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介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一、什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指学术界公认的在某个领域内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期刊。
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质量要求高,评审严格,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和关注。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二、中文核心期刊分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分类体系,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农林医药、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分别从不同领域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核心期刊。
1. 自然科学类•《科学》: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期刊,是中国最具声誉的科学杂志之一。
•《中国科学》: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表自然科学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论文。
•《物理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2. 人文社科类•《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表哲学理论研究和相关学术讨论。
•《经济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表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社会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表社会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3. 农林医药类•《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林业科学》:中国林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表森林资源和林业科学研究成果。
•《中华医学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发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
4. 工程技术类•《计算机学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石油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表石油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论文。
•《人民邮电》: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工程技术类期刊,涵盖了邮电通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核心期刊选择合适的核心期刊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可见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 (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引言中文核心期刊是指优秀的学术期刊,是学术界评价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中国学术界的迅速发展,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学者和研究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中文核心期刊的要目是提高学术能力和发表论文的关键。
本文将总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为学者提供参考。
中文核心期刊分类为了方便对核心期刊进行管理和评价,中文核心期刊通常根据学科领域进行分类。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的分类标准,中文核心期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自然科学•工程科技•农业科学•医药卫生•人文社会科学每个领域都包含大量的学术期刊,涵盖了各个子领域的研究成果。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一些优秀的中文核心期刊值得关注。
以下是几个知名的期刊:•《中国科学》: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
•《科学通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是自然科学综合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
•《地球科学》:主要刊发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工程科技工程科技是研究工程技术和应用的学科,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
中文核心期刊中有一些在工程科技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如:•《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名期刊,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论文。
•《电子学报》:是电子工程领域的权威期刊,涵盖了电子学、通信技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农业科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和农业问题的学科,包括农业经济学、植物保护、兽医学等。
在农业科学领域,有一些中文核心期刊的影响力较大,如:•《农业工程学报》:是农业工程领域的重要期刊,发表了许多与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相关的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涵盖了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核心期刊指标制度

核心期刊指标制度国内核心期刊评价体系采用指标目前,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有4个,即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各评价机构在对期刊进行评价时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如下所述。
北京大学2014版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主要采用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论文被引指数、互引指数等12个评价指标。
南京大学(2015—2016)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主要采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等3个评价指标。
武汉大学(2015—2016)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主要采用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即年指标、二次文献转载或收录(社科被二次文献转载,自科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等评价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版)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主要采用总被引、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转摘量、转摘率、基金论文比、综合刊学科核心指数、他引量、学科载文量、引文率、即年影响因子、下载率等评价指标。
常用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分类如果全面评价期刊,可从期刊内容、期刊形式、期刊出版及经营能力、期刊推广、期刊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期刊内容可从政治导向情况、法律法规情况、专业水准、报道客观、广告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期刊形式可从版面设计、文字编辑、校对质量、印刷质量、出版形式规范、写作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出版及经营能力包括出版规模、数字出版、国际化、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期刊推广可从赠阅量、行业地位、稿源情况、广告金额、会议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期刊质量可从通过期刊评价常用的各种计量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期刊质量的常用评价指标有:被索量、被摘量、被摘率、被引量、他引量、他引率、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Web下载率、论文被引指数、互引指數、即年指标、高影响力论文率、h指数、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其中影响因子还有5年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作者影响因子、学科影响因子等。
国内期刊评价体系

国内期刊评价体系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始于1992年,是国内最早的核心期刊评价工具,也是国内最权威的核心期刊工具,运用相当广泛。
该评价体系每4年评1次,有效期4年,并出版目录。
最近1版为2004年出版,共评选出1 798种核心期刊。
基本上包含量所有学科的期刊,分属7大编75个学科类目。
但是非中文期刊不被考虑收录。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非学术期刊,如文学作品类。
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入选的期刊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评选。
科技期刊较“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比例大,例如生物医学类期刊前者2004年选取了499种,后者仅选取222种。
该机构每年评1次,评上的期刊称号有效期为2年。
这是统计源期刊最权威的说法,并具有核心期刊的意义,在国内的运用相当广泛。
能够搜索到出版的目录,但目录出版很不及时。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始于1999年,至今出版核心期刊目录2次,最近1次是2004年,评选期刊736种。
和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一样每4年评选1次,有效期4年。
主要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大类的期刊,在国内社会科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运用。
也是核心期刊较权威的说法,但不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
有出版的目录。
四、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也被误译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 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评价的期刊学科范围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相似,并有较高的重复率。
中国学术期刊的三大评价体系.

