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
苯酚的生产工艺

苯酚的生产工艺
苯酚的主要生产工艺有以下几种:
1. 煤焦油法:将煤焦油经分馏后,提取出含有苯酚的馏份,再经过蒸馏、结晶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苯酚。
该方法得到的苯酚具有较高的纯度,但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
2. 乙酰肼法:将苯或苯类化合物与乙酰肼反应,生成乙酰肼苯,再通过加热分解生成苯酚和氮气。
该方法相比煤焦油法,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较小,能源消耗也较低。
3. 氢氧化钠法:将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再经过酸化反应得到苯酚。
该方法反应条件较温和,操作简单,但需要大量的氢氧化钠作为原料,造成资源浪费。
4. 氧化苯法:将苯直接与氧气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氧化铬等)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苯酚。
该方法具有原料使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催化剂的选择和催化剂的失活问题需要解决。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合成苯酚的工艺,如氯化铵法、许氏法等,但由于效率、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应用较少。
注意与苯酚相关的几个实验现象

启普 发生器 , 也有 的选其他 的简 易装置 , 图 4所 如 示部 分装置 。
现 的是 水 与油状苯 酚的分 层现象 , 中水 在上层 , 其
液态苯 酚在 下层 。没有 出现沉淀 现象是 因为苯 酚 的熔点 很低 (3C) 含 水 的 苯 酚熔 点 更 低 。当苯 4 , o 酚含水 1 % 以上 时 , 常 温下 则 呈 液 态 。所 以 , 0 在
液层 含有碳 酸氢 钠 ( a C 或 N C 而 使得 水 溶 NH O) a1 液 的密度增 大所 致 。
() 3 苯酚与 溴水反应 温反 应 的不 同需 要 , 可 恒 最
大优势在 于精确 的刻度 , 可做计 量 和控制反应 , 也
向少 量苯酚 的水溶 液 中滴 入浓溴 水会生成 难 溶于水 的三 溴苯 酚 白色沉 淀 , 因而会 由此错 误 地 认为 : 向过 量的 苯 酚 中滴加 少 量 浓溴 水 也会 出现
最 大程度 地除去溶 解 的氧气 。将水 的上 面加 一层 植 物油 , 隔绝空气 中 的氧气 , 样 白色沉淀 现象就 这
比较 明显 。
2 全 日制 高 级 中 学 教科 书 ( 修 加选 修 ) 二册 . 京 : 民 教 育 必 第 北 人
出 版社 ,0 3 20 3 覃 孔彪 . 氧 化 硫 的 喷泉 实 验 , 学教 学 ,07 7 二 化 20 () 4 成 际宝 . 塑 料 瓶 在 化 学 实 验 中 的 应 用 , 学 仪 器 与 实 验 , 软 教
参考文献
1 王 祖 浩 . 通 高 中课 程 标 准 实 验教 科 书 ( 学 1 . 京 : 苏教 普 化 )南 江
育 出版 社 .0 5 20
沉 淀现象 。事实 上 , 当苯 酚过量 时 , 生成 的三溴苯
苯酚观课报告

苯酚观课报告1、课程概述本次课程主要讲解苯酚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苯酚,化学式为C6H5O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有下列性质:•水溶性:不易溶于水,但能于水中形成水合物。
•热稳定性:在高温下不易分解。
•香气:有淡淡的芳香味。
•燃烧性:易燃,燃烧后释放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苯酚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试剂,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染料、树脂、橡胶、杀菌剂等,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
2、苯酚的制备方法苯酚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煤焦油中苯酚的分离提纯和吡啶的零级化合物。
2.1 煤焦油中苯酚的分离提纯煤焦油是从焦化炉产出的一种类似于焦炭的黑色半固体物质,可用于提取苯酚。
具体步骤如下:1.将煤焦油加入蒸馏釜中,加热至210℃左右。
2.将蒸发出的油转移到另一个釜中,对其进行分馏,即可得到苯酚。
2.2 吡啶的零级化合物将吡啶和氢氧化钠加入到烷基卤素溶液中,在160度环状六元物貌下加热,继续加热至170度,在氢氧化然硬币水中反应、过滤和提纯,得到苯酚。
3、苯酚的应用苯酚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染料、树脂、橡胶、杀菌剂等。
2.作为一种杀菌消毒剂,可用于消毒医疗器械、地板、墙面等。
3.用于制造清洁剂、润滑油等化学品。
4.用于制造防腐剂和油漆。
在医疗领域,苯酚也被用于一些药物的制备中,如利福平、苯妥英和苯扎贝特等。
4、结论苯酚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试剂,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染料、树脂、橡胶、杀菌剂等,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
苯酚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煤焦油中苯酚的分离提纯和吡啶的零级化合物。
苯酚

苯酚[上课]师:我们走进医院的病房,往往闻到一股特殊气味。
[出示一块药皂]这块肥皂是什么肥皂?生(部分):药皂。
师:药皂。
它有一种普通肥皂所没有的特殊气味。
这种特殊的气味,是由于它含有一种物质叫苯酚。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苯酚[板书:第三节苯酚][边讲边板书:请大家翻到114页上,看物理性质这一段[板书:一、物理性质。
]结合课文,看一下这几瓶物质。
[出示一瓶苯酚]这是一瓶买来的苯酚;[出示一小瓶苯酚(带红色)]这是我前几天取出来的苯酚:[出示一小瓶下层是苯酚液体、上层是水的瓶子]这是一瓶苯酚和水混和的液体。
