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影像系统操作手册(扫描员)V3.0
影像仪操作规程

影像仪操作规程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和处理影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科研、工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操作指南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设备准备1. 确认影像仪的供电情况,确保电源正常接通。
2. 检查影像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显示屏、镜头、按钮等。
3. 确保影像仪的存储介质(如硬盘、SD卡)已经插入,并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
4. 检查影像仪的连接线是否牢固连接,并确保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正常。
三、操作步骤1. 打开影像仪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启动。
2. 根据需要调整影像仪的设置,如亮度、对比度、分辨率等。
3. 将待拍摄的对象放置在影像仪的拍摄区域内,并调整焦距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4. 按下拍摄按钮,等待影像仪完成拍摄过程。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连续拍摄或定时拍摄。
5. 检查拍摄的影像是否清晰、准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6. 如果需要保存影像,选择相应的存储介质,并按照设备提示进行操作。
7. 关闭影像仪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完全关闭。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影像仪时,应保持手部干燥,避免触摸设备的电气部件。
2. 避免将液体或金属物体接近影像仪,以防止设备受损或发生短路。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强烈的光线直接照射到影像仪的镜头上,以防止影像质量下降。
4. 长时间使用影像仪时,应注意设备的散热情况,避免过热引起设备故障。
5. 定期清洁影像仪的镜头和显示屏,以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质量。
6. 在进行维护和保养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五、故障排除1. 如果影像仪无法正常启动或显示异常,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然后检查连接线是否牢固连接。
2. 如果影像仪拍摄的影像模糊或失真,可以尝试调整焦距、对焦或其他设置,或者清洁镜头和显示屏。
3. 如果影像仪无法保存影像或存储介质出现异常,可以尝试更换存储介质或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PAC10_操作手册_V300

键功能:
1:确认; 2:移位; 3:计数清零; 4:清除报警。
生产计数设置:
1、按 移位,按
( )更改数值。 2、如果当前有报警,必须
先清除报警,长按 除报警。
1s 清
按 ( )选择密码
,
再按 进入参数和电子凸轮设置。
-2-
3. 电子凸轮设置
参数号 CA01 CA02 CA03 CA04 CA05 CA06 CA07 CA08 CA09 CA10
0 ~ 359°
行 程 数 0 ~ 2000 SPM ( 360P/R)
角度传感器 360 线增量编码器(5V、差分型电压输出、带参考输入)
角度分辨率 0.25 度
指 示 灯 32 个曲轴位置指示灯
显示
角度/速度(4 位数码管)
生产计数(6 位数码管)
按 键 4 个微动开关键
凸轮输出
0 ~ 359° 10 组
名称及功能说明 电子凸轮 1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1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2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2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3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3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4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4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5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5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6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6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7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7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8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8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9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9 关闭角度 电子凸轮 10 开启角度 电子凸轮 10 关闭角度
输 入 5 通道 (光耦隔离)DC24V ± 10%,最大输入电流 20mA
输 出 12 通道(光耦隔离)DC24V ± 10%,最大输出电流 50mA
-1-
2.显示和操作
DSA影像工作站操作说明书

