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中小学安全行为准则

合集下载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收性侵十严格十不准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收性侵十严格十不准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收性侵十严格十不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性侵“十严格、十不准”
一、严格女生宿舍“封闭式”管理,不准男性人员擅自进入。

二、严格住校女生外出的审批权限,不准擅自外出或超时不归。

三、严格教职工从业资格规定,不准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

四、严格学校警务室登记审查制度,不准来历不明或精神恍惚人员进入校园。

五、严格关注有异常行为的教职工动态,不准因疏忽大意让个别教职工出现不良行为。

六、严格规范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准在非公共场合或非在校时间辅导学生,安排事务,处理教育教学等有关问题。

七、严格午间管理学生教师值班制度,不准滞留学生在教师宿舍或办公室。

八、严格落实家长或监护人的管理职责,不准家长和学校疏于联系,让学生管理出现空档。

九、严格性侵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的教育,不准出现学校未教育、学生不知晓的情况。

十、严格学生网络防范知识培训,不准疏于管理让学生上当受骗。

小学学生校园安全行为规范

小学学生校园安全行为规范

小学学生校园安全行为规范
1.学生必须着校服,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进校门后,禁止大声喧哗,严禁追逐奔跑。

2.不准在园内捉迷藏,不得玩不健康的游戏或进行其他违纪活动。

3.放学铃声响后,学生必须及时回家,不准借故在校园内和街道逗留玩耍,行进中,不得攀肩、并行,不得打闹推搡。

4.
5.不准在校园内吃零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6.不准在墙上、门窗上乱涂乱写,爱护公物与花草树木。

7.不准理光头、留长发、染发,不准佩戴首饰。

8.不满12岁不准学生骑自行车上学,年满12岁需骑车者必须征得家长同意。

按学校指定地点存车。

校园内禁止骑车。

9.上下楼梯要礼让,做到靠右边成单排走。

不准在楼梯、走廊玩耍,禁止
10.不准在校园内滑冰,假期禁止入校。

11.教室插座学生不能使用。

12.不准在校园内放火玩火,放烟花爆竹。

13.不准在无大人保护的情况下去游泳。

14.放学回家不准在下坡时奔跑。

15.不准在校园内攀爬楼顶及破坏花草树木。

16.学生严禁进入营业性网吧。

17.不吃影响身体健康成长的不卫生的食品,不许带食品进入校园。

18.有病或家里出现意外情况不能来上学必须跟班主任老师请假。

19.除上课需要外,不准带剪刀,刀片等来学校。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欺凌“十严格、十不允许”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欺凌“十严格、十不允许”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欺凌“十严格、十不允许”背景介绍学生欺凌在中小学校园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

为了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研究环境,毕节市中小学制定了以下“十严格、十不允许”原则,以预防学生受欺凌。

“十严格、十不允许”原则1. 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身体暴力,包括推搡、打击、踢踹等行为。

2. 严格禁止对他人进行侮辱、嘲笑、辱骂等言语暴力行为。

3. 严格禁止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或抢夺他人物品。

4. 严格禁止散布、传播他人隐私信息或恶意造谣诽谤他人。

5. 严格禁止进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其他形式的歧视行为。

6. 严格禁止对他人进行恶意的排斥、孤立或羞辱。

7. 严格禁止产生或参与网络欺凌的行为,包括网络暴力、网络诋毁等。

8. 严格禁止教唆、参与或帮助他人进行欺凌行为。

9. 严格禁止通过虚假身份或匿名方式进行欺凌行为。

10. 严格禁止以任何形式对他人进行侵犯或侵害他人权益。

预防措施为了贯彻“十严格、十不允许”原则,毕节市中小学将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学生受欺凌:1. 建立学校欺凌预防教育体系,开展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培训。

2. 加强学校安保措施,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3. 鼓励学生勇于发声,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创建一个宽容、友善的学校氛围,倡导尊重、关爱和互助的价值观。

5. 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结论通过制定“十严格、十不允许”原则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毕节市中小学致力于预防学生受欺凌,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友善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毕节地区中小学教师十个不承诺 (1)

毕节地区中小学教师十个不承诺 (1)

小学教育教育专区
毕节地区中小学教师“十个不”的承诺
一、不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二、不讽刺、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驱赶学生出教室和用不文明言行对待学生家长。

