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计算机网络备课讲稿
计算机网络期中试卷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TCP 协议的全称是指 传输控制协议 ,IP 协议的全称是指 网际协议 。
2、网络协议由 语法 、 语义 和 时序 3部分组成。
3、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 总线 结构局域网,它基于 IEEE802.3 协议标准,采用媒体访问控制控制方法 CSMA/CD 。
4、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 不同 地理位置,具有 独立 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 通信 设备和 通信 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 协议 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 资源共享 、信息传递的系统。
5、计算机网络资源包括 硬件 资源、 软件 资源和 数据 资源。
6、被称之为Internet 之父的是 ARPA 。
7、计算机网络是现代 数据通信 技术与 计算机 技术结合的产物。
8、在因特网中,WWW 的中文含义是 万维网 。
9、通信介质分为两大类即有线介质和 无线介质 。
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 光纤 。
10、双绞线的选择是,电脑与集线器之间应用 直通 来进行连接。
11、在TCP/IP 协议中,传输层主要的两个协议中,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是, UDP 采用无连接数据报传送方式。
12、实现互联网中的工作站登录到远程服务器的协议是 telnet ,其默认端口号为 21 。
13、OSI 参考模型共分为 7 层,其最上面的三层对应于TCP/IP 协议的 应用层 。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选项上打√,错的题目上打×。
(每题1分,共10分) 1、哑终端是没有自己的CPU 、内存和硬盘的。
( √ ) 2、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简称为NII 。
( √ )3、终端不具有本地功能,但可以直接连到网络中。
( √ )4、windows XP 、windows2003 server 基础是个人操作系统。
( × )5、因特网是一种典型的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ppt课件

2、以太网的标准化 1979-80年, DEC+Intel+Xerox: 10Mbps DIX标准 1985年,IEEE 802.3 CSMA/CD标准,ANSI,ISO/IEC标准
第中一国部计分算:机计网算络机的网发络展概述
1、中科院高能所64kbps专线(93.3) 2、北京化工大学64kbps专线(94.9) 3、中国电信公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 (94-) 4、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CSTnet (94-) 5、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 (95-) 6、中国金桥计算机网络ChinaGBN(96-),97.4与CERnet和
3、以太网的商业化 1979年,创建3Com公司:Computer+Communication+Compatibility
4、以太网的发展 粗缆(标准70-80)、细缆(80中)、双绞线(80末)、100Mbps(90 中)、1000Mbps(90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计部算分机:网计络算体机系网结络构概述
1、ISO/OSI七层参考模型
第计一算部机分网:络计的算形机成网与络发概展述
1、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 2)Internet 3)局域网络、广域网络、TCP/IP网络、 Microsoft网 络… 2、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远程信息处理系统(50年代末) 2)终端网(58-68年) 3)终端网互联(60年代末) 4)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68-) 5)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85-) 6) USA Internet(86-) 7) Internet(80年代末)
初中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初中计算机网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计算机网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初中计算机网络》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网络技术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教材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概念到组成,再到功能和应用,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实用性:教材所选取的案例和应用场景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基础性: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网络技术提供了必要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对计算机和网络有一定的兴趣和接触,但对网络的原理和技术了解较少。
2、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在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上还有所欠缺。
3、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基于以上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掌握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
(4)能够简单描述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计算机网络 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北京市天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杨青芹,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计算机网络”,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指导思想。
参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中网络技术基础的内容标准为理论依据。
结合天泰中学初一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及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开发教材,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功能和TCP/IP协议等知识,从亲身体验到知识概念的理解,由浅入深,由实际到理论,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为今后计算机网络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问题的能力打好理论基础。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北京版《信息技术》第4册第2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本节课是初中阶段“计算机网络”模块的基础课,高度概括了“计算机网络”模块中的所有内容,是“计算机网络”模块学习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第5册第7章《网页制作》内容必备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这部分的知识,建立一个初步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新初一学生学习了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有了解,知道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处理信息,但是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学生只是具有了小学的应用基础,并且新初一的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抽象的理论知识依然是他们学习的难点。
所以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们对于这门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尤其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更加关注,所以他们应该愿意进行更多的学习,并且乐意参与其中,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很高。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TCP/IP协议的基本功能;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协议分析工具,了解不同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3. 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Socket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4.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搭建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2. 能够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实际网络故障;3. 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识别并防范常见的网络威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网络学科,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法律法规;4. 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家网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TCP/I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协议及其应用3. 网络编程:Socket编程、多线程编程、网络应用开发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编程技术4. 局域网搭建与配置:网络规划、设备选型、网络配置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5. 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病毒防护、加密技术等;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安全技术6. 实践环节:网络设备操作、网络故障排查、编程实践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课时)2.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4课时)3. 网络编程(6课时)4. 局域网搭建与配置(4课时)5. 网络安全(4课时)6. 实践环节(8课时)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计算机专业期中考试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考试内容为前四章的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认识局域网》、第三章《网络操作系统》,第四章《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前两节,现我从以下四方面对期中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一、成绩分析本次试卷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实训操作题组成,从难易程序看,我认为试卷难易程度适中。
