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整理
B 蒙曼: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游弋

蒙曼: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游弋樊文军十年前,32岁的蒙曼登上《百家讲坛》,她讲的是“武则天”和“隋唐史”,被誉为“小于丹”。
但是满肚子诗书的蒙曼,又不同于我们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印象。
她讲“掷果盈车”的典故,会用跳广场舞的老太太追星来辅助我们还原场景;她描绘诗词,是传统文化这杯牛奶上的奶油皮儿,有着醍醐的精妙;她揣测15岁的孟郊看到母亲在缝衣服时,大概是在一旁睡觉……与历史结缘1975年,蒙曼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后随父母迁到承德,并在那儿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蒙曼的家庭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教学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
书籍,成为她童年时期最好的陪伴。
蒙曼在回忆自己童年时说道:“在我小时候,除了老师,我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其他的职业,我是在学校院子里长大的,上课、看书几乎是我童年的全部。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蒙曼对学校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蒙曼先后就读于承德市平泉县第二初级中学和承德市第一高级中学。
1992年,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实际上,蒙曼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从小就是一个“历史迷”,甚至高考第一志愿填的也不是历史,她是被调剂到中央民族大学的历史系后,才开始慢慢深究历史的。
她说:“我对历史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类型。
我的初心是学习法律,将来不管是做律师还是做法官,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当然,学法律也并不完全出于兴趣,因为那时候大家普遍认为学历史是找不到工作的。
可是从我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一点违和感都没有,我发现历史真的十分契合我的需要,适合我的性情。
”硕士毕业后,蒙曼到北京大学继续深造并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
回顾两个大学的两段岁月,她说:“民大给了我更多情怀上的东西,似乎重新回到了童年,有着纯洁的快乐。
而北大的经历让我学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也开始学着接受成年之后可能要过的生活。
”2002年北大毕业后,蒙曼回到民大任教。
除了讲学,蒙曼还相继出版了《蒙曼说唐》系列丛书,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百家讲坛《武则天》讲稿_蒙曼

百家讲坛《武则天》讲稿_蒙曼百家讲坛《蒙曼说唐:武则天》讲稿蒙曼简介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1992 年至1999 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蒙曼。
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99 年至 2002 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2 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著有《唐代前朝北衙禁军制度研究》。
发表论、文《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公主婚姻与武周以后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
宅第》《延客与惑君》武则天的前言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她是唯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的美貌、智慧、狡诈、狠毒、领导艺术、领袖魅力、卓越的洞见力,都为后世百姓和文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不休。
那么,一千多年后的年轻的女教授,将给她怎样的全新的诠 -1-释呢,那些挥之不去的谜题,在此间怎样被层层开解,蒙曼教授,用其独特的敏锐的女性视角,重新解读武则天,令人激动,发人深省。
历史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
而根据福柯的看法,文字中早已渗透了权力的改造。
一切历史形象,也因此都在文字中扭曲、变形。
这样看来,尽管岁月留痕,但洛阳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还是被改造最少的历史证物——据说,这尊意为光明普照的慈悲之佛,正是依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北魏以来,从荒凉边塞走来的皇帝们,一方面拜倒在佛祖脚下,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想象成法力无边的佛祖。