三、不违规公布学生成绩名次及按成绩排座位。

四、不缺课、迟到、早退、无教案和浓妆异服上课。

五、不敷衍批改作业或请学生代批作业和试卷。

六、不酒后上课、课堂上吸烟和使用移动通信工具。

七、不从事有偿家教和未经学校批准在外兼课。

八、不向学生及家长推销教辅资料及商品和向学生乱收费或以家长委员会名义变相乱收费。

九、不向学生及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和借婚丧喜庆事宜敛财。

十、不参与黄、赌、毒等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

2018年2月26日。

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1.走过马路时要使用人行横道或者斑马线,并确保没有车辆行驶。

2.在校内走廊、楼梯等狭窄地方应该保持秩序,不要奔跑或推搡。

3.在校园内规定的区域内玩耍,不要进入未知、危险的地方。

4.不要接受陌生人的赠礼或者搭乘陌生人的车辆。

5.不要私自离开学校校园,如果有特殊情况,应当向老师、家长或者安全员报告。

6.不要与陌生人交谈或者跟随陌生人。

7.不要轻易地爬高,尤其是高墙、树上等高处。

8.不要随意玩火或者玩具枪等具有伤害性的物品。

9.不要与同学打闹、推搡、打架,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

10.在食堂用餐时要注意安全卫生,不要乱丢垃圾或者乱跑。

11.不要在教室玩闹,保持安静学习。

12.不要违规乱涂乱画墙壁、桌椅等公共设施。

13.发现周围有危险状况时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者安全员报告。

14.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踢球等。

15.了解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逃生和自然灾害等,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霸凌“十严格、十不准”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霸凌“十严格、十不准”

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霸凌“十严格、十不准”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毕节市中小学预防学生受霸凌的有效方法和原则,以促进校园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十严格:1. 严禁打人: 学校严禁学生之间或学生对老师的任何形式的打人行为。

严禁打人: 学校严禁学生之间或学生对老师的任何形式的打人行为。

2. 严禁歧视: 学校鼓励学生尊重他人,严禁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如种族、性别、宗教等。

严禁歧视: 学校鼓励学生尊重他人,严禁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如种族、性别、宗教等。

3. 严禁辱骂: 学校严禁学生之间或学生对老师的辱骂行为。

严禁辱骂: 学校严禁学生之间或学生对老师的辱骂行为。

4. 严禁恶意传言: 学校倡导诚实守信,严禁学生传播恶意谣言、造谣生事。

严禁恶意传言: 学校倡导诚实守信,严禁学生传播恶意谣言、造谣生事。

5. 严禁侵犯隐私: 学校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隐私,严禁侵犯他人隐私。

严禁侵犯隐私: 学校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隐私,严禁侵犯他人隐私。

6. 严禁恶搞: 学校鼓励和谐友好的交流,严禁学生进行恶搞、恶作剧行为。

严禁恶搞: 学校鼓励和谐友好的交流,严禁学生进行恶搞、恶作剧行为。

7. 严禁抄袭: 学校倡导学术诚信,严禁学生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严禁抄袭: 学校倡导学术诚信,严禁学生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8. 严禁威胁: 学校严禁学生之间或学生对老师的威胁行为。

严禁威胁: 学校严禁学生之间或学生对老师的威胁行为。

9. 严禁打击报复: 学校呼吁学生友善相处,严禁打击报复他人。

严禁打击报复: 学校呼吁学生友善相处,严禁打击报复他人。

10. 严禁侮辱他人: 学校鼓励和谐友善的言行举止,严禁学生侮辱他人。

严禁侮辱他人: 学校鼓励和谐友善的言行举止,严禁学生侮辱他人。

十不准:1. 不准伤害他人: 学生不得以任何方式伤害他人的身体或精神。

不准伤害他人: 学生不得以任何方式伤害他人的身体或精神。

2. 不准歧视他人: 学生应礼遇他人,不得因为种族、性别、宗教等进行歧视行为。

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1. 出门在外时,切勿与陌生人搭讪或跟随陌生人,尤其是没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

2. 走路时要走人行道,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或横穿马路。

3. 当遇到交通信号灯时,要等待绿灯亮起才能过马路。

4. 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车厢秩序,不乱拥挤或靠近车门。

5. 上下楼梯时要扶好栏杆,稳步慢行。

6. 在校园里要遵守校内规则,不乱扔垃圾、涂鸦或打架斗殴。

7. 不随意触摸电线、电源插座等危险物品,避免触电事故。

8. 在教室里不乱翻抽屉、柜子或互相拿走别人的物品。

9. 上厕所时要保持卫生,不乱扔纸屑或乱涂乱画。

10. 在校车上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好扶手,不乱动或乱吵闹。

11. 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要按照老师或班主任的指示行动,迅速撤离。

12. 不轻易吃不明食物,避免食物中毒的危险。

13. 在家里学习时要注意用眼卫生,适当休息眼睛。

14. 遇到陌生电话或网络信息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15. 在公共场所要保护好自己的财物,不随意离开个人物品。

