暂时间多短暂。

抽搐持续状态:持续抽搐≥30分钟,两次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间意识未完全恢复。

诊断病史:年龄、家族史、头部外伤史、生育史。

25以上着重除外继发性抽搐体格检查生命指征查体(神志瞳孔眼底 体格检查:生命指征,查体(神志、瞳孔、眼底、运动系统、脑膜刺激征、神经系统定位)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般检查头颅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一般检查,头颅CT 及MRI (可发现颅内占位、脑血管病变),脑电图(阳性8086%率80~86%)鉴别诊断明确真性还是假性抽搐假性抽搐:类似真性抽搐发作的一系列疾病,常有反常的躯体运动和意识障碍脑电图无异常有反常的躯体运动和意识障碍,脑电图无异常,且无神经定位体征。

抽搐急性发作的诊治流程

抽搐急性发作的诊治流程

抽搐急性发作的诊治流程
抽搐是一种突发的症状,需要进行紧急评估,包括气道、呼吸、循环和神志等方面的检查。

如果没有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可以进行急救措施,如平卧、通畅气道、氧疗、建立静脉通道、检测生命体征和控制抽搐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脑电图、脑CT或脑MRI、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和抗癫痫药物浓度等,以明确病因。

抽搐的病因有很多种,包括真性抽搐、假性抽搐、特发性癫痫及癫痫综合症、癔症、隐源性癫痫、状态关联性癫痫发作、继发性抽搐等。

对于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认知疗法、暗示疗法、催眠疗法、药物疗法、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高热发作、低钙性发作、碱中毒、低血糖、戒断综合征和药物中毒等,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钙、补充葡萄糖、控制过度引起的通气、补充维生素B1等。

总之,对于抽搐这种症状,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治疗,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同时,也需要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病人突发抽搐的应急预案

病人突发抽搐的应急预案

病人突发抽搐的应急预案一、评估与识别当病人出现抽搐症状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对病情进行评估。

抽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癫痫发作、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询问病史,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尽快确定抽搐的原因。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期间,病人可能出现意识丧失、牙关紧闭等症状,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

此时,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可将病人置于侧卧位,避免舌后坠堵塞气道;如有条件,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辅助通气。

三、防止意外伤害抽搐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肢体抽搐、痉挛等症状,容易造成自身或他人伤害。

医护人员应迅速将病人周围的危险物品移开,避免其受伤。

同时,可适当固定病人的肢体,防止其因抽搐而摔伤。

四、药物治疗根据病人抽搐的原因和程度,医护人员可酌情给予药物治疗。

如癫痫持续状态,可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地西泮、苯妥英钠等)控制抽搐;如低血糖引起的抽搐,可给予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如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抽搐,可纠正电解质失衡。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护人员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避免过量或过快给药导致不良反应。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抽搐控制后,医护人员仍需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如抽搐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高热、昏迷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六、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抽搐发作对病人及其家属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

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应关注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抽搐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日常护理方法,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

抽搐的意思

抽搐的意思

抽搐的意思
【拼音】:chōu chù
【解释】:肌肉不随意地收缩。

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肌肉的不自觉的收缩性症状。

【近义词】:抽搦、抽筋、惊厥、痉挛、震颤、颤动、【出处】:茅盾《子夜》十五:“屠维岳感到意外的孤寂了。

虽然这丝车间的温度总有九十度光景,他却觉得背脊上起了一缕冷冰的抽搐,渐渐扩展到全身。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忽然他脸色发白,双唇抽搐,把头埋在桌上猛烈地抽泣起来。


牛汉《华南虎》: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造句】:
1、我觉得我同伴的胳膊在不停地抽搐,像是有一股寒流突然穿过他的全身。

2、银行家的脸涨得通红,下巴的肌肉微微抽搐,好像有什么东西塞在喉咙里。

3、刘志嘴角抽搐,他敢保证,这就是这盘儿菜里,最后一个肉丝,也是第一个!正要发作,但是,一阵突然而来的喧嚣声打断了刘志的思路。

4、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妊娠中毒症可能导致孕妇。

小儿急诊症状注意事项

小儿急诊症状注意事项

小儿急诊症状注意事项小儿急诊症状是指儿童在急性或突然发生的症状下出现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或寻求医疗救助。

以下是对小儿急诊症状的注意事项:1. 高热:当儿童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时,应立即就医。

高热可能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迹象,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等。

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脸色、心率和哭声,以及是否有呕吐、疼痛或皮疹等其他症状。

