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考政治科质量分析

市中考政治科质量分析
市中考政治科质量分析

2008年邵武市中考政治科质量分析

教师进修学校陈小丹

2008年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试题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八、九年级教材、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2007--2008学年度《时事》(初中版),以及福建省思想品德考试大纲和我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试题的基本特点

一、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试题致力于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把学生定位于发展的人、独特的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求走向生活;突出个性、时代特色,讲究层次合理,构建对话、反思平台以及多元、动态、双向、开放的评价体系。

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导向性等原则,力求做到及格不难,高分不易,毕业、升学两兼顾。

二、有稳定的试题结构

(一) 题型结构

2008年仍然保持近两年的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型。选择题型20个小题,非选择题型5大题14个小题。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

(二)内容结构

今年的内容结构,七、八、九年级教材、时事的比例为14:26:40:20。符合省要求的15:25:40:20

(三)难易结构

题目的命制严格按照8:1:1的要求。难易的排列遵循认知规律和考生考试心理,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先易后难,给考生信心。

三、有鲜明的试题特色

(一)卷面文化性

1、图文并茂

试题有7幅图、一幅知识树、试题简洁、题量适当、表述清晰、设问科学、指向明确。试题在给学生视觉冲击的同时,既可让考生在轻松、愉悦中考试,还能提高考生得分率。

2、突显主题

在主观题的五个大题中,我们都一一突显主题。如:

21.【学法演练】——学会学习益终身

22.【激情北京】——奥运盛会我参与

23.【多难兴邦】——民族精神立中华

24.【看图读文】——抗震救灾话感悟

25.【时事评述】——依法治国好安邦。

主题突出,行文优美,既显现一种卷面文化,又是一种审题提示。它开宗明义,揭示答题方向,直接提示学生作答,意在减少考生因审题不清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彰显以人为本。

(二)试题创新性

试题的创新体现在22题和23题。

如22.【激情北京】——奥运盛会我参与,第(3)问“假设将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南平市列为圣火传递城市,请你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传递主题,并简述理由。(如你认为ABC的主题还不太适合,请另确定一个填写在D处)”

23题【多难兴邦】——民族精神立中华的第(1) 小题是填空题第(2)小题是选择题。

再如第24题【看图读文】——抗震救灾话感悟,试题引入富有教育意义的四幅来自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现场拍摄的照片,并附上感人的文字说明,要求考生运用课文知识谈感悟,寓思想教育于试题之中。试题设置目的是提升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试题开放性

1、设问开放

试题中有许多的设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实际情况作答,允许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问题,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不拘泥于唯一答案,这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如:

21大题【学法演练】——学会学习益终身(八上第七课)

(2)我们可以将课文第83页“礼仪缘于……”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与民族的传统相承接;二、

_______________ ;三、每个人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礼仪的要求。”

(3)例举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事例,说明“良言一句暖三冬”,或者

..“恶语伤人六月寒”。

(4)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或体会。

22大题【激情北京】——奥运盛会我参与(科技、环保、文化、礼仪等)

(1)列举一个体现“科技奥运”理念的奥运会场馆,并说出这一场馆的建成展示了我国哪方面能力的提高?

(2)为了“绿色奥运”,我们青少年能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3)假设将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南平市列为圣火传递城市,请你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传递主题,并简述理由。(如你认为ABC的主题还不太适合,请另确定一个填写在D处)23大题【多难兴邦】——民族精神立中华

(3)抗震救灾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多少催人泪下的场景,多少感天动地的壮举,共同弹奏出了“以人为本”这一时代民族精神的最强音。请你例举一个让我们铭刻在心,铭刻一生,永不忘记的感人事例,并指出这个事例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精神?”

(4)小题“在这次举国抗震救灾活动中,你所在的学校或你自己为灾区人民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24大题【看图读文】——抗震救灾话感悟(生命、义务、教育)等。

25大题【时事评述】——依法治国好安邦

请你结合漫画,参考2007-2008学年度《时事》(初中版)第一期第5页《执法如山依法治国》一文的点评,对这一重大举措加以评述。

这就从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作用。

2、答案开放

在试卷的参考答案方面,非选择题的小题很多都是鼓励考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基本不作硬性限定的设问,允许考生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可以有不同的表述,让考生有话可说。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上采用采意给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保证学生合理答案得到合理的分数,这样做既符合课改精神,又体现了对考生的关爱之情。

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质量统计

中考暴露的一些教学问题

一、学生的学科素养差,学习态度过于功利(对一些学科重视)。考生对待政治课平时根本不念,开卷考让看书还找不到地方抄。政治学科这几年要求不断放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一直受到挑战。8:1:1的难度值其实已经是低线了。放低要求,不等于降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是放低考试的要求,越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科的素养。