再结合看书,总结三点物理性质。
第一点描述一下它的色态[板书:1.色态];第二点描述一下它的溶解性[板书:2.溶解性];第三点其它的性质[板书:其它]。
总结时简要一些。
[学生看书]。
(以上4分钟)师:请××同学[指定学生]总结一下。
第一点--生(1):苯酚是无色的晶体,但是在空气中露置,因为氧化而成粉红色。
师:请大家注意:这里是解释了见到的苯酚为什么带有粉红色,但苯酚在空气中部分氧化的性质,可归纳在化学性质中。
有没有气味?生(1):有的,有特殊气味。
溶解性是在一定温度下,它能以任何比例和水互溶。
师:你讲的是70摄氏度时,能和水混溶,常温下呢?生(1):常温下不易溶解。
师:不易溶解?再描述正确些。
生(1):溶解度不大。
师:溶解度不大。
等一会再请你讲,请你先坐下。
有一些大家注意一下[出示苯酚和水分层的混和液]。
水和苯酚混和,上层必然是苯酚和饱和溶液,照讲下面应该是晶体,为什么现在是液态的呢?它的熔点是43摄氏度,今天没有达到43摄氏度,原因是苯酚在少量水存在下熔点大大下降,本来是固态,现在变了液态。
刚才××同学(指学生(1))讲了,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是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70摄氏度时,和水以任何比例互溶,说明湿度升高,溶解性大大增加。
关于溶解度还有什么补充吗?××同学(指生(1)),你刚才讲的是在水中溶解度。
2024年苯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苯酚市场分析现状市场概述苯酚,也被称为羟基苯,是一种具有酚基的有机化合物。
它广泛用于医药、染料、橡胶和塑料等行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领域的不断扩大,苯酚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苯酚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苯酚市场的价值将超过XX亿美元。
这主要是由于苯酚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需求的增加所推动的。
市场驱动因素苯酚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1.医药行业需求增加:苯酚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被广泛用于制药工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医药行业对苯酚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2.塑料和橡胶行业扩张:塑料和橡胶行业对苯酚的需求也在增加。
苯酚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如聚合物、橡胶密封件等。
3.环境保护法规的加强:全球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对有害物质的限制也在增加。
苯酚作为一种有害化学物质,在某些地区受到严格限制,但这也促进了更环保的替代品的发展。
市场挑战虽然苯酚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1.环境和安全问题:苯酚作为一种有害物质,其生产和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在苯酚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
2.替代品的竞争:由于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增加,一些替代苯酚的材料和化合物正在得到广泛应用,这对苯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3.市场价格波动:苯酚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性,这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市场前景尽管苯酚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前景仍然乐观。
随着医药、塑料和橡胶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的加强,预计苯酚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迅速出现了更高效、环保的苯酚生产工艺和替代品。
这将进一步推动苯酚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苯酚市场在未来几年中将继续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酚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几种物质属于醇的是( A B E )
CH3CH2OH A —OH CH3 D E B —CH2OH C —CH2OH CH3 —OH
对乙酰氨基酚
酚:分子中羟基与
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 化合物属于酚类。
甲磺酸酚妥拉明 苯酚
19世纪末期,英国爱丁 堡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约瑟 夫〃李斯特,发现在某化工厂 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 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 原来,这是从化工厂流出的废 弃物苯酚混杂在沟水里。李斯 特用苯酚对手术器械、纱布等 一系列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 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 立即减少。
4、加成反应 写出苯酚与氢气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OH
+ 3H2
催化剂
OH
环己醇
练一练
2、只用一试种剂把下列四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苯酚、乙醇、NaOH、KSCN,现象分别怎样?
