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可调稳压源 印刷电路板制作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图1 稳压电源工作流程图2.2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方框图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消振、稳压、保护、可调七个环节来完成的〔如图2所示〕。
图2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1)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市电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较低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如图3所示〕。
图3 电源变压器(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把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它由VD1,VD2,VD3,VD4构成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4所示。
在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VD1、VD3导通,VD2、VD4截止;u2的负半周内,VD2、VD4导通,VD1、VD3截止。
正负半周内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RL,且方向是一致的,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5所示。
图4 整流电路图 图5 整流波形图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极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内导电,所以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等于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的一半,即 。
电路中的每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U2是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在设计中,常利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和流过电感器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将电容器和负载电容并联或电容器与负载电阻串联,以到达使输出波形根本平滑的目的。
选择电容滤波电路后,直流输出电压:Uo=0.9U2,直流输出电流:Io=0.92L U R 〔Io 是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
(3)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它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局部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拟平滑的直流电压,它由1C 等外围元器件构成。
(4) 稳压电路。
三端可调稳压器LM317:三端可调稳压器因具有稳定度高、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其主要由三段集成稳压块LM317组成〔如图6所示〕。
自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自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在电子电路实验和项目制作中,一个可靠的直流稳压电源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自制一个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输出电压,从而提供适合各种应用的电源。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自己制作一个简单但实用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您具备一定的电子知识和基本的电路制作技能。
材料清单:1. 一个适配器(输入电压220VAC,输出电压12VDC)2. 一个变压器(输入电压220VAC,输出电压12VAC)3. 一个桥整流器4. 一个电容器(容量1000μF,额定电压25V)5. 一个电位器(阻值10kΩ)6. 一个稳压集成电路LM3177. 一个散热器8. 一个转接头(用于连接电路到外部电源)步骤:1. 首先,将适配器插头连接到转接头上并插入电源插座。
确保适配器的输出电压为12VDC。
2. 将适配器的正极连接到桥整流器的“+”端,将适配器的负极接地。
3. 将桥整流器的输出连接到电容器的正极,并将电容器的负极接地。
4. 将电容器的正极连接到稳压集成电路LM317的“输入”脚,将电容器的负极连接到稳压集成电路LM317的“调节”脚。
5. 将电位器的中间引脚连接到稳压集成电路LM317的“调节”脚,将电位器的两侧引脚分别连接到稳压集成电路LM317的“调节”脚和“输出”脚。
6. 将散热器安装在稳压集成电路LM317上以保持散热效果。
7. 将稳压集成电路LM317的“输出”脚连接到您需要供电的电路或设备。
完成上述步骤后,您就成功地制作了一个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使用和调节:1. 在使用之前,请确保所有连接都正确并没有短路。
2. 将电路连接到您需要供电的电路或设备。
确保极性正确。
3. 通过调节电位器来调整输出电压。
您可以使用万用表来测量输出电压以确保其准确性。
4.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节范围通常是从1.2V到12V。
