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结构材料与放音的关系

合集下载

音箱元件配件知识点总结

音箱元件配件知识点总结

音箱元件配件知识点总结音箱元件配件是构成音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音箱系统的音质和效果。

对于音箱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来说,了解音箱元件配件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音箱元件配件的基本原理、类型、选购和维护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音箱元件配件。

一、音箱元件配件的基本原理1. 音箱元件配件的作用音箱元件配件是音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音箱箱体、喇叭单元、分频器、线材、声学棉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音箱系统。

1)音箱箱体:用来固定和保护喇叭单元,同时起到隔音和散射的作用,对音箱系统的声音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2)喇叭单元:是音箱系统的声音发声装置,主要负责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产生声音。

3)分频器:用来将音频信号分成不同频段,分别送到对应的喇叭单元,以实现不同频段的音频处理。

4)线材:用于连接各种音频设备,传输音频信号。

5)声学棉:用于吸收和隔离声音,在音箱系统中起到调整音响效果的作用。

2. 音箱元件配件的工作原理不同的音箱元件配件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工作原理:1)音箱箱体的工作原理:音箱箱体通常采用压音技术,通过合理的箱体结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共振,提高箱体的结构刚度和密封性,从而减小箱体的声学失真。

2)喇叭单元的工作原理:喇叭单元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当有音频信号输入时,由音圈和磁铁组成的振动系统将电信号转换成磁场效应,驱动锥形振膜产生机械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3)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分频器采用电子滤波原理,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频率分割,分别输出不同频段的音频信号给对应的喇叭单元,使得不同频段的音频信号得到合理的处理和放大。

4)线材的工作原理:线材主要有传输音频信号的作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导体传导电流的方式将音频信号从音源传输到喇叭单元。

合理选用高品质的线材可以减小传输损耗和提高音质。

5)声学棉的工作原理:声学棉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声音,减小音响系统中的共振和回声,对声音特性的调整起到很大的作用。

做音响的材料

做音响的材料

做音响的材料音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和清晰的声音。

而要做一台优质的音响,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选择音响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声音的传输、隔离和共振等因素,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做音响所需要的材料吧。

首先,音响的外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外壳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以避免外部噪音的干扰。

同时,外壳材料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以确保音响的长期使用。

常见的音响外壳材料包括木材、金属和塑料等。

其中,木材因其良好的声学特性和外观效果而被广泛使用,而金属则因其稳定性和耐用性而备受青睐。

其次,音响的隔离材料也是不可忽视的。

隔离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音响内部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音响的音质和清晰度。

常见的隔离材料包括吸音棉、泡沫塑料和橡胶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和减震效果,可以有效地隔离震动和噪音,提高音响的表现。

另外,音响的共振材料也是制作音响的关键。

共振材料可以帮助音响产生更加丰富和饱满的声音,提高音响的音质和音量。

常见的共振材料包括木材、玻璃纤维和陶瓷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共振特性,可以有效地增强音响的声音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材料外,音响制作还需要考虑到导电材料、电子元件和声学元件等。

这些材料和元件可以帮助音响实现声音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是音响正常运行的必备材料。

综上所述,做音响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音响的音质、音量和稳定性。

在选择音响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外壳材料、隔离材料、共振材料以及导电材料等因素,以确保音响具有良好的表现和稳定的运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做音响所需要的材料,为音响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线材材质的选用及对音质的影响

线材材质的选用及对音质的影响

线材材质的选用及对音质的影响一.音响线用途及分类音响线是指连接各类音响器材并组成一套系统的联接线,主要有信号类和功率类和电源类线材。

由于音响和视频类产品是供人欣赏的媒介产品,所以存在文化,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审美观点的差别。

由于音响和视频的产品已大量进入普通家庭,人们希望通过各类线材来简单调节系统,以满足自身的审美观点,虽然这种调节只是微量的,所以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是存在着自身特殊的个性,首先是由于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引起不可避免的差别,其次各个生产厂家通过材料的选择和线材的结构设计来人为控制线材性能的差别,来满足不同消费群的需要。

所以说不存在最好的材料,只存在着最适用的材料。

从理论上讲,音响线材料的好坏,只能从保真角度上来讨论,即我们希望制造出线材使通过此线材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完全相同。

