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物理重难点知识点第二章:光现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理现象,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与光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规律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二、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的方向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解释镜子、光的直线传播和成像等现象。

三、光的色散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当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时,不同频率的光被折射的程度也不同,使得光发生色散,形成七彩的光谱。

四、光的吸收与透射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吸收和透射现象。

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吸收和透射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黑色物体吸收光较多,白色物体则能将光线透射和反射出来。

五、光的干涉与衍射当两束或多束光线同时照射到某个物体上时,它们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情况。

而当光线通过一个障碍物的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是光的传播特性之一,也是波动光学的重要内容。

六、光速与光的传播时间光是具有极高传播速度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00,000km/s。

光的传播时间是指从光源发出光线到光线到达目标位置所经过的时间,可以通过光速和距离的关系来计算。

七、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光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

当光线通过透镜或镜子等光学器件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从而形成不同位置和大小的像。

八、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这一认识是光学理论的重要突破,也是物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我们可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现象。

以上是初中物理光现象的一些常见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知识要点.doc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知识要点.doc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知识要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种均分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兰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女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炎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瓦,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1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如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匾2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1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色」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X108m/s=3X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X10*。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J条件:反射面壬澄。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篇 教材系统复习 第2讲 光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篇 教材系统复习 第2讲 光现象

(3)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点燃蜡烛的像好像总是“悬浮”在纸 面上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C (选填序号). A.玻璃板太厚 B.玻璃板未垂直于桌面,且偏离点燃蜡烛一侧 C.玻璃板未垂直于桌面,且偏向点燃蜡烛一侧
【版本导航】人教:八上P68~P88 教科:八上P55~P71
考点1:光、光速
O
°
4.一束平行光线与镜面成30°的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6600°°.
考点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反射 图示
现象
不同点
共同点
视觉特点
反射面光滑,平行 都遵循光 只能在反射光的方向上
镜面
光反射后仍然□12 的□13 看到物体,且物体看起
反射 平平行 行
反反射
来明亮、刺眼,如玻璃 定
律射,光路 幕墙

人教八上 P80图4.3-11
命题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5.如图所示,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
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
(1)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 2m. (2)镜中的像是虚虚 (选填“虚”或“2实”)像.
(3)若测试者靠近镜子,则看到的视力表的像不不变 (选填“变大”

人教八上 P82图4.4-4 命题点:光现象的辨识 4.如图所示是小明和爷爷到湖中叉鱼的情景. (1)船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反 射形成的. (2)小明想要叉到鱼,应瞄准鱼的射下下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 说明人眼看到鱼在水中的位置比实际方位置要浅 浅 (选填“深”或 “浅”),这是由光的折折 射现象引起的.
的颜色 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7.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31×0 1 8m/s.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

2021年中考物理综合复习——光现象(实验)

2021年中考物理综合复习——光现象(实验)

光现象(实验)1.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对“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如下猜想:(请你将猜想一补充完整)猜想一: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有关;猜想二: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发光体到小孔的的距离有关;猜想三: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用同一个发光体AB,且保持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为8cm不变,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像的高度h与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 的关系图像。

(3)从图像中可知,当发光体AB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__;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__cm。

(4)在第4次实验时,半透明纸上像的高度与发光体AB的高度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________;(5)若一束光射向平面镜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________。

3.如图是丽丽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应选___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02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光现象 (知识点总结+试题+答案)

202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光现象 (知识点总结+试题+答案)

声现象,光现象声现象一:知识框架图;二:详细知识要点讲解;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340m/s<液体<固体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

声速大小与物质种类有关,一般地讲,在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大。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人耳的听音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三:难点、易错点;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例1]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解析:敲击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敲击声分别通过空气、水和铁进行传播,由于声音在这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听到三次声音.声音在铁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听到的是铁传来的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水传来的敲击声,第三次传来的是空气传来的敲击声.说明:本题用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两个知识点来求解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2]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在计时时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慢得多解析:响声和白烟的确同时发生,但是光和声传到计时员那里需传播100 m.由于光的速度太快,传播这100 m 所用时间极短,而声音传播速度则要慢得多,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那么声音传播这100 m 所用的时间为t =340100s=0.294 s 而短跑100 m 的成绩在10 s 左右.若不考虑这段时间,记录的成绩误差将达3%. 综上所述选择D.2.频率:[例3]蜜蜂和苍蝇在我们面前飞过时,发出嗡嗡声,而蝴蝶在空中飞行则悄无声息,这是什么原因?解析:蜜蜂和苍蝇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的翅膀振动引起了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而被人耳所接受到.但是,蝴蝶的翅膀同样地在振动,为什么听不见声音呢?这是因为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在几千赫兹,蝴蝶翅膀只有几赫兹,而人的听觉范围在20 Hz 到20000 Hz 之间,所以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四:考点举例(例题讲解)例1:节日里同学们玩的气球,不小心有的气球会突然破裂发出“啪”的响声,气球破裂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解答:气球中充满了压缩气体,当气球受到挤压时,气球里的压缩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引起周围空气的急剧振动,产生声音,传到耳朵,我们就听到了气球破裂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光的传播2.1光的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m/s=3×10 m/s;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2.2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一光的传播: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也称为发光体。

