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抢救过程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发热的情况下,婴幼儿出现突然的抽搐,是一种常见的急症。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或者看护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首先,当孩子出现高热症状时,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应立即用温度计测量孩子的
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该及时给孩子退烧。
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浴、冷敷等,也可以口服退烧药,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其次,当孩子出现抽搐的情况时,家长或者看护人员要保持镇定,将孩子放置
在安全的地方,确保周围没有尖锐物品或者危险物品。
同时,要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出现呕吐时导致呛咳或窒息的情况。
接着,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应该松开孩子的衣领、腰带和鞋带,以减少孩子因抽
搐而导致的窒息风险。
同时,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刺激孩子的感官,以减少抽搐的持续时间。
此外,当孩子出现抽搐时,家长或者看护人员不要试图阻止孩子的抽搐,也不
要强行将物品塞入孩子的口中,以免造成口腔伤害或窒息的风险。
同时,要观察孩子抽搐的持续时间,如果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最后,当孩子的抽搐停止后,家长或者看护人员要将孩子抱起,放置在安静、
通风的地方,观察孩子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意识模糊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保持镇定,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儿童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流程

一、预案背景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中。
高热惊厥的病因较多,如感染、发热等。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儿脑损伤、癫痫等严重后果。
为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高热惊厥的识别和处理能力;2. 确保高热惊厥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降低高热惊厥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三、预案流程1. 发现症状(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发现患儿有高热(体温≥38℃)并伴有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家属发现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护人员患儿的具体情况。
2. 抢救措施(1)将患儿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吸痰器。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
(4)给予脱水剂治疗,预防脑水肿。
(5)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拭等)。
(6)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行心电监护。
(7)做好安全防护,口置已包好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烦躁患儿防坠床。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3. 抢救结束后的处理(1)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上级医生。
(2)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3)做好护理记录,包括抢救过程、用药情况、病情变化等。
四、预案培训与演练1. 对医护人员进行高热惊厥的识别、处理及应急预案的培训。
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五、预案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2. 对高热惊厥的救治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预案。
通过以上预案流程,确保高热惊厥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第1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保持安静1.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牙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
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4.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迅速降温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2.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34温水全身擦浴15min。
浴后30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左右。
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1.室内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避免穿堂风。
2.惊厥控制后让患儿安静休息,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
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丢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
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给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
降温后要更换床单,出汗多的小孩要及时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发热小儿易患口腔炎,因此喂奶及饭后要喝白开水,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4.保暖,小儿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
手脚冰凉时可置热水袋于脚下,但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50为宜,防止烫伤。
第2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患儿,男,2岁,9Kg,因发热1天伴抽搐1次,予年6月20日16:30抱入我院儿科。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当患儿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四肢抽动、口唇发绀、口吐白沫,伴高热时,需要进行以下抢救流程:
1、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压舌板扩开口腔并防
止舌咬伤。
2、测体温。
3、面罩吸氧:每分钟2-3L,改善脑组织缺氧。
4、维持生命体征。
5、控制惊厥发作:使用安定进行缓解,剂量为1mg/min,每日可使用2-4次;苯巴比妥那(鲁米那)用于频繁惊厥发作时,肌肉注射负荷量为15-20mg/kg,第一次取负荷量的一半
8-10mg/kg肌注,余量分1-2次间隔2-4小时肌注,24小时后给维持量。
6、降温治疗: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均可使用,感染者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药物降温可使用10%水合氯醛灌肠,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浴。
同时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30分钟内滴完。
7、治疗原发病。
在抢救过程中,应不断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长也需要了解预防和治疗知识,避免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患者急救流程图

高热惊厥患者急救流程图流程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高热惊厥患者的急救流程图,并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指南和相关注意事项。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状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威胁,因此急救人员需要快速采取有效措施来处理。
急救流程图graph TD;A[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症状]A-->B[确保患者安全,迅速联系急救人员]B-->C[观察患者症状及病情变化]C-->D[检查患者体温]D-->E[降低体温]E-->F[给予镇静剂及抗惊厥药物]F-->G[处理伴随症状]G-->H[转运患者到医院]H-->I[急救人员将病情及操作情况报告给医院]急救流程详解A。
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症状当患者出现症状,如高热,呼吸急促,意识丧失等人们需要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行动。
B。
确保患者安全,迅速联系急救人员在急救开始前,要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
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详细告知病情以及所处位置。
C。
观察患者症状及病情变化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变化。
记录关键的信息,如体温变化、意识状态等,以便后续报告给医院。
D。
检查患者体温如果患者有体温计可用且患者意识清楚,可以自行测量体温并记录。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没有体温计,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后由专业人士完成体温检查。
E。
降低体温在高热惊厥的急救过程中,我们首要任务是迅速降低患者的体温。
可以用湿毛巾或冷水敷布於腋下、颈部等大动脉丰富的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F。
给予镇静剂及抗惊厥药物一旦急救人员到达,根据患者情况和医院的医嘱,可以给予镇静剂和抗惊厥药物以控制惊厥症状。
请记住,任何药物的给予都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G。
处理伴随症状在急救过程中,伴随症状的处理同样重要。
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呼吸窘迫、痉挛、呕吐等。
急救人员应认真观察和记录这些症状,并及时处理。
H。
转运患者到医院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急救人员应立即将患者转运到医院。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第1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保持安静1.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牙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
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4.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迅速降温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2.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34温水全身擦浴15min。
浴后30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左右。
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1.室内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避免穿堂风。
2.惊厥控制后让患儿安静休息,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
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丢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
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给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
降温后要更换床单,出汗多的小孩要及时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发热小儿易患口腔炎,因此喂奶及饭后要喝白开水,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4.保暖,小儿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
手脚冰凉时可置热水袋于脚下,但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50为宜,防止烫伤。
第2篇:髙热惊厥应急预案髙热惊厥应急预案患儿,男,2岁,9Kg,因发热1天伴抽搐1次,予年6月20日16:30抱入我院儿科。
高热惊厥应急演练