从产品生产厂家来说由于不同市场需求,产品必须有两种产品。

一种是尽量保真产品,在专业市场的需求,另一种是无意或有意使线材产生善意的失真,以满足普通家庭的需求,即非专业使用。

①.低电平信号线(话筒线),通常指通过电位几十µV到几十mV,电位几十nA~几十µA这样线的重点要解决的是屏蔽问题。

一般结构变化不多,均匀2芯或3芯反螺旋的减少电感和噪声。

每芯一般为φ0.12×20铜线,PEF或PE绝缘加屏蔽φ0.12×6×16,外皮为PVC。

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有些厂家在每条芯线外再加一层导电PE,这样可提高信噪比20-40dB。

成品线一般为平衡结构(XLR),以减少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串入噪声,此类线一般专业场合使用较多,所以品种和结构变化比较少,各类厂家基本差不多。

②.高电平信号线(音频连接线),一般通过电位几十mv~几V,电流几十µA~几十mA。

主要用于CD机与前级放大的连线,前级放大的到功率放大的连线等。

用量最大,变化最多的线材,人们往往用信号线来调整整体音响器材的音色特点,所以各个厂家各尽其能。

音响的工艺技术

音响的工艺技术

音响的工艺技术音响工艺技术音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音乐播放和音频放大的设备。

无论是在家庭、汽车还是演出中,音响的质量和效果对于提升听觉体验和享受音乐乐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达到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则需要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来实现。

首先,优质的音响需要具备良好的设计和结构。

设计师通过使用高级的建模软件和数学算法,制定出最佳的结构和形状,确保音频能够完全传输,并减少任何可能存在的噪音。

在设计过程中,专业工程师还会运用声学原理和材料科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构建出高质量的音响外壳。

这些外壳不仅需要具备适当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还需要具备最佳的声音反射和演奏效果。

其次,高级的音箱和扬声器单元也是实现优质音效的关键。

在扬声器单元的制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设计振膜和创造独特的扬声器结构。

这些技术包括气动和机械系统研究、材料应用技术、声音传递技术等。

通过优化这些技术,音箱和扬声器单元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工作,并能够提供更低的失真和更好的频率响应。

此外,尖端的音响设备还会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来优化音频效果。

DSP技术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精确的分析和处理,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均衡、压缩、混合等。

这些处理过程不仅可以改善声音质量,还可以增加音频效果的选择和调整空间。

通过DSP技术,音响设备可以智能地提供逼真、立体和具有层次感的音频效果。

除了以上的工艺技术,音响设备的电子元件和连接器也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选择。

优质的电子元件如放大器、解码器等,可以确保音频信号的高保真和高稳定性。

而高质量的连接器可以为音响设备提供更好的连接性和防护性能,减少信号损失和干扰。

总之,音响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和更真实的音频效果。

不管是在个人的音乐享受中,还是在音频专业制作和音乐演出中,音响设备的工艺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相信未来的音响设备将会带来更加震撼人心的音乐体验。

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喇叭单元是音响设备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电信号转换为可听音频的功能。

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由振膜和磁路系统组成,通过振膜的振动和磁路系统的作用来实现声音的放大和输出。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在喇叭单元的的基本结构中,振膜是其中之一。

振膜是由材料制成的薄膜,它可以被电信号激发而产生振动。

振膜的振动以一定的频率和幅度,将电信号中的声音信息转换为机械能。

不同的振膜材料和结构将会影响声音的音质和音色。

另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路系统。

磁路系统主要由磁体和磁铁组成,它们被安置在振膜的附近。

当通过磁体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磁路。

这个磁路将会对振膜产生力量的影响,使其振动。

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可以调整振膜的振动情况,从而调节输出声音的音量和音调。

喇叭单元的工作原理基于振膜的振动和磁路系统的作用。

当电信号通过喇叭单元流过时,它会导致振膜开始振动。

振膜的振动将会产生声波,通过喇叭单元的其他部分进一步放大和输出。

同时,磁路系统的作用可以保证振膜在正确的位置进行振动,并有效地转换电信号中的声音信息。

概括地说,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由振膜和磁路系统组成。

振膜通过振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而磁路系统则起到辅助振膜振动的作用。

喇叭单元的工作原理依赖于这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探讨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正文2.1 喇叭单元的基本组成2.1.1 振膜2.1.2 磁路系统2.2 喇叭单元的工作原理2.2.1 振膜的振动2.2.2 磁路系统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探究喇叭单元的基本组成,包括振膜和磁路系统两个关键组件。

