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整理: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的选择》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扇形统计图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引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种类•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场景•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的比较•扇形统计图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结论与展望引言01统计图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理解数据。
在实际生活中,统计图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商业、科研、教育等。
课程背景介绍扇形统计图是一种以圆形表示整体,通过扇形面积占比来表示各部分所占比例的统计图。
它主要用于展示不同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及作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种类02特点易于比较通过扇形大小的比例关系,可以轻松地比较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强调整体与部分关系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整体中各部分的组成比例,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联性。
表现形式直观扇形统计图使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能够直观地展示各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
种类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展示两个或多个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例如男女比例、销售占比等。
简单扇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多层次的数据关系,例如不同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销售占比、不同年龄段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等。
多级扇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多个因素对整体的影响,例如不同产品对总销售额的贡献度、不同渠道对总流量的贡献度等。
堆积扇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动态变化的数据关系,例如不同时间段的销售占比变化、不同产品在不同时间段的销售占比变化等。
交互式扇形统计图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03收集数据收集的数据应该是准确的、可靠的、完整的,并且应该包括所有需要的信息。
在收集数据时,应该考虑到数据的来源和可信度。
确定统计图的类型和目的,然后收集相关数据。
计算各部分所占比例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每个部分所占的比例。
这是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步骤,因为我们需要根据每个部分所占的比例来确定扇形的角度。
在计算比例时,应该考虑到数据的分布和变化,以确保每个部分的比例是准确的。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 根据统计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彩笔、绘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 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绘制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4.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巩固所学知识。
5.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统计图的选择》2. 内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
2.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说明其特点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的特点和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
2018-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4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6.4 统计图的选择(第1课时)一、学生状况分析1.学生在小学已经从事过一些统计工作,例如体验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认识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等。
当时学生对统计过程的理解比较单一、对于统计知识的学习还不完整。
进入初中后,将进一步补充统计知识,按照统计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以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处理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顺序展开。
在前几节已学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并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统计图的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此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已开始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在具体问题中,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尽可能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统计图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散点图的局限性与优化建议
优化建议
对于大量数据的情况,可以使 用颜色、形状等方式对点进行 区分和标注
可以添加趋势线和相关系数等 指标来辅助判断数据关系
对于非数值型数据,可以考虑 使用其他类型的图表来更好地 展示信息
直方图的局限性与优化建议
局限性
对于大量数据的展示,直方图可能会显得拥 挤且难以阅读
不适合展示非数值型数据
饼图通过不同部分的大小来展示各部分的比例,例如各品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通过观察饼图中各部 分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各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情况。Fra bibliotek案例三
总结词
折线图可以用来表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变 化量,例如股票价格走势。
详细描述
折线图通过将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线条,可 以直观地展示股票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折线图的走向和变化,可以了解股 票价格的波动情况和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 依据。
3. 实施收集过程要注意控制误差
在实施收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误差,如确保问卷的完整 性和准确性,及时处理缺失数据等。
4. 整理和分析数据时要科学合理
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时,要根据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 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02
数据的整理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数据
填补缺失值
在数据集中,可能会存在重复的数据记录 ,为了使数据更为准确,需要去除这些重 复的数据。
详细描述
饼图以圆形的切片表示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通常以整体的比例为100%。每个切片的大小与它所代表的部分的 比例成正比。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当需要比较不同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时。通过将多个 饼图放在一起,还可以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比例关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图的选择》(课件)(共16张PPT)

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分布情况。
从这幅统计 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
从这幅统计 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
从哪幅图能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6-32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哪幅图能看 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分布情况?
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交流。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的选择
看到这个课题, 你有什么疑问?
1.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 2.每种统计图的优点各是什么?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召 开。下面三幅图是媒体报道奥运会时用的统计图。
从这幅统计 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2)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如下。要表示各种活动最喜欢的人 数。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3)乐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要表示乐乐身高的变化 情况。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鸟巢能容纳这 么多人啊!
