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工具及数理统计方法
统计学基础及QC常用工具

二、产品质量波动
2、异常波动 异常波动时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这些系统 原因在生产中并不大量存在,一旦发生,对产品质量影响 较为显著。例如机器设备带病运转、操作者违反规程作业、 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等等。 由于这些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大小和作用方向一般具有 一定的周期性或持续的倾向性,往往比较容易发现和预防, 也易于处理和解决。
13
五、随机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就是在从总体中获取样本的过程中要使每一个 样品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出来的活动过程。
随机抽样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 抽样法和整群抽样法。
具体的方法有兴趣的可以查阅抽样理论的相关书籍。
14
六、统计特征数
在研究样本的时候我们需要用一些特征数来描述样本的 情况。在统计方法中常用的统计特征值可以分为两类。一 类是表示数据的集中位置的,如样本均值、样本中位数等; 一类是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如样本极差、样本标准差 等。
(五)样本极差 极差是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符号R表示。
17
七、QC活动中常用的统计工具和方法
(一)调查表(Data-collections Form) 1、调查表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表分析表。他是用来系 统的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说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 析的统计图表,他能够促使我们按照统一的方式收集资料,便于 分析; 2、应用调查表的步骤: 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的所需要收集的资料(这里强调问题)。 3)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如运用哪种统计方法)和负责人。 4)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内容 要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栏等内容。 5)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查表格 设计的合理性;
QC小组活动中常用工具及统计技术

[调查表]
[调查表示例] 4)矩阵调查表 P113页表7-4 塑料制品外观质量调查表
[分层法]
[分层法说明]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 标志,把搜集整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 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汇总的一种方法。
[分层法]
[分层法作用]
归纳整理所搜集到的统计数据 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下面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 系统原因: 原材料的成分和性能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机器设备带病运转 操作者违反操作规程 测量工具带系统性误差等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6个方面: 人(Man) 机(Machine) 料(Material) 法(Method) 测(Measure) 环(Environment)
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 (取得数据) 整理数据 (处理数据 ) 解释数据
(结果说明)
分析数据 (研究数据 )
什么是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
描述性 (整理描述) 推断性 (分析解释推断)
统计方法的性质
风险性
(承担风险)
统计方法的性质
描述性 (整理描述)
推断性
(了解推测推断)
统计方法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的特征数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 情况和动态变化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
[调查表]
[调查表的应用步骤] 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要收集的资料 3、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和负责人 4、根据目的的不同,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 格式,其内容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 点和方法等栏目
QC七种质量工具123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种质量工具123
第三节 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一、计量数据 二、计数数据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种质量工具123
一、计量数据
——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
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如:长度、容积、质量、化学成分、温度、产量、 职工工资总额等。
——计量数据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7、由左到右累加每一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 累计频数百分比曲线,此曲线又叫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 各项目的累计作用。
•8、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种质量工具123
•要点提示
•1、排列图中的总频数N,以超过50为好。
•2、QC小组活动中采取近期的数据作图分析。
:样本的算术平均值; n :样本大小。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种质量工具123
二、样本中位数
把收集到的统计数据X 1,X 2,X 3….X n,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排在正
中间的那个数就叫作中位数,用符号 来表示。
当 n 为奇数时,正中间的数只有一个;
当 n 为偶数时,正中间的数有两个,此时,中位数为正中两个数的
• 2. 推断性 • ——统计方法都要通过详细研究样本来达到了解、推测总体状况的目 的,因此它具有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性质。
• 3. 风险性 • ——统计方法既然要推断用部分整体,那么这种由推断而得出的结论 就不会是百分之百正确,即可能有错误。犯错误就要担风险。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种质量工具123
三、统计方法的用途
控制
限 总
体
工序
对一批产品质量进
一
QC小组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1
第一部分数理统计的概念
一、产品质量波动-----必然性和规律性。
• 二、波动的分类:
• 正常波动----随机原因引起、影响小、难
•
克服。
• 异常波动----系统原因引起、影响大、容
•
易克服。
• (系统即“人、机、料、法、环、测”系统。)
2
•
正常波动
• 质量水平
异常波动
48
2、过程能力的定量表示
•
B = 6S
• B----过程能力 S----标准偏差 6----常数
• 例: • 某生产过程通过样本数据计算知到 S = 0.24秒
• 那么该过程的过程能力 “B” 是: 6 × 024 = 1.44秒
49
3、过程能力指数
• 过程能力是描述过程本身具有的能力。 • 质量标准是来自与顾客或产品设计的要
式来计算)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关 系,我们称这种关系叫“相关关系”; • 如:父亲的身高和孩子的身高之间的关系, 没有确定的公式来计算,但大家都认同有 密切的关系.