他们留下了开窟造像的传统:“凿石造佛,如朕”和他们一样,武则天也要当皇帝佛。
帝身。
然而,世俗和神圣毕竟不能完全等同。
佛祖拈花一笑间,礼佛的女尼幻化成了乾元殿上的皇帝,曾经的妩媚与威严也升腾为庄严与慈悲,方额广颐的女皇凝固为“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的大佛。
千载之下,当我们仰望十七米高的卢舍那大佛,内心的震撼无与伦比。
这究竟是艺术的魅力,还是女皇的威灵, 同样的还有无字碑。
百家讲坛武则天蒙曼 全集

百家讲坛武那么(nà me)天蒙曼全集(quánjí)百家讲坛武那么(nà me)天贞观(zhēn ɡuān)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那么(nà me)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那么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那么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这一年,武那么天和局部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
后来,唐高宗将她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那么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
之后,武那么天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根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那么天来处理。
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武那么天逐渐掌握中央实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
不久,武那么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那么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公元705年,许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那么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
同年,武那么天病死,享年八十二岁,遗诏“去帝号,称那么天大圣皇后〞,并令人在陵前竖起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武那么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
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开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有所加重。
【蔓萝读物】 《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上、下集)

【蔓萝读物】《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上、下集)
作者简介
蒙曼:蒙曼,女,满族。
1975年生,河北人。
1992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师从荣新江教授,获博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著作包括:《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专著)。
主要论文有:《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公主婚姻与武周以后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延客与惑君》等。
所授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历史文选、隋唐五代史(研究生课)、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宫廷政治史。
出版时间:2012-06-01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上)》目录
第一部分·悲情天子(1)·悲情天子(2)
·悲情天子(3)
·悲情天子(4)
·悲情天子(5)
·悲情天子(6)
·悲情天子(7)。
[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
![[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https://img.taocdn.com/s3/m/870c8964e87101f69e3195a9.png)
[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蒙曼太平公主]蒙曼:蒙曼篇一 : 蒙曼:蒙曼-人物经历,蒙曼-主要成就蒙曼,汉族,河北承德人,北京大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并出版相应书籍。
她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引起巨大反响,得到易中天、梅毅、孟宪实等众多学者的推崇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蒙曼_蒙曼 -人物经历蒙曼,妈妈是满族人,爸爸是汉族人,随父姓蒙。
