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症状和急救措施
儿童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流程

一、预案背景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中。
高热惊厥的病因较多,如感染、发热等。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儿脑损伤、癫痫等严重后果。
为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高热惊厥的识别和处理能力;2. 确保高热惊厥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降低高热惊厥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三、预案流程1. 发现症状(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发现患儿有高热(体温≥38℃)并伴有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家属发现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护人员患儿的具体情况。
2. 抢救措施(1)将患儿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吸痰器。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
(4)给予脱水剂治疗,预防脑水肿。
(5)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拭等)。
(6)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行心电监护。
(7)做好安全防护,口置已包好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烦躁患儿防坠床。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3. 抢救结束后的处理(1)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上级医生。
(2)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3)做好护理记录,包括抢救过程、用药情况、病情变化等。
四、预案培训与演练1. 对医护人员进行高热惊厥的识别、处理及应急预案的培训。
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五、预案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2. 对高热惊厥的救治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预案。
通过以上预案流程,确保高热惊厥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定义及概述高热惊厥是指体温超过38.5℃的儿童在发烧期间或发烧后不久出现的一种惊厥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并掌握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二、症状及体征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并可能反复发作。
在发作期间,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青、口吐白沫等症状。
三、应急预案1、保持冷静:面对高热惊厥的儿童,家长和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
2、侧卧位:将儿童放置在侧卧位,以防止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4、物理降温: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等,降低体温,缓解惊厥症状。
5、就医:在症状得到初步缓解后,应立即带儿童就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四、预防措施1、加强儿童保健: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2、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儿童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3、避免诱因: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4、遵医嘱:如儿童有高热惊厥史,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随访。
总之,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定义及概述高热惊厥是指体温超过38.5℃的儿童在发烧期间或发烧后不久出现的一种惊厥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并掌握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二、症状及体征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并可能反复发作。
在发作期间,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青、口吐白沫等症状。
三、应急预案1、保持冷静:面对高热惊厥的儿童,家长和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
高热惊厥的急救与处理

三、特点
• 多发于6个月至3岁小儿。 • 多在体温骤升时(T38.5~40℃或更高)发
作。 • 发作呈全身性、次数少、持续时间短。 • 恢复快,预后好,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 • 退热后1周脑电图检查正常。 • 家族有高热惊厥史。
四、治疗原则
• 尽早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疾病。采取及时 而 适当的降温措施,以防惊厥,减轻病儿 痛苦。
2、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
药物止痉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减轻或停止惊厥 的目的。
苯巴比妥钠:每次8~10mg/kg,肌肉注射。
• 安定:静推地西泮0.1~0.3mg/kg,一次总量 不超过10mg,注射速度1~2mg/分钟,大多 1~2分钟起效,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抽搐情况 及呼吸频率 。
• 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其止惊作 用快而且操作简便,必要时30分钟重复使用 一次。
温水浴———水温32~36℃,水量以 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 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要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 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7、密切注意观察患儿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神志、瞳孔、 体温、脉搏、血压、血氧的变化,详细记 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 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注 意T、P、R以及心率的变化,降温后30min 测体温并记录。
5、减少刺激
• 病室保持安静,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 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 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6、给予降温 控制体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腋窝、腹股 沟放置冷毛巾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 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 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 以利散热。
小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一、概述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中。
当儿童体温骤然升高至38.5℃以上时,可能会出现惊厥症状,如抽搐、意识丧失等。
为保障患儿的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症状(1)家长或保育员应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一旦发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2)观察儿童是否出现惊厥症状,如抽搐、意识丧失等。
2. 初步处理(1)家长或保育员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
(2)迅速将儿童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3)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儿童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将口鼻堵住或误吸入肺。
(4)用手指掐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将儿童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5)对已经出牙的儿童,应在上下牙齿间放入牙垫,也可用压舌板、匙柄、筷子等外缠绷带或干净的布条代替,以防抽搐时将舌咬破。
(6)将针(如无消毒条件,可临时用白酒擦拭)刺入鼻和上唇正中间的人中穴或足心的涌泉穴,或用手指按压上述部位。
(7)儿童抽风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肺炎。
3. 寻求帮助(1)在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求治,在注射镇静及退烧针后,一般抽风就能停止。
(2)切勿长途奔跑去大医院,使抽风不能在短期内控制住,会引起儿童脑缺氧,造成脑水肿甚至脑损害,最终影响儿童智力,个别患儿甚至死亡。
(3)及时与保健医生联系,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双方面要同时进行。
4. 进一步处理(1)经过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将儿童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在医院,医生会根据病原进行抗感染治疗,并针对惊厥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三、注意事项1. 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
2. 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 不要强行撬开儿童牙关,以免损伤牙齿。
4. 不要在惊厥发作时给孩子灌药,以免发生吸入肺炎的危险。
5. 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2024年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概述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是指由于高热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肌肉阵挛性抽搐,常见于小儿。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时,如感染、出疹性疾病等。
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遗传因素等。
本应急预案旨在为高热惊厥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
二、应急预案1.现场识别(1)观察患者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若体温超过38.5℃,需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2)观察患者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面色苍白等症状。
(3)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高热惊厥病史、家族史等。
2.紧急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2)控制抽搐:用拇指压住患者人中穴,直至抽搐停止。
若抽搐持续不止,可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3)降温处理: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毛巾敷额头、酒精擦拭等。
注意避免使用冷水浸泡,以免引起低体温。
(4)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转运与交接(1)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2)准备转运:联系120急救中心,准备救护车,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3)交接患者:与接诊医生详细交接患者病情、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用药情况。
4.随访与健康教育(1)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家属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健康教育:向家属普及高热惊厥的预防、急救知识,提高家属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预防措施1.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2.控制体温:定期监测体温,及时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措施。
3.避免诱发因素: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
4.定期体检:儿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疾病。
四、总结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通过现场识别、紧急处理、转运与交接、随访与健康教育等环节,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
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