16. 不参与危险的游戏或尝试危险的动作。

17. 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报告。

18. 遵守环保规则,尽量减少浪费和污染。

19. 遇到欺凌或纠纷时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不以暴力解决问题。

20. 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23年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2023年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2023年小学学生安全行为规范一、入学准备1. 家长或监护人应确保孩子身体健康、装备齐全,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品和防护装备。

2. 学校将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3. 学生应准时到校,不擅自离校,不串门、不游荡于校外。

二、校园安全1. 学生应遵守校纪校规,不进行不文明行为,不破坏公物。

2. 学生应保持校园干净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

3. 学生应走廊及楼梯保持右侧通行,不奔跑、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4. 学生应按时参加上、下操,要维护安全,不追逐打闹。

5. 学生应遵循班级和学校的安全预案,如遇紧急情况,按照教师的指示有序撤离。

三、交通安全1. 学生应走规定的人行道横过马路,禁止在马路中间穿行,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

2. 学生应辅助老师、家长过马路,注意观察车辆,遵守交通信号,确保安全。

3. 学生不骑行交通工具上下坡,不擅自变道、拼抢,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

4. 学生应佩戴好安全帽,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礼让行人。

四、食品安全1.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过多的油炸和高糖食品。

2. 学生应保持饭前洗手的习惯,避免食品污染。

3. 学生应遵守食品安全知识,不随意品尝未知来源的食品。

4. 学生应合理携带午餐,避免食品腐败或损坏。

五、游泳安全1. 学生应参加游泳班,掌握基本的游泳技巧和自救能力。

2. 学生应遵循游泳场馆的规章制度,听从教练和工作人员的指导。

3. 学生应遵守游泳时的纪律,不搏击他人,不独自下水。

4. 学生应了解各种危险情况的应对方法,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迅速求救。

六、网络安全1. 学生应遵守学校网络使用规定,不浏览、下载不良信息和恶意软件。

2. 学生应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添加和交往。

3. 学生应学习科学上网技能,防止上当受骗,提高防护意识。

4. 学生遇到网络欺凌或不良信息时应及时与老师或家长沟通。

七、自然灾害安全1. 学生应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知识,了解室内避险点和逃生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市中小学生安全行为守则
预防煤气中毒
1.不能在燃烧煤火炉的房间睡觉。

2.睡觉前要把没有排烟管的煤火炉移到屋外。

预防溺水
1.不到山塘、水库、河沟、建筑工地蓄水池等水域边游玩或嬉水。

2.看见有人掉进水里时,不能贸然施救,要呼叫大人帮助。

预防交通事故
1.乘车时只能乘坐正规的客运车辆。

2.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在高速公路上行走。

预防性侵
1.不与男性单独相处,不要留男性在家住宿,也不在男性家中留宿。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允许别人观看、抚摸。


预防暴力伤害
1.不携带、私藏有危险性的刀具、钢管等器械。

2.不打架斗殴,发生矛盾时要寻求老师的帮助。

预防火灾
1.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

2.不在寝室内生火取暖,不点蜡烛看书。

预防踩踏
1.课间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推拉、不吓唬同学。

2.不在下楼梯时蹲下捡东西、系鞋带。

预防网络伤害
1.不进网吧、游戏厅玩耍,不玩带有恐怖、暴力、色情的游戏。

2.不与陌生人结交网络朋友,不在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手机等身份信息。

预防毒品伤害
1.不吸烟、不饮酒,不喝陌生人给的水或饮料。

2.不进歌厅、舞厅、迪厅、游戏厅、酒吧等场所。

预防体育运动伤害
1.上体育课前认真听从老师的安排,做好适应性活动;
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要向班主任报告。

2.上体育课时不携带小刀、钥匙等坚锐物品,不远离老师,不从事其他危险活动。

预防食物中毒
1.不购买学校周边食品店东西吃。

2.不吃生冷、腐败变质的食物,不食用野生菌。

预防实验课伤害
1.上实验课时,未经老师允许,不乱摸、乱动实验药品和仪器。

2.涉及有毒、危爆、刺激、腐蚀、用电危险等实验,要严格按照老师要求操作。

预防课间伤害
1.课间和放学玩耍时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围墙、护栏、篮球架、校门、旗杆、树木。

2.打扫卫生和课外活动时,不爬高处,不攀爬窗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