FeCl3溶液
物质 苯酚 乙醇 NaOH KSCN
现象 紫色溶液 无明显现象 红褐色沉淀 血红色溶液
学习小结
一.苯酚的结构 分子式: C6H6O 结构简式: OH 二.苯酚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弱酸性 基团间的 (2)取代反应(与浓溴水) 相互影响 (3) 显色反应 (4)加成反应 (5)氧化反应
小结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具有特
殊的气味,熔点40.9℃,暴露在 空气中会因部分氧化而显粉红色。 (2)常温时,苯酚能溶于水并相互形 成溶液;当温度高于65 ℃ 时, 能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易溶于有 机溶剂。 (3)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 性,沾上皮肤可用酒精擦洗。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C2H5OH
CH3COOH
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

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苯酚与过量溴水的反应《化学教学》1997年第7期第9页刊登了《一组有关苯酚的实验》一文,文中说:“向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至过量,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是因为生成了黄色难溶于水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
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很值得商榷。
我们重复原文所述实验,现象与原文基本一致,当苯酚过量时,白色沉淀逐渐转变为棕红色沉淀,用玻璃棒搅动,可以看到该沉淀中混有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碱,沉淀消失(溶解);再加入酸,沉淀又复出现,这说明沉淀物中含有酚羟基。
向棕红色沉淀物中加入浓苯酚,振荡,仍有沉淀,将其放入温水浴中微热,沉淀消失,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水层,下层为棕红色油状液体的有机层,稍冷,棕红色油状液体固化,这与邻溴苯酚的性质(黄色或红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熔点5-6℃)一致。
根据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745-756页,2,4,4,6-四溴环己二烯硐不是黄色沉淀而是无色沉淀,故原文所得到黄色物质就不应该是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可能是邻溴苯酚,因为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本身是一种溴化试剂,容易与苯酚反应,生成红色或黄色的邻溴苯酚,其反应如下:因此,我们认为当向苯酚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溴水时,生成的红棕色沉淀是三溴苯酚和邻溴苯酚的混合物,而不是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
苯酚溶于碳酸钠吗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弱酸(PKa=10),其酸性比碳酸(PKa=6.68)弱,所以苯酚不溶于NaHCO3。
在可溶性的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CO2,苯酚会游离出来。
那么,苯酚能否溶于Na2CO3呢?现行的教材对这一问题均未有论及。
笔者最近就这一问题向学生作了调查了解,结果发现,竟然有95%以上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答不上来。
为此,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望能引起大家共鸣。
一、问题的提出笔者在讲到酚的性质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苯酚是一种酸性较碳酸还要弱的弱酸,它不溶于NaHCO3,那么苯酚能否溶于Na2CO3呢?”当我提出这一问题以后,同学们几乎都瞠目结舌。
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引言酚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通常被视为芳香烃的衍生物,由于其中的一个碳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
酚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如医药、化妆品、染料和橡胶工业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酚的种类和它们的化学性质。
酚的种类根据官能团的位置和个数,酚可以分为单酚和多酚两种类型。
单酚单酚是指只含有一个羟基的酚化合物。
最常见的单酚是苯酚(C6H5OH),也被称为羟基苯。