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
一、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二、什么是高温惊厥三、婴儿惊厥的表现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1、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
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2、如何预防高温惊厥
2.1、减少原发病的发生。
高热惊厥,几乎都出现在孩子呼吸道感染后的体温升高期,很容易被家长忽略。
增强孩子的体质,少感冒是预防的关键。
2.2、预防用药。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许多医学研究者提倡用长期连续用药预防,主要用药为苯巴比妥,少数人用丙戊酸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访资料证明,大多数该病患儿呈良性经过,出现癫痫发作或者神经发育异常的比例极低;反之,长期应用苯巴比妥预防可以导致一些患儿精神发育异常和行为异常,以及困倦、有睡眠障碍、有攻击行为、多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而长期服用丙戊酸钠,除了可导致患儿出。
高热惊厥急救措施口诀

高热惊厥急救措施口诀
什么是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指体温过高导致惊厥发作。
一般认为在 6 岁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会更容易出现此种情况,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温调节和代谢功能尚未完善。
高热惊厥的症状
•突然出现的惊厥,持续约 1-5 分钟
•面色苍白,双手和双脚可能会抽搐
•呼吸急促,呈喘息状态
•体温升高至 39 摄氏度以上
急救措施
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持冷静
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先保持冷静,这样才能快速有效的给孩子施救。
立即将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
当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需要将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在抽搐的时候受伤。
水杯喂水或湿毛巾敷额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饮用适量的水,并且用湿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上,这样可以快速地将孩子的体温降下来。
松开或解开孩子的衣服
当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需要松开或解开孩子的衣服,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散热。
送医院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症状,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们一定要耐心和细心的观察孩子的病情,若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孩子的安全。
高烧惊厥的症状与急救技巧