通过旋转电位器,您可以在此范围内调整输出电压。
注意事项:1.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请将电源拔掉,以确保安全。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宝子们,今天来唠唠印制电路板咋做的哈。
印制电路板呢,得先从设计开始说起。
这就像是给电路板画个蓝图。
设计师要根据这个电路板将来的用途,想好上面都要放哪些电子元件呀,像电阻、电容这些小零件都得有它们的位置安排。
这个设计图可不能马虎,就好比盖房子的设计图一样重要呢。
有了设计图之后,就要开始准备材料啦。
最主要的就是基板,这个基板就像是电路板的身体,一般是那种绝缘的材料,像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板就很常用。
然后还得有铜箔,铜箔就像是电路板的血管,能导电呢。
接下来就是制作电路图案的过程啦。
这一步有点像在画布上画画。
一种方法是用光刻技术。
简单说呢,就是在铜箔上涂上一种感光的材料,就像给铜箔穿上了一件特殊的衣服。
然后把设计好的电路图案通过光照的方式印在这个感光材料上。
被光照到的地方和没被光照到的地方就不一样啦,没被光照到的地方,那层感光材料还在,就可以保护下面的铜箔不被腐蚀。
而被光照到的地方,铜箔就暴露出来啦。
然后用化学腐蚀的方法,把暴露出来的铜箔腐蚀掉,剩下的铜箔就形成了我们想要的电路图案,是不是很神奇呀?再之后呢,就是钻孔啦。
因为那些电子元件要安装在电路板上,就得有孔来插它们的引脚呀。
钻孔的时候也要小心呢,要保证孔的大小合适,位置也准确无误,就像给电路板打耳洞一样,得打得恰到好处。
最后就是把电子元件安装到电路板上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电路板穿上各种小配饰。
可以用焊接的方法,把元件的引脚和电路板上的铜箔连接起来。
焊接的时候,那小焊点得圆润饱满,就像一个个小珍珠似的,这样才能保证电路连接得好,电路板能正常工作呢。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虽然有点复杂,但每一步都很有趣哦。
这小小的电路板可是很多电子设备的核心部分呢,像我们的手机、电脑里都有它的身影。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流程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流程
印刷电路板(PCB)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设计、
制版、印刷、蚀刻、钻孔、组装和测试。
首先是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电路工程师使用专业的电路设
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 Allegro等)设计电路板的
原理图和布局。
他们会考虑电路板的功能、尺寸、层次结构、布线、元器件的布局等因素。
接下来是制版。
在这个阶段,根据设计好的电路板图纸,制作
出PCB板的底图。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将设计图纸输出到透明胶片上,然后使用光刻技术将图案转移到覆铜板上形成电路图案。
然后是印刷。
在这个阶段,将制作好的底图覆盖在覆铜板上,
通过曝光和显影的过程将电路图案转移到覆铜板上形成导电图案。
接下来是蚀刻。
在这个阶段,使用化学蚀刻剂将未被光刻覆盖
的部分覆铜板蚀去,留下设计好的导电图案。
然后是钻孔。
在这个阶段,使用钻床将PCB板上需要安装元器
件的位置钻孔,以便后续的元器件安装。
接着是组装。
在这个阶段,将元器件焊接到PCB板上的位置,形成最终的电路连接。
最后是测试。
在这个阶段,对组装好的电路板进行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确保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流程涉及到设计、制版、印刷、蚀刻、钻孔、组装和测试等多个环节,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的电路板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正常工作。
直流稳压电源印刷电路板设计

0
1
15V
10V
5V
15V 0s 50ms 100ms V(U1:OUT) V(U1:IN) V(V1:+) 150ms 200ms 250ms Time 300ms 350ms 400ms 450ms 500ms
15 V
10 V
5 V
0 V
-5V
-10V
-15V 0s 20ms 40ms V(U1:IN) V(U1:OUT) V(V1:+) 60ms 80ms 100ms Time 120ms 140ms 160ms 180ms 200ms
实验内容
⑺ 考察负载电阻大小变化对输出脉动电压的影响 (绘制测试曲线); ⑻ 比较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全波整流电容滤 波电路的平均直流输出电压; ⑼ 比较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全波整流电容滤 波电路的脉动输出电压大小。 2 稳压电路 ⑴ 最大及最小输出电压,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⑵ 观察纹波电压(绘制测试曲线) ⑶ 测试稳压电源的输出电阻。
实验内容
3 PCB设计 (1) 绘制电路原理图 (2) 设置元件封装形式(Footprint) (3) 定义板框 (4) 布置元件 (5) 自动布线 (6) 生成布线的报表。
实验要求
预习 OrCAD基本操作方法,对给定电路的元件参 数进行理论计算。 上机实验 按时到达实验室,遵守实验室相关规定; 实验时不做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事情; 实验项目完成后,向老师报告再离开实 验室;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内容、步骤、数据记录、分析 说明等。(附电路图、测试曲线及说明)
上机实验7 直流稳压电源及PCB设计
实验目的 利用OrCAD设 计一个简易直流稳压电源 熟 悉 OrCAD Layout , 并 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的印刷 电路板,写出设计报告。
