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会计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

=========================================== ==================生物资产=========================================== ==================-------------------------------------------------------------1 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证券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1.1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1.1.1 (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其中,生长是指动物或植物体积、重量的增加或者质量的提高,例如农作物从种植开始到收获前的过程;蜕化是指动物或植物产出量的减少或质量的退化,例如奶牛产奶能力的不断下降;生产是指动物或植物本身产出农产品,例如蛋鸡产蛋、奶牛产奶、果树产水果等;繁殖是值产生新的动物或植物,例如奶牛产牛犊、母猪生小猪等。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是其他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也正是生物资产的特性。

因此,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会随着自身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尽管其在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具体由类似于不同资产类别(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特点。

会计实务分析生物资产科目

会计实务分析生物资产科目

会计实务分析生物资产科目
一、资产分析
1、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是企业的资产,它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又称为“可用资产”,它指的是企业能够在短期内转换为现金的资产,如存款、现金、应收账款、存货、行业国库票据。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又称为“固定资产”,它指的是企业不能在短期内转换为现金的资产,如土地及构筑物、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厂房等。

(3)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包括特殊投资、生物资产、开办成本、商誉和其他非流动资产。

2、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是指一些具有长期可以重复使用的资产,它们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林木、桑椹、苗木、树苗等。

可以被分为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和不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不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包括林木、桑椹、树木等树木资源,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包括苗木、树苗、木材颗粒等。

科目:
1.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
应该分别将购买的生物资产归类为“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和“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苗木”兩個科目,分别记载不同种类的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

2.不可重复使用的生物资产。

高级财务会计(生物资产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生物资产会计)

注意:
• “服务潜能”界定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标准,虽然其 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具有服务潜能,有 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
小试牛刀
• 下列资产具有“服务潜能”的生物资产是( ) A.经济林、薪炭林 B.水源涵养林 C.水土保持林 D.防风固沙林
二、生物资产会计科目的设置 •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 和主要账务处理》中,我国规定了162个一级 会计科目,其中属于农业专用的有四个: •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 •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 •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 (四)公益性生物资产
• (6)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归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费用, 按应分配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 • (7)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 “库存商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 结转跌价准备。 • (8)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 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应按其账面余额,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 (9)有确切证据表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取得的,应当对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自行繁殖、营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 生产性生物资产在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之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在 “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归集。
•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按其账面余额, 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 “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未成熟生 产性生物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 备。
三、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4
五、业务举例
业务一:A农场是一家专门从事养殖业的农业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鸡、猪等。根据生产发展 的需要,企业最近自行繁殖了10头种猪。经归结,种猪达到育种时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饲料费
26000元,劳务费8000元,应分摊的各种间接费用6000元,经过一年左右的饲养,种猪进入正常的
生产期。为维持种猪的生存和生育能力,企业在其生产期(假设为2年)发生相关的饲料费40000元, 劳务费16000元。种猪失去生产能力后,其残值收入1000元。
1. 育种期间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贷:库存现金 40000 40000
2. 育种结束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40000 40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5
3. 计提折旧:每年计提折旧额=(40000-1000)/2=19500(元)
1
二、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A. 外购生物资产:价+税+费(运输费、保险费)
2
B. 自行营造的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以林木为例)
(1) 消耗性生物资产:种子费+造林费+调查设计费+人工费+营造费用+间接 分摊的费用 (2) 生产性生物资产: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人工费+应分摊的间接费 用 (3) 公益性生物资产: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森林保护费+良种试验费 +调查设计费+其他保护费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2000万
2000万 2000万
7
3. 补植树林发生的支出:

生物资产会计复习资料

生物资产会计复习资料

生物资产会计复习资料第五章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概念、分类及内容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一定的特殊性(一)、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生物资产的一种,包括许多内容,如种植业的的玉米和小麦等庄稼;林业中的长成后准备作为原木的树木;畜牧养殖业中存栏待售的牲畜和准备用来生产肉品牲畜、水产业中养殖的鱼等。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1、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内容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

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较,生产性生物资产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持有目的。

消耗性生物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为了出售(如用材林)或者是即将收获为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生产性生物资产持有的目的则是为了长期的使用,长期使用是为了利用其进行繁殖或者不断产出农产品(如果树、奶牛)或者是长期役用。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

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企业拥有的公益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当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企业原先营造的是用材林,但在砍伐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将其确定为公益林,不允许企业进行砍伐,且仍由企业进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该林木资产不应当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而应当单独区分出来,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生物资产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 、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的该生物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生物性资产培训-实务篇