乐器与声学乐器的音色与共鸣原理

乐器与声学乐器的音色与共鸣原理

乐器与声学乐器的音色与共鸣原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乐器来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

在音乐中,乐器的音色和共鸣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乐器和声学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以及其共鸣原理。

首先,乐器的音色是指每个乐器所独有的声音特征和质量。

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这是由其结构和材料决定的。

比如,钢琴的音色丰富而饱满,小提琴的音色柔和而悠扬,萨克斯风的音色明亮而富有感染力。

这些音色之间的差异使得乐曲在表现力和情感传递方面有所区别。

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主要取决于乐器的振动形式以及泛音的丰富程度。

其次,共鸣是指乐器在发声过程中的振动现象。

乐器的共鸣原理是实现声音放大和音色塑造的关键。

乐器在发声时,先经过外界的刺激(例如弹奏、吹奏或敲击),然后通过材料和结构的共鸣来提升声音的振幅和能量。

共鸣腔体和共鸣空间的设计与乐器体积、材料和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共鸣箱、共鸣弦和共鸣板等共鸣腔体的存在,使得乐器发出更加丰富和持久的声音。

乐器的共鸣原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例如,弦乐器依靠琴弦的振动和共鸣箱的增强来发声。

当弦乐器的琴弦被弹拨时,琴弦的振动会传导到共鸣箱,共鸣箱会增强琴弦的振动,使得声音变得更加丰满和倍音丰富。

同样,木管乐器利用共鸣管道和共鸣腔体来产生声音。

演奏者通过吹气或吹气碰撞演奏口的舌簧,使得气流振动并进入共鸣管道。

共鸣管道的长度和直径决定了乐器发出的音高和音色。

此外,金属乐器和打击乐器也利用共鸣原理来发声。

金属乐器通过击打金属面板或管道来激发其固有的振动,从而产生音响效果。

打击乐器则通过敲打或摩擦乐器表面,使乐器的共鸣体产生特定的振动和共鸣效果。

打击乐器的声音可以通过改变敲击力度和位置来改变音色。

总之,乐器的音色和共鸣原理是理解和欣赏音乐的重要要素。

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和共鸣方式,这决定了乐器在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乐器制造者和演奏者需要深入了解乐器的结构和材料以及共鸣原理,才能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为听众带来美妙的乐曲体验。

喇叭知识全解

喇叭知识全解

扬声器知识扫盲贴扬声器,俗称喇叭,它是一种电能转换成声音的一种转换设备,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线圈时,线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这种互动造成纸盘振动,因为电子能量随时变化,喇叭的线圈会往前或往后运动,因此喇叭的纸盘就会跟着运动,这此动作使空气的疏密程度产生变化而产生声音。

喇叭分类:按发声方式:1、动圈式。

基本原理来自佛莱明左手定律,把一条有电流的导线与磁力线垂直的放进磁铁南北极间,道线就会受磁力线与电流两者的互相作用而移动,在把一片振膜依附在这根道线上,随著电流变化振膜就产生前后的运动。

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锥盆单体都是动圈式的设计。

2、电磁式。

在一个U型的磁铁的中间架设可移动斩铁片(电枢),当电流流经线圈时电枢会受磁化与磁铁产生吸斥现象,并同时带动振膜运动。

这种设计成本低廉但效果不佳,所以多用在电话筒与小型耳机上。

3、电感式。

与电磁式原理相近,不过电枢加倍,而磁铁上的两个音圈并不对称,当讯号电流通过时两个电枢为了不同的磁通量会互相推挤而运动。

与电磁是不同处是电感是可以再生较低的频率,不过效率却非常的低。

4、静电式。

基本原理是库伦(Coulomb)定律,通常是以塑胶质的膜片加上铝等电感性材料真空汽化处理,两个膜片面对面摆放,当其中一片加上正电流高压时另一片就会感应出小电流,藉由彼此互相的吸引排斥作用推动空气就能发出声音。