用单片机制作的直流稳压可调电源

用单片机制作的直流稳压可调电源摘要:把粗调波段开关以及细调电位器作为调节方式的是传统直流稳定电源输出,而且电压数值的大小是通过电压表来显示的。
但是传统的直流稳定电源输出的也是存在一定的缺点的,比如:体积比较大、复杂的电路构造、没有直观的读数、不容易进行调节、稳压精度比较低、电位器容易被磨损等,但是单片机制作的直流稳压可调电源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关键词:单片机;直流稳压;可调电源就传统的直流稳压电源来说,其电源所对应的输出电压主要是在相应的粗调波断开关和细调电位器的情况下实现调节功能的,并通过电压表的知识电压值大小进行实现。
就这种直流稳压电源来说,其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主要表现为不易调准,电位器易磨损,读数不直观,稳压精度较低等情况,而且电路构成较为复杂,体积较大。
而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则可以将上述问题进行有效改善。
电源的特点和功能此电源有两个调压元件,第一级调压元件是选取可控硅,第二级调压元件是选取LM317、LM337稳压电源芯片,电阻网络的电阻的改变方式是控制继电器,此控制方法采取AT89S51单片机,进而对调节元件的外围参数进行改变,从而得到可调节电压(步长为2~18V、0.1V),最大1A的驱动能力,同时显示输出电流大小和电源电压的数值。
电源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电路具有双重保护功能。
在软件中设置过载保护,同时在电阻的前端增加1A保险,以避免由于负载造成短路,破坏三端稳压芯片[1]。
电压输出采取两组相互隔离方法。
其中一组输出是固定的,固定电压为+5V;另一组是可调节的电压,电压为正负步长0.1V,输出的范围保持在±2~±18V,负载最大设置为1A,同时规定实际的输出电压的误差在0.05V以内。
为了避免掉电之后重新上电的电压数值过高,对用户设备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此电源具有记忆装置,保存了掉电之前用户所设置的电压数值,断电之后重新上电是用户不需要对电压数值进行设置,给用户更好的使用效果。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等于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的一半,即 。电路中的 每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U2是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五、各部分功能模块介绍(功能描述)
1主要原器件介绍
(1)变压器的设计和选择
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输出为6V~12V 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较低, 而一般的调整管的饱和管压降在2-3伏左右,而12V 为输出最大电压, 6V 为最小的输出电压,以饱和管压降=3V 计算,为了使调整管工作 在放大区,输入电压最小不能小于15V,为保险起见,可以选择 220V-15V 的变压器,再由 P=UI 可知,变压器的功率应该为 1A×15V=15w,所以变压器的功率绝对不能低于15w,由于串联稳压 电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大,效率不高,所以变压器功率需要选择相 对大些的变压器。结合市场上常见的变压器的型号,可以选择常见的 变压范围为220V-15V,额定功率20W,额定电流2A 的变压器。
四、总体设计思路 1.串联调整型稳压电源设计原理 1.1基本方案介绍 本设计电路分为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调压稳压电路 四大部分,稳压电路部分又由基准电压源、输出电压采样电路、电压 比较放大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输出电压调整电路组成。 1.1.1降压电路 本电路使用的降压电路是单相交流变压器,选用电压和功率依照后 级电路的设计需求而定。 1.1.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把经过变压器降压后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成 单个方向的直流电。但是这种直流电的幅值变化很大。它主要是通过 二极管的截止和导通来实现的。常见的整流电路主要有全波整流电 路、桥式整流电路、倍压整流电路。我们选取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实现 设计中的整流功能。 1.1.3滤波电路 采用电容滤波电路。由于电容在电路中也有储能的作用,并联的电容 器在电源供给的电压升高时,能把部分能量存储起来,而当电源电压 降低时,就把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压比较平滑。由于本电路后级 是稳压电路,因此可以使用电容滤波电路进行简单滤波。 1.1.4稳压电路 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的本质是一个具有深度负反馈的电压反馈型功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用于给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直流电压的电源设备。
在电子制作、实验以及工业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
首先,设计一个电源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的核心是一个稳压器件,常用的稳压器有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
线性稳压器的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源电压上端的电阻来控制输出电压,其优点是稳压性好,但效率较低。