生物性资产培训-实务篇

海棠子收获: 借:库存商品-海棠子 36 4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海棠 36 400 海棠子销售: 借:销售收入-海棠子 贷: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海棠子 60 000 60 000 36 400 36 400
苹果树 未成熟前核算 第一年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性生产性生物资产-苹果树-树苗 20 000 -土地 22 000 -折旧 7 500 -耕作费 100 000 -农药费 20 000 -肥料 25 000 -人工 90 000 贷:原材料-苹果苗 20 000 银行存款 207 000 累计折旧 7 500 第二,第三年 未成熟性生产性生物资产-苹果树增加账面价值219 500 成熟后转变资产类型
(1)确定应分摊的运输费、保险费和装卸费 分摊比例=(4 500+3 000+2 250)÷195 000=5% 6头种牛应分摊:6×4 000×5%=l 200(元) 15头种猪应分摊:15×l 400×5%=1 050(元) 600头猪苗应分摊:600×250×5%=7 500(元) (2)确定种牛、种猪和猪苗的入账价值
一、处置 1. 出售生物资产
例同上 2. 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

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先记入“待处理财 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场长)会议或类似机 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生物资产因盘亏或死亡、毁损造成的损失,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 公司等的赔款和残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小麦
贷:累计折旧
400
1 000
自产生物性资产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自行繁殖、营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而言,如企业自己繁育的奶牛、种猪,自行营造的橡 胶树、果树、茶树等,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 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区分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和未成熟的分界点,同时也是判断其相 关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是区分其是否具备生产能力、从而是否计提折旧的分界点。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及其会计实务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及其会计实务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各种损失和风险,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而不是仅仅按照它 们的法律形式。
重要性原则:对于重要的生物资产,企业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不重要 的生物资产,可以将其价值减记至可回收金额后一并考虑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章节副标题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概述
章节副标题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背景
生物资产减值准 备的概念
生物资产减值准 备的必要性
生物资产减值准 备的影响因素
生物资产减值准 备的核算方法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定义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定义:指企业根据生物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提取的用于弥补生物资产价值损 失的专项准备金。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方法
重置成本法: 按照当前市场 条件,重新购 置或构建相同 或类似生物资 产所需发生的 全部必要支出。
未来现金流量 现值法: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 的现值,以反 映生物资产的 未来经济利益。
公允价值法: 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 易双方自愿进 行资产交换或 债务清偿的金
额。
折现率选择: 应与现金流量 等风险相匹配, 反映当前市场 货币时间价值 和相关风险。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XX学院
生物资产减值 准备及其会计
实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概述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要求 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实务操作

生物资产财务处理要点

生物资产财务处理要点

生物资产财务处理要点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技能。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者数量发生改变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二〕生物资产与农业生产亲密相关农业生产活动正对的是有生命的生物资产,而农产品加工活动针对的是收获后的农产品。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一〕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在肯定程度上具有存货的特性,应当作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在肯定程度上具有固定资产的特征。

生产性生物资产可划分为未成熟和成熟,前者指尚未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还不能够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后者那么指已经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爱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

第二节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的生物资产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径直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DR: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CR:银行存款等二、自行繁殖、营造的生物资产〔一〕自行繁殖、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一般原那么是根据自行繁殖或营造〔即培育〕过程中发生的须要支出确定,既包括径直材料、径直人工、其他径直费用,也包括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1.不同种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构成〔1〕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须要支出。

〔2〕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须要支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概念、分类及内容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一定的特殊性(一)、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生物资产的一种,包括许多内容,如种植业的的玉米和小麦等庄稼;林业中的长成后准备作为原木的树木;畜牧养殖业中存栏待售的牲畜和准备用来生产肉品牲畜、水产业中养殖的鱼等。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1、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内容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

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较,生产性生物资产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持有目的。

消耗性生物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为了出售(如用材林)或者是即将收获为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生产性生物资产持有的目的则是为了长期的使用,长期使用是为了利用其进行繁殖或者不断产出农产品(如果树、奶牛)或者是长期役用。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