静电单体由于质量轻且振动分散小,所以很容易得到清澈透明的中高音,对低音动力有未逮,而且它的效率不高,使用直流电原又容易聚集灰尘。

目前如Martin-Logan等厂商已成功的发展出静电与动圈混合式喇叭,解决了静电体低音不足的问题,在耳机上静电式的运用也很广泛。

5、平面式。

最早由日本SONY开发出来的设计,音圈设计仍是动圈式为主题,不过将锥盆振膜改成蜂巢结构的平面振膜,因为少人空洞效应,特性较佳,但效率也偏低。

6、丝带式。

没有传统的音圈设计,振膜是以非常薄的金属制成,电流直接流进道体使其振动发音。

自制立体音响实验原理

自制立体音响实验原理

自制立体音响实验原理
我们所用的立体音响实验原理基于人耳的空间定位能力,通过合理的声源布置和声音处理技术,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或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来的效果。

实验所需材料:
1. 主音箱:用于放置主要音源的扬声器。

2. 辅助音箱:用于增强音响效果,放置在主音箱两侧或其他位置。

3. 支架:用于固定音箱,使其稳定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实验步骤:
1. 将主音箱放置在适当的位置,距离听众为正前方的中心位置。

2. 将辅助音箱放置在主音箱两侧,与主音箱的距离也要适中。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辅助音箱的位置和角度。

3. 连接音箱与音源设备,如音频线连接音源设备与主音箱。

4. 调整音箱位置和角度,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根据试听的结果适当调整音箱位置的高低和左右角度,以获得更好的音效质量。

补充说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立体音响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1. 声音调整器:调整音量、低音和高音等参数,以满足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场景需求。

2. 音频处理器:如均衡器、混响器等,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和回声效果。

3. 环绕声技术:利用多声道音响系统,通过合理的声源分布和
音频处理,实现更真实的环绕音效。

通过以上实验原理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真实、逼真的立体音响效果,使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和声音的美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响结构材料与放音的关系一对理想的音箱,工作时除扬声器振膜外,其周边不应随声波而振动。

反之,则主要是箱板厚度、重量不足所造成的。

因此,制作音箱应该考虑到音箱的体积及功率越大,相对箱腔内气压就越大,箱壁的木板就越要坚硬、厚实,尤其是前后板极易产生振动,其板厚适当厚于侧板。

密闭式音箱的板块比倒相式音箱要厚些。

如果是低音箱,其箱板则要比Hi-Fi音箱箱板重得多。

由于厚板要比簿板的自然谐振小,所以应尽量选用质地坚硬、重量大,而且有一定厚度的箱板。

密闭式音箱因为没有任何漏气的地方,所以箱板过薄更容易引起共振。

如果某一频率激励起箱板的振动,则在这一频率的能量将大量消耗在木板的振动阻尼之中,因而足以产生很深的谷值,严重影响音质。

只有加厚箱板,才能有效果显著抑制箱壁共振,减少驻波的产生。

从制作音箱的经验数据中可知,扬声器口径大小与箱板厚度的关系如下:扬声器口径<12.70cm(5in),音箱板厚应有16~18mm;扬声器口径为15~20cm(6~8in),音箱板厚应有18~20mm;扬声器口径为25~30cm(10~12in),音箱厚应有20~25mm;扬声器口径为35.6~45.7(14~18in),音箱板厚应有25~30mm。