中国学术期刊的三大评价体系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部分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和实力的权威机构先后创建了一些学术期刊的检索和评价体系。
就评价功能而言,其中较为权威、较为成熟和规范的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三种。
这三种体系自创建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学界有较强的影响力,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其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普遍认为其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评估和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促进了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的提高。
以下就作一具体介绍。
一、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在目前的几个评价体系中是创立最早也是最为权威的。
“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和评选始于1992年,每4年进行1次,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2001年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成员馆、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农业科学院文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开展这项工作,其成果形式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自1992年问世以来,作为研究和评选工作的成果,已出版了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和2004年版2008年版共5版,同样是每4年出1版。
“中文核心期刊”的评选,是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作出的。
以2004年第4版为例,其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有51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9435301篇次,涉及期刊39893种次。
这项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
中文核心期刊介绍

目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计算机学会会刊 (2)SCI、EI、ISTP的介绍 (2)SCI简介 (2)EI简介 (4)ISTP简介 (4)中图分类号(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①”,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7版详见:/ScienceEvaluateArticalShow.aspx?ArticleID=661),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
因其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注: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定的,带有民间色彩,2007版即2008年初排出的结果)2008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即2009年初排出的结果)(/Portals/0/documents/kxpj/2008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xls)另注:这里说的统计源与平时说的统计源不是一回事,这里的统计源①是指文章质量达到一定指标才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收录的杂志名称,而中国期刊网上的统计源②是指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杂志名称,收录较为广泛,即①一定会被②接受,而②则会因为文章质量不达标不满足①的收录要求。
例如:《福建电脑》《电脑与信息技术》《微计算机信息》《系统仿真学报》是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杂志,但不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即他们目前还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而《微计算机信息》《系统仿真学报》是北大选中的中文核心期刊,但却没有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计算机学会会刊计算机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软件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探索SCI、EI、ISTP的介绍SCI简介《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网址:)编辑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工具。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引言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中文期刊。
由于中文核心期刊汇集了大量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学术研究者和学术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中文核心期刊的要目总览进行介绍。
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指在国内外公认的学术数据库中,收录的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中文期刊。
一般来说,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库的期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文章发表质量高,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 文章内容丰富,反映了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 文章被广泛引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中文核心期刊的分类中文核心期刊可以按照研究领域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1. 自然科学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 2. 工程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 3. 农林科学类:包括农业科学、林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 4. 医药卫生类:包括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学科;5. 人文社会科学类: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
总体来说,中文核心期刊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学科研究者的需求。
中文核心期刊的特点中文核心期刊具有以下特点: 1. 中文核心期刊都是经过严格的评审,发表质量有保障; 2. 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内容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涵盖了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 3. 中文核心期刊被广泛引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4. 中文核心期刊能够反映国内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如何选择中文核心期刊选择中文核心期刊进行投稿是学术研究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选择中文核心期刊的建议: - 首先,需要关注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评价。
可以查阅学术论文数据库,了解相关期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情况。
- 其次,需要了解期刊的主题和范围是否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符。
选取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期刊,有助于提高文章发表的机会和影响力。
- 最后,需要关注期刊的投稿要求和审稿周期。
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学术期刊、CN类刊物、ISSN类刊物简介