DSA影像工作站操作说明书(WISDOM V3.0)安徽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黄山路602号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B区406室(邮编:230088) Tel:0551-******* 5230865 5230939 Fax:************ e-mail:**************目录系统介绍 (3)第一章检查数据的管理 (6)1.1系统登陆 (6)1.2 系统的配置 (6)1.3数据信息的查询 (8)1.4数据信息的排序 (10)1.5数据信息的修改 (11)1.6 数据信息的删除 (12)1.7 数据信息的刻录 (12)1.8 数据信息的发送 (13)1.9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14)1.10 图像的打开 (15)1.11光盘的查询 (16)第二章:图像处理 (17)2.1 图像窗口的组成 (17)2.1.1视口 (17)2.1.2 图像显示、处理面板 (17)2.2 图像的处理 (18)2.2.1鼠标指针 (18)2.2.2窗宽、窗位调节 (18)2.2.3移动 (19)2.2.4顺时针旋转 (19)2.2.5逆时针旋转 (19)2.2.6左右翻转 (20)2.2.7上下翻转 (20)2.2.8区域放大 (20)2.2.9区域裁剪 (21)2.2.10复位 (21)2.2.11黑白反转 (22)2.2.12放大镜 (22)2.4图像标注 (22)2.5显示格式 (24)2.6 窗体、窗位调节 (25)第三章:图文报告及模板 (26)3.1 图文报告的编写和打印 (26)3.2 图文报告模板的使用 (27)3.3 图文报告模板的建立 (28)第四章:胶片的打印 (29)系统介绍Wisdom V3.0医学影像工作站V3.0是一种快速用于处理各种影像诊断文字资料的应用程序。
该软件具有自动记忆、自动调整功能,可用于登记、诊断报告处理、病人查询、统计分析等各种影像诊断数据处理,各类影像诊断数据处理工作速度显著得到提高,诊断报告处理速度较手工书写报告速度提高了87%。
影像仪操作规程

影像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影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和工业等领域的设备,它能够通过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将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特征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为了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的准确性,操作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影像仪的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1.1 检查设备状态:在使用影像仪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电源、显示屏、镜头、图像传感器等。
如发现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1.2 清洁设备表面:影像仪的表面可能会积累灰尘和污渍,这些污物会影响图像质量。
操作人员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布或纸巾,搭配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清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湿润的物品,以免进入设备内部导致损坏。
1.3 确保设备通风良好:影像仪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散热,操作人员应将设备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堵塞通风孔,以免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二、样本准备2.1 样本选择:根据实际需要,操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影像采集。
样本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形态、结构和特征是否能够满足实验或检测的要求,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保存和处理,以避免对影像仪造成损坏或污染。
2.2 样本固定:为了保持样本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操作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样本固定在影像仪的工作台上。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夹持、粘贴或使用专用的样本固定装置等。
2.3 样本标记:为了方便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操作人员应在样本上进行标记,如编号、日期等。
标记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在样本上书写,也可以通过贴标签或使用标记笔等方式进行。
三、图像采集3.1 设置参数:在进行图像采集之前,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参数,如曝光时间、对比度、亮度等。
参数的设置应根据样本的特性和实验的目的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
3.2 调整对焦: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操作人员应根据样本的位置和形态,调整影像仪的对焦距离。
影像仪操作规程

影像仪操作规程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获取、处理和显示图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
为了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并提高操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认影像仪的供电情况,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
