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白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编号毕业调查报告题目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二级学院交通学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2010(3)学生姓名张通华学号20100406124指导教师陈艺璇时间2012年6月-2012年10月南宁学院毕业调查项目调查时间2012年08月15日调查地点钦州港调查对象钦州港调查方法实地调查调查目的随着钦州港物流市场不断扩展,港口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拉动不断变大,港口对外开发水平不断加强 ,港口规模不断地扩大,钦州港已跨入千万吨大港的行列,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长,每年都有新的突破,港口物流极具发展潜力。
通过对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对钦州港基本概况、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外贸规模、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潜力等方面系统的了解,并在调查中分析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这日益成长的大港有更深的认识。
调查内容调查分析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潜力的因素,对钦州港港口现状、其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外贸及工业总值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列出数据给以详细表诉分析,对口岸服务系统、物流业发展、信息化程度、集疏运现象、港口人才、港口定位等方面以物流的角度在调查中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目录摘要 (1)1 钦州港口背景 (2)2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潜力 (3)2.1区位条件优势 (3)2.2建港条件优越 (3)2.3腹地广阔资源丰富优势 (3)2.4物流市场前景广阔 (4)2.5多重的国家政策 (4)3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 (5)3.1广西钦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概况 (5)3.2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 (6)3.3外贸进出口总额状况 (6)3.4钦州港港口运输配套设施 (7)4 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 (8)4.1港口基础设施差 (8)4.2口岸服务系统不完善 (8)4.3港口信息化程度偏低 (8)4.4运输配套设施不完善,集疏运瓶颈现象严重 (8)4.5港口物流人才缺乏 (9)4.6港口物流发展水平低而无序 (9)5 发展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的对策及建议 (10)5.1完善港口码头基础设施 (10)5.2推进口岸环境建设,优化口岸服务 (10)5.3加快港口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10)5.4完善交通网,加快集疏运系统建设 (11)5.5加强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11)5.6明确港口定位,加快腹地临海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力度 (11)6 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摘要钦州港已跨入千万吨大港的行列,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长,每年都有新的突破,2008年集装箱吞吐量是2003年的34倍多;外贸进出总额于2002年到 2008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增长速度较快 ,基本都在80%以上,极具发展潜力。
钦州港乐沟作业区天盛散杂货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 总则 .................................................................... 1
1.1 评价目的 .............................................................................................................................................. 1 1.2 编制依据 .............................................................................................................................................. 1 1.3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3 1.4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7 1.5 环境保护目标........................................................................................................................................ 7 1.6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8 1.7 评价重点 ............................................................................................................................................ 10 1.8 评价技术方法和路线......................................................................................................................... 10
(建筑工程管理)钦州港钧达散杂货码头工程

(建筑工程管理)钦州港钧达散杂货码头工程钦州港钧达散杂货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方案书(简本)编制时间:二〇〇九年十二月1、综述1.1任务由来及评价的目的和任务1.1.1任务由来根据钦州港吞吐量发展预测,钦州港2010年吞吐量为2230万吨,其中项目所处勒沟岭作业区为481万吨。
目前钦州港现有泊位总通过能力约1100万吨,其中勒沟岭作业区为240万吨,和临海工业及腹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须加快钦州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才能满足沿海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于此背景下,广西钦州港恒通货柜码头仓储XX公司决定于钦州港勒沟岭作业区兴建钧达散杂货码头工程项目,建设1万吨级码头泊位1个、3万吨级码头泊位1个,年吞吐量为107万吨。
为了分析、预测和评价项目于施工期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以及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预防或减轻项目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使项目的实施达到期预期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西钦州港恒通货柜码头仓储XX公司委托我们对该公司钧达散杂货码头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我们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后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方案书(简本)。