2. 呼吸急促或气促:当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气促或呼吸困难时,可能是哮喘、呼吸道感染或心脏问题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唇色苍白或青紫、嘶哑或喘息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3. 过度嗜睡或昏迷:当儿童出现过度嗜睡或昏迷时,可能是脑部感染、中毒、低血糖、脑震荡等严重问题引起的。

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抽搐、呕吐、头痛、高热或皮疹等其他症状,并立即就医。

4. 呕吐和腹泻:当儿童出现频繁呕吐和腹泻时,可能是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或过敏等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腹痛、脱水、尿少或尿色深黄等其他症状,并及时就医。

5. 意外伤害:儿童在游戏、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例如跌倒、撞头、骨折、烫伤等。

家长应及时处理伤口,止血、冷敷或用纱布包扎,并及时就医。

6. 皮肤反应:当儿童出现皮疹、瘙痒、水泡、红斑或紫斑等皮肤反应时,可能是过敏、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急促等,并及时就医。

7. 嘴唇和指甲青紫:当儿童的嘴唇和指甲发紫时,可能是心脏或呼吸系统的问题。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呼吸急促、嘶哑、咳嗽或出汗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8. 头痛:儿童头痛可能是偏头痛、感染、脑部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呕吐、眼睛疼痛、颈部僵硬或失眠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总之,当儿童出现以上急诊症状时,家长首先应保持冷静,然后观察和记录儿童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温、脸色、心率、呼吸、胃肠道反应、皮肤、意识、运动和泌尿系统等。

家长可以给儿童提供适量的水分,并避免给予药物治疗,除非在医生指导下。

惊厥和抽搐的名词解释

惊厥和抽搐的名词解释

惊厥和抽搐的名词解释惊厥和抽搐是两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通常与脑部异常活动有关。

在医学中,这两个名词常被混用,但它们实际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这两个症状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惊厥的定义。

惊厥,又称为癫痫发作,是一种突发的、短暂的、非自愿的、以躯体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症状。

它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部分性惊厥和全身性惊厥。

部分性惊厥通常只涉及身体的一部分,如手臂或腿部的抽动。

而全身性惊厥则涉及到整个身体,表现为全身痉挛和意识丧失。

抽搐,又称为肌阵挛,是一种短暂且不可控的肌肉收缩。

它是由神经元异常传导引起的,可以是全身性的或部分性的。

抽搐经常与惊厥联系在一起,但是抽搐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惊厥。

抽搐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部损伤、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等。

不同于惊厥,抽搐通常不伴随意识丧失。

惊厥和抽搐的诱发因素和症状各有不同。

惊厥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脑部感染、发热、低血糖、脑血管疾病等。

而抽搐则可能由于脑震荡、中毒、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原因引起。

当发生惊厥时,常常会有全身或部分肌肉抽动、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症状。

而抽搐的症状则主要表现为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和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症状时如何应对也是关键。

当见到有人发生惊厥或抽搐时,我们应该首先确保患者的安全,将他们移动到平坦的地面上,并保护头部和四肢。

不要试图阻止或控制他们的肢体动作,因为这可能会造成伤害。

如果抽搐持续时间过长或发生多次,应该尽快就医,以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总结来说,惊厥和抽搐是与神经系统异常活动相关的症状。

惊厥是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分为部分性和全身性;而抽搐是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可以是全身性的或部分性的。

了解这两个症状的定义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情况。

在遇到这些症状时,正确的应对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对于这些常见但令人不安的症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惊厥发生的护理常规

惊厥发生的护理常规

惊厥发生的护理常规张艳茹,解放军306医院,护理部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

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

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

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发病原因惊厥的原因按感染的有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大类;并可按病变累及的部位进一步分为颅内病变与颅外病变。

1.感染性(1)颅内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为多。

病毒感染可致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可致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霉菌感染可致新型隐球菌脑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

小婴儿宫内感染(TORCH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以出现惊厥。

(2)颅外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脓毒症、中耳炎、破伤风、百日咳、重症肺炎等急性严重感染,由于高热、急性中毒性脑病及脑部微循环障碍引起脑细胞缺血、组织水肿可导致惊厥。

在小儿大脑发育的特殊时期可因发热出现其特殊的惊厥---热性惊厥,是颅外感染中最常见的惊厥类型,是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某些传染病初期。

2.非感染性(1)颅内疾病:常见于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颅脑缺氧(如新生儿窒息、溺水)、颅内出血(如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脑血管畸形所致)、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

另外还有如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脑病、脑黄斑变性)和其他如各种脑病(如胆红素脑病)、脑白质变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