如果采用原木板,且其质地坚硬,则箱板厚可减少10%~15%。

1.音箱结构的选择无论选择哪种箱体,都希望不要制成等边方形,至少要避免长、宽、深尺寸相同。

箱体最好为长方形,可避免腔内某一频率产生驻波。

高保真HI-FI音响系统一般都放置在客厅中。

客厅的面积大都在15M2左右,在这样的厅堂放置HI-FI音箱,虽然可以使用落地式,但其高度不宜超过1M,而且功率不宜太大。

如果音响系统额定功率为100W,提供给音箱的有效功率不足。

扬声器亦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放音效果。

只有给扬声器70%以上的功率,才能真正体现出扬声器的性能本色。

如果是狭窄的小厅堂,则宜用小型HI-FI音箱或书架式音箱。

其音量适中,音色优美,外形也显得雅致。

汽车音箱的制作,绝大部分根据汽车后尾的空间来设计,难度较大。

2.箱体材料的选择部分小型音箱用塑料制成外,一般大中型音箱都用木材制作。

20世纪50年代国产音箱主要用原木板或夹板制作,其形式单调,系统质量档次不高。

自从机制中纤维板投放市场后,它基本代替了原木板,由此制得的箱体质量也不断提高。

⑴音箱板材的选项择木材种类繁多质量十分悬殊。

用来制作音箱的板材应具有较好的纤维密度,使之有较强的抑制振动能力。

同时板材要具有防潮、不易变形的特点。

目前广泛使用的板材以中纤维板、刨花板为主;其次是原木板,如水曲柳、江木、花梨木、桦木、核桃木、枫木及酸枝等。

高档次的音箱,可用檀木类的上等木材。

选择质地坚硬、纹理细致的杂木,也是制作音箱的极佳木材。

①高级原木板一般纤维密度大、硬度高、缩水率小。

其木材需要经过蒸发烘干或自然干燥老化1~2年以上才可用来制作音箱。

只有这样,才能使音箱不易变形、开裂。

使用高级木材制作音箱,成本高,使用窄面的原木板,则需要拼接,这样会增加制作的难度,所以使用原木板材者并不多见。

②夹板是机制板的一种大面积平面板块。

其板面大,易裁剪,容易加工,适合大、小音箱使用。

但由于该板材是用胶粘层压成板块的,故容易受潮脱胶、变形,甚至被虫蛀。

③刨花板刨花板是将刨下来的木屑,加工成粗细不等的颗粒,用胶粘剂并由机械热压而成的板材。

刨花板有单层及多层两种。

单层板内部的木屑颗粒分布均匀,硬度较高,表面光滑;多层板内部按木屑颗粒大小分层排列,表面颗粒小、密度大,中间颗粒大、密度小(或按密度的大小分层交叉排列制成)。

刨花板由于颗粒较大,压制成的板材较松,强度低,怕潮湿,易破损。

其横截面粗糙,难以加工平整,只适合用于制作要求不高的音箱,且为小型的音箱。

④纤维板中纤板是近年崛起的高科技新产品。

它是以树木中的根、枝、茎等为材料,经加工成细纤维,再用填充料粘合剂,由机械热压成各种规格的密度板材(MDF)。

纤维板内部材质结构均匀、细密,具有韧性好、强度适中、抗潮湿、不易变形、表面光滑、阻尼特性较强、横切面较细、适合精加工的特点,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型人造板,是制作音箱的最佳材料。

纤维板分中密度板(600kg/m3)和高密度板(可达90kg/m3以上)。

高密度板价格较高,一般少用。

而中密度板价格适中,性能优良,是制作中、高档音箱的最佳选择板材。

⑵箱体板材开料音箱的箱体主要用板材制作,绝大多数为长方形,也有圆桶形或其他特殊形状。

根据箱体结构及其要求,还可增加箱内腔间格或加强筋板条等。

裁料前,按设计尺寸,在预先选好的板块上画上要开裁的线条。

如果采用原木板或木皮制作音箱,应注意木质颜色、纹理的顺向,注意对称(每对音箱)选材。

如果箱板上面板木纹理为横向纹,那么侧面板纹应与上面板同方向,这样看起来近似于原木纹理,也十分雅观。

如果用的是纤维板,其本身并无木纹,箱体则要贴上木皮。

裁料以合理、不浪费为原则即可。

⑶倒相管孔开设的位置和形状开设倒相管孔应按一定程序进行,即先设定扬声器安装孔和倒相管孔在面板上的排列和孔口位置。

①倒相管孔的位置倒相管孔绝大多数开于前障偏下方,也有开在后板的。

通常用空喇叭作倒相辐射,用于大型音箱中。

由于扬声器口径大、功率大,故很少开设在前板上,否则需提高音箱的高度。

②倒相管的形状倒相管在圆孔形、长方形、扁形等形状,但绝大多数为圆形。

这是因为对于同一倒相孔口位置,圆孔的周长最小,故管中辐射阻尼最小,亦即谐振频率f0处于获得最大的声压之中。

③倒相管的大小倒相管的大小应按原设计的数值,如果未通过调校,不能随便更改,否则会影响倒相声压的叠加及造成频率的变动。

⑷扬声器安装孔的开设实际上,对音箱中各扬声器单元在前障板上开设安装孔的位置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但低音扬声器单元一般设在前障板的下方,中音频扬声器单元设在其中间,高频扬声器单元设在其上方。