1.1.2评价的目的和任务1、本评价于对工程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工程港池疏浚、陆域吹填形成、码头施工等水工构筑物及陆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附近区域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壹,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论证该工程建设的可行性;2、弄清楚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介;3、弄清楚区域环境敏感点分布及环境质量现状和目前存于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析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5、提出项目施工期预防或者减轻项目环境影响的环保对策和措施;6、提出项目施工期的跟踪监测及技术改造后的验收计划,提出企业环境管理措施;7、通过公众参和,征询关联单位、个人和专家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使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地改善区域环境质量;8、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决策、环保主管部门及企业日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港口码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港口码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一、项目背景港口码头工程是指对港口码头设施进行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工程项目,以满足港口的日益增长的货物装卸需求。
本文将详细阐述港口码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以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港口码头工程2. 项目地点:(具体地点)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4. 建设内容:对港口码头设施进行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工作5. 工期:(工期预估)三、工程进度计划表以下为港口码头工程的进度计划表(以月为单位):月份 | 工程内容 | 起始日期 | 预计完成日期 | 实际完成日期 | 当前进度------------------------------------------------------------------------------月份一 | 准备工作 | | | || - 招标与投标 | | | || - 施工许可证申请 | | | || - 施工人员招聘 | | | |------------------------------------------------------------------------------月份二 | 地基和基础施工 | | | | | - 土方开挖 | | | || - 基础混凝土浇筑 | | | || - 过程检查和测试 | | | |------------------------------------------------------------------------------月份三 | 上部结构施工 | | | || - 钢结构安装 | | | || - 混凝土结构浇筑 | | | || - 安装设备 | | | |------------------------------------------------------------------------------月份四 | 安装电力和通信设备 | | | | | - 引入电力线路 | | | || - 安装照明和插座设备 | | | || - 安装通信线路 | | | |------------------------------------------------------------------------------月份五 | 完善设施和装饰 | | | | | - 道路和排水系统安装 | | | || - 清洁和涂装工作 | | | || - 室内装修工作 | | | |------------------------------------------------------------------------------月份六 | 调试和试运行阶段 | | | | | - 系统调试和校验 | | | || - 试运行和故障修复 | | | || - 客户验收和终交付 | | | |------------------------------------------------------------------------------四、监控和评估1. 监控:施工单位将密切跟踪工程进度,及时记录实际完成日期,并与预计完成日期进行对比,确保工程按时推进。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西海铁广盛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核准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西海铁广盛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核准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10.18•【字号】桂发改交通〔2022〕1090号•【施行日期】2022.10.18•【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西海铁广盛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核准的批复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来《关于核准广西海铁广盛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的请示》(钦市发改重点报〔2022〕6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经研究,现就项目核准事项批复如下:一、为促进钦州港临海工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港口集疏运水平,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建设广西海铁广盛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
项目代码:2204-450000-04-01-389951。
项目单位:广西海铁广盛物流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三、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一)主要建设内容。
线路自既有钦港支线钦州港站接轨引出,新建铁路专用线全长0.487公里;装卸区设4条装卸线,装卸有效长度为144米、144米、168米、168米。
(二)主要技术标准。
正线数目单线,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400米(困难地段280米,个别200米),内燃机车牵引,牵引质量4500吨,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按调车办理闭塞。
其他技术标准执行《铁路专用线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38-2019)。
四、项目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5404万元。
其中项目资本金为10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20%。