2. 检查影像仪的各部件是否完好,如显示屏、键盘、鼠标等。
3. 检查影像仪所需的软件是否已安装并更新至最新版本。
4. 确保影像仪所需的耗材(如打印纸、墨盒等)充足。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开关,待影像仪启动完成后,进入系统登录界面。
2.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并选择相应的操作权限。
3. 在主界面上选择所需的操作模式,如拍摄、查看、编辑等。
4. 若需要拍摄图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如X光、超声波等)。
5. 调整拍摄参数,如曝光时间、放射剂量等,确保图像质量和辐射安全。
6. 按下拍摄按钮,待拍摄完成后,保存图像并进行后续操作。
7. 若需要查看已拍摄的图像,进入图像浏览界面,选择相应的图像进行查看。
8. 在图像编辑界面,可对图像进行调整、标记、测量等操作,以满足实际需求。
9. 若需要打印图像,选择打印功能,设置打印参数,并确认打印纸和墨盒充足。
10. 完成操作后,及时关闭影像仪,断开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影像仪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熟悉影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系统设置。
3. 在拍摄图像时,应遵循辐射安全规定,尽量减少辐射剂量。
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稳定性,避免碰撞和摔落。
5. 定期对影像仪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寿命。
五、故障处理1. 若影像仪出现异常情况或故障,请及时关闭设备,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 在维修人员到达前,不得私自拆卸设备或进行其他操作。
六、操作记录1. 每次操作影像仪时,应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相关信息。
2. 若出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详细记录问题描述和处理过程。
影像操作指引

影像操作指引一、点击影像子系统-影像上传,进入影像处理页面;二、影像处理页面如下图,分为单证管理、单证编辑、系统管理、帮助;上传单证、退出,详见下图;新建单证,分为单份扫描、批量扫描、载入单证;单份扫描就是一次只扫描一份单证;批量扫描则一次可扫描多份单证,但是单证类型必须相同,也就是说双面的单证一起扫描,单面的一起扫描,不可混在一起扫描;载入单证为载入本地图片,不需要重新扫描;1、单份扫描操作如下:(1)点击单份扫描,进入如下页面,在该页面选择扫描仪类型:(2)点击“确定”后,进入如下页面,该页面为扫描页面,里面的各项不要修改,默认设置即可:根据投保单格式可修改扫描类型,见下图,如投保单只有正面有内容,则选择正面;如投保单正反两面都有,则选择双面;(3)选择扫描类型完毕后,放入投保单,要求有条形码的一侧向下、面向扫描仪放置;完成后点击“扫描”按钮,系统会自动读取条形码,扫描后见下图,如果系统未读取条形码,可手工录入条形码;(4)扫描完毕后,根据实际对应险种,选取对应的险种代码,不要选险种代码下的计划,会导致影像查询里查询出现空指针异常;如果是上传投保单,则条形码、险种代码必须要有,其中条形码为系统自动扫描生成、险种代码为手工选择;如果是上传批改申请单,则保单号、条形码,其中条形码为系统自动扫描生成、保单号为手工录入;(5)选择完毕后,点击里的按钮,提示如下;(6)选择“是”继续上传影像,显示如下页面,选择“否”则不上传,可继续修改;(7)在左边“没有上传的单证”中选择需要上传的条形码,点击“选择”按钮,就会在右边“准备上传的单证”里显示该条形码,然后点击“上传”按钮,如上传完毕,则显示如下,如不正确,按提示进行修改;批量扫描操作同单份扫描,只不过放置单证的时候可以放置多张,可同时扫描多份单证;载入单证操作如下:(1)点击“载入单证”,显示如下界面,在本地找出需要上传的图片;(2)点击“打开”后,显示如下:(3)在条形码录入框,录入条形码号码,然后同单份扫描操作;2、本地查询为扫描后但是未上传的影像,在本机上查询,如已上传,则系统自动删除本地图片,在本地查询中查询不到;点击“本地查询”,显示如下页面,录入查询条件即可查询,本地查询可不录入查询条件;3、中心查询在系统中查询相关影像,如未上传,则在中心查询中查询不到;操作方式同本地查询,但必须录入查询条件,不可对查询出的影像进行修改;操作方式如下:(1)录入查询条件,如录入条形码;(2)点击“确定”按钮,显示查询结果列表;(3)选中需要查看的那条数据,用鼠标双击,则系统会显示该影像,只允许查看,不允许修改;4、中心查询修改操作同中心查询,可对查询出的影像进行修改;5、保存单证为将扫描或载入的影像保存在本地,方便下次操作;6、上传单证为将扫描或载入的影像上传到系统;7、退出为退出影像系统;三、单证编辑下属菜单分为补充扫描、插入扫描、载入图像、插入图像、替换当前页、删除页、删除单证,详见下图;该项主要是针对已经扫描的单证,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调整;以上图为例,说明各项的用途:1、补充扫描该项为通过扫描仪扫描影像,然后插入到选中图片的后面,如上图,当前选中页面序号为2,则补充扫描的影像序号为3,之后的序号顺序后移;2、插入扫描该项为通过扫描仪扫描影像,然后插入到选中图片的前面,如上图,当前选中页面序号为2,则补充扫描的影像序号为2,当前页面序号变为3,之后的序号顺序后移;3、载入图像该项为直接加载本地图像,然后插入到选中图片的后面,如上图,当前选中页面序号为2,则补充扫描的影像序号为3,之后的序号顺序后移;4、插入图像该项为直接加载本地图像,然后插入到选中图片的前面,如上图,当前选中页面序号为2,则补充扫描的影像序号为2,当前页面序号变为3,之后的序号顺序后移;5、替换当前页替换当前页分为扫描图像、载入图像;扫描图像为通过扫描仪,扫描生成的图片,替换当前选中的图片,如上图,当前选中了第二个图片,扫描后系统用刚扫描生成的图片替换第二个图片;载入图像为载入本地图片,替换当前选中的图片;6、删除页删除当前选中的影像图片,如上图,当前选中2号图片,则会删除当前图片,最后剩下2个图片;7、删除单证删除当前这个条形码,同时删除这个条形码下所有的图片;四、系统管理下属菜单分为选择语言、更新配置文件、清理本地数据,详见下图;1、选择语言主要针对多语种设置的,可不用修改;2、更新配置文件主要是针对下拉框数据的,如等级分类、险种代码等;如新增险种、新增等级分类,则必须更新配置文件,才能正确显示,更新配置文件后必须要关闭影像系统,重新打开;3、清理本地数据是因为有可能扫描了影像,但是不需要上传到系统,点击清理本地数据就会将本地所有存在的数据全部删除,不会对已经上传的影像产生影响;。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