二、所需的知识无法形成知识链,断裂明显,严重影响学科学习。由于课标作为法规来指导教材的编写,又由于一标多版,原有的知识体系更多地变成了知识模块,分散在三个年级的教材里面。老师、学生学习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形成应有的知识框架是我们教学和复习中应该首先考虑的。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基本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如听课、把握教材重难点、记笔记、读书、审题等能力。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许多学科的教学,政治学科尤其明显。

四、生活阅历少、知识面偏窄。现在的考生,对社会生活关注不够,即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取舍关注度。很多是应知应会的不会,举例举不清举不来,说一件事也说不清,言不达意。

五、教师的知识面不宽。这次的评卷就明显的暴露出了这个问题。对考生的举例拿不准对错,考生举例错误也给分。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还有一定的差距,反应在学生的试卷上,对同一问题存在理解、表述的不同。

教学建议

一、回归课本

试题回归课本,是中考命制试题重点考虑的问题。现在的考生平时不读书,临考前把老师选择的一些题目带回家让父母亲抄在书本上,寄希望考试时能抄到一些。如果命制的题目真的让考生抄到了,那只能是鼓励不读书了。所以,在命制题目时,绝不可能给考生这个信号。

回归课本,主要是指题在课外,理在课内。

(1)题在课外:主要体现在试题的载体,如材料背景、设问形式和题型结构等与学生见过的原题不相一致,以实现考试的公平性。

(2)理在课内: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要求,即学生经过初中学习,能够适应试题所蕴含的要求,以实现考试的有效性。

二、用好考纲

(一)正确理解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不等于识记、理解、运用等知识掌握的层次。如知识目标中就有认识、懂得、知道、理解、了解、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含在知识、能力之中的,它不能与知识、能力截然分开。我们不能说哪个知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哪个知识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比如:“成长中的我”第一部分“心理健康”,能力目标有2条(1、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2、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1条(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你能说“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而(1、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2、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就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以,并不是列出来的那几条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其余的就不是教学目标,应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是我们的最高和最终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都是为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服务的。

(二)正确处理考纲和课标的关系。

平时的教学应该按照课标的内容要求进行,考纲是考试用的,不能用考纲替代课标。按照课标教学才能完成国家的任务,这是国家利益问题。考纲更多考虑的是考生的利益,是以考生在全面掌握了三年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为减轻考生的考试负担,供考生复习使用的,有时间的限制和内容的限制。

三、学好时事

《时事》,是中学每周一课时时事教学的必备教材,试题中有20分是来自《时事》,如第1—6题的纯时事题,第25题的时事评述题。时事的很多栏目是很好的,除时事观象台、本期专稿、热点追踪、漫画发展、考考自己、大事记以外,还有如有问有答、新闻人物、名师导学、以案说法等等。

试题设计有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与时事政治紧密联系的试题,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各种相关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融入到试题中来,让学生进行评论、分析,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真话。

在试题材料设置时,充分利用6期的初中生《时事》,从中选择当前的重、热、焦点的事实,作为时事考查的内容和试题的背景材料,对今后的政治课与时事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导向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科的时代性。

四、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试题重点关注课内的主干知识,特别是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数试题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课内知识同热点问题、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而不是死记书本条条,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疑惑,从中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关注学生及家乡的实践。面对众多的国内外大事,时事热点纷呈,不回避重、热点,相反,还迎着热点命制题目。但为了避免成人化、政治化,试题尽量从大事着眼,小事着手,水到渠成,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

五、立足基础

试题突出基础性。具体说来,试卷围绕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强调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杜绝繁、难、偏、怪题。表现为基础部分占据全卷的82%的比例,且都可以在考纲中找到答案。选择题基本不设障碍,都是应知应会的。我们老师只要把书上的知识想办法让学生掌握即可。

开卷考试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重点知识的理解把握。由于基础薄弱,考生占用了过多的翻书时间而影响了作答的现象要引起注意。在开卷考试的背景下,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放松,基础知识及重点内容的适当记忆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重点试题的突破,全面提高中考成绩。

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多写多练,不能认为开卷考只“抄”不“练”。同

时要有效串接各知识模块,对知识才会融会贯通,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六、注重方法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如21.【学法演练】——学会学习益终身,通过“(1)疏理知识,构建网络”、“(2)逐句阅读,概括要点”、“(3)联系实际,掌握知识”、“(4)课后反思,盘点得惑”等四个层次的设问,突破一般意义的考试要求,成功演绎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略,让考生能够在愉快地考试中感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教师一种信息:平时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把握知识主线,理清知识网络上交织的“结”。

七、开展交流

要树立向教研要质量,向教研要效益的意识,加强备课组及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

通过教研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水平,促进《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与知识的内化以及对重点、热点问题的把握深度。要重视各地模拟试卷、质检考试卷的交流、分析与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