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328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3
6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试验结果
f : 土的抗剪强度 tg:摩擦强度-正比于压力
c: 粘聚强度
c O
库仑公式
f c tan
抗剪强度指标
无粘性土 c = 0
c: 粘聚力 :内摩擦角
4
6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2. 应力状态与莫尔圆(平面问题)
平衡方程:
第 六 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6.3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6.4 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6.5 地基的临塑荷载与塑性荷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6 地基的极限荷载
2
6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1、直剪试验
试验方法 施加 σ(=P/A) 施加 S 量测 (=T/A)
(2) 固结快剪
施加正应力-充分固结
在3-5分钟内剪切破坏
通过控制剪切速率 来近似模拟排水条 件
(3) 快剪
施加正应力后
立即剪切3-5分钟内剪切破坏
12
6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一、直剪试验
☺优点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结果便于整理
☹缺点
试样应力状态复杂 应变不均匀 不易控制排水条件 剪切面固定
5
6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2. 应力状态与莫尔圆(平面问题)
α为截面与σ1作用面的夹角,在莫尔 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2倍α
1 ( ), 0 3 圆心: 2 1 1 半径: r ( 1 3 ) 2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通过控制剪切速率来 近似模拟排水条件
1. 慢剪:竖向应力施加后,允许试样排水 固结。待固结完成后,施加水平剪应力, 剪切速率放慢,使试样在剪切过程中有充 分的时间产生体积变形和排水。
2.固结快剪 施加正应力-充分固结在3-5 分钟内剪切破坏
3. 快剪 施加正应力后立即剪切3-5 分钟内剪切破坏
• 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粒级配、土粒形状以及表面粗糙程度 粘聚力:土中矿物成分、粘粒含量、含水量以及土的
结构
4.1.2库仑定律
f c tan
c 粘聚力 内摩擦角
f : 土的抗剪强度 tg:摩擦强度-正比于压力
c:粘聚强度-与所受压力无关,对于无粘性土c=0
: 土的内摩擦角
砂土: f tan
85 0.866
73.61kPa
t tan 30 0.577 76.4525 73.61 安全
(2)
1
z
y
2
(
z
2
y
)2
2 zy
=175+96.05=271.05kPa
3
z
y
2
(
z
2
y
)2
2 zy
=175-96.05=78.95kPa
1 2
1
3 2
A(, )
圆心坐标[1/2(1 +3 ),0]
O 3
2 1/2(1 +3 )
应力圆半径r=1/2(1-3 )
1
土中某点的应 力状态可用莫
尔应力圆描述
土的抗剪强度

第4章土的抗剪强度§4.1概述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对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将产生剪应力和剪切变形,当土体某点由外力产生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土就沿着剪应力作用方向产生相对滑移,该点便发生剪切破坏。
工程实践和室内试验都证明了土是由于受剪而产生破坏,剪切破坏是土体强度破坏的重要特点,因此,土的强度问题实质就是土的抗剪强度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类(图4-1):第一,是土作为材料构成的土工构筑物的稳定问题,如土坝、路堤等填方边坡以及天然土坡等稳定问题(图4-1a);第二,是土作为工程构筑物的环境的问题,即土压力问题,如挡土墙、地下结构等的周围土体,它的强度破坏将造成对墙体过大的侧向土压力,以至可能导致这些工程构筑物发生滑动、倾覆等破坏事故(图4-1b);第三,是土作为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问题,如果基础下的地基土体产生整体滑动或因局部剪切破坏而导致过大的地基变形,都会造成上部结构的破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的事故(图4-1c)。
图4-1 工程中土的强度问题(a)土坡滑动;(b)挡土墙倾覆;(c)地基失稳§4.2土的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4.2.1 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土体发生剪切破坏时,将沿着其内部某一曲线面(滑动面)产生相对滑动,而该滑动面上的剪应力就等于土的抗剪强度。
1776年,法国学者库仑(C.A.Coulomb)根据砂土的试验结果(图4-2a),将土的抗剪强度表达为滑动面上法向应力的函数,即(4-1)τtanσϕ=⋅f以后库仑又根据粘土的试验结果(图4-2b),提出更为普遍的抗剪强度表达形式:(4-2)τtanσϕ⋅=c+f式中τ—土的抗剪强度,kPa;fσ—剪切滑动面上的法向应力,kPa;c—土的粘聚力,kPa;ϕ—土的内摩擦角,( )。