42
• 4)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X . Y)两组相关 数据之间关系的简单图示。
• 5)散布图中点子云的典型图
• 强正相关----X增加Y也增加,点子分布呈带状; • 弱正相关----X增加Y也增加,点子分布呈橄榄核状; • 强负相关----X增加Y减少,点子分布呈带状; • 弱负相关----X增加Y减少,点子分布呈橄榄核状; • 不相关-------X增加Y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点子分布呈团状; • 非线性相关----点子分布没有线性规律。
4
三、数 据 的 分 类
• 1、计量值数据: • “能在数列上连续读值的数据”。 • 如:重量、长度、温度、压力、容积等 • 2、计数值数据: • “不能在数列上连续读值的数据”。 • 如:不合格数、疵点数、合格数等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数理统计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QC新老七种工具应用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数理统计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QC新老七种工具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工具--质量管理QC新、老七种工具应用于质量管理活动中经常提到“方法应用”和“工具应用”二种说法,从本质上说二者没有原则的区别。
数理统计方法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是实践的科学,没有实际应用就失去了存于的意义。
可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从这壹点见又要求应用者有较高的素质。
日本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特别注意到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许多专家致力于对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简化的研究,先后提出了“质量管理七种工具”和“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此时,应用者只要根据规定的要求去应用,就会收到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工人的操作中使用扳手、郎头等工具壹样方便。
因此称为数理统计工具。
1.新、老七种工具的主要区别1)老七种工具;包括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分层法、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于老七种工具中,除因果图以外,均属于统计型方法。
其主要特点为:1/适用于现场质量管理活动中应用;2/研究对象大均是可定量化表达的;3./收集分析数据和进行统计计算的方法取得分析结果。
2)新七种工具:包括系统图等七种于新七种工具中除矩阵数据解析法外,均属于情理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适用于管理层次的应用2/研究对象大均是定性的3/很少进行计算,主要以收集语言资料和用图表4/新七种工具是能提供思考方法,提供壹系列科学思维方法的工具。
2.、排列图的应用2.1定义: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使用的图。
排列图是由俩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为项目发生的频数,右边的纵坐标为累积百分数),壹个横坐标(按列的项目数均等分),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直方柱(“其他”壹项除外。
无论频数多大,“其它”这壹项均应放于最后位置)和壹条累积百分比折线甲已丙丁其他即帕累托折线)所组成的图2.2排列图分析的程序(1)明确排列项目。
(2)收集数据。
(3)作缺陷项目统计表且进行必要的计算。
质量管理基本工具和方法

质量管理基本工具和方法一、数据处理和数理统计基本方法数据是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而数理统计方法正是收集、整理数据的常用工具。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来收集、整理质量数据,帮助分析和发现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以便及时制定和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数理统计几个基本概念:(1)母体:又称总体、检查批或批,是研究对象全体元素的集合。
分为有限母体和无限母体两种,有限母体为有一定数量表现,一般为离散型数据,如一批同牌号、规格的钢材、水泥等;无限母体没有一定数量表现,如一道工序,它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某一产品。
(2)子样:又称试样或样本,是从母体中取出来的部分个体。
(3)随机现象:又称偶然现象,指事先不能确定结果的现象。
如抛一枚硬币,结果可能为正面向上,也可能为反面向上。
(4)随机事件:又称偶然事件,为每一种随机现象的表现或结果。
如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为“合格”,抛硬币的结果为“正面向上”。
(5)随机事件频率:衡量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数量表示。
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称为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为频率。