苯酚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液体,具有特殊的酚香味。
它是一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也是一种中等强酸。
苯酚在医药领域广泛用于制备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物。
多酚多酚是指含有多个羟基的酚化合物。
最常见的多酚是邻苯二酚(C6H4(OH)2),它是苯环上邻位两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
邻苯二酚是一种固体化合物,常见的结晶形态有无色针状晶体和白色结晶粉末。
邻苯二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用作染料、消毒剂和橡胶防老剂等。
酚的化学性质1.酚具有亲电性,可以与脂肪酰卤(如氯化酰)发生酰化反应,生成酯。
2.酚具有取代反应性,可以通过烷基化反应和芳基化反应引入不同的基团,改变酚分子的性质。
3.酚具有氧化性,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醛、酮和羧酸等。
4.酚具有酸碱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酚的应用1.医药领域:许多药物中含有酚类成分,如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
2.化妆品领域:酚类物质可以用于制作洗发水、护肤品和香水等。
3.染料工业:邻苯二酚可以用作染料和颜料的原料。
4.橡胶工业:邻苯二酚可以用作橡胶抗老化剂。
5.农药领域:一些农药中含有酚类化合物,用于杀灭害虫和病菌。
总结酚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单酚和多酚是酚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所不同。
酚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许多化工和制药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
我们对酚的研究和深入了解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有机化合物的潜力,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1.Smith, J. M. (2010). Phenols, alcohols, and ethers. In OrganicSynthesis: State of the Art 2011-2013 (pp. 33-35).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Silverstein, R. M., Webster, F. X., & Kiemle, D. J. (2014).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John Wiley & So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苯酚与过量溴水的反应《化学教学》1997 年第 7 期第 9 页刊登了《一组有关苯酚的实验》一文,文中说:向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至过量,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是因为生成了黄色难溶于水的 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
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很值得商榷。
我们重复原文所述实验,现象与原文基本一致,当苯酚过量时,白色沉淀逐渐转变为棕红色沉淀,用玻璃棒搅动,可以看到该沉淀中混有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碱,沉淀消失(溶解);再加入酸,沉淀又复出现,这说明沉淀物中含有酚羟基。
向棕红色沉淀物中加入浓苯酚,振荡,仍有沉淀,将其放入温水浴中微热,沉淀消失,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水层,下层为棕红色油状液体的有机层,稍冷,棕红色油状液体固化,这与邻溴苯酚的性质(黄色或红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熔点 5-6℃)一致。
根据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 745-756 页,2,4,4,6-四溴环己二烯硐不是黄色沉淀而是无色沉淀,故原文所得到黄色物质就不应该是 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可能是邻溴苯酚,因为 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本身是一种溴化试剂,容易与苯酚反应,生成红色或黄色的邻溴苯酚,其反应如下:因此,我们认为当向苯酚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溴水时,生成的红棕色沉淀是三溴苯酚和邻溴苯酚的混合物,而不是 2,4,4,6-四1 / 14溴环己二烯酮。
苯酚溶于碳酸钠吗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弱酸(PKa=10),其酸性比碳酸(PKa=6.68)弱,所以苯酚不溶于 NaHCO 3 。