影像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和显示图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安防、工业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导,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图像的高质量输出。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影像仪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确保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止意外伤害。
3. 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设备内部,以避免触电或其他危险。
4. 在清洁设备或更换部件时,务必先断开电源并等待设备完全冷却。
5. 若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或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
三、设备准备1. 确保影像仪已正确连接到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 检查设备的各项指示灯,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检查设备的连接线路,确保与电脑或其他外部设备的连接正常。
四、操作步骤1. 打开影像仪控制软件,并登录操作界面。
2. 在软件界面中选择所需的操作模式,如拍摄、存储、回放等。
3. 根据需要设置图像的参数,如亮度、对比度、色彩等。
4. 将待拍摄的物体放置在影像仪的拍摄区域内,并调整物体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图像效果。
5. 按下拍摄按钮,开始拍摄图像。
6. 拍摄完成后,可以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处理,如裁剪、调整大小、添加标记等。
7. 根据需要,选择存储图像的位置和格式,并保存图像。
8. 如需进行回放操作,选择回放模式,并浏览已存储的图像。
五、维护和保养1. 定期清洁设备的外壳和镜头,可使用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
2. 如发现镜头有污垢或指纹,可使用专用的镜头清洁液和清洁纸进行清洁。
3. 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线路,确保连接牢固。
4. 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维修。
六、故障排除1. 若影像仪无法正常启动,请检查电源线是否插紧,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2. 若影像仪无法连接到电脑或其他外部设备,请检查连接线路是否损坏,连接口是否干净。
3. 若影像仪拍摄的图像模糊或有噪点,请检查镜头是否清洁,图像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影像仪使用说明

Z轴手轮
Y轴手轮
X轴手轮
电源开关下光源
上光源
第一:打开电脑,打开影像仪电源开关,打开软件。
第二:打开光源(上光源或下光源,一般用下光源,非穿透件用上光源)调节X ,Y 手轮找
到要测量工件。
如:
第三:调节Z 轴手轮,使影像区中的图像达到最清晰状态,调节光源旋扭达到最佳光暗状态 如:
成像区
影像区
参数区
元素数
点输入区
第四:选择功能区测量途径。
如要测量圆,在红色区域中选择圆:
圆
选择是否需要多点拟和(默认时如圆为三点构成,选择多点拟和时可以无数点拟和而成)
多点拟和
选择点构成样式(一般为自动构成,自动选择光暗边缘点)
自动构成
选择取点样式(一般选择手动取点):
手动取点
第五:选点。
将鼠标靠近所要测量的轮廓,红色十字会自动找到光暗边缘点,均匀选取轮廓点构。
红色十字光
标自动找到
光暗边缘
选取默认点数后会自动成像(圆为三点)。
此时可以选择确定(点ESC退出当前元素取点)也可以继续取点(第四步选择了多点拟合)修正当前的圆。
注:1:有需要删除点时,从点输入区中选择需删除的点,鼠标右键选择删除。
2:选取元素轮廓点时,成像区不一定显示全部轮廓,此时取调节X,Y手轮将所需轮廓点调到成像区。
第六:测量。
选择红色区中的测量标注,如圆的直径:
选择成像区中测量的元素,此时元素成红色,点击鼠标左键,将标注线放到合适位置。
注:在参数区中也有此元素相关参数。
元素区中的
相关参数
第七:关软件,关影像仪电源开关,关电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P10-16影像项目组
系Hale Waihona Puke 功能概述1、P10影像系统扫描端支持多人协同扫描工作。 2、影像采集系统采用的是B/S模式。 3、通过影像采集模块驱动扫描仪完成纸质介质转换 为电子影像介质。 4、自动完成纸张的切割,条码的识别,空白页的过 滤,纠偏,滤噪等高级功能。 5、通过界面能快捷地完成影像质量的检查,索引的 创建和复制。 6、多机协调工作的流程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 率,提高扫描仪的占用时间,大大缩短影像采 集归档的时间。
影像采集---编码修改
选择要调整的影像,然后选择新的资料类型代码,点击编码 修改按钮即可
4 影像导入
用于影像导入
影像导入---影像导入
点导航栏的影像导入模块的影像导入按钮,显示 影像导入页面
影像导入---导入记录
选定一个批次,点发送按钮,有发送成功提示信 息,点确定按钮
5 作业管理
用于统计影像图片
影像采集---扫描
显示扫描影像管理页面的影像批次列表;对业务类型、 外包类型和进行选定,点创建批次按钮。
影像采集---扫描
显示新创建的影像批次;点此批次的扫描按钮, 扫描仪进行扫描影像图片。完成后会有”扫描结束”的提示
影像采集---扫描
显示扫描后的影像图片及索引号(由条码自动识别)等,点 击编辑模式
作业管理
显示个人统计的数据
影像采集---建索引
进入录入页面
影像采集---建索引
录入索引号,回车后显示业务类型列表,输入业 务类型代码,并按回车.
