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资料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

(古代文学史2 P22—23)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 _西洲曲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 ____木兰诗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备用)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宋代理学与禅学的流行,加重了宋代文学的(议论)风气。

2、北宋时期,在理论上大倡复古,创作中又取得了很高成就的作家是(王禹称)。

3、欧阳修评论同时期的一位作家的诗歌称“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这位作家是(梅尧臣)。

4、欧阳修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风格,人们以(“六一风神”)概括以称之。

5、庆历新政期间,欧阳修著文为范仲淹辨冤,并因之被贬为夷陵令,这篇文章名为(《与高司谏书》)。

6、被后人评为“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词人是(晏殊)。

7、柳永以赋为词,体现在表现技巧上就是善于运用(铺陈)手法。

8、“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被贬到(黄州),这是他平生首次遭贬。

9、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章著称,合称“三苏”。

10、黄庭坚的诗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后人以其字名其诗为(“山谷体”)。

11、(秦观)的恋情之作重抒真情而不轻佻浮艳,故王国维评曰:“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12、继柳永之后,对宋代慢词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词人是(周邦彦)。

13、李清照在其《词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词别是一家)。

14、“诚斋体”的语言极有特点,这就是(幽默风趣)。

15、范成大诗歌中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作品是他出使(金)国时所作的七十二首绝句。

16、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吸取了杜甫、李白两人诗歌之长,形成了一家之风,这就是(沉郁悲壮,踔厉风发)。

17、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兴手法)。

18、张炎在《词源》中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是指(吴文英)的词。

19、刘克庄虽为江湖诗人领袖,但其词风颇似(辛弃疾)。

20、元好问编纂(《中州集》)和《壬辰杂编》等书,对金代文学及文献的保留与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21、董介元《西厢记诸宫调》的情节来源于元稹的(《莺莺传》)。

22、一般认为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其时间分界线是元成宗(大德)年间。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1.《诗经·豳风·七月》是()A.农事诗B.史诗C.社会政治诗D.情爱诗2.《咏怀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主要反映了杜甫的()思想。

A.反诛求B.反淫逸C.反战争D.反奢华3.“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作者是()。

A.薛道衡B.杨广C.卢思道D.杨素4.李商隐的“无题诗”被称为()的鼻祖。

A.意象诗B.比兴诗C.象征诗D.朦胧诗5.被视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A.谢朓B.陶渊明C.谢灵运D.王粲6.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古诗纪》D.《乐府诗集》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B.缠绵悱恻C.俊逸秀美D.平淡自然8.杨衒之的著名散文作品是()。

A.《小石城山记》B.《大唐西域记》C.《始得西山宴游记》D.《洛阳伽蓝记》9.“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的评价。

A.欧阳修B.范仲淹C.苏东坡D.王安石10.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所用的修辞是()。

A.象征B.拟人C.比兴D.双关11.《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是孔子学说的发展。

A.军事活动B.外交策略C.非攻D.仁政12.《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纪事本末体B.纪传体C.国别体D.编年体13.中唐作家中写边塞诗最为出色的是()。

A. 韩翃B.孟郊C.李益D.钱起14.被誉为“七绝圣手”诗人是()。

A.杜甫B.王昌龄C.崔颢D.王翰15.《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的是()的风光。

A.青海湖B.鄱阳湖C.太湖D.洞庭湖17.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18.不属于柳宗元《三戒》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一.填空题:(15分)1. 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 “《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 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4. 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5. 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6. 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 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战国策》。

8. 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9. 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

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10. “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11. 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

左思的辞赋,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洛阳纸贵。

12.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的“首杰”和“冠冕”。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4.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5. 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

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

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东汉初期冯衍的《显志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二.名词解释:(20分)1.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

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问答题1. 请解释古代文学的定义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是指在古代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艺形式。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承载历史与时代特征:古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特征。

- 以文人为主要创作者: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多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经过良好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具有丰富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

- 内容丰富多样:古代文学作品既有对自然、生活、爱情等主题的描绘,也有对社会、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 运用修辞手法较多:古代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如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的运用。

2. 古代文学中的“边塞风光”是什么意思,为何在古代文学中如此重要?“边塞风光”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边塞地区的描写和表达。

在古代文学中,边塞风光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原因如下:- 边塞风光是特殊地区的代表:边塞地区地处边缘,常年面临外敌侵扰,因此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和历史背景,这使得边塞地区成为古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

- 边塞风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抗争意识:古代边塞地区的居民为了保卫家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艰苦,他们的坚韧、勇敢和抗争精神在边塞风光的描写中得以体现。