小儿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
二、 迅速降温
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 鲜,热天可放些冷水、冰块,或用电扇、空调降低室温。 2 、有条件者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 30 %~50 %的酒 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 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 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 ℃~34 ℃温水全身擦浴15 min。浴后30 min 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 ℃左右。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 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 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诊治, 护送途中仍按上述方法进行急救处理。
3.备好急救用品——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用具等。 4.防止外伤。 (1)垫牙垫,防止舌咬伤。 (2)上床档,防止坠床。 (3)移开硬物,防止碰伤。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镇静剂、退热药等。
→病密切观察情变化:观察意识、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变化等
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
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高热惊厥是怎么引起的?
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绝缘和保护
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 ;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 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
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的应急处理
一、保持安静 1、发现患儿惊厥,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同 时请身边其他患儿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及时通知医生。 2、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喉分 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 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 齿。 4、惊厥发作时及时吸氧。0.5-1L/分,对<12月龄的患儿应以面罩吸氧为佳,因 面罩吸氧比鼻导管吸氧流量大,可及时改善缺氧症状,减轻脑细胞损伤。如 患儿发生脑疝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 5、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0.2-0.3mg/kg,缓慢静 推,1ml/分。 还可用10%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每次50-60ml/kg。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争分夺秒,患儿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扣,清除口、鼻、咽分泌物,以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
对于牙关紧闭的患儿,可将缠有纱布的开口器及压舌板,置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必要时准备好吸痰器、气管插管等用具,给予吸痰,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也可减少惊厥的发生。
2、改善组织缺氧惊厥时因呼吸不畅,加之耗氧量增加,导致组织缺氧。
脑组织在缺氧时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及预后都有一定的影响,故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缺氧。
为避免鼻导管的刺激加重惊厥,常用面罩给氧,氧流量在2~4L/min,直至症状缓解为止,还要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
3、建立静脉通道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到迅速敏捷、有条不紊,准确的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有利于止惊药的使用,是制止惊厥的有利保障,也是获得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多数患儿因抽搐而来院急诊,须要护士一针见血的成功穿刺技术,最好应用留置针选择粗而直易固定的静脉,以利于急救药抗生素、脱水剂的使用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的实施4、应用脱水剂机体在惊厥缺氧应激状态下,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可引起稀释性血钠降低,加上脑水肿使脑细胞去极化而降低惊厥阈值至惊厥。
持续频繁,反复发作的惊厥往往并发脑水肿,因此常须静脉加压静滴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常用20%甘露醇1~2g/kg快速静点,必要时6小时可重复应用。
以及地塞米松降颅压,必要时加利尿剂,并在抢救时进行病因治疗,给予抗生素纠正酸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儿,男,9月,9Kg,因发热1天伴抽搐1次,予2015年6月20日16:30抱入我院急诊科。
护理查体:神志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抽搐持续3-5分钟后自行缓解,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侧呼吸音粗,稳及痰鸣音。
测T:39.2°C,P110次/分,R22次,BP100/65mmhg,SPO29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3×109/L,中性粒细胞0.748(78%),淋巴细胞0.201(20.1%)。
诊断:高热惊厥,上呼吸道感染。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2L/min.遵医嘱予鲁米那0.1肌注,安乃近0.1肌注。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
必要时定时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
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迅速控制惊厥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首选药物苯巴比妥0.1肌注。
3.吸氧因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及时吸氧可提高患儿的血氧浓度,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
4.降温及时松懈患儿的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避免直接吹对流风,立即使用退热剂。
同时给予物理降温,如额部冷湿敷,头枕冰袋,温水擦拭,使超高热尽快降至惊厥以下,保护脑细胞,使缺氧缺血得以改善。
5.注意安全加强防护抽搐发作时,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四肢适当约束,抽搐牙关紧闭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置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
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不宜
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
7.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
8.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家长都极为担
心,应及时向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抢救与治疗。
总结: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惊厥的基本护理知识,如保持安静的重要性等,介绍患儿预后的估计及影响因素,给予他们心理支撑,使之能与医务人员配合。
患儿出室时向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处理原则,如高热惊厥的患儿日后发热仍有可能出现惊厥,应告知家长物理降温的重要性及方法,讲解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法。
对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嘱咐家长日后利用游戏的方式观察患儿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时指导治疗和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