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在承德市长大,中共党员。
曾先后就读于平泉县第二初级中学和承德市第一高级中学。
1992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师从荣新江教授;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和中国古代妇女史。
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历史文选、隋唐五代史、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宫廷政治史。
2007年11月19日开始,蒙曼主讲的三十二集系列讲座《武则天》开始在百家讲坛播出。
该节目主要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武则天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2008年重登百家讲坛,18集《太平公主》讲述后武则天时期政局。
2009年12月7日,41集《长恨歌》系列在百家讲坛开始播放。
讲述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1个将大唐一手捧上了天,又将大唐一手推下谷底的人。
2010年,蒙曼在百家讲坛录制《大隋风云》,该系列于2011年5月14日在百家讲坛开始播出。
蒙曼自称演讲风格不会简单地按照时间线索去讲述,也不会平铺直叙地介绍,而是带着问题讲,用悬疑去吸引观众。
2016中国诗词大会第十期(总决赛)答题过程

中国诗词大会第十期(总决赛)观看记录开场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二、主持人和2位点评嘉宾妙语连珠,给节目锦上添花:主持人,董卿,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出生于上海。
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董卿主持真美丽,温柔善良又霸气。
坐镇嘉宾席的是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等。
《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上台的选手:十六岁的高中生李子琳继续蝉联擂主之位,成为本期守擂擂主。
5位挑战者蓄势待发:在百人团中,经过上一期的激烈比拼,在万众瞩目的最后一战中,李子琳将面对曾经三次登台的语文老师夏昆(四川)和二度返场王天博(诗词爱好者、朱文浩(英国巴斯大学硕士研究生)、俞蒙蒙(诗词小才女),以及一位新面孔殷怡航(华东政法大学的女汉子),《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擂主究竟花落谁家?(一)个人追逐赛:单人追逐赛中,5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最后答案:唐·李白的古诗作品《秋浦歌》不知明镜里(选手答对)。
百人选手63(4)请说出上句(对句题,):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
诗句唐·李白<<行路难>>(选手答对),百人选手中有14人战船被击沉。
挑战者得14分。
(5)填字题: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雨,青草池塘??蛙。
答案:家家、处处,百人选手中有11人战船被击沉。
挑战者得11分,累计得139分。
(6)单项选择题:“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石头指的是什么?A、堆积的石块B、石头城C、岛屿答案:B,唐代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选手答对),百人选手中有24人战船被击沉。
挑战者得24分,累计得163分。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6寸pdf)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主讲: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一、中国古代妇女史概说(为什么学习中国妇女史)1.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何时?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始于宋朝,到清朝时比较盛行,是汉族妇女才缠足,本来清朝统治者希望汉族妇女放足(就像要求汉族男子剃发一样),但是汉族故意与满族作对,是一种民族抗争、民族情怀,你要我干的事,我偏不按统治者的意思办。
2.中国自古就鼓励才女写诗吗?唐朝不鼓励女诗人写诗,虽然有李冶、鱼玄机、薛涛等女诗人。
李冶(李季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唐朝鼓励妇女唱歌跳舞,如杨贵妃就是一个舞蹈家。
宋朝才开始正面认定和鼓励妇女写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是唐朝以前,难道宋朝以后中国不出美女?是因为宋朝以后中国人的观念(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发生变化,认为谈论妇女的身体不体面,谈论妇女的精神才体面。
3.中国自古就是男耕女织吗?明朝末期出现新的经济现象:社会分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男的,男人去纺织,女人从事纺线、养蚕,开始并不是男耕女织。
