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练习二教案
淄川区XX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五 加与减二采松果练习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采松果第二课时(练习)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3﹑还剩下多少个?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二﹑拓展练习1.我是数学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28。
( )2、十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 )3、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数读作89。
()4、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一样大。
( )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1。
( )2、我做得最仔细。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A.81和82B.79和81C.78和79(2)从76到82之间有几个数。
( )A.5个B.6个C.7个(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少几?( )A.10B.89C.1(4)下面的数中,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数是()。
A.61B.38C.25作业布置:回家把所学的知识向父母亲介绍!板书设计:采松果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 25+4= (个) 25-4= (个)课后反思:第4课时分与合▶教学内容教科书P21~22,完成教科书P21“做一做”第1题和P22“做一做”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逐步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感受分与合的联系和有序性。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科书P21情境图。
师:同学们,图中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学情预设】学生数一数后回答:4个葵花盘,2个筐。
师:如果我们要把4个葵花盘放进2个筐里,而且要保证每个筐里都有葵花盘,可以怎么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与合”的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
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教学设计

五加与减(二)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引导法。
学法:小组交流、集体讨论教具:小黑板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比100多1的数是99。
( )53和35一样大。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99大于100。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
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
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1)同桌说一说。
(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
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
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
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案2 买松果

采松果。
(教材第51、第52页的内容)1.结合对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件、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51页的采松果情境图。
师: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25+4。
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生:先摆出2捆零5根,又摆出4根,把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
2捆零9根就是29根,所以25+4=29。
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再加上4个一就是9个一。
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就是29,所以25+4=29。
生2:把25分成20和5,先算5+4=9,再算20+9=29。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二》教学设计

师:花生少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一个数或者两个两个数,多的时候我们就五个五个或者十个十个数。
师:我们来玩游戏,准备好了吗?那我们从50开始一个一个数,从50数到60(看哪个组声音洪亮还干学完数花生,我们学了数一数。你能学着刚才同学的样子来讲一讲“数一数”吗?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二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运用知识和技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重点
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难点
运用知识和技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棒、课件、
课时数
100比92多一些
22与23差不多
师:22和23就差1,所以我们要用差不多。
我们还可以用少得多,少一些这些词语来描述。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差不多。
师:你们都做百数表了吗? 我也做了一个。
生6:做个百数表,这一课我学会了100以为数的顺序和其中的规律。
师:把我们刚才学过的100个数都放在百数表里面了。
师:两个数之间可以具体的用大于号小于号符号来表示,还可以怎么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
对大小呢?
生5:小小养殖场这一课我学会了数的相对大小。思维导图上面有例子,讲一讲。
鸡100只 鸭92只 鹅22只 羊23只
鸡比鹅多得多。也就是100比22多得多
师:哎呦,这两个数差的太多了,手势表示一个是22,一个是100,所以我们说多得多。
二、独立练习,深化认识
1、数的组成
师: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不好?你们瞧,这是谁来了?小猪佩奇一家要跟我们一起做游戏。这是猪爸爸、猪爷爷、小猫。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二》教案

师:笑笑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上拨了4个珠子。在计数器上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几。根据我们学的知识,淘气马上就写出了这个数字是34.
3、谁吃的虫子最多?(画“⭕”)谁吃的虫子最少(画“√”)
师:第一只啄木鸟说我吃了80条,第二只啄木鸟吃了64条,第三条啄木鸟吃了48条。我们在比较80、64、48三个数字大小时,先比较数位,这三个数都是两位数,看最高位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8>6>4,所以80是最大的数字,48是最小的数。我们在80下面的框里画⚪,在48下面的框里画√。一定要看清要求来答题。
师:看第二幅图,一捆小棒是10根,有3捆.单根的小棒有1、2、3、4、5、6、7、8.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小棒表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是3个十和8个一是38.
师:第三幅图,计数器上十位上有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5个珠子表示5个一,2个十和5个一是25.
师:最后一幅图,一条小方块是10个,两条就是2个十,剩下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我们可以把其中的10个组成一条,所以是3个十和5个一是35.
师:最后一列小火车,100、95、90、85......
男生:这列火车是倒着数的,每次减少5,后面是80、75、70、65。
5、小鸟回家
师:这些小鸟有两个房子,小鸟叼着的数大于50要与第一个房子相连,小于50的数要与第二个房子相连。为了防止有丢数的情况我们按顺序一个一个看,43小于50、57大于50、32小于50、15小于50、51大于50、67大于50、100大于50、44小于50.
5.100以内数的顺序
在百数表中,无论是竖着、横着还是斜着观察都有许多排列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15-5=8+7= 4+9= 16-5= 8+8= 5+9=3、填一填9+()=13 ()+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教案