- 边塞风光具有美学价值和情感共鸣:边塞地区的草原、雪山、河流等景色,以及那种奔放、豪迈、壮美的景象,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共鸣,成为文学创作中镶嵌的亮点。

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典籍,请解释为什么它如此引人注目,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引人注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神秘而深邃的言辞:道德经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对偶和修辞手法,通过简洁而深奥的言辞来表达哲学思想,给人以引人思考和解读的空间。

- 深刻而智慧的哲理:道德经集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内容包含了对人生、社会、自然、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智慧总结,对于人的修身养性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18)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2、“女娲造人”是解释()的神话故事。

A.宇宙起源B.人类起源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3、“精卫填海”是反映()的神话故事。

A.中华民族始祖B.人类与自然斗争C.宇宙起源D.自然现象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5、《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6、《诗经》中的西周王畿之乐称为()。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7、《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C.杂言D.七言8、《卫风·氓》表现的是()。

A.寡妇的悲剧命运B.男子对淑女的追慕C.弃妇的悲剧命运D.妻子对丈夫的思念9、《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C.杂记D.语录体著作10、《逍遥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1、《齐物论》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2、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左传》D.《春秋》13、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春秋》D.《左传》14、《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礼”D.“智”1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16.“楚辞”的本意是()。

A.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B.楚地的歌辞C.诗歌题材D.屈原的作品17、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18、《九歌》共()。

A.9篇B.10篇C.11篇D.12篇19、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

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底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别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浮现了一种壮大的气魄和大方悲凉的感人力量。

并且,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很多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别确定)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进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咨询,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行低下。

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别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进展做出了贡献。

沈宋往常,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

沈宋使五律更趋周密,彻底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

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据《新唐书·宋之咨询传》记载:“及之咨询、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

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钞票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

他们的生平大都别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填空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 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 P22 —23)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____ 木兰诗_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_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 叙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

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风格上尚“奇”贵“幻”。

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

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

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

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

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

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

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

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

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

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才子佳人小说:描写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故事的章回小说,起于明末,盛行于清代前期。

这类小说反映的是下层文人所憧憬向往的富贵风流梦,理想色彩较浓,从中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婚姻观、女性观都有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情节结构的固定化、程式化,人物形象的概念化、脸谱化等不足。

代表作有《玉娇梨》、《平山冷燕》等,作者同为署名“天花藏主人”的张匀。

二、填空与选择《三国志演义》版本有嘉靖本、志传本、李评本、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宋江临死前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有半点欺心。

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明代中期的复古流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明中叶“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取材于《水浒传》林冲落草的故事,梁辰鱼的《浣纱记》,署名王士祯等人的《鸣凤记》临川四梦: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又叫《玉茗堂四梦》《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的演化 1,国产说;2,外来说;3,综合说《金瓶梅》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续金瓶梅》作者是丁耀亢明拟话本小说集:1、冯梦龙与“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凌濛初与“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3、《清平山堂话本》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又称《六十家小说》明代文言小说集“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话》。

宋懋澄《九籥集》——《负情侬传》、《珠衫》分别是《杜十娘》和《卖油郎》的文言原本。

“中篇传奇”:《刘生觅莲记》、《双双传》《钟情丽集》志怪类:祝允明《志怪录》,陆粲《庚巳编》志人类:梅鼎祚《青泥莲花记》,何良俊《语林》笑话集:冯梦龙《古今谭概》《笑府》公安派主张“性灵说” 代表袁宗道、袁宏道(《戏题斋壁》、《初至绍兴》)袁中道(《听泉》)竟陵派作家钟惺《隐秀轩集》谭元春《谭友复合集》小品文的代表作家作品: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嫏嬛文集》清诗坛沈德潜——格调说;王士祯——神韵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清代戏曲著名作品: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清初白话小说:陈忱《水浒后传》;才学小说《镜花缘》;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不朽巨著《红楼梦》。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家作品“天花藏主人”的张匀《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借历史针砭现实的《促织》王生被一女鬼迷惑吃尽苦头故事《画皮》世情小说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世代积累型小说《三国志演义》李渔短篇小说《无声戏》、《十二楼》《儒林外史》中有淳朴青年变为文痞的是匡超人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吴嘉纪清代散文流派:桐城派清代骈文作家作品:陈维崧《与芝麓先生传》、《苍梧诗序》;洪亮吉《游天台山记》《戒子书》;汪中《哀盐船文》黄遵宪——诗界革命;梁启超——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水浒传》的成书基础1、《宋史》中的历史真实;2、宋末元初的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3、罗烨《醉翁谈录》记录的说话名目;4、《大宋宣和遗事》;5、元代水浒戏;《聊斋志异》的文体特点:“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纪昀:“一书而兼二体”“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