式(4-1)和式(4-2)就是土的强度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它是库仑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所以也称为库仑定律,它表明对一般应力水平,土的抗剪强度与滑动面上的法向应力之间呈直线关系,其中c、ϕ称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土力学 第6章抗剪强度

4、直剪试验的优缺点
优点:直接剪切仪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等 缺点:
①限定的剪切面; ②剪切面上剪应力分布不均匀; ③在计算抗剪强度时按土样的原截面积计算的; ④试验时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不能量测孔隙水
压力
二、三轴试验
1. 三轴压缩仪组成
压力室
周围压力系统 轴向加荷系统
有机玻璃罩
孔压量测系统
c
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之间的关系
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1)整个摩尔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平衡状态 (2)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切点为A)——极限平衡状态 (3)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破坏状态
2、摩尔—库仑破坏准则
根据Mohr-Coulomb破坏理论,破坏时的 Mohr应力圆必定与破坏包线相切。
3. 强度包线
分别作围压为100 kPa 、 200kPa 、300 kPa的三轴试验, 得到破坏时相应的(1-)f
1- 3
绘制三个破坏状态的应力摩尔圆, 画出它们的公切线——强度包线, 得到强度指标 c 与
1 =15% 1
强度包线
c
(1-)f (1-)f
• 四、土的强度理论
• 滑裂面上的剪应力达到极限值。 (注:与最大剪应力理论不同)
土的抗剪强度定义
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剪切破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
工程应用
边坡的稳定性由强度控制; 土压力的计算; 地基的承载力需通过强度确定。
土力学研究内容
基础 物理性质
先导 土中 应力
核心 渗透特性 变形特性 强度特性
试验装置——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
2、试验分类
工程地质(六章完整版) 第六章 土的工程性质

工程特性:
1. 高含水量、高塑性,硬塑或可塑状态。
2. 孔隙比大、低密度、孔隙饱水。
3. 压缩性低、强度高、地基承载力高。 4. 浸水后膨胀量小,但失水后收缩剧烈。
黄土(loessal soil):
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
分布: 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面积约63万km2。
特征:以粉粒为主,富含碳酸钙,肉眼 可见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常呈现 直立的天然边坡。
第二节 土的野外鉴别 一、土的工程分类 1、按堆积年代分 2、按地质成因分 3、按有机质含量分 4、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 二、野外鉴别 1、碎、卵石土 2、砂土 3、粘性土、粉土 4、新近堆积土 5、土的主要成因类型鉴定
残积土(residual soil):
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 残留于原地的碎屑物质所 组成的土体,它处于岩石 风化壳的上部。 其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受 气候和母岩岩性的控制。 其发育情况还和地形有关。
湿陷起始压力:开始出现明显湿陷的压力。
盐渍土(saline soil): 土中易溶盐含量>0.5% . 分布: 滨海型、冲积平原型、内陆型
盐渍土类型:
1. 氯盐型:具强烈的吸湿性导致土有 很大的塑性和压缩性。 2. 硫酸盐型:结晶时体积膨胀,失水 干燥时体积缩小,周期性松胀变化 使土的结构破坏。
湖积土( limnetic soil ):
湖边沉积物是湖浪冲蚀湖岸形成的碎屑物质 在湖边沉积而形成的。近岸带沉积的多是粗 颗粒的卵石、圆砾和砂土,远岸带则是细颗 粒的砂土和粘性土。
湖心沉积物是由河流携带的细小悬浮颗粒到 达湖心后沉积形成,主要是粘土和淤泥,常 夹有细砂、粉砂薄层,土的压缩性高,强度 低。 沼泽土主要由半腐烂的植物残体-泥炭组成, 含水量极高,承载力极低,不宜作天然地基。
土力学讲课第六章地基土承载力

例题分析
有一条形基础,宽度 b = 3m ,埋深 h = 1m ,地基土内摩擦角 j =30 °,黏聚力 c =20kPa ,天然重度 =18kN/m 3 。试求:
( a )地基临塑荷载; ( b )当极限平衡区最大深度达到 0.3 b 时的均布荷载数值。 解
:
( a )计算公式:
(b)临界荷载:
(1)原位测试
(1) 静载荷试验
fa=fak+b(b-3)+dm(d-0.5)
fak :静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 fa :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2)承载力公式法:
fa=Mbb+Md md+Mcck fa :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相当与
p1/4=NB /2+Nq d+Ncc
时,有:
化简后,得到:
p
0.3b
=333.8kPa