练习二。
(教材第34、第35页的内容)1.理解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强化数的组成与分解。
2.强化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数的组成与分解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可能回答:•我学会了读写100以内的数,还能用小棒或者计数器表示100以内的数。
•我知道了十位上的数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就表示几个一。
•我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数据之间相差多少。
•我能比较出100以内数的大小。
•我还想知道正确描述数据之间相差多少的窍门。
•比较数的大小有哪些方法?师:同学们既有收获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
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不足,为练习课层次的提升做准备。
让学生有点压力努力学习,慢慢进步。
】1.怎样正确描述数据相差多少。
〔出示教材第35页第6题第(1)题课件〕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小猴子摘了38个桃子,大猴子摘的比小猴子多一些。
师:那么96、42、35哪个数比38多呢?生:96和42都比38多。
师:既然都是比38多,我能不能认为这两个数据都对呢?为什么?生1:96比38多得多,42才是比38多一些。
生2:是啊,96和42比38多的部分不一样,96比38多很多呢,而42比38多一些,所以应该是大猴子摘了42个桃子。
师:同学们讲得很具体,我们通过数据的比较,就发现“多得多”和“多一些”是在具体环境中说的,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
此类问题的解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疑问有选择的讲解,突出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二。
(教材第34、第35页的内容)
1.理解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强化数的组成与分解。
2.强化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数的组成与分解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学会了读写100以内的数,还能用小棒或者计数器表示100以内的数。
•我知道了十位上的数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就表示几个一。
•我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数据之间相差多少。
•我能比较出100以内数的大小。
•我还想知道正确描述数据之间相差多少的窍门。
•比较数的大小有哪些方法?
师:同学们既有收获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
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不足,为练习课层次的提升做准备。
让学生有点压力努力学习,慢慢进步。
】
1.怎样正确描述数据相差多少。
〔出示教材第35页第6题第(1)题课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小猴子摘了38个桃子,大猴子摘的比小猴子多一些。
师:那么96、42、35哪个数比38多呢?
生:96和42都比38多。
师:既然都是比38多,我能不能认为这两个数据都对呢?为什么?
生1:96比38多得多,42才是比38多一些。
生2:是啊,96和42比38多的部分不一样,96比38多很多呢,而42比38多一些,所以应
该是大猴子摘了42个桃子。
师:同学们讲得很具体,我们通过数据的比较,就发现“多得多”和“多一些”是在具体环境中说的,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
此类问题的解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疑问有选择的讲解,突出重点。
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本身就是学生梳理知识使之构建系统化知识结构的过程,不但能促使学生能力有所提高,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
2.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35页第8题课件)
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读读这道题的要求,想想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生1: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把所有的两位数都写出来,然后再找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生2:我觉得不用都写出这些组成的两位数。
因为找最大的数时,我们可以根据“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判断,十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所以十位上应该是8组成的数比较大,这样82和85比最大的数就是85;同样道理十位上的数最小是2,可以组成的数有25和28,
相比之下25最小。
……
师:同学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生1:第二种方法好。
比较十位上的数,再比较个位上的数,这样只要依次挑选大数就能组成最大的数,同样依次挑选小数就能组成最小的数。
生2:这也是比较数的大小的小窍门。
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这样就很容易比较出数的大小了。
……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会比较数的大小了吗?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例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练习,相信你们掌握了一些技巧,判断数据的大小,知道数的组成等等,表现得非常棒,今后要更加努力哟!
【设计意图: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为今后教学打基础。
】
练习二
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
个位上的数哪个大,那个数就大。
A类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156782389
(考查知识点:比较数的大小;能力要求:能正确地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
B类
你能在下面的数中选一个数和45比一比,说一说吗?
1042508540484592
(考查知识点: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描述数据相差多少;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数据相差多少。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89>78>56>41>23
B类:(答案不唯一)
42比45少一些; 40比45少一些。
85比45多得多。
50比45多一些;48 比45多一些。
教材习题
第34页练习二
1.4个十和3个一是43。
3个十和8个一是38。
2个十和5个一是25。
2个十和15个一是35。
2.略
3.略
4. 30405055
24303436
40506070
80757065
5.大于50的:575167100
小于50的:43321544
6. (1)42个(2)85本
7.
(22)(31)(4)(40)
8.最大的数是85,最小的数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