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企业拥有的公益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当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企业原先营造的是用材林,但在砍伐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将其确定为公益林,不允许企业进行砍伐,且仍由企业进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该林木资产不应当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而应当单独区分出来,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生物资产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 、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的该生物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生物资产的初始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其中,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生物资产的相关费用,包括:场地整理费、装卸费、假植费、栽植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例1:2007年4月3日,甲农业公司购入10头实行分群核算的种猪,支付的购买价款为20000元,发生的运输费为5000元、保险费为400元、装卸费为200元,款项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甲农业公司购买确定10头种猪的成本为:20000+5000+400=25400(元)借:生产性生物资产25400•贷:银行存款25400二、自行营造的生物资产生物资产包括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自行营造时其各自的成本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

(一)自行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自行栽培、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2)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3)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发生的饲养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4)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例3:甲农业公司2007年自行营造的林木消耗性生物资产在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4000元,抚育费3000元,营林设施摊销费2000元,应分摊的间接费用1200元。

甲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消耗性生物资产10200•贷:银行存款7000•农业生产成本3200(二)自行营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饲养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其中,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例4 :2007年1月份,乙农业公司自行营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共发生支出1200元,其中1000元为以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200元为分摊的间接费用。

乙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1200•贷:银行存款1000•农业生产成本200例5 :2007年1月份,乙农业公司种植的果树转入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该果树的总成本为110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乙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1100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1100000(三)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

具体来说,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公益性生物资产基金”科目。

例6:2007 年2月份,丙农业公司利用国家资金营造的公益林达到预定目的,共发生支出23000元,其中20000元为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3000元为分摊的间接费用。

丙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公益性生物资产23000•贷:农业生产成本3000•应付职工薪酬20000•借:专项应付款23000•贷:资本公积23000四、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其成本。

具体来说,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生物资产的取得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一)生物资产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的管护费用生物资产在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为了维护或提高其使用效能,需要对其进行管护、饲养等,此时的生物资产能够产出农产品,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因此所发生的这类后续支出应当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二)林木类生物资产补植在林木类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中,为了使其更好地生长,往往需要进行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这些采伐并不影响林木的郁闭状态),并且在采伐之后进行相应的补植。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后续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林木类生物资产的成本。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或公益性生物资产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20×0年5月,甲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乙林班用材林择伐迹地进行更新造林,应支付临时人员工资15 000元,领用材料20 000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用材林 3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5 000原材料 20 000甲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乙林班统一组织培植管护一片森林,20×0年3月,发生森林管护费用共计40 000元,其中人员工资20000元,尚未支付;使用库存肥料16 000元;管护设备折旧4000元。

管护总面积为5000公顷,其中作为用材林的杨树林共计4000公顷,已郁闭的占75%,其余的尚未郁闭;作为水土保持林的马尾松共计1000公顷,全部已郁闭。

假定管护费用按照森林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有关计算如下:☯未郁闭杨树林应分配共同费用的比例=4000×(1-75%)÷5000=0.2☯已郁闭杨树林成应分配共同费用的比例=4000×75%÷5000=O.6☯已郁闭马尾松应分配共同费用的比例=1000÷5 000=0.2☯未郁闭杨树林应分配的共同费用=40 000×0.2=8000(元)☯已郁闭杨树林成应分配的共同费用=40 000×0.6=24000(元)☯已郁闭马尾松应分配的共同费用=40 000×O.2=8000(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用材林(杨树)8 000管理费用 32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00原材料 16000累计折旧 4000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1.折旧方法的确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三种:(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3)产量法:单位产量折旧额=(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产量•这些方法均属于直线法方法1、年限平均法例11:丙农业公司有一生产性生物资产原价为5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假设丙农业公司没有为该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则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年折旧率=(1-2%)/20=4.9%•月折旧率=4.9%/12=0.41%•月折旧额=500000×0.41%=2050(元)• 2.工作量(产量)法工作量(产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或实际产出品的数量计提生物性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例12:甲农业公司的一头奶牛原价为8000元,预计生产牛奶20000千克,预计残值率为5%,本月生产牛奶400千克。

则该头奶牛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每千克牛奶折旧额=8000×(1-5%)÷20 000=0.38(元/千克)•月折旧额=400×0.38=152(元)(三)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企业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例6—17 2007年3月份,乙农业公司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的农田防护林本月应计提的折旧为300元,奶牛应计提的折旧为600元。

乙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农业生产成本9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900对于公益性生物资产,企业不应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该资产的预计产出能力或实物数量;•(2)该资产的预计有形损耗和役畜衰老、经济林老化等;•(3)该资产的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品种的出现而使现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出能力和产出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相对下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的农产品相对过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