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制品允用的食品添加剂

合集下载

淀粉及淀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监管建议

淀粉及淀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监管建议

质量控制淀粉及淀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监管建议辛 博1,2,陈 哲1,2,闫玉浛1,2*(1.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湖北武汉430040;2.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用油质量与安全),湖北武汉 430040)摘 要:淀粉行业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工业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介绍了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定义及分类、行业发展主要特点,分析了淀粉及淀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并提出了监管建议。

关键词:淀粉;淀粉制品;行业概况;质量安全Quality and Safety Status of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s andRegulatory RecommendationsXIN Bo1,2, CHEN Zhe1,2, YAN Yuhan1,2*(1.Wuha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Cosmetic Control, Wuhan 430040,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Edible Oil Quality and Safety for State Market Regulation, Wuhan 430040, China)Abstract: Starch industry, as on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ie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supervision.Keywords: starch; starch products; industry overview; quality and safety我国非常重视淀粉及淀粉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指标要求1 铅表1铅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谷类及其制品(麦片、淀粉类制品、面筋除外) 0.2 GB5009.12 麦片、淀粉类制品、面筋0.5蔬菜及其制品GB5009.12蔬菜(球茎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除外)0.1球茎蔬菜、叶菜蔬菜0。

3豆类蔬菜0.2蔬菜制品1。

0水果及其制品水果(浆果、葡萄除外)0.1浆果、葡萄0.2水果制品1.0食用菌类食用菌1。

0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除外) 1.0干制食用菌2.0豆类及其制品干豆、豆粉0.2豆类制品(豆浆除外)0.5豆浆0.05薯类及其制品薯类0。

2薯类制品0。

5藻类1.0(干重计)坚果及籽类0。

2肉及肉制品肉类0.2肉制品0。

5内脏及其制品0。

5水产品及其制品鱼类、甲壳类0。

5贝类、头足类及其他水产品1.0 GB5009.12水产品制品(干制海蜇、干制贝类除外) 1.0干制海蜇、干制贝类2。

0乳及乳制品液态乳(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调制乳等)、奶油0。

05乳粉、非脱盐乳清粉0。

5其他乳制品0。

3蛋及蛋制品(皮蛋除外) 0.2皮蛋2.0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0。

1调味品(食用盐除外)1。

0食用盐2.0甜味料食糖、淀粉糖0.5花粉0。

5蜂蜜1.0焙烤食品0。

5饮料类包装饮用水0.01mg/L果蔬汁(浓缩果蔬汁(浆)除外)0。

05mg/L浓缩果蔬汁(浆)0。

5mg/L碳酸饮料、茶饮料0。

3mg/L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0.05mg/L固体饮料1.0其他饮料0。

3mg/L酒类0。

2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1。

0冷冻饮品0.3 GB5009。

12特殊营养用食品婴儿配方食品0.15(以粉状产品计)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添加藻类的产品除外)0。

2添加藻类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0。

3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产品除外)0.25 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0。

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

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

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目录:湿面可用:丙二醇,丙酸钠、丙酸钙,醋酸酯淀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黄原胶,聚丙烯酸钠,单辛酸甘油酯,富马酸,果胶,可得然胶,海藻酸钠,乳酸钠,交联淀粉,山梨糖醇和液,硬脂酰乳酸钙,乳酸链球菌素,海藻酸丙二醇酯干面可用:黄原胶,卡拉胶,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柑橘黄,果胶,可得然胶,海藻酸钠,沙蒿胶,海藻酸丙二醇酯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用量限制1、L—半胱氨酸盐酸盐功能:面粉处理剂(增白剂)2、丙二醇功能:稳定剂和凝固剂、抗结剂、消泡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3、丙二醇脂肪酸酯功能:乳化剂、稳定剂4、丙酸及其钠盐、钙盐功能:防腐剂5、茶多酚功能:抗氧化剂用途:方便米面制品(06.07)0.2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

6、醋酸酯淀粉功能:增稠剂用途:仅限生湿面条,无限量。

7、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月桂酸、山嵛酸)功能:乳化剂8、单辛酸甘油酯功能:防腐剂用途:生湿面制品,1.0g/kg。

11、富马酸功能:酸度调节剂用途:生湿面制品0.6g/kg;富马酸一钠,酸度调节剂,用于生湿面制品,不限量。

12、柑桔黄功能:着色剂用途:生干面制品,不限。

13、果胶,可得然胶功能: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14、海藻酸丙二醇酯功能: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用途:生湿面制品、生干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5.0g/kg。