项目资本金为企业自有资金,其余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解决。
五、建设工期12个月。
六、请项目单位按照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要求,采取有力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优化设计,加强施工、运营期间的组织管理,把环境和生态保护、集约和节约用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到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钦州港金谷港区鹰岭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核准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钦州港金谷港区鹰岭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核准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12.14•【字号】桂发改交通〔2015〕1542号•【施行日期】2015.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钦州港金谷港区鹰岭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核准的批复桂发改交通〔2015〕1542号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你委《关于请求核准钦州港金谷港区鹰岭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项目的请示》(钦市发改重点报〔2015〕18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项目核准事项批复如下:一、为适应我区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迅速增长及临海产业发展需求,满足钦州港石化产业园装卸石油、石化液体化工产品运输需求,根据《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和《钦州港总体规划》,同意建设钦州港金谷港区鹰岭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
项目业主为广西钦州广源物资供应有限责任公司。
二、主要建设规模该码头工程位于钦州港东航道青菜头航段东南面的鹰岭作业区内,建设规模为1个5万吨级油品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为275万吨;码头前沿顶高程为8.5米,停泊水域底高程为-13.7米。
该码头设计船型采用50000DWT油船,主要尺度分别为229米×32.2米×12.8米(船长×型宽×满载吃水)。
原则同意项目申请报告中推荐的码头水工、总平面布置等方案。
下阶段应对相关方案作进一步优化。
三、主要建设内容该码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码头水工、港池、调头地、装卸工艺设备安装、水电、通信、消防、环保等生产及配套设施。
四、该项目总投资约40745万元。
建设资金全部由项目业主多渠道筹措解决。
五、该项目建设工期为15个月。
六、按照国家及自治区有关规定,该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采购等全部实行邀请招标(详见附表)。
七、按照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码头作业区的要求,优化设计,把环境和节能减排等工作落实到位。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钦州港是广西钦州市的主要港口,位于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
海上门户和国际贸易通道。
以下是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1. 现状分析:
- 港口基础设施完善:钦州港拥有良好的港口设施,包括深水航道、大型码头
和集装箱码头等,能够适应大型船舶的进出港需求。
- 货物吞吐量增长:近年来,钦州港的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特别是集装箱吞
吐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说明港口物流需求不断增加。
- 物流服务水平提升:钦州港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设备,提升物流
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2. 发展对策:
- 提升港口竞争力: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和吞吐
能力,吸引更多船舶和货物进出港,增强港口的竞争力。
- 拓展国际贸易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的贸易火伴合作,开展国际贸易,扩大港
口的物流业务范围和规模,提高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实时的货物跟踪和管理服务,提高物流效率和可视化程度。
- 哺育物流人材: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物流人材的专业素质
和管理水平,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人材支持。
总之,钦州港作为广西地区重要的港口,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投资、拓展合作、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哺育人材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钦州港的物流发展水平,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码头疏浚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某港口码头疏浚专项施工,旨在解决码头前沿淤积问题,确保船舶通航安全,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工程内容包括码头前沿疏浚、疏浚土处理、疏浚区域恢复等。
二、施工地点及范围施工地点:某港口码头前沿水域施工范围:码头前沿水域,包括码头前沿、航道及附近水域。
三、施工时间施工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四、施工内容1. 码头前沿疏浚(1)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疏浚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疏浚过程中,注意保护周边环境,防止泥浆污染。
2. 疏浚土处理(1)疏浚土采用吹填法进行处理,吹填区域为预先设定的吹填区。
(2)吹填过程中,确保吹填厚度均匀,防止吹填土堆积过高。
3. 疏浚区域恢复(1)疏浚区域恢复主要包括平整、铺设护坡、种植植被等。
(2)恢复过程中,注意与周边环境协调,提高景观效果。
五、施工工艺1. 绞吸式挖泥船疏浚(1)挖泥船按照设计疏浚深度进行作业,确保疏浚效果。
(2)挖泥船作业过程中,注意调整挖泥管角度,避免损坏码头设施。
2. 吹填法处理疏浚土(1)吹填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吹填作业,确保吹填厚度均匀。
(2)吹填过程中,注意调整吹填压力,防止吹填土堆积过高。
六、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1)成立项目施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施工过程。
(2)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人员(1)选拔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