”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中国小说史略》)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

六朝志怪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迷信;《聊斋》虽也写怪异,但为的是反映现实,抒发“孤愤”。

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

《聊斋》对传奇笔法的超越:《聊斋》除了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又有超越: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二是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三是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杜丽娘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1 青春意识的觉醒时刻 2 毫无顾忌的追求时期 3 不屈的反抗时期:三、简答1、《水浒传》的结构艺术单向纵线结构:上半部以人为单元,以聚义梁山为线索,环环相扣,百川汇聚;连环列传体。

下半部以事为顺序,以报效朝廷为主干,贯穿始终,奔流而下。

全书连环勾锁,层层推进,形成一个整体,但各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成败得失:前半部分笔墨集中,酣畅淋林;后半部松散拖沓,多雷同失真,没能揭示水浒英雄的悲剧精神,叶昼评曰:“文字至此,都是强弩之末了,妙处还在前半截。

”2、李渔的文学成就戏曲方面:1、强调戏曲舞台性。

“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回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言,否则搁笔”。

2、创作强调“结构第一”。

“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等。

3、语言主张“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 ,人物语言个性化。

4、题材选取和情节安排强调“奇”与“新”。

5、演员要训练有素,导演要加强修养。

6、认为戏曲要“有裨风教”,“点缀升平”,宣扬封建道德。

拟话本小说方面:1、李渔的短篇小说全是叙写世情的,展示的是社会家庭间财产、婚姻、子嗣、立身处世的问题,从题材角度说,与前出之“三言”、“两拍”中写市井生活作品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不是摹写社会人生的实况,他所营造的小说世界,大都是与现实世界似是而非,所显示的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别出心裁的经验之论和游戏人生的意趣。

2、继承了拟话本小说与生俱来的关乎名教、有禆风化的套数,首尾总要做一番说教,有少数作品径直是劝善惩恶、维持世道的内容。

但李渔绝少在封建纲常伦理上做文章,所发的大都是别出心裁的饮食日用之道。

3、小说创作突出的表现着一种玩世的娱乐性。

他曾自谓其作小说戏曲是“尝以欢喜心,幻为游戏笔”。

表白的很坦白,也很确切。

意识到了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在小说创作中有着活跃的创造意识,但却过分地强调了创造的自由性,以为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为所欲为”所以他的小说表现出一种主观专断的叙事特征和情节的随意性。

代表作《无声戏》《十二楼》《鹤归楼》3、《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一)揭露社会黑暗。

1、借阴间影射阳世的《席方平》 2、借历史针砭现实的《促织》3、借梦境揭露官吏的《梦狼》(二)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典型作品《席方平》,反映被压迫者复仇反抗的《向杲》。

(三)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1、考场黑暗,贿赂公行:如《考弊司》2、考官昏聩,贤愚不辨:如《司文郎》3、考试荒唐,黜佳进庸:如《贾奉稚》4、考生心态,神魂颠倒:如《王子安》。

(四)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1、深刻的社会内容 2、崭新的爱情观。

(五)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崂山道士》《画皮》4、三言、二拍在题材选择上体现出的时代特点“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涉与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大多数是围绕市民生活与其兴趣点展开的,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1,职业的重视与地位的提高:重商思想与商人地位。

《蒋兴哥》“一品官,二品客”;(地位的提高与《金瓶梅》所反映的联系)2,商人形象正面化。

有善良、正直、淳朴、吃苦、有道德的一面,如《卖油郎独占花魁》3,商人逐利本性的处理:三言的道德化到二拍的直面提出。

(二)婚恋自主与男女平等意识的张扬。

1,“礼顺人情”主张。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宿香亭张浩遇莺莺》;2,歌颂真挚爱情。

《卖》莘瑶琴对秦重对其感情的认识3,尊重女性、男女平等观念,对贞节观的突破。

《蒋兴哥》对女性失贞的理解;对于“改嫁”的认识(《满少卿》);对人格尊严的强调(《杜十娘》)。

(三)对贪官污吏的抨击和清官的赞赏1,《硬勘案大儒争闲气》引人注目的是对朱熹的描写,具有正直知识分子良心;2,清官的市民化色彩,承认人情人欲,身上的私欲,如《滕大尹鬼断家私》如表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