15、海藻酸钠功能:增稠剂用途:生湿面制品、生干面制品,不限。

16、核黄素功能:着色剂;用途:方便米面制品,0.05。

红花黄,着色剂;方便米面制品,0.5。

红曲米、红曲红:着色剂,不限;姜黄素:0.5;姜黄:不限。

17、黄原胶功能:稳定剂、增稠剂用途:生湿面制品,10.0g/kg;生干面制品,4.0。

18、聚丙烯酸钠功能:增稠剂用途:生湿面制品,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七、发酵豆制品(04.04.02)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用的加工助剂
一、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注:2760-2011中第36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与2760-2011相比减少如下物质:乳化硅油、聚甘油聚亚油酸酯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与2760-2011相比,以下物质删除,转移到了表A.1,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注:以上表格中,红色代表新增,绿色代表删除。

淀粉制品防腐剂有哪些

淀粉制品防腐剂有哪些

我们身边的很多食物都是淀粉制作的,比如馒头包子等等,那么这些食品有的时候为了保持一定的品质,也需要增加一些不同功能的添加剂,那么可以用于淀粉产品的防腐剂种类为大家介绍一下。

根据相关专业人员的介绍这些添加剂可以作为淀粉等食品用:
另外食品用的防腐剂还可以分为这些类别:一、酸性防腐剂
如苯甲酸,山梨酸,丙酸和它们的盐类。

二、脂型防腐剂
尼泊金脂类,没食子酸脂,抗坏血酸棕榈酸脂等。

三、无机盐防腐剂
如含硫的亚硫酸盐,焦盐酸等。

四、生物防腐剂
如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等。

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迎客松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迎客松粉丝、粉条、粉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散装的粉丝、粉条、粉皮(片粉)为原料,经筛选、整理、分装等工序制成的迎客松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制品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23587 粉条Q/HGS0001S-2014 梓潼片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根据产品形状的不同分为粉丝、粉条、粉皮(片),按照原料不同分为蕨根粉条(丝、片)、蔬菜粉条(丝、片)、红薯粉条(丝、片)、马铃薯粉条(丝、片)。

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4.1.1 马铃薯粉条(丝、片)、红薯粉条(丝、片):应符合GB/T 23587 的规定。

4.1.2 蔬菜粉条(丝、片)、蕨根粉条(丝、片):应符合Q/HGS0001S-2014的规定。

4.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在逐年增加,据最新统计,共有22类,近2000个品种,其中香料有1000多种。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E列举了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还有其他类别。

1.酸度调节剂。

酸度调节剂亦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

酸化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许多功能特性,例如改变和维持食品的酸度并改善其风味;增进抗氧化作用,防止食品酸败;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具有阻止氧化或褐变反应、稳定颜色、降低浊度、增强胶凝特性等作用。

我国现已批准许可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等18种。

酸度调节剂除可调节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风味之外,尚有许多其他功能特性。

其有效应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机酸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为主。

又由于很多有机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广泛。

2.抗结剂。

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

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目前有5种: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3.消泡剂。

消泡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时,如发酵、搅拌、煮沸、浓缩等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正常操作的进行,必须及时消除或使之不致产生。

消泡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能消除已产生的气泡,如乙醇等;另一类则能抑制气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实用标准》(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实用标准》(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2007年8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七年八月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使用规定调整如下,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2008年12月1日前,按照以往《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使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等11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十一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抗坏血酸等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D-异抗坏血酸钠等1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四月七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注:各类食品不包括附件所列食品类别附件:各类食品不包括的食品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及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特此公告。

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2、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名称: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 功能:甜味剂(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CNS号
添加剂名称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可使用食品名称/类别
1
20.013
淀粉磷酸酯钠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06.01原粮及07.0类焙烤制品)
2
05.001,05.002,05.003,05.004,05.005,05.006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
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0.1
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
粉丝、粉条
3
02.002
硅铝酸钠
抗结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淀粉及淀粉类制品
4
02.009
硅酸钙
抗结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淀粉及淀粉类制品
5
20.044
可溶性大豆多糖
增稠剂、乳化剂、被膜剂、抗结剂
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
粉丝、粉条
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0.1
最大使用量以二
氧化硫残留量计
硫磺
粉丝、粉条
漂白剂、防腐剂
0.1
只限用于熏蒸,
最大使用量以二
氧化硫残留量计
聚丙烯酸钠
各类食品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食品分类号:06.0
食品名称: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06.01原粮及07.0类焙烤制品)
10.0
淀粉制品
6
05.007
硫磺
漂白剂、防腐剂
0.1
只限用于熏蒸,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
粉丝、粉条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7.009(i),17.009 (ii)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防腐剂
1.0
以脱氢乙酸计
淀粉制品
淀粉制品允用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名称
食品名称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可溶性大豆多糖
淀粉制品
增稠剂、乳化剂、被膜剂、抗结剂
10.0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淀粉制品
防腐剂
1.0
以脱氢乙酸计
硅铝酸钠
淀粉及淀粉类制品
抗结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硅酸钙
淀粉及淀粉类制品
抗结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