(2)分类:A 根据生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 B 按光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太阳、亮着的白炽灯)、“平行光源”(电筒射出的光) C 根据发热程度分为:“热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冷光源”注意: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以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中所指的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证明:在暗室中,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3、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影子,如手影。

(2)日食: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A 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B 像的形状: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C 像的大小决定因素: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D 像的大小变化规律: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大,反之,则越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小,反之,则越大。

4、光沿直线传播的利用:(1)激光准直。

(2)站队成直线。

(3)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

(4)木工检测木料的表面是否平滑。

5、光线:(1)定义: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2)表示方法: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建模法:在物理学中,为了简单、形象的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规律,常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光的特性1.光是一种电磁波,速度为299792458m/s。

2.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3.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

4.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5.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化时也会发生偏折现象(即色散现象)。

光的反射1.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方向相同,但在反射方向与法线的夹角上。

2.光线斜向入射时,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反射角相等且他们都在反射平面内。

光的折射1.光在两个介质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时,遵循的是“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的折射定律。

2.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发生向法线的折射。

3.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发生背离法线的折射。

光的色散1.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因速度不同而发生折射。

2.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也会因折射而发生偏向现象。

3.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后可得到光谱,由此可发现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

光的成像1.凸透镜成像分为实像和虚像,凹透镜成像只能形成虚像。

2.实像与物体在光轴上同侧,方向与物体相同。

3.虚像与物体在光轴上异侧,方向与物体相反。

4.成像距离与物距的关系式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 为像距,u为物距。

5.通过变换物距、像距和焦距,可以获得清晰且适当大小的图像。

光的衍射1.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小孔或经过物体的缝隙后,发生弯曲的现象。

2.衍射图样有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和圆形孔衍射等。

3.衍射图样对光的传播和干涉现象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光学仪器的设计和使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文章涵盖了光的特性、反射、折射、色散、成像、衍射等关键知识点。