开关稳压器的原理是通过开关控制元件来调节输出电压,其优点是效率较高,但稳压性较差。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稳压器件。
接下来,根据选定的稳压器件制作电路板。
首先,在电路板上布置稳压器件和其他必要的元器件,如滤波电容、限流电阻等。
然后,连接电路板上的各个元器件,使用焊锡将其固定在电路板上。
注意保持电路的紧凑和结构的稳定,防止元器件之间短路或松动。
接着,搭建电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
将输入端与市电或其他电源连接,确保输入电压和电流在稳定范围内。
将输出端与需要供电的设备连接,确保输出电压和电流符合设备的要求。
最后,进行电源的测试和调试。
将电源接通电源,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确保其在稳定范围内。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可调电阻来调节输出电压,以确保满足设备的电源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安全。
如需接通电源泄漏和短路保护装置,注意绝缘和接地,避免触电和设备损坏。
总之,设计和制作直流稳压电源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稳压器件,设计电路图,制作电路板,搭建输入输出端,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这些步骤,一个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就可以制作完成。
在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要素,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温度保护等。
这些保护措施可以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过流保护是指在输出端口控制电流的大小,防止电流超过设定值而损坏设备或电源本身。
常用的过流保护电路有两种:电阻式和电子式。
电阻式过流保护是通过在输出回路中串联一定大小的电阻,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电阻将发热并触发保险丝或继电器断开电路,实现过流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综合实验目的 (1)二、综合实验要求 (1)三、综合实验环境 (1)四、综合实验内容 (1)1.用M ULTISIM对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进行仿真 (1)1.1设计要求 (1)1.2用Multisim仿真 (2)2.用PROTEL设计电路,并产生PCB文件 (3)2.1设计要求 (3)2.2用protel绘制原理图 (3)2.3设计元件封装 (4)2.4设计PCB板 (5)3.用线路板刻制机对覆铜板进行钻孔、底板雕刻、割边 (8)3.1设计要求 (8)3.2用线路板刻制机刻板过程 (8)3.3直流可调稳压源电路刻板图 (9)五、收获和体会 (9)一、综合实验目的《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综合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之一,通过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实验,使学生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流程,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参数、外型、特征、及其应用,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培养其专业兴趣。
二、综合实验要求印刷电路板课题电路的原理图及PCB的绘制课题电路可选:1.基于555的门铃电路2.基于555的报警电路3.分立元件的闹钟电路4.仪表放大器电路5.助听器放大电路6.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7.信号发生器电路8.电容式接近开关电路内容包括:(1)protel软件设计给定课题电路,绘制电路原理图。
(2)在Protel设计环境中通过原理图与网表导出PCB图,并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布线。
(3)导出PCB的制造文件并利用线路板刻制机对覆铜板进行钻孔、雕刻、割边。
(4)根据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综合实验环境技术中心1202机房(预装Protel99软件、Multisim软件)技术中心407(配有电脑、刻板机等)四、综合实验内容1.用Multisim对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进行仿真1.1设计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
必须仔细分析课题要求、性能、指标及应用环境等,广开思路,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2)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
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成本的高低及制作的难易等方面作综合比较,并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
3)设计各单元电路。
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
4)组成系统。
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