在可溶性的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 CO 2 ,苯酚会游离出来。
那么,苯酚能否溶于 Na 2 CO 3 呢?现行的教材对这一问题均未有论及。
笔者最近就这一问题向学生作了调查了解,结果发现,竟然有95%以上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答不上来。
为此,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望能引起大家共鸣。
一、问题的提出笔者在讲到酚的性质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苯酚是一种酸性较碳酸还要弱的弱酸,它不溶于 NaHCO 3 ,那么苯酚能否溶于 Na 2 CO 3 呢?当我提出这一问题以后,同学们几乎都瞠目结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让学生能心服口服地去了解和掌握碳酸钠与苯酚反应一性质,笔者有比较地将碳酸钠与苯酚反应的性质和碳酸氢钠与苯酚反应的性质放在一起,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见表 1)。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并要求他们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之后,再从理论上予以解释。
二、现象与解释学生按表 1 中的内容,认真而又仔细地完成实---------------------------------------------------------------最新资料推荐------------------------------------------------------ 验,结果见表 1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苯酚均能溶于不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但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苯酚之所以能溶于 Na 2 CO 3 而不溶于 NaHCO 3 ,是因为 NaHCO 3 的溶解度小于 Na 2 CO 3 ,从而有利于反应:向右移动,即由溶解度大的 Na 2 CO 3 生成为溶解度较小的NaHCO 3 。
另一种情况,因苯酚呈弱酸性,Na 2 CO 3 溶液碱性强,发生中和反应,而 NaHCO 3 是酸式盐,虽是强碱盐,但其水解后溶液的碱性很弱,故不能与苯酚发生反应。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这一现象还可以从它们的酸性相对强弱来加以解释。
根据质子酸碱理论,酸性强的物质可使酸性弱的物质从其相应的盐溶液中游离出来。
据此,可查得水溶液中 H 2 CO 3 以及苯酚的 PKa 值分别为:由 PKa 值的相对大小可知,它们的酸性相对强弱顺序为:故 CO 2 能使苯酚从可溶性的酚钠水溶液中游离出来。
同样,苯酚能使 HCO 3-从可溶性的碳酸钠水溶液中游离出来,但不能使 H 2 CO 3 从可溶性的酸式碳酸盐 NaHCO 3 中游离出来,即是说苯酚能溶于 Na 2 CO 3 ,而不溶于 NaHCO 3 。
3 / 14三、建议与说明鉴于学生对苯酚与 Na 2 CO 3 反应一性质的不了解,笔者建议教师在讲酚的性质时,最好能补充这一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以便能让学生有比较地去理解和掌握苯酚能溶于 Na 2 CO 3 却不溶于 NaHCO 3 这一性质。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在做苯酚与 Na 2 CO 3 以及 NaHCO 3 反应的性质实验时,配制苯酚溶液的浓度不宜太小(如 5%苯酚),否则无法观察实验现象,不利于说明苯酚究竟能否溶于 Na 2 CO 3 或NaHCO 3 。
其中以少量的苯酚晶体取代不同浓度的苯酚溶液来做该性质实验时,实验效果最佳,现象既便于观察,又明显。
苯酚水溶液能使石蕊试剂变色吗高中化学有如下叙述:苯酚的酸性极弱,(电离常数 K=1.2810- 10 ),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出少量 H + ,甚至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对此,我持有不同意见,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我们的实验却表明,在常温下,对于变色点在 pH=7 左右的一般酸碱指示剂(如蓝色石蕊试纸),苯酚的水溶液(包括饱和水溶液以及将其稀释数倍的溶液)可以与之发生比较明显的酸性变色反应即蓝色石蕊试纸可以变红。
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必须先明确物质的酸性和溶液的酸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众所周知,物质酸性的强弱是以其酸式电离常数 Ka 或后者的负对数 pKa 表征的;而溶液酸度的大小则是以其氢离子浓度[H + ]或后者的负对数 pH 表征的。
---------------------------------------------------------------最新资料推荐------------------------------------------------------ 一般说来,在浓度相同时,物质的酸性越强(即 Ka 越大,或 pKa 越小),其溶液的酸度越大(即[H + ]越大,或 pH 越小);物质的酸性越弱(即 Ka 越小,或 pKa 越大),其溶液的酸度越小(即[H + ]越小,或 pH 越大)。