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学术期刊、CN类刊物、ISSN类刊物简介第2期周家健: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奋力谱写学校赶超发展新篇章作为,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让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变为现实,让师生直观地感受到身边的变化,久久为功,把学校发展推上新台阶。
2. 要强化责任担当,知难而进去干事业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
不干什么都没有,天上不掉馅饼。
对今天的湖职院来说,推进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带着问题前行、迎着困难而上的艰辛攀登。
我们应该有个充分估计,这次的优质校竞争失利,会使我们面临更多的困难。
要想实现赶超发展,首先要勇于承认差距,迎头赶上,然后才能在拼搏中实现赶超。
切不可因为竞争对手的此消彼长而妄自菲薄,一定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坚信爱拼才会赢。
在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的征程上,再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能成为阻挡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只能成为我们向上攀登的垫脚石,这要成为我们大家的座右铭。
全校各级干部、各位代表必须树立起敢于担当的强烈意识,直面难题,勇挑重担,敢于负责,迎难而上,持续发力。
要拿出与问题较真、与自己较劲的精气神,把学校的各项事业干实干好干成。
学校也将建立鼓励敢担当有作为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那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人和事,对那些敢改革、真干事的同志,我们要理解不苛责,宽容不非议,支持不掣肘,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3. 要对标优质名校,放大格局去干要在发展站位上登高望远,坚决摒弃惰性思维、封闭思维;要立足全局看学校,跳出湖职院看湖职院,更加自觉地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审视,拉高标杆,向优质名校、一流院校看齐。
要把看问题、想事情、谋发展的眼界打开,境界提高,找准差距,自加压力。
要善于学习借鉴标兵的做法和经验,以标杆为标准,咬定目标,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共同鼓起斗志、树立信心、知难而进、久久为功。
我坚信,只要我们上下同欲、团结一心,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投身区域性高职名校建设,就一定能够谱写好学校赶超发展的新篇章!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学术期刊、C N类刊物、IS S N 类刊物简介1. 中文核心期刊是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介绍
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介绍
对中国内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当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版本:
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限理工科期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
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
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
《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第二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
《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出了第二版。
《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
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经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因此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在《引证报告》和《要目总览》中每次都被评为核心期刊的期刊在其刊名前面加注了“#”,共597种。
被《要目总览》1996
年版,都定为核心期刊的社科类期刊,加注“=”,共434种。
另外,被1999年EI和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注以“+”(71种)或
“ &”(28种)。
第三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限于理工科期刊)。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 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刊物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我院以最新版(当前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核心期刊分为A、B、C、D四类。
国际国内重要检索系统简介
一、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创刊于1961年,由美国
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
《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报道生命科学、医学、生物、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科技文献。
其文献主要来源于科技期刊,并将这些被选用的期刊上所刊载的每篇文献及其文后所附参考文献一一著录,按照一定的格式编排起来,该索引是一个综合性的文献检索系统,包括三个独立而又相关的索引,即“引证索引”、“来源索引”、以及“论排主题索引”。
由于SCI其自身特有的著者与著者、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使之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
SCI的特点
SCI的索引方式有4种。
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按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于检索作者发表的论文;期刊源索引(Source Index)按每篇论文的完整文题排列,用于检索论文主要内容;主题词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经过标题词汇或主题词查找某学科、某专业方向涉及文献,光盘版已经过SCI's KeyWords Plus追溯出现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中的单词、词组与短句,扩充了印刷版的容量;机构索引(Corporate Index)按地域、字母顺序排列,检索每篇
论文的所属机构,或某机构用于统计所发表的论文,也可用光盘版与在线版方便地查找此索引。
SCI具有三个独特的优点,即引文索引的使用、多学科交叉覆盖、时效性。
引文索引的价值及其独到之处在于,对于科学家感兴
趣的已发表的任何学术论文或书刊,SCI既可追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过去,还可预告未来;不考虑论文出版时间,SCI即能让作者知道自己的出版物被引在何处。
多学科交叉进一步扩充所引文献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
无论是依据SCI在线版、光盘版、磁带版还是印刷版,都能够找到摘引作者工作的最新论文或在某处发表的相关论文。
《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特别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当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特别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当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 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