(2)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3. 施工设备(1)确保施工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求。
(2)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七、安全措施1. 交通安全(1)施工船舶按规定显示信号,加强值班瞭望。
(2)过往船舶提前联系航行避让事宜,缓速远离施工水域。
2. 环境保护(1)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防止泥浆污染。
(2)疏浚土处理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3. 施工安全(1)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新天德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工程位于钦州港勒沟河口西北侧,项目推荐方案(方案一)总投资55769.75万元。
本项目码头西南侧为主岸线,布置1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泊位长295m;东南侧岸线长543.8m,布置2个5000t级散货泊位和2个5000t级杂货泊位。
本工程陆域占地面积约235.45亩,码头前沿线和铁路线之间布置有8个散杂货堆场,面积共45809m2;4个仓库,面积共16992m2。
本工程设计年吞吐量350万t,其中大豆、玉米150万t(进口),干木薯片150万t(进口),袋装混合肥50万t(出口)。
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 海水水质评价区域S1~S9等监测站位各监测因子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S4监测站位所在海域水质达到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要求,其他监测站位所在海域水质均达到《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水质要求。
2.2 海洋沉积物调查海域S1~S9等监测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各评价因子质量标准指数均小于1。
S4监测站位沉积物质量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要求,S9监测站位沉积物质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二类标准要求,其余监测站位沉积物质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三类标准要求。
2.3 海洋生态调查海域各监测站位叶绿素含量比较均匀且相差不大,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与叶绿素的分布一致。
调查海域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共有42种,其中硅藻门15属40种,占总种数95.2%;其次为甲藻,有2属2种,占总种数4.8%。
种类出现较多的属依次为角毛藻属(18种)、菱形藻属(4种)、圆筛藻属(3种)、海链藻属(3种)、曲舟藻属(2种)、根管藻属(1种)、其它藻属(11种)。
调查海域的浮游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12大类37种(包括浮游幼虫),其中腔肠动物11种,桡足类9种,毛鄂动物4种,磷虾类2种,被蘘类2种,多毛类2种,原生动物1种,糠虾类1种,枝角类1种,浮游幼虫1种。
调查海域的底栖生物量组成中,以节肢动物为主,其次为环节动物,主要种类有欧努菲虫、豆形短眼蟹、指参、光滑倍棘蛇尾、多毛类、豆形短眼蟹、背蚓虫、滑指沙蚕、海结虫等。
2.3 环境空气评价区域3个空气监测点的TSP、PM10、NO2、SO2超标率均为0,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
2.4 声环境项目厂界各监测点的昼间、夜间噪声均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声功能区要求。
3 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3.1 海洋水动力和冲淤影响钦州湾内潮流呈典型的往复流性质,涨潮流速小,落潮流速较大。
湾外流速较小,湾内流速较大,涨落潮流与航道走向基本一致。
根据水动力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前后潮流流场仅在码头区域发生少量变化,对于整个钦州湾海域的潮流场几乎没有影响。
通过回淤计算,在正常天气年份下,航道年平均淤强为0.15m~0.21m,项目工程实施后的回淤量不大,对勒沟航道影响甚微。
3.2 海水影响及防治措施1、施工期海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拟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作业,属于较环保的挖泥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在疏浚处采砂引起的水体浑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范围约在400m以内,而距离疏浚点400m以外区域影响不大。
大部分高浓度的悬浮物只局限于溢流口附近水域,并且只出现在吹填时的短暂时间内,吹填施工结束,工程区附近海域很快就恢复到吹填前的水质。
施工期间船舶含油污水经施工船舶自带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低于15mg/L排放;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经自带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后排放。
由于施工船舶污水量较小,而且施工船舶作业点附近水交换及稀释能力较好,所以经处理达标后的施工船舶污水排放对海洋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废水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或作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基本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陆域生活污水先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再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排入前方海域,或作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而且生活污水排入的海域水交换及稀释能力较好,故其对周围海域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2、运营期海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运营期生产废水包括码头路面及堆场道路冲洗水、流动机械冲洗水和机修间冲洗水等,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和SS。
生产废水经一套沉淀、隔油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近期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后排海。
项目陆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近期拟再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后排入前方海域。
运营期项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海,纳污海域海水质量能够维持原有水平,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远期,陆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生产废水经隔油和沉淀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要求后排入钦州港污水处理厂处理。
