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必背古诗文五
广东省中考必背48古诗词+24篇文言文

广东省中考必背48首古诗词+24篇文言文
24篇文言文
1.《论语》十二则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公输《墨子》
5.愚公移山《列子》 6.曹刿论战《左传》7.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8.出师表诸葛亮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0.与朱元思书吴均
11.三峡郦道元 12.马说韩愈
13.陋室铭刘禹锡 14.小石潭记柳宗元
15.岳阳楼记范仲淹 16.醉翁亭记欧阳修
17.爱莲说周敦颐 18.孙权劝学司马光
19.伤仲永王安石 2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2.满井游记袁宏道
23.湖心亭看雪张岱 24.口技林嗣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广东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

广东中考必背文言文及词汇(24篇)注: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常考默写句,黑体字为易写错或易混淆的字。
其中加*号的篇目为新增篇目。
1.孔子语录《论语》【经典背诵段落】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4.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广东中考必背古诗词

广东中考必背古诗词广东中考必背古诗词古诗词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那么广东中考必背古诗词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广东中考必背古诗词,欢迎阅读。
1.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水槛遣心二首(选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下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6.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zhao). 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8.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0.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3.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4.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5.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初三下学期课内必背古诗词

初三下学期课内必背古诗词初三下学期的古诗词学习是中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供同学们参考:1.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此文是王勃的代表作,以其辞藻华美、意境深远著称。
2. 《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的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出师表》(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诸葛亮的这篇表文,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4.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苏轼的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态度。
5. 《赤壁赋》(苏轼)"对海而唱,其声悲壮,其意慷慨。
" 苏轼的这篇赋,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
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这首词通过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这首词以明月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8.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的这首诗,以其豪放的气势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而闻名。
9.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10. 《望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11.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的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闻名。
广东中考必背50首古诗词(扫描版,含翻译)

广东中考必背50首古诗词原文翻译1.关雎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参差不齐的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2.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滩。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洲。
3.观沧海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4.饮酒(其五)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的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烟云弥漫,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从此时此地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说出来,却又觉得它无法也无须明白的说出来。
5.木兰诗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想什么,问姑娘在思念什么。
姑娘并没有想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深圳初中生必背古诗词

深圳初中生必背古诗词深圳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这里不仅经济发达,文化教育也非常重视。
对于深圳的初中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是他们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深圳初中生必背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深圳的初中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这些诗词能够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广东中考必背古诗文

广东中考必背古诗文一、文言文1、《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k â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中考常考的古诗词(精选5篇)

中考常考的古诗词中考常考的古诗词(精选5篇)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小编在此整理了中考常考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考常考的古诗词篇11寒食韩翃〔唐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2寒食野望吟白居易〔唐代〕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别离一作:离别)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
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
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
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
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中考常考的古诗词篇21夜深 / 寒食夜韩偓〔唐代〕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这首怀旧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2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唐代〕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
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
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中考必背古诗文五
一、文言文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