但是,由于溶液的酸度还跟溶液的浓度有关,所以,酸性强与酸度大之间、酸性弱与酸度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例如把硫酸无限稀释,可以得到酸度极小(pH 趋于 7)的溶液。
因此,只要我们不把苯酚的酸性与其溶液的酸度混为一谈,而且在注意到苯酚的电离常数相当小的同时,又不忽视它在常温下具有不算太小的溶解度(20℃时约为 8g),那么,对于上述实验现象应是不难理解的。
计算表明,在常温下,苯酚饱和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
根据一元弱酸水溶液氢离子浓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常温下苯酚饱和水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再将上值代入下式 pH=-log[H + ] 即得常温下苯酚饱和水溶液的 pH:pH=-log1.010- 5 =5.0 纵使将苯酚饱和水溶液稀释 4~10 倍,溶液浓度减为 0.2~0.08mol/L 时,其 pH 也在 5.3~5.5 之间。
因此,苯酚水溶液能使石蕊试剂变色,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
5 / 14有只有 FeCl 3 溶液与苯酚作用显蓝紫色吗在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苯酚》一节的教学中,对苯酚遇 FeCl 3 溶液变蓝紫色这一离子反应式,学生不难看出是Fe 3+ 与(OC 6 H 5 )-形成了蓝紫色的络离子[Fe(OC6 H 5 ) 6 ]3 -.由此学生易得出可溶性铁盐,都能与苯酚作用显蓝紫色.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大量对比实验选列于右表.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由于 Fe 3+ 的半径较小(60pm),电荷大,故三价铁盐在水溶液中易水解,且水解过程相当复杂. [Fe(H 2 O) 6 ] 3+ [Fe(H 2 O)5 OH] 2+ +H + PK=3.05 [Fe(H 2 O) 5 OH] 2+ [Fe(H 2 O) 4 (OH 2 )] + +H + PK=3.25 2[Fe(H 2 O) 6 ] 3+ [Fe(H 2 O)4 (-OH) 2 Fe(H 2 O) 4 ] 4+ +2H + PK=2.91 从反应平衡常数不难看出,当 pH=2-3 时水解程度仍是很大,当 pH 上升到 4-5 时,可析出红棕色胶状 Fe(OH) 3沉淀,溶液的颜色随 pH 升高而加深(由黄棕色深红褐色,最后析出 Fe(OH) 3 沉淀.由此向苯酚溶液中加入 Fe(Ac) 3 等弱酸弱碱盐,因发生双水解而无蓝紫色出现.在 FeCl 3 ,Fe 2 (SO 4 ) 3 ,Fe(NO 3 ) 3 溶液中三价铁离子除了以[Fe(H 2 O) 4 (OH) 2 ] + ,[Fe(H 2 O) 5 (OH)] 2+ 存在外,还有[FeCl 2 ] + ,[FeCl] 2+ ,[Fe(NO 3 ) 4 ]-,颜色仍为黄色.但 FeCl3 ,Fe(NO 3 ) 3 溶液比 Fe 2 (SO 4 )3 溶液颜色深,这是因[FeCl 2 ]+ ,[FeCl] 2+ ,[Fe(NO 3 ) 4 ]-是由较易氧化还原的正负离子形成的络离子,电荷迁移比较容易,所产生的荷移光谱在可见光区,所以络离子颜色较深些.当加入苯酚---------------------------------------------------------------最新资料推荐------------------------------------------------------ 后,形成[Fe(OC 6 H 5 ) 6 ] 3-△0 值增大(△ 0 =△E=h),向短波方向移动.同时因为溶液中共存的[FeCl 2 ] + ,[FeCl] 2+ ,[Fe(NO 3 ) 4 ]-,[Fe(H2 O) 4 (OH) 2 ]+ ,[Fe(H2 O)5 (OH)]2+ 的颜色的影响,导致在苯酚饱和溶液中加入 FeCl 3 或Fe(NO 3 ) 3 溶液显深蓝紫色,当加入过量的 FeCl 3 溶液或 Fe (NO 3 ) 3 溶液时,减少酚铁盐的电离度,有颜色的阴离子浓度也相应降低,反应液颜色褪去.综上所述,检验苯酚溶液并非所有的可溶性三价铁盐都可做试剂,选择 FeCl 3 或 Fe(NO 3 ) 3 现象明显,效果好.苯酚与强碱弱酸盐反应的探讨一、问题的提出在苯酚分子中,由于酚羟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苯环形成 p~共轭体系,使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下降,导致 OH 键的极性增强,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产生氢离子,表现出具有一定程度的弱酸性(但酸性比羧酸、碳酸还弱),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苯酚钠.而苯酚能否与盐发生反应在有机化学教材中未见报导,根据酸性的相对强弱次序:H 3 PO 4 >HAc>H 2 CO 3 >H 2 S>PhOH>H 2 O(Ph 表示,下同),一般会得出苯酚不能与酸性比它强的盐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