(6)随机事件的概率:频率的稳定值为概率。
如抛硬币次数较少时,出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是不稳定的,但随着抛币次数的增多,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越来越体现出稳定性,当抛币次数足够多时,出现正面向上的频率大致在0.5附近摆动,即概率为0.5。
2、样本数据的特征(1)数学期望(X --):又称样本平均值或均值,为样本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样本数据集中的位置。
(2)中位数(μ):将数据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数值称为中位数,又称中值。
当样本数量为奇数是,中间一个数为中值;样本数量为偶数时,中间2个数的平均值为中值。
(3)极值(L ):一组样本数据的最大值(X max )和最小值(X min )。
(4)标准偏差(S n ):又称标准差,用来反映数据的分散程度。
标准偏差的平方称为方差,即: ()().;;;阶样本中心矩阶样本原点矩样本方差样本均值 1ˆ 1ˆ 11 1)()()()(111221k k n i k i k n i k i k n i i ni i X X n X n X X n S X n X ∑∑∑∑====-==--==μα当样本数量较大时(n ≥30),可用样本数据的几何平均值(称为未修正的样本标准差)来代替标准差,相应方差称为未修正的样本方差,即: (5)变异系数(C V ):标准差与平均值比值的百分率,表示相对波动大小。
qc小组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qc小组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QC小组是指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产品质量。
在QC
小组的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以
下是一些QC小组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1. 控制图,控制图是用来监测过程稳定性和识别特殊原因变异
的工具。
通过绘制控制图,QC小组可以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 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是一种问题分析工具,通过对问
题进行“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ere(在哪里)”、“when(何时)”、“who(谁)”和“how(如何)”等
方面的详细分析,帮助QC小组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 PDCA循环,PDCA循环是指不断地进行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调整(Act)的过程。
QC小组通过不断地
循环PDCA,可以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4.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通过从生
产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6σ管理,6σ管理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缺陷和变异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上是QC小组常用的一些工具与方法,这些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QC小组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QC方法和工具2

数据形态的练习
2. 请将以下连续型数据转换成离散型数据: 每次来电等候的时间 零件的直径 油箱内的油量 每件零件的加工费用 每个合同的完成时间 学生的成绩 等候时间超过30秒的来电数 超差的零件数 油箱空了或者没空 超过预定费用的零件数
1.6 总体与样本
总体和样本
总体(Population) :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 ,构成总体 的每个基本单位称为个体。(例:研究某公司生产手机的质量时,该公 司生产的全部手机就是总体。)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 e),样本中的个体称为样品,样品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 (例:研究某公司生产手机的质量时,为了检验的需要,从各型号中任意 抽取了100个,这时的样本就是从各型号中任意抽取的100个手机。)
•过程受控
异常原因(异常波动):
- 不可预测的 (by hour, day, week….) - 原因: 过程要素发生变化、外界干扰等
•过程不受控
1.4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六个方面
人:
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质等。
机器:机器、设备精度及维护保养状态等。 材料:材料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和外观质量等。 方法: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度。 测量: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 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等。
2.2 使用统计工具注意事项