4.中国古代有没有职业女性?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稳婆、药婆、虔婆)就是古代的职业女性。
青楼女子也是职业女性。
明清之际有钱人家还请有很闺塾师(女教师)来教自己的女儿(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色艺俱佳),以便嫁一个好人家。
5.中国古代女子未嫁而逝是否都要葬在孤女坟?唐朝以前是葬在父系祖坟中,包括出嫁生儿育女的女人其骨骸也葬在父系祖坟里。
宋朝以后对未嫁而逝的孤女是以结冥婚的形式(找一个未婚而往生的男性结冥婚),葬到男性祖坟里。
女人死后葬父系祖坟还是丈夫祖坟的原因,是一个妇女身份认定的问题,唐朝以前把女人看作是父亲的女儿,所以葬到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把女人看作外人,迟早是要嫁给别人,所以要葬到丈夫祖坟里。
傅立叶:妇女解放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
布洛赫:一个古董迷可能沉湎于故纸堆,但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最重要的素质,却是具有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
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三姑六婆是古代的职业女性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稳婆、药婆、虔婆还有妓女、老师等都是职业女性孤女:未嫁而逝的女孩空想社会主义者傅里叶说: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第一讲、妇女史的来历一、妇女史的来历1、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A、第一代女权主义(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教育、就业、政治方面的平等权利。
B、第二代女权主义(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社会生活和观念方面的平等,产生给中女权理论代表人物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她说:妇女不是生成的,而是造成的;妇女的特质来源于妇女的处境C、第三代女权主义(20世纪60年代至今):反思没有与生俱来的本质的“男”和“女”,只有具有差异性的和在多数情境下形成的复杂的、多重的,甚至流动的社会身份及其认同2、社会史的发展民权运动——自下而上的社会史书写。
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学的方法开始运用。
二、妇女史的地位1、添加了她的历史2、关于她的历史on women(关于妇女),for women(为了妇女),with women(和妇女在一起)3、因她而不同的历史:社会性别是一种代表权力关系的主要方式:不仅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途径,而且还是维护权力的方式。
大大丰富了历史的视角、维度和范畴。
杰达·勒纳:《妇女史的挑战》1、断言妇女有自己的历史2、妇女不是一个少数群体,二师一个性别整体。
3、需要在传统史学中增设新的议题以便把妇女引入历史。
4、对妇女史来源的革命,正史中记载的缺乏可以由人口统计,教区、教堂教育机构、警察和法庭的记载,个人的书信日记等弥补。
5、对传统的历史分期的挑战,传统的史学分期可能并不适合妇女的经历。
三、妇女在哪里经书:《礼记·内则》正史:《列女传》(《烈女传》)小说:《世说新语·贤媛》法律文书:《唐律疏议》医书:《黄帝内经》考古发掘:马王堆汉墓的女尸等艺术作品:壁画等实物:三寸金莲等口述课外阅读1、波伏娃《第二性》,译文出版社,2011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3、邓小南《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二讲、古代妇女的规范一、礼教的规范1、内外秩序:内夫家,外父母家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2、阴阳秩序: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主讲: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一、中国古代妇女史概说(为什么学习中国妇女史)1.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何时?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始于宋朝,到清朝时比较盛行,是汉族妇女才缠足,本来清朝统治者希望汉族妇女放足(就像要求汉族男子剃发一样),但是汉族故意与满族作对,是一种民族抗争、民族情怀,你要我干的事,我偏不按统治者的意思办。
2.中国自古就鼓励才女写诗吗?唐朝不鼓励女诗人写诗,虽然有李冶、鱼玄机、薛涛等女诗人。
李冶(李季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唐朝鼓励妇女唱歌跳舞,如杨贵妃就是一个舞蹈家。
宋朝才开始正面认定和鼓励妇女写诗。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是唐朝以前,难道宋朝以后中国不出美女?是因为宋朝以后中国人的观念(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发生变化,认为谈论妇女的身体不体面,谈论妇女的精神才体面。