本次考试,11-3班总共31位学生参加考试,从整个试卷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不足,大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填空题、实训操作题失分较多。
二、学生分析11-3班有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态度不佳,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是放任自流型的学习状态,整个班级在班主任的严格管理下,纪律状况良好,没有特别出格的学生,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如下。
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不够端正。
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和作业方面,一部分学生根本不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另一部分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较差,更谈不上作业对知识的巩固情况。
课堂上,部分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很多时候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
三、教学情况分析在教学方面,每周我都做到超前备课,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尤其本学科主要内容大部分要上机完成,在上机实训课上,我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我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四、改进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学生学风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讲课稿范文

计算机网络讲课稿范文计算机网络讲课稿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而作为重要的课程之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大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讲课将围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展开,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数据的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 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2) 数据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共享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协作。
(3) 设备共享: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设备虚拟化成多个逻辑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规模: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 按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形、星型、网状。
(3) 按传输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 总线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是最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所有计算机都直接连接在一根公共传输线上。
但是总线型拓扑存在单点故障和信号冲突的问题。
2. 环形拓扑环形拓扑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一个环形连接。
优点是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但是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环形拓扑瘫痪。
3.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是网络中心节点与其他节点通过单独的链路相连,形成一个星形结构。
相比其他拓扑结构,星型拓扑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扩展性。
4.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是最复杂的拓扑结构,其中每个节点都与其他节点相连。
网状拓扑具有很好的容错性,但是布线复杂、成本高。
四、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协议1.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协议(IP)。
TCP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IP负责寻址和路由。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
计算机基础备课教案

计算机基础备课教案计算机基础备课教案一、文章类型与目标读者本文是一篇计算机基础备课教案,旨在为计算机教师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的备课方案,以便更好地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要面向计算机教师、计算机专业学生以及其他对计算机基础有兴趣的读者。
二、知识梳理1、计算机基础概念: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
2、操作系统: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主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办公软件: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 等,包括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4、计算机网络: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协议和应用领域等。
5、数据库: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模型等。
6、编程基础: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等。
三、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计算机应用。
2、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计算机基础概念、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难点在于理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以及编程基础。
3、教学资源:教材、PPT、实例操作视频、实验指导书等。
4、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5、教学过程:(1)导入课程:通过提出一些与计算机基础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知识点讲解:按照教材内容,详细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各个知识点,注重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3)演示操作: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加深印象。
(4)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讨论:针对一些有争议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6)总结回顾: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er network》Midterm Examination Name: Student number: 100min I.Choice.1.The ( ) is a worldwide computer network, that is, a network that interconnects millions of computing devices throughout the world.A InternetB IntranetC switch netD television net2.The units of data exchanged by a link-layer protocol are called ( ).A FramesB SegmentsC DatagramsD bit streams 3.( ) means that the switch must receive the entire packet before it can begin to transmit the first bit of the packet onto the outbound link.A Store-and-forward transmissionB FDMC End-to-end connectionD TDM4.In the following options, which one is not a guided(有线) media? ( )A twisted-pair wireB fiber opticsC coaxial cableD satellite5.Delay does not include ( ).A Process delayB propagation delayC transmission delayD controldelay6. In the following options, which belongs to the network core? ( )A end systemsB routersC clientsD servers7.The Internet’s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has a name, it is ( ).A TCPB UDPC TCP/IPD IP8.There are two fundamental approaches to building a network core, ( ) and packet switching.A electrical current switchingB circuit switchingC data switchingD message switching9.A ( ) protocol is used to move a datagram over an individual link.A application-layerB transport-layerC network-layerD link-layer10.