透过学习本文,读者能够对光现象的背景和基本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这些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12 页 第二章光现象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第二部分 考点精练光的直线传播1.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2.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 、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光的反射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 .30°、30°B .60°、60°C .30°、60°D .60°、30°4.下面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第 2 页 共12 页A .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B .人在墙上形成影子C .铅笔好像在水面折断了D .观众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图像平面镜成像及应用5.小欣站在平面镜前看自己在镜中的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欣和她的像的是(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下进行B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 .将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D .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7.(2017·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 m 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m ,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光的折射和色散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水中倒影B .日食形成C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D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9.(易错)(2017·烟台)“五一”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 .都是折射而成的像B .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C .都是反射而成的像D .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10.(2017·济宁)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___(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为________.第 3 页 共12 页光现象综合11.(2017·泰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第三部分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 光现象的区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___.A .影子B .日食C .水中的倒影D .激光准直E .射击瞄准F .小孔成像G .镜中花水中月H .雨后的“彩虹”I .海市蜃楼J .看到水中的鱼K .池水变浅L .潜望镜、后视镜和转弯镜M .摄影和投影2.下列成语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___.①形影不离 ②坐井观天 ③一叶障目 ④水中捞月 ⑤凿壁偷光⑥杯弓蛇影 ⑦鱼翔浅底 ⑧立竿见影重难点2 光现象作图3.(1)如图,画出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OB 的大概位置.(2)(2017·德阳)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4.(1)(2016·通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M ′中的像A ′B ′.(2)如图所示,A 、B 是镜前一点光源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 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 和像点S ′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第 4 页 共12 页第四部分 重点实验突破实验突破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 放在水平桌面上,E 、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 转动.(1)如图甲,当E 、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 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 ,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 沿B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3)如图乙,以法线ON 为轴线,把纸板F 向后缓慢旋转,在F 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的可活动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出现的实验器材外,还应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__.(6)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A .向纸板喷烟或雾B .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 点C .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 点(7)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___(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是图丁中的________(填序号).(8)另一个小组的小明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 的大小,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第一次 20° 70°第二次 30° 60°第三次 50° 40°第 5 页 共12 页 实验突破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笔、刻度尺等)2.实验环境的选择(应选择较暗环境)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4.选较薄(茶色)玻璃板(防止有重影,太厚的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反射成像,产生重影)5.选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原因(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6.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为确保物与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的蜡烛倾斜,则所成的像偏高,如图甲;若向未点燃的蜡烛倾斜,则所成的像偏低,如图乙)7.光屏承接不了像的原因(平面镜成虚像)8.眼睛观察像的位置(与物同侧,原理是光的反射)9.透过玻璃板看到未点燃的蜡烛B(光的折射)10.改变蜡烛的位置,像的大小变化(无论蜡烛是靠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实验结论: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④像是虚像.1.(2017·滨州)小滨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甲(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 放在距玻璃板30 cm 处,蜡烛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 的距离是________cm ;当蜡烛A 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外形相同的蜡烛B 来确定蜡烛A 成像的位置,运用了________法.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 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 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7)小滨透过玻璃板看到的镜后蜡烛A 的像是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看到的蜡烛B 是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8)小滨将蜡烛A 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 ,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 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第 6 页 共12 页乙实验突破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3.(2016·云南)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________________.(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 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度.(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水中光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丙中当激光笔从水中沿4′方向射入O 点,则折射光线将会沿着________(填“1”“2”“3”或“4”)的方向射出,说明折射光路是________的.(5)用激光笔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若不断地增大水中的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________;若继续增大入射角,将会发现不再有________光线,而只存在________光线.第五部分 跟踪训练1.(2016·枣庄)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 .树叶的实像B .树叶的虚像C .太阳的实像D .太阳的虚像2.(2017·呼和浩特)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海市蜃楼 B.手影C.国家大剧院的倒影 D.人看见地上的书3.(2017·襄阳)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4.(2017·泰安)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捞月 B.坐井观天C.一叶障目 D.海市蜃楼5.(2017·盐城)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 B.黄光LEDC.蓝光LED D.橙光LED6.(2017·天津)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7.(2017·孝感)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对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乙图属于光的漫反射C.丙图中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镜间的距离无关D.丁图表明太阳光中有多种颜色的可见光8.(2017·江西)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9.(2017·重庆B卷)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第7 页共12 页第 8 页 共12 页 D .“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10.(2017·西宁)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荫”的形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而“楼台倒影”则是________现象所形成的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11.(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2.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物体温度越高,所辐射的________越强,人们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13.(2016·达州)身高1.70 m 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 ,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 ,则镜中像高为________m.14.(2016·烟台)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__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_______.15.(2017·成都)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按照要求作图:①画反射光线;②标出反射角.16.(2017·黄石)实验台上放置一块较厚的玻璃砖,如图所示.现有一束激光斜射至玻璃砖表面,请你画出玻璃砖上表面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光路图,注意用虚线标出法线.17.(2017·宜昌)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 ,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 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18.(2017·苏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 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 、F 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 翻折.(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________内.(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是:实验序号入射角α反射角β①50°50°19.(2017·武汉)(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____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 的像________.(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_____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0.(2017·绵阳)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光线a B.光线bC.光线c D.光线d21.(2017·随州)如图,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C.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D.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22.(2017·济宁)如图所示的光学实验研究出的物理规律不能解释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的是( )第9 页共12 页第 10 页 共 12 页A .手影B .透镜成像C .筷子变“弯”D .彩虹23.(2017·北京)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 时,像的高度为h 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 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 cm 时,像的高度为h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 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 .s 1=s 2B .s 1<s 2C .h 1>h 2D .h 1=h224.(教材变式)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 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小明看到硬币虚像的大致光路图.25.下表是光在几种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图甲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1)只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中数据和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4)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像光一样,也要发生折射,如图乙所示,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应在O 点的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 介质 光速/m ·s -1真空 3×108空气 2.99×108水 2.25×108玻璃 2×1082018年新课标物理中考复习专题教学案第二章光现象第二部分考点精练1.A 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实像 3.B4.D 5.B 6.C 7.6 虚光的反射8.C 9.B10.空气40°11.A第三部分重难点突破1.ABDEF CGL HIJKM 2.①②③⑤⑧④⑥⑦3.(1)(2)4.(1)(2)第四部分重点实验突破1.(1)不合理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其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2)OA 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4)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5)量角器(6)C (7)不在③(8)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2.(1)相同(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60 不变(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玻璃有一定厚度,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6)等效替代不能(7)反射折射(8)③3.(1)在同一平面内(2)增大小于0 (3)反射折射在水中倒入适量牛奶(4)4 可逆(5)90°折射反射第五部分跟踪训练1.C 2.B 3.C 4.A 5.C 6.D 7.B 8.B 9.D10.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正虚11.60°镜面反射12.紫外线红外线不能13.2 1.70 14.光的色散红光绿光15. 16.17.18.(1)不能同一平面(2)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19.(1)前面反射(2)不点燃重合(3)B20.B 21.D 22.B 23.D第 11 页共 12 页24.(1)直线(2)反射(3)25.(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2)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小于(4)左侧第 12 页共 1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