3.中国自古就是男耕女织吗?明朝末期出现新的经济现象:社会分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男的,男人去纺织,女人从事纺线、养蚕,开始并不是男耕女织。
4.中国古代有没有职业女性?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稳婆、药婆、虔婆)就是古代的职业女性。
青楼女子也是职业女性。
明清之际有钱人家还请有很闺塾师(女教师)来教自己的女儿(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色艺俱佳),以便嫁一个好人家。
5.中国古代女子未嫁而逝是否都要葬在孤女坟?唐朝以前是葬在父系祖坟中,包括出嫁生儿育女的女人其骨骸也葬在父系祖坟里。
宋朝以后对未嫁而逝的孤女是以结冥婚的形式(找一个未婚而往生的男性结冥婚),葬到男性祖坟里。
女人死后葬父系祖坟还是丈夫祖坟的原因,是一个妇女身份认定的问题,唐朝以前把女人看作是父亲的女儿,所以葬到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把女人看作外人,迟早是要嫁给别人,所以要葬到丈夫祖坟里。
傅立叶:妇女解放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
布洛赫:一个古董迷可能沉湎于故纸堆,但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最重要的素质,却是具有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
中国古代是和现代联系在一起的,直接相关,传统的影响非常大。
色情行业的女性是穿的最不保守的,正规的职业女性穿得最为保守。
柳如是是钱谦益的如夫人,据说写诗、写字比钱谦益还好。
张祜《戏赠村妇》:二升酸醋瓦瓶盛,请得姑嫜十日程。
赤黑画眉临水笑,草鞋苞脚逐风行。
黄丝发乱梳撩紧,青纻裙高种掠轻。
想得到家相见后,爷娘犹唤小时名。
A.中国古代妇女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之间(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二、妇女史的来历古代史书有《列女传》,只是妇女史的一些资料。
妇女史的来历+妇女史的定位+妇女在哪里。
妇女史的来历:1.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
A.第一代女权主义:教育、就业、政治方面的平等权利。
B.第二代女权主义:社会生活和观念方面的平等,产生各种女权理论。
西蒙娜.德.波伏娃:“妇女不是生成的,而是造成的”、“妇女的特质来源于妇女的处境”。
C.第三代女权主义:反思。
没有与生俱来的本质的“男”和“女”,只有具有差异性的和在多种2.社会史的发展。
民权运动-自下而上的社会史书写。
为了关注下层男性,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学的方法开始运用。
妇女史的定位:1.添加了她的历史。
2.关于她的历史。
关于妇女、为了妇女、和妇女在一起。
3.因她而不同的历史:社会性别是一种代表权力关系的主要方式:不仅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途径,而且还是维护权力的方式。
大大丰富了历史的视角、维度和范畴。
妇女在哪里:经书:《礼记.内则》正史:《列女传》(《烈女传》)小说:《世说新语.贤媛》法律文书:《唐律疏议》医书:《黄帝内经》还有考古发掘、艺术作品、实物、口述。
中国古代妇女的基本身份是什么?三、中国古代妇女的规范(礼教、法律与习俗)1.礼教的规范:《女儿经》A.内外秩序:内夫家,外父母家。
五服。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B.阴阳秩序:C.妇女的身份:为女、为妻(为妇)、为母(为姑)。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丧服》)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女诫》)唐妓女徐月英《叙怀》: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2.法律的规范:《唐律疏议》、《晋书.刑法志》《唐律疏议》:“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死者,斩”。
嫉妒,七恶疾。
皆夫手书弃之......三不去者,谓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贵,三有受无所归。
3.习俗的规范:女性不上桌吃饭等。
《女四书》:女诫、内训、女论语、规范捷录。
四、中国古代妇女的身体(身体与服装)1.妇女身体的文化意义。
A.生产与再生产。
传宗接代的功能。
先秦到六朝,能否生儿子主要认为是男人的责任(用房中术来解决),隋唐以后,能否生儿子认为主要是女人的责任(借助妇科医学来解决)。
妇女无子即无地位,无子可以被休。
B.女体入药和女体即药。
千金方认为产妇与下贱人、鸡犬禽兽一样不洁。
乳汁和经血入药,古人认为经血可治毒疮、箭伤。
房中术(古代把房中术作为医术,一支采阴补阳,一支采阳补阴,认为可以返老还童。
采阳补阴一支很快被禁止,认为是妖术)讲究采阴补阳,把女体作为药。
C.审美和欲望的载体。
诗经中有“手如柔胰”等诗。
唐肥、宋瘦、明清莲足。
D.道德的载体。
身体不能让其他男人碰到。
E.邪恶的威力。
明朝清朝的阴门阵(女人脱下裤子面对敌人)用以破除火炮的力量,张献忠、太平天国、义和团就使用过(当时没有人说这个不灵)。
鲁迅《朝花夕拾.阿长和山海经》:民间相信女人脱下裤子,大炮就打不出来,放出来就要炸自己。
(认为大炮是纯阳,女性露出的是纯阴)2.妇女服饰的文化意义。
A.妇人从夫、子之色。
五品以上服紫,九品以上服朱。
B.时代的变迁。
先秦到汉:曲裾深衣。
(后来的女人“三绺梳头,两截穿衣”被男人认为没本事,低人一等,男性是一截穿衣)。
先秦到汉还没有内衣。
魏晋风度:上袄下裙(开始出现两截)。