高烧惊厥的症状与急救技巧高烧惊厥是指由高体温引发的癫痫样痉挛的病症,常见于婴幼儿。
它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了解高烧惊厥的症状及采取正确的急救技巧对救助患儿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高烧惊厥的症状以及急救技巧,以便父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类似的突发情况。
高烧惊厥通常发生在体温超过39摄氏度的儿童身上,其病情往往与家族史有关。
以下是高烧惊厥的常见症状:1. 痉挛性抽搐: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痉挛性抽搐,婴幼儿会突然出现肢体抽动、口吐白沫、面色苍白等症状。
这些抽搐可能持续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2. 意识丧失:惊厥发作期间,孩子可能会短暂地失去意识,随着惊厥结束,他们很可能会恢复意识。
3. 颜面发红:部分患儿在高烧惊厥发作时,脸部会变得潮红,皮肤温度也会上升。
4. 呼吸急促:由于抽搐会引起肌肉紧张,导致呼吸急促,有时会出现喘息的情况。
急救措施:当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父母们应该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保护环境安全:惊厥发作期间,确保孩子周围的环境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将孩子放置在宽敞的地方,远离任何尖锐的物体或其他危险。
2. 平躺孩子:将孩子横放在地面或床上,并确保神经系统的伤害最小化。
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受伤的风险,防止他们跌倒或碰撞。
3. 保持通畅呼吸道:确保孩子呼吸道通畅,松开他们的衣领和腰带,以便他们能够自由呼吸。
4. 观察时间:惊厥发作通常持续短暂,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
在此期间,家长们应该尽量观察孩子的情况,并掌握抽动的时间长度。
5. 不要强制控制:当孩子出现抽搐时,家长们应该避免使用任何强制控制的手段。
不要试图阻止他们的抽搐,而应该保持冷静,并尽量确保他们的安全。
6. 通知医疗机构:如果孩子的高烧惊厥持续时间过长、频次增加或症状加重,家长们应该立即通知当地的医疗机构,并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高烧惊厥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轻其对孩子的伤害。
尽管高烧惊厥常常让父母感到恐慌,但保持冷静并正确应对是最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热惊厥症状和急救措施
惊厥俗称“抽风”,小儿因高热而抽风是常见的急症之一,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如脑膜炎、脑炎等,小儿发烧抽风后,神志不清或昏迷;另一种是上呼吸道感染时,因高热引起小儿惊厥,它不是脑子发炎,而是由于小儿大脑皮层下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比较高,而皮层的发育还不成熟,当遇到很强的刺激(如体温骤然升高),大脑皮层对皮层下就不能很好控制,引起神经细胞暂时性功能紊乱,出现惊厥。
小儿脑子本身没病,医学上称“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
惊厥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多不超过10分钟,发作过后,神志清楚。
高热惊厥的表现:
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双眼往上翻或斜上一侧,或频繁地眨眼、脸色、嘴唇苍白或发坞、牙关紧咬、口吐白沫、四肢僵硬或节律的抽动。
处理原则:
婴幼儿高热惊厥发病率较高,因此,小儿抽风时,在准备送医院的同时,应进行家庭急救:
一、家长和保育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
应迅速将小儿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二、保持呼吸道通常
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患儿的上、下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保障通气。
同时用纱布清理鼻子,口腔中的分泌物。
三、控制惊厥
(1) 用手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穴2-3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孩子,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2)小儿抽风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肺炎。
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求治,在注射镇静及退烧针后,一般抽风就能停止。
切忌长途奔跑去大医院,使抽风不能在短期内控制住,会引起小儿脑缺氧,造成脑水肿甚至脑损害,最终影响小儿智力,个别患儿甚至死亡。
四、降温
(1)冷敷:在孩子的前额、腋窝、腹股沟放置冷毛巾或降温帖。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擦浴大静行走处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3)温水浴:水温以32-36°为宜,水量至躯干为宜,拖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于肛门。
(5)止抽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饮食:
(1)高热患者的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宜。
(2)患者口渴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橘汁等。
汗出较多时应注意补充水份,可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或给淡盐水,不能饮水者,应用鼻饲法或静脉输液等方法补充津液的消耗,以免脱水。
(3)高热患者应忌食油腻、辛辣、厚味食品。
热病初愈,饮食仍以清淡、稀软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少吃多餐,可选择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预防:
(1)由于高热惊厥多发于体质比较差的孩子,所以要加强孩子的体质锻炼,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2)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预防上感。
(3)常备退烧药,一旦体温到38°,就用药(家庭用)
(4)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
日常保健:
(1)加强锻炼,每天保证三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
(2)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避免积食。
(3) 适当补充益生菌,或饮用酸奶。
(4) 避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少食煎炸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