统计工具使用的原则:宁可不用,不可错用。 五点注意事项 该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 使用工具后就要有所收获 能用简单的不用复杂的 工具要“使用”不要事后编 套 先学后用、学会再用、学以致用 准确 有效 恰当 真实 正确
2.3 排列图
遵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目的:
1.将合理的数理统计学方法,运用于QC课题 中,使QC成果更有说服力,独具匠新。
2.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运用数理统计的思 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常用方法工具的分类
二、统计方法中的特征数和术语
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三、方法介绍——调查表
定义: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 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 计图表。
(1)计算K1K2K3R(极差)值
(2)分析与结论
①第5号试验最好,其组合为A2B2C3,即 pH为4.5 投料温度80℃ 活性炭量0.01%
②因素的主次性: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的重要性 可以用极差R的大小来确定,极差越大影响越大
本案例中,三个因素的主次关系排序如下:
大小
BCA
5. 按照分析结果安排首次试验
应用:在 QC 小组活动、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的 活动中调查表得到广泛的应用。
√
458
方法介绍 —— 头脑风暴法
定义:又称畅谈法、集思法。采用会 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 的人围绕着某个中心议题广开 言路,激发灵感、畅所欲言地 发表独立解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方法。
应用:画因果图、树图、亲和图等收集信息。
评价:250ml 装10% 葡萄糖注射液成品(50 批),pH平均 值为4.32 ,最大值 4.7,最小值为3.9 ,从趋势图可看出,所 有批次pH值结果都在控制范围内,Cpk=1.53 ,过程能力控 制良好,要继续保持。由于从2009 年7月份开始10% 葡萄糖 注射液pH 测定方法变更,导致整体下半年pH 结果比上半年都 高。
对策表举例:
序 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地点
完成 时间
1
一次 配制 合格 率低
将该指标 作为配液 考核指标
一次配 制合格 率达到 98% 以
上
将水温、水位 等作为影响因 素,对不同品 种的配制进行 数据摸索并总 结
田树华
生产部
2010 -08
方法介绍——排列图
定义: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 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
应用:①用于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②用来确定何时需要进行调整,以控制生产 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 ③用来确认某生产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图例:
CL=?X ,UCL= ?X +3 σ,LCL= ?X -3 σ
注意问题:
①在5M1E因素未标准化、过程处于不稳定状 态时,不宜用该图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When (时间)、 How (措施)。
序 要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号
因
(Wh at)
(Wh y)
(Ho w)
(Wher e)
(Whe n)
(Who)
概念:对策表常同排列图、因果图联合应用 我国工厂中通称为“两图一表”
制表时注意:
在制定其中的各项目标时最好用定量化 数 据表达,在无法量化时也应以肯定性语言表 示,不应用模棱两可的抽象化的语言作为目 标, 如“加强”、“提高”、“减少”、 “争取”、 “尽量”、“随时”等。
关联图的基本形式: 末端原因箭头只出不进
因果图、树图和关联图的应用比较:
方法介绍——流程图
定义:将一个过程( 工艺过程、检验过程、 质量改进过程等)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 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
应用:在QC小组活动和质量改进活动中都有 广泛应用。
流程图使用标志:
开始和结束 活动说明 决策(判定) 按顺序示出从一个活动 到另一个活动的流向
2.末段因素与重要因素: 从最末一层的原因 (末端因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 (一 般3-5个)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原因 (重要因素) 并对它们做进一步研究。
举例:盐酸林可霉素成品色级不合格的因果图
方法介绍——树图
定义:又称系统图。表示某个问题与气组成 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 点寻求达到目的所采取措施的一种树 枝状示意图。
半 第一组左边界=最小值-最小测量单
位的第一一半组右边界 =第一组左边界 +组距
依第次一类组推右。 边界=第一组左边界+组距 注:Max依全次体类最推大。值; Min 全体最小值;
s 标准偏差;TL下偏差;TU上偏差; M 规格中心值。
制图实例:
总体形状:
处理与分析:
方法介绍——控制图
定义:由叫管理图 ,是区分由异常原因引起的波动或 者是由过程固有的随机原因引起的偶然波动的 一种统计工具。