宽袍大袖是魏晋风度的标志。
盛唐气象:衫裙系统加披帛,透明华丽,还可穿男性化的服装。
宋代的褙子(加披风、风衣),素淡、紧窄、无线条。
清代满人穿旗袍(无曲线,骑马所穿),汉人在宋代服装上加云肩,繁缛而不蓬勃,有一种内在紧张感,显得严谨,细节繁琐,有末世情调。
C.身份的不同。
清代命妇的补子(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无命级的夫子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补子,红裙,衣袖口边镶绣可随意。
妾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
中国古代对妇女的身体和服装的看法体现了怎样的文化理念?五、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活动(家庭经济承担人、继承人)1.妇女作为纳税人秦汉到隋朝时期,交算赋、口赋,均田制缴纳租庸调。
隋朝时妇女结束个体纳税人身份(以家庭为单位)。
2.妇女作为家庭经济半边天A.男耕女织。
B.女织顶门立户。
3.妇女作为职业女性《宋稗类钞》:中下户生女儿教手艺,培养成“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针线人、堂前人、杂剧人、拆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称,就中厨娘最下色,......然非极豪富贵家不可用”。
(中国早期的职业女性打工仔!)其他的还有妓女、奶妈(乳母,皇帝有杀亲母后的保太后),三姑六婆、闺塾师(班昭、李清照)群体(寡妇为主,很有道德观念,没有与男主人私通的现象),利用女性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获得收入。
4.妇女作为继承人嫁妆(奁田、现金、衣服、首饰等)和户绝的情况下作为继承人。
宋代妇女嫁妆比较多(多陪嫁找一个好男人,不然被男方瞧不起,选不上)。
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能量为什么会被低估?六、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化活动(书写与被书写)《季女琼章传》:桂寒清露湿,枫冷乱红凋。
(叶小鸾父女对,有柳絮因风之思)1.文化的创造者。
如李清照等人。
A.在唐朝以前,教育更加贵族化,妇女文化活动偏重于艺术,如赵飞燕、杨贵妃擅自音乐歌舞。
B.随着宋朝社会变化,对于妇女的文学才华有了正面认识。
进士科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
家庭对母教的依赖:欧母画荻教子。
C.明朝后期庞大的才女群体。
出现很多知名的闺秀(如叶小鸾一家都是诗人)、名妓(如秦淮八艳柳如是等人,陈寅恪非常推崇此人)。
而且名妓接触面广,文化学识更高更宽。
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著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D.清朝闺秀取代名妓,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清代女性诗歌总集收千人以上的三部:乾隆时期汪启淑所集《撷芳集》;道光时期完颜恽珠所集《国朝闺秀正始集》、《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咸丰时期黄秩模所辑《国朝闺秀诗柳絮集》。
名父之女,才士之妻,令子之母。
如恽珠。
2.文化的审视对象。
A.作为文学和艺术审美的对象。
B.德、才、色三不朽。
3.德与才、男与女的困惑(是否需要有才,无才便是德,男性精神、男性才华与女性身份的困惑)妇女的文化活动对妇女意味着什么?七、中国古代妇女的政治活动(资源与困境)中国古代妇女理论上是不能参政的,实际上可以参政,如武则天。
1.参政形式。
一是贤内助形貌参政。
如班婕妤、长孙皇后。
二是独立主政。
如垂帘听政,2.参政条件。
一是皇帝年幼。
二是皇帝生病。
三是皇帝遗诏。
3.政治资源。
一是家国同构。
二是孝道与母权。
4.政治困境。
一是传统阴阳、内外秩序。
二是父系家庭体制。
八、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关系雍姬的故事(祭仲的女儿,雍纠的妻子,雍纠准备和国王郑厉公一起杀专权的岳父祭仲):“父一而已,而人尽夫也”(父亲只有一个,而人人都可以丈夫,父亲比丈夫重要)。
中国古代妇女从父系家族到夫系家族:1.合二姓之好。
《礼记.昏仪》: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
2.从父与从夫。
女子出嫁即称于归,出嫁以后的社会关系以丈夫家为主体。
《崔氏夫人训女词》:拜别高堂日欲斜,红巾拭泪贵新花。
徒来生处却为客,今日随夫始是家。
唐朝时很多丈夫随妻居,女人夫亡归宗,归葬本家祖坟。
未嫁女是父家成员,已嫁女作为父母家成员的身份没有完全消失,对于父母本家不完全是外人。
原因是唐朝是中古士族社会(士族的通婚圈使夫家与本家关系模糊,大而复杂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妇女介入本家,孝道)。
宋代以后,妇女与本家的关系疏离,从夫成为绝对主导,女子成为本家外人。
已婚妇女不能埋在自己父母的祖坟。
未婚女子死后有的也不能埋在祖坟。
宋朝是平民社会,不是士族社会,对抗风险的能力低,开始建立宗族制度(唐朝是门第制度来保证势力),族人可以养本族成员,妇女对丈夫家族的依赖程度提高。
宋代是小家庭(不是唐朝的大家庭),不利于回归本家,只适合从夫。
守节从宋朝开始流行,有族田、族人方面的保护和生命保障。
一直到今天,中国大多数妇女再嫁都是一种无奈的举动,不一定是好事,往往是更痛苦(没有第一任丈夫好)。
守节不是残酷的选择,但要有条件(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