影像采集---建索引
显示资料类型列表
影像采集---建索引
输入资料类型代码,按回车;可以上下拖动编号 换图片的位置
影像采集---建索引
在资料类型后按回车可以复制以下个编号的索引 号等,最后一个有索引号时不能复制了
影像采集---查询
进入查询页面
影像采集---查询
输入主索引号(可以粘贴),单击查询
影像采集---查询
显示要查询的主索引的图象
影像采集---查询
图象能进行左右旋转,点保存能保存能保存旋转的影像
影像采集---编码修改
可对历史影像的资料类型代码进行调整,输入影像索引号, 选择业务类型,查询出要调用编码的影像
扫描仪管理
显示扫描仪名称,并选定扫描仪 再点设备检测,驱动搜索 单击保单 添加扫描仪驱动成功。
【设为默认扫描设备】功能可指定新增的采集设备是否为默认采集设备
扫描仪管理
扫描仪管理页面显示所有扫描仪设置
在用户拥有多个采集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作为默认采集设备
3 影像采集
用于影像图片的录入、发送、查询等操作
扫描员操作系统目录
1、个人信息 2、扫描仪管理 3、影像采集 4、影像导入 5、作业管理
1 个人信息
显示当前登录用户的相关信息
2 扫描仪管理
用于添加、删除和设置扫描的配置
扫描仪管理
点导航栏的扫描仪管理模块的扫描仪管理按钮
扫描仪管理
进入扫描仪管理页面
•默认采集设备: 当扫描时,无需要再选择扫描设备,而是根据默认采集设备信息进行影像拍扫.
影像采集---影像采集模块分6个小模块
1、扫描 ---将纸制文件扫描成电子影像。 2、清理 ---发送成功后可以看到的影像目录。 3、查询 ---能查询发送成功后的影像图片。
影像采集---影像采集模块的流程
扫描 → 编辑索引号 → 发送(默认校对)
影像采集---扫描
点击导航栏的影像采集模块的扫描按钮
影像采集---编码修改
修改权限:影像管理员可以修改辖内所有扫描人员扫描的影像,影像 扫描员仅可以修改本人扫描的影像。 修改要求: 1、原始编码和目标编码必须同属相同的业务大类,即3位资料类型编 码的第1位数字必须一致,比如将“164”改为“178”可行,将“164” 改为“924”则不可行。 2、原始编码和目标编码必须均为人工扫描使用的编码,即影像系统 前台隐藏的专用于系统转存的编码不支持修改,比如将“136”改为 “164”可行,将“136”改为“186”则不可行。 修改方式:支持同一主索引下的影像批量修改。
影像采集---建索引
重新录入索引号,回车录入业务类型代码
影像采集---建索引
回车录入资料类型代码,再回车;点保存按钮
影像采集---建索引
有保存提示信息
影像采集---建索引
有保存提示信息,点确定按钮,再按返回按钮, 返回到建批次列表页面
影像采集---发送
点击发送按钮,有发送进度条,并有发送成功提示信息,点 确定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