当然,在不影响放音音色、减少失真、保持美观的前提下,还可以各出其谋,设计出各自的特点。

以下几种设计供参考:这种排列方式容易获得较平坦的响应。

高音扬声器排列在音箱的上部,在正常工作时可防止频率变化引起声源相互干拢。

为此,应让高音频扬声器单元辐射角尽量大些,倒相管和低音扬声器的安装位置尽量靠近些,这样声源定梯形比较一致。

最理想的当然是同轴配置,但这样又会产生失真。

因些,一般对大型音箱,作较远距离聆听时,各单元可适当拉开;对于小型音箱,作近距离聆听时,各单元略可靠近。

扬声器排列在一对音箱两侧成镜像对称形。

其优点是高、低音扬声器单元不在同一轴线上,有利于高音单元的平衡扩散,声象定位更加准确。

但低音频扬声器单元的相频和辐频特性会出现线性位移。

高音扬声器单元排在2个低音扬声器单元之间,声像定位正好落在2个低音单元的中间,并与高音单元声象位置重合,使声象定位更加准确。

由于播放时是同一频率,而2个低音扬声器单元距离较远,发音位置不同,声干拢影响较大,故频率曲线会出现一些差异,相位上有波动,使中频段的指向性变窄。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2个低音扬声器单元,应尽可能靠近些。

超低音谐振频率低、功率大、振幅大,所以其箱体结构比较特殊。

扬声器安装位置通常与Hi-Fi音箱截然不同。

为了获得足够低的音响扬声器的安装总是放在音箱的内腔。

这种方式主要是配套特殊结构的箱体,为获得不同频响及其外观而设。

由于箱体属于不规则结构,故对减少驻波及失真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种安装方式主要用于大型歌舞厅。

舞台大,排位多,声场扩散宽,以此可加强水平指向特性,使听众获得较均匀的声压。

卧式音箱因摆设于低位,故不大适宜小厅堂及家庭使用。

⑸扬声器孔的开设工艺目前在音箱正面放置的扬声器,都是前向内平面安装,开孔时,锯去放置扬声器边框内侧部分则可。

应当注意,孔径不能过大或过小。

孔径过大,会使固定螺钉的部位小了,紧固螺钉时容易造成塌边;孔径过小,则扬声器不能平稳贴面平放,露出空隙,造成漏气。

所以要求裁剪尺寸要准确无误。

在专业音箱生产厂,有专门工具开裁扬声器安装孔。

业余者则应在面板上选好位置,画出要裁去的生产线条,先钻一小孔,将线锯穿过小孔,按画线条锯出一个圆孔,再用弯刨及木锉修正。

⑹接线盒孔的开设常用的接线盒规格如图:接线盒a 为单声组合,接线盒b为双声组合。

小型声音多使用单声组合,中、大型音箱多用双声组合。

它能将音箱中不同的扬声器分别配接。

其形状有圆形、方形及长方形。

要求也不太严格。

裁开方法与开设扬声器安装孔方法一样,以刚好套入接线盒为宜,用螺钉固定即可。

⑺音箱脚钉安装孔的开设脚钉是音箱的一种饰物,但并非每个音箱都要装脚钉,如果需安装脚钉,可有多种选项择。

最简单的是,在箱底部4个角的适当位置钉上曲尺形或小圆形的要板,这既经济又实用。

但一般都是选择金属制成的专用音箱脚钉,在底板4个角适当位置钻一个深度及大小合适脚钉尺寸、能紧入脚钉螺母的孔口,装上预先涂上粘胶布螺母,用锤打入孔内,这样随时便可拧入脚钉。

⑻网罩的子母扣孔的开设音箱网罩可遮盖整个前障板(或遮盖部分。

网罩框架宜薄不宜高,网罩宜造成活动式,以便于随时拆装,这样就要选择子母扣方式,如图所示:要安装好,子母扣是关键。

可按以下方法进行:(1)在网罩框架4个角或边上量好要打孔的位置,有1mm钻头垂直钻穿框架,在4个角及框边钻安装网罩母子孔眼。

(2)将框架放在面板上,用钉对准框架上预先钻好的小孔,垂直钉在面板上作一个扩孔记号,待全部钉好后,经检查无误再拔出小钉。

(3)在面板钉口上,用适当大的钻头钻出子母扣(以仅可紧休入的尺寸为准),然后用同一方法钻框架的子母孔。

把子母扣装入时,涂上粘胶用锤紧打入已钻好的孔内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