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tocols is not a link-layer protocol? ( )A EthernetB PPPC HDLCD IP11.Consider CRC error checking approach, the four bit generator G is 1011, and suppose that the data D is 10101010, then the value of R is( ).A 010B 100C 011D 11012.The ARP protocol can translate ( ) into ( ). ( )A h ost name, IP addressB h ost name, MAC addressC I P address, MAC addressD broadcast address, IP address13.In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s about MAC address, which one is not correct? ( )A T he MAC address is the address of one no de’s adapter.B N o two adapters have the same MAC address.C T he MAC address doesn’t change no matter where the adapter goes.D M AC address has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14.In CSMA/CD, the adapter waits some time and then returns to sensing the channel. In the following four times, which one is impossible? ( )A 0 bit timesB 512 bit timesC 1024 bit timesD 1028 bit times 15.The most common Ethernet technologies are 10BaseT and 100BaseT. “10” and “100” indicate( ).A the maximum length between two adaptersB the minimum length between two adaptersC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channelD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node16.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PPP include but not( ).A framingB physical-control protocolC link-layer protocol Dnetwork-layer protocol17.In the following four options, which service can not be provided by switch? ( )A filteringB self-learningC forwardingD optimal routing18.In ( ) transmission(s), the nodes at both ends of a link may transmit packets at the same time.A full-duplexB half-duplexC single-duplexD both full-duplex and half-duplex20.MAC address is ( ) bits long.A 32B 48C 128D 6421.The following protocols are belonging to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s except for ( ).A channel partitioning protocolsB routing protocolsC random access protocolsD taking-turns protocols2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belonging to channel partitioning protocols? ( )A CSMAB FDMC CDMAD TDM23.( ) provides a mechanism for nodes to translate IP addresses to link-layer address.A IPB ARPC RARPD DNS24.A MAC address is a ( )address.A physical-layerB application-layerC link-layerD network-layer 3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 )A No two adapters have the same MAC address.B MAC broadcast address is FF-FF-FF-FF-FF-FF.C A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n Ethernet card always has the same MAC address, no matter where the computer goes.D All of the above36.In the Ethernet frame structure, the Data field carries the ( ).A IP datagramB segmentC frameD message37.Ethernet’s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is ( ).A CDMAB CSMA/CDC slotted ALOHAD token-passing protocol 38.A switch is a( )device that acts on frame.A physical-layerB link-layerC network-layerD transport-layer39.What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network-layer functions in a datagram network? ()A.forwarding & routingB.forwarding & filteringC.routing & detectingD.routing & checking40.A router forwards a packet by examining the value of a field in the arriving packet’s header, and then using this value to index into the router’s forwarding table, this value is? ()A.destination IP addressB.source IP addressC.destination MAC addressD.source MAC address41.Which layer provides host-to-host services? ()A.transport networkB.data link physical42.IPV4 has a ___ bit address? ()A.48 16B.32 6443.How many bits specify the IP protocol version in a datagram? ()A. 1 bitB. 2 bitsC. 4 bitsD.8 bits44.Data-grams are rarely larger than ____?()A.1500 bytesB.65535 bytesC.500 bytesD.1024 bytes45.How does the TTL changed by one each time the datagram is processed by a router? ()A.decreaseB.increaseC.no changeD.always 046.ICMP is used for____?()A.Reliable data transferB.Error reportingC.Flow controlD.Congestion control47.IP addressing assigns an address to 223.10.198.250/29, the network address for this network is____.()A.223.10.198.248B.223.10.198.250C.223.10.198.0D.223.10.0.048.A switch works in ____ layer? ()workingB.Data linkC.ApplicationD.Physical49.The internet’s network layer provides a single service----that is ____.()A.Reliable data transferB.Flow controlC.Congestion controlD.Best-effort-service50.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tocol is used for error reporting? ()A.ICMPB.TCPC.IPD.UDP5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routing protocol? ()A.TCPB.RIPC.OSPFD.BGP52.IP address is identifier for ____. ()A.HostB.Router interfaceC.Both of aboveD.None of above53.“233.1.1.0/24”, where the /24 notation, sometimes known as a____. ()A.Subnet maskworking addressC.Host addressD.None of above54.IPV6 has a ___ bits address? ()A.32B.64C.16D.1285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tra-AS routing protocol? ()A.RIPB.OSPFC.IGRPD.BGP56.RIP is a kind of ____ algorithm. ()A.DVB.LSC.Both of aboveD.Neither of A and B57.OSPF is a kind of ____ algorithm. ()A.DVB.LSC.Both of aboveD.Neither of A and B58.The two important network-layer functions are ____. ()A.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B.routing and forwardingC.lookup and forwardingD.routing and IP addressing59.Suppose one IP datagram of 5,000 bytes (20 bytes of IP header) and it must be forwarded to a link with an MTU of 1,500 bytes, the offset and flag of the second fragment in header are ____. ()A.185, 0B.185, 1C.370, 1D.370,060.Given the IP address 202.96.104.8/20, its subnet address is ____. ()A.202.96.104.0B.202.96.96.0C.202.96.104.255D.202.96.111.25561.If the subnet mask is 255.255.240.0, then how many bits indicate the host address? ()A.20B.24C.12D.1662.Given the IP address 202.96.104.8/20, its broadcast address is ____. ()A.202.96.104.0B.202.96.96.0C.202.96.104.255D.202.96.11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