1.你能从下面三幅 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2)第32届奥运会金牌分布图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 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的水。要表示各种情况年占的百分比。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数量大小。
2.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3. 饼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
4. 散点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5. 地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运用。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 讲解:介绍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示例讲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制作情况进行点评,总结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六、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 收集数据: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可以是调查问卷、实验结果等。
2. 整理数据:将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每个类别的数量。
3. 设计图表:选择合适的纸张大小,画出坐标轴,标明刻度。
4. 绘制条形:根据数据大小,在坐标轴上绘制相应长度的条形。
5. 添加标签:在条形图旁边添加图例,标明每个类别的含义。
6. 完善图表:可以添加、注释等,使图表更加清晰易懂。
七、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 收集数据: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可以是时间序列数据或其他。
2. 整理数据:将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确定每个时间点的数据值。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图形的形式展示数据,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是提高学生统计分析能力的关键。
本说课稿将介绍统计图的选择原则以及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适合统计图类型。
二、选择原则1. 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对于分类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饼图等进行展示;对于顺序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进行展示;对于数值数据,可以使用直方图、箱线图等进行展示;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进行展示。
2. 数据数量根据数据的数量,选择适合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如果数据较少,可以使用简单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如条形图、饼图等;如果数据较多,可以使用复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如箱线图、热力图等。
3. 数据关系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如果需要比较不同分类数据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进行展示;如果需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使用直方图、箱线图等进行展示;如果需要显示数据的相关性,可以使用散点图、气泡图等进行展示。
三、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适合统计图类型1. 分类数据分类数据是指具有明确类别的数据,如性别、职业等。
对于分类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饼图等进行展示。
条形图适合比较不同分类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数量;饼图适合显示不同分类数据在总体中的占比关系,通过扇形的大小来表示数据的比例。
2. 顺序数据顺序数据是指具有一定顺序关系的数据,如学生成绩等。
对于顺序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进行展示。
条形图适合比较不同顺序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折线图适合显示顺序数据的趋势变化,通过折线的走势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
3. 数值数据数值数据是指具有数值属性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
对于数值数据,可以使用直方图、箱线图等进行展示。
5.数据处理 第二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详解+分层训练(北师大版)

五数据处理2 统计图的选择目标导航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在分析、比较三种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图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难点:明确三种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
新知精讲★学点要想清楚的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针对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统计图来表示,我们在选择统计图时,要考虑到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例题如下图,已知光明机器厂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10.4万台,那么光明机器厂第四季度生产机器多少万台?★分析要知道第四季度生产多杀万台,必须知道两个条件:(1)第四季度生产机器的数量占去年生产机器总数的百分比。
(2)光明机器厂去年生产机器的总数。
第四季度生产机器的数量占去年生产机器总数的百分比可用单位“1”(去年生产机器的总数)减去第一、二、三季度生产机器的数量占生产机器总数的百分比:1-35%-17%-23%=25%。
光明机器厂去年生产机器的总数(单位“1”)=已知数量÷相对应的百分比。
已知数量: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10.4万台。
上半年生产机器的数量:10.4×6=62.4(万台)。
相对应的百分比:35%+17%=52%。
光明机器厂去年生产机器的总数:62.4÷52%=120(万台)。
第四季度生产机器的数量=去年生产机器的总数×25%。
★解答 1-35%17%-23%=25%(10.4×6)÷(35%+17%)=120(万台) 120×25%=30(万台)答:光明机器厂第四季度生产机器30万台。
误区判断: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总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3)乐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要表示乐乐身高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
新知探究
03 哪幅图能看出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小结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能知道每一届奥运会会场容纳观众人数。 2.第27届奥运会会场容纳观众人数最多。 3.第28届奥运会会场容纳观众人数最少。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能知道第30届奥 运会各国获得金牌 数量占全部金牌数 量的百分比。
2.第30届奥运会美 国获得金牌数量占 全部金牌数量的百 分比最高。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能知道第24~29届奥运会参赛人数的变化情况。 第24~29届奥运会参赛人数逐年增加。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 39%来自食物含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的水。要 表示各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 (2)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如下。要表示 各种活动最喜欢的人数。
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
统计图的选择
情景导入
2008年,第29届奥 运会在北京召开; 2012年,第30届奥运 会在伦敦召开。下面 三幅是媒体报道奥运 会时用的统计图。
新知探究
01 从哪幅图能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4~30届奥运会获金牌的
变化情况?
新知探究
02 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