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极限承载力理论界和半理论解 1 Prantl解 假设和滑裂面形状 2 太沙基解,一般解形式 3 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c, ,D, B,
pu
B
2
N cNc qNq
B
p 实际地面 D I 45o-/2 III II E F
• 合力= 1, 3 • 设k0 =1.0 • 弹性区的合力:
图6.5 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主应力
p D (a)无埋置深度 (b)有埋置深度 1,3 ( 0 sin 0 ) ( D z ) ( 1)
允许地基中有一定的塑性区,作为设计承载力
--考察地基中塑性区的发展
D
D
I区:朗肯主动区
垂直应力pu为大主应力,
高等土力学教材 第六章 土工数值分析(一)土体稳定的极限平衡和极限分析

土工数值分析(一)土体稳定的极限平衡和极限分析目录1 前言 (2)2 理论基础-塑性力学的上、下限定理 (4)2.1 一般提法 (4)2.2 塑性力学的上、下限定理 (5)2.3 边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 (7)3 土体稳定问题的下限解-垂直条分法 (9)3.1 垂直条分法的静力平衡方程及其解 (9)3.2 数值分析方法 (11)3.3 垂直条分法的有关理论问题 (15)3.4 垂直条分法在主动土压力领域中的应用 (19)4 土体稳定分析的上限解-斜条分法 (23)4.1 求解上限解的基本方程式 (23)4.2 上限解和滑移线法的关系 (24)4.3 边坡稳定分析的上限解 (27)4.4 地基承载力的上限解 (27)5 确定临界滑动模式的最优化方法 (30)5.1 确定土体的临界失稳模式的数值分析方法 (30)5.2 确定最小安全系数的最优化方法 (31)6 程序设计和应用 (39)6.1 概述 (39)6.2 计算垂直条分法安全系数的程序S.FOR (39)6.3 计算斜条分法安全系数的程序E.FOR (53)1土工数值分析(一):土体稳定的极限平衡和极限分析法1前言边坡稳定、土压力和地基承载力是土力学的三个经典问题。
很多学者认为这三个领域的分析方法属于同一理论体系,即极限平衡分析和极限分析方法,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值分析方法。
Janbu 曾在1957年提出过土坡通用分析方法。
Sokolovski(1954)应用偏微分方程的滑移线理论提出了地基承载力、土压力和边坡稳定的统一的求解方法。
W. F. Chen (1975) 在其专著中全面阐述了在塑性力学上限和下限定理基础上建立的土体稳定分析一般方法。
但是,上述这些方法只能对少数具有简单几何形状、介质均匀的问题提供解答,故没有在实践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下面分析这三个领域分析方法的现状以及建立一个统一的体系的可能性。
有关边坡稳定分析的理论的研究工作,从早期的瑞典法,到适用的园弧滑裂面的Bishop简化法,到适用于任意形状、全面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Morgenstern - Price法(1965),其理论体系逐渐趋于严格。
(完整版)土的抗剪强度

一、土的抗剪性
土是由固体颗粒组成的,土粒间的连结强度远远小于土粒本身的强度,故在外力作用下土粒 之间发生相互错动,引起土中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产生滑动。土粒抵抗这种滑动的性能, 称为土的抗剪性。 土的抗剪性是由土的内摩擦角 φ 和内聚力 c 两个指标决定。对于高层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 斜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等问题,c、φ 值是必不可少的指标。 无粘性土一般没有粘结力,抗剪力主要由颗粒间的滑动摩擦以及凹凸面间镶嵌作用所产生的 摩擦力组成,指标"内摩擦角 φ"值的大小,体现了土粒间摩擦力的强弱,也反映了土的抗 剪能力; 粘性土的抗剪力不仅有颗粒间的摩擦力,还有相互粘结力,不同种类的粘性土,具有不同的 粘结力,指标"内聚力 c"值的大小,体现了粘结力的强弱。因此,对于粘性土的抗剪能力, 由内摩擦角 φ 和粘聚力 c 两个指标决定。
三、影响土体抗剪强度的因素分析
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 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 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一、直接剪切试验
直接剪切仪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前者是等速推动试样产生位移,测定相应的 剪应力,后者则是对试件分级施加水平剪应力测定相应的位移,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应变 控制式直剪仪。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主要部件由固定的上盒和活动的下盒组成,试样放在盒内上下两块透 水石之间。试验时,由杠杆系统通过加压活塞和透水石对试件施加某一垂直压力 σ,然后等 速转动手轮对下盒施加水平推力,使试样在上下盒的水平接触面上产生剪切变形,直至破坏, 剪应力的大小可借助与上盒接触的量力环的变形值计算确定。假设这时土样所承受的水平向 推力为 T,土样的水平横断面面积为 A,那么,作用在土样上的法向应力则为σ=P/A,而 土的抗剪强度就可以表示为 f =T/A。ຫໍສະໝຸດ 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如果已知土的抗剪强度参数,以及土中某点的应 力状态,则可将抗剪强度包线和莫尔应力圆画在一 张坐标图中。
强度线
18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莫尔圆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