对本码头附近海域水环境没有影响。
船舶含油废水经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达到GB3552-19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后,按排海规定要求排放,而且由于船舶排放的污水量相对海域水量非常小,受海水容易稀释及降解,故对整个海域环境影响不大。
近期,船舶生活污水接入港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远期,由岸上接收排入钦州港污水处理厂处理。
因此经过达标处理后的船舶污水对评价区域的海洋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船舶压载水按照《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要求,不在近岸海域排放,而在公海的深海更换压载水。
进港船舶的压载水必须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海事局检查及监督管理,不得随意排入近海。
3.3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施工期本工程产生的悬浮泥沙会引起工程区及周边局部海域水质浑浊,使海水的溶解氧和光线透射率降低,从而对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本工程疏浚开挖和陆域吹填填埋掉底栖生物约12.2吨,折合价值约10.0万元;疏浚吹填产生悬浮物扩散污染损害底栖生物约21.0吨,价值约17.2万元。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建设对生态造成的损失,使工程区附近海域鱼类的休养生息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复,建设单位要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做好生态补偿,主要有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等,以及做好增殖放流的跟踪监测、效果评估和养护管理等。
本项目水下炸礁产生瞬间的冲击波、噪声对附近海洋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项目附近船舶来往及周边其它码头施工,以及鱼类具有防卫习性而使该海域鱼类密度降低,本工程爆破炸礁前利用少量炸药的爆炸所产生的惊吓作用,或用驱鱼器将鱼类驱赶出爆炸实施区域,而且本工程爆破主要是码头基槽和港池基床部分的爆破,爆破时间短,同时爆破时尽量避开鱼类的产卵和洄游季节,水下炸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将大大降低。
由于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影响范围有限,而且受潮流阻碍,对光坡沿岸养殖区影响不大。
红树林对水体中的悬浮泥沙影响不大,而且本项目距离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以及七十二泾风景区的红树林较远,故工程产生的悬浮物对保护区和旅游区的红树林生长影响不大。
3.4 噪声影响及防治措施施工作业过程中机械噪声和交通噪声将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距离本工程较近的声敏感点大于350m,故施工噪声对项目周围声敏感点影响较小。
为了降低施工噪声影响,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和运输时间,在途经村镇、学校等路段时应减速行驶。
禁止在居民休息时间施工作业,同时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对高噪声设备应采取隔声板进行隔声降噪。
本项目在港池开挖过程中需在昼间进行水下炸礁,产生瞬时高噪声影响。
经预测,在昼间水下炸礁爆破声降至65dB(A)时的衰减距离为160m。
而炸礁区域距离附近声敏感点均大于160m,故在昼间炸礁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为了减轻炸礁噪声影响,禁止在居民休息时间炸礁,同时在炸礁前应及时通知周围居民和上班人员以做好心理防备。
项目运营期厂界昼间、夜间噪声能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声功能区限值要求。
声评价范围内没有声敏感点,故本项目厂区噪声不存在对评价范围内的声敏感点影响。
3.5 环境空气影响及防治措施施工期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是建设施工时产生的施工粉尘,物料运输及装卸引起的扬尘,以及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尾气。
施工期粉尘和尾气的污染范围主要在施工场地附近,但由于项目地处海涂区域,空气污染物较容易扩散,且距离周围居民区较远,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加强施工管理等有效措施后,施工粉尘对周围大气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根据运营期预测结果,本项目船舶废气的SO2和NO2浓度贡献值较小,NO2和SO2的占标率分别为4.32%和0.50%,影响范围较小。
散装粮食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粉尘(TSP)浓度贡献值较小,占标率分别为4.65%和7.96%。
厂区的运输车辆尾气、装卸机械废气和道路扬尘属无组织排放,经预测机动车辆及装卸机械尾气(SO2、NO2和CO)和道路扬尘(TSP)的浓度贡献值较小,NO2、SO2、CO和TSP的占标率分别为7.30%、0.31%、0.13%和7.29%。
可见港区的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且为间断性排放,其影响浓度及范围不大,而且厂区场地及周围较为空旷,所在区域气象条件较利于污染物扩散,项目距离周围居民敏感点较远,因此运营期项目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为了减轻港区扬尘影响,定期清扫道路,及时洒水,进出港区的车辆慢速行驶。
加强码头的疏运管理,对流动机械进行定期维护,禁止车辆超载和超速行驶,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从而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
3.6 固体废弃物影响及防治措施本工程基槽、停泊地和调头地开挖产生疏浚废弃物,疏浚废弃物倾倒至钦州港临时倾倒区,故疏浚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
本工程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回填,或清运到钦州港指定的地点妥善处置。
施工期间施工船舶生活垃圾、陆域生活垃圾,以及运营期间陆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和清运处理,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本码头船舶卸货作业产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包装物、货物散落物。
该固体废弃物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和清运处理,对本项目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 选址合理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8~2020)》、《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钦州港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本项目所在区域为钦州港域勒沟作业区非深水岸线,规划为干散货、件杂货、集装箱作业区。
本项目用海建设性质为件杂货码头,位于钦州港勒沟作业区内,规划布置7万吨级散货泊位1个,5千吨级散货泊位和5千吨级件杂货泊位各2个,货种为粮食、化肥等散杂货,符合勒沟港口区的功能定位,选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