相关参数及评定标准:
Ca=(X-U)/(T/2) Cp=T/6σ Cpk=Cp(1-|Ca|)
其中:σ标准差 U 规格中心值=(上限+下限)/2 T 规格公差=上限-下限
A+ 级 2.0 >Cpk ≥1.67 优 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Cpk ≥1.33 良 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Cpk ≥1.0 一般 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
举例:如何开展好 QC小组活动
方法介绍——分层法
定义:又称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 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 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的方法。
应用:常与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法结合 起来应用。
分层标志:“5M1E+T”
方法介绍——因果图
定义:又称石川图、鱼刺图等。是表达和分 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应用:①方针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②生产工序分析中对质量问题所采取 的措施加以展开等
分类与结构:
方法介绍——关联图
定义:是解决复杂关系、因素之间相互关联 的单一问题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 是根据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的语言 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
应用:用于对原因之间相互影响、缠绕在一 起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理出头绪。 与头脑风暴法结合。
②制定因素水平表: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 制定因素水平表。详见下表:
水平
1 2 3
pH 值(A) 3.5 4.5 5.5
因素
投料温度℃(B) 活性炭加量%(C)
75
0.005
80
0.007
85
0.01
2.根据水平数选表
3.将数据对号入座 L9(34) 表安排试验设计
4.正交试验设计的分析 试验结果的分析,要解决三个问题:确定 因素各水平的优劣;分析因素的主次;确 定最佳试验方案。
方法介绍——直方图
定义:是频率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 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 据的图。
应用:与标准图对照,分析过程( 工序) 寻找 改善点。
图例:
相关参数:
①①组组数数KK的的确确定定::K=K数=据数的据个的数个= 数n= n ②②组组距距hh的的确确定定::h=hR=/KR,/K其,中其R为中极R差为(极Ma差x-Min) ③(确M定a各x-组M边in界): ③确定第各一组组边左界边:界 =最小值-最小测量单位的一
未达目标或结果不理想
6. 针对主要影响因素继续试验
达到目标
方法介绍 ——雷达图:
定义:模仿电子雷达机图像形状的一种图形。 它常用来检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他
人 检查)工作成效。
制图实例
基本概念:
因素:是指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 水平:是指因素在试验中所处的状态或条件,又叫位级。 指标:衡量试验结果好坏的标准叫试验指标,常用 y表示。 正交表:正交表是一种简明易懂、容易掌握并已经标准化
的表格,它是正交试验法的基本工具。
例:L9(34)正交表,它是一张4因素3水平正交表,需做9次试验。
L9(34)正交表
举例:
通过设计某大容量注射剂澄明度试验的实例介绍正交试验设计 的方法: 1. (1)明确试验目的:找出一组澄明度最好的工艺设计参数
(2)确定考察的指标:澄明度一次合格率(%) (3)挑因素、选水平、制定因素水平表:
①影响澄明度的重要因素: A. pH 值; B. 投料温度(℃); C. 活性碳加量(%)。
的 一种图表。
应用:在QC小组活动中常用于现状调查、主 要原因的确定等环节,是一种很有
效
图例:××不合格品缺陷统计
制图实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针剂2001年下半年不合格品项目统计表
项目
频数
累积
热源
36
36
浊度
6
42
色泽
5
47
含量
4
51
装量354Fra bibliotek封口2
56
其它
4
60
合计
60
累积% 60 70 78.3 85 90 93.3 100
举例:复印文件流程图
方法介绍——对策表
定义:也叫措施计划表,即是实施的计划, 又是检查的依据。
应用:用于PDCA 循环中P阶段,针对经论证 的“要因”来制定。
对策表制定原则:
表头项目应回答“ 5W1H ”的问题,即 What (对
策)
Why (目标)、 Who (负责人)、 Where (地
点)
②过程能力不足,即Cpk<1情况下不宜用该 图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③不能用公差界限代替控制界限; ④有异常点数据时,将该点去掉,用其它数
据重新计算控制界限。
判断规则:
判断规则:
方法介绍——过程能力 分析
定义:过程能力是指生产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统 计控制状态下生产产品的质量特性值的波动 幅度。
制图注意:
图例:
相关性判断(标准图对比法):
相关性判断(公式法):
制图实例
标准:1.0>| r |≥0.8,强相关; 0.8>| r |≥0.5,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