强度线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离:
极限 应力圆
τ < τf 弹性平衡状态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切:
150 tan2 (45 26 / 2) 2 20 tan(45 26 / 2)
384.16 64.01
448.17kPa < 1 480kPa 因此,该土样已破坏。
23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3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4 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阅读)
10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土的抗剪强度机理
1、摩擦强度(摩擦力) 包括滑动摩擦和咬合摩擦
滑动摩擦由颗粒间接触面粗糙不平所引起。 咬合摩擦是由相邻颗粒凹凸面间的镶嵌作用所产生的。 摩擦强度的影响因素有:
颗粒表面的粗糙程度、密 实度、粒径、颗粒级配等。 2、粘聚强度(粘聚力) 由土粒间的胶结作用
35
地基的临界荷载
6
地基的极限荷载
24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2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在计算 地基承载力、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及计算挡土墙的土压 力时,都要用到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因此,正确的测 量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方法很多,本章介绍几种。
45o
2
2c tan 45o
2
某土样=26°,c =20kPa,假设承受1
=480kPa,3 =150kPa的应力。试根据极限平
衡条件判断该土样所处的状态。
解: 根据极限平衡条件,由已知3求1计
1计 3 tan2 (45 / 2) 2c tan(45 / 2)
9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f tan
(6 1)
f tan c (6 2)
c、 是决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两个指标,称为抗剪强度指
标。
式(6-1)、(6-2)就称为库伦公式或库伦定律。
库仑定律:土的抗剪强度τf 是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应
力 的线性函数。
和静电引力效应等引起。
11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无粘性土抗剪强度特点: f tan
• 1、抗剪强度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成正比; • 2、其本质是由于土粒间滑动摩擦以及凹凸面间的镶嵌作用所产 生的摩阻力; • 3、其大小决定于土粒表面的粗糙程度、密实度、土颗粒的大小 以及颗粒级配等因素。
25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2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一、直接剪切试验(室内试验) 二、三轴压缩试验(室内试验) 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室内试验) 四、十字板剪切试验(原位测试)
26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一、直接剪切试验
应变式直剪仪
27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6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快剪是在试样施加竖向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
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固结快剪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
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固结)慢剪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排水,待固结稳
定后,以缓慢的速率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破坏。 上述三种方法与实际工程的关系:
Company
LOGO
第六章 土的抗剪 强度和地 基承载力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2016年4月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基础
结构荷载
原有应力状态
发生变化
地基
产生变形、沉降等
严重
土体中应力状态
发生变化
引起地基土的变形,导致建 筑物的沉降,倾斜或水平位 移。
当应力超过地基土的强度时, 地基就会因丧失稳定性而破 坏,造成建筑物倒塌。
4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当荷载大到一定程度时,荷载边缘土中的剪应力首先 达到土的抗剪强度,土体被破坏,产生一个小小的塑 性变形区;
若荷载继续增大,这个塑性变形区就会逐渐加深; 若荷载大到一定程度,荷载边缘的变形区就会相互连
通,形成一个连续的塑性变形区; 由于塑性变形区无抗剪能力,实际上它就是一个连续
2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各类建筑工程在设计时,为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要求建筑地基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地基变形条件:包括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
倾斜与局部稳定,都不能超过国家《规范》规定的允
许值。
2、地基强度条件:在建筑物的上部荷载作用下,
确保地基的稳定性,不发生地基剪切或滑动破坏。
tan
2
45
o
2
2c tan 45o
2
如果用第一个公式来判断,可将已知的
参数代入公式右边,求得1计,若
1<1计
稳定平衡t;1计
剪切破坏状态。
22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例题
3
1
tan
2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莫尔曲线如用直线 近似代替,如左图中 虚线所示,则? 就 是 库 伦 公 式 所 表 示的方程。
由库伦公式表示莫尔包线的强度理论称为莫尔-库伦强度 理论。
14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三、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是指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土体
快剪适用于施工速度快、地基排水不良的情况; 慢剪适用于施工速度慢、地基土排水良好的情况; 固结快剪适用于介于以上两种情况间的实际工程。
37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二、三轴压缩试验 三轴压缩试验直接量测的是试样在 不同恒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压强度,然后 利用莫尔-库仑破坏理论间接推求土的 抗剪强度。
3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地基土的强度实际上是抗剪强度,并不存 在抗压强度。为啥这么说呢?
假设地球是一个软泥球? 如果压缩不会破坏。
实际上建筑物基础产生的压力,对于地层来讲是局 部荷载,而局部荷载会使荷载之下的土产生压缩,基础 发生沉降,荷载边缘内外的土粒就会发生竖向的相对运 动,从而产生剪应力。在荷载之下一定范围内的土粒也 会发生相对错动,也会产生剪应力。
的滑动面,地基失去稳定性而破坏。
5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3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阅读)
4 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阅读)
35
地基的临界荷载
6
地基的极限荷载
6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应力的极限值或土 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能力。
n 设作用在其上的应力为: 主应力σ1和σ3,且σ1>σ3。
3 那么单元体中任意一个平面mn,其与大 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α ,设其上作用的正
应力为σ,剪应力为τ 。
则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得mn平面上应力:
1 2
1
3
1 2
1
3 cos2
1 2
1
3
sin
1910年,在库伦研究的基础上,莫尔(Mohr)提出材料 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当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材料的抗剪
强度时该点就发生破坏,并提出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τf 是 该面上法向应力σ的函数:
f f ( )
(6-4)
该函数在τf -σ坐标中是一条曲线,称为莫尔包线
(抗剪强度包线)。
13
38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9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40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1=3+1 3
3
3
3
3
3 1=3+1
41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强度包线
c
O
3
1f
由不同围压的三轴试验,得到破坏时相应的(1-)f 分别绘制破坏状态的应力莫尔圆,其公切线即为强度包
2
2c tan 45o
2
1
无粘性土
1
3
tan2 45o
2
1/2(1 +3 )
c=0
f
1 90 45
2
2
3
1
tan
2
45
o
2
20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极限平衡条件的应用
28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29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0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1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2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剪应力(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