1.2用Multisim仿真1.2.1桥式整流原理图图1.1 桥式整流图1.2.2滤波后的原理图图1.2 滤波图1.2.3桥式整流与滤波的波形图1.2.3 桥式整流后的波形图图1.2.4滤波电路后的波形图1.2.4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图1.5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后的波形图图1.6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示波器波形图2.用protel设计电路,并产生PCB文件2.1设计要求(1)熟练运用protel软件,能完成课题电路的CAD设计;(2)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流程;(3)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2用protel绘制原理图在找到所有需要的原理图元件后,可以开始原理图的绘制。
根据具体电路的复杂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层次原理图。
完成原理图设计后,需要利用ERC(电气法则检查)工具查错。
找到出错的具体原因后,修改原理图电路,重新查错,真到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为止。
使用 Sch 绘制电路图。
确定元件排列没有问题、定义元件封装 (Footprint),最后通过程序所提供的 ERC 检查。
如下图:图2.1 protel绘制的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2.3设计元件封装与原理图元件库一样,Protel DXP也不可能提供所有元件的封装。
如果发现元件封装库中没有所需要的元件,这时候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元件封装。
建立自己的元件封装库,将所有设计的元件封装都放在元件封装库中,以便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使用。
电阻的封装为AXIAL0.4 晶体管的封装为TO-39晶体管的封装为TO-39 变阻器的封装为VR42.4设计PCB板在确认原理图没有错误之后,就可以开始PCB板的绘制工作了。
首先根据系统设计和工艺要求,绘出PCB板的轮廓,并确定PCB的工艺要求(如使用几层板,加工精度等)。
然后将原理图传输到PCB板中,在网络表、设计规则和原理图的引导下布局和布线。
最后利用DRC(设计规则检查)工具查错。
2.4.1.确定板面(画边框)进入 PCB 编辑器,首先定义版框,也就是板子的大小与形状(如图7所示)。
可利用程序提供的版框向导,或将当前工作层切换到为禁止布线(KeepOut Layer 版层),以 Place Track ( 放置线段) 命令,自行绘制版框。
图2.2 边框图2.4.2零件布局装入的元件堆在一起,紧接着是把元件搬开。
激活Tools\Auto place 命令,出现元件自动布局对话框。
然后,单击OK按钮。
从图中可见虽然已经实现子元件的分离,但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因此,还可以对分离好的元件进行手工布局,拖曳元件并配合按空格键改变元件方向重新调整元件的布局。
1)设置布线环境:显示层面的设置(激活Design /Options命令)图2.3 Design/Options命令图2)设置布线规则:定义规则、自动布线设定(激活 Design / Rules 命令,进入对话框)。
(1)定义安全间距(Clearance Constraint)1mm(2)设置布线拐角模式(Routing Corners)45度(3)设置布线工作层面(Routing Layers) 仅用Bottom Layer (选 Any 其余选 Not Used )(4)布线优先权(Routing Priority)(5)过孔形式(Routing Via Style)(6)布线线宽(Width Constraint)0.5mm图2.4设置布线规则图3)设置Layer Rule图2.5 设置Layer Rule 4)执行自动布线PCB 的自动布线功能相当强大,只要参数设置合理,元件布局妥当, 系统自动布线的成功率几乎是100%。
选择“Auto Route”\“All”命令,进行全局自动布线。
单击“All”按钮后,程序便按照上面设置的布线规则进行自动布线5)最后自动布线生成PCB 板图如下:图2.6 自动布线生成PCB 板图2.4.3生成的PCB 文件图2.7 生成的PCB文件图3.用线路板刻制机对覆铜板进行钻孔、底板雕刻、割边3.1设计要求熟练运用线路板刻制机,实现由线路文件自动、快速、精确地制作印刷线路板;3.2用线路板刻制机刻板过程热转印法的关键是热转印纸和热转印机,它利用激光打印机先将图形打印到热转印纸上,再通过热转印机将图形“转印”到敷铜板上,形成由墨粉组成的抗腐蚀图形,再经蚀刻机蚀刻后即可获得所需印制板图形。
只要激光打印机能保证,采用热转印法可获得足够的精度和接近专业品质的印制板。
参考制作步骤如下:(1)绘图PCB图可直接从电脑调用,也可自行设计。
(2)打印设计完成经检查合格后(注意添加个人标记),将PCB图输入激光打印机,按1:1比例将PCB图打印到热转印纸上。
(3)转印热转印工艺的关键是热转印温度,它是由机内的微电脑精确控制的。
将热转印纸固定到准备好的敷铜板(已清洗)上,送入热转印机转移图形。
转印后掀开转印纸一角,检查转印图形完整性,以决定是否重复热转印(转印不完全)或局部修补(少量缺陷,用专用笔修整)。
(4)蚀刻将检查并修补无误的板子批量送入蚀刻机,蚀刻出所需PCB图形。
(5)打孔将蚀刻好的板子清洗干净,在钻床上打孔,注意孔径区别。
3.3直流可调稳压源电路刻板图图3.1直流可调稳压源电路刻板图五、收获和体会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近尾声了,这次我们小组的实训课题是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
一开始就觉得很熟悉,是数电里面见过的貌似。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从Multisia对电路进行的仿真,到利用Protel 软件对电路原理图的搭建,再到原件的封装,最后到生成PCB文件。
首先我们在用Multisia进行仿真时,设计了两个电路图,然后进行示波器的显示,结果总是结果特别奇怪,然后,我们就进行了一些修改,最后确定了电路的原理图。
画原理图时,需要注意元器件的选择,排列,还要注意连线要选择导线不能用普通的线否则仿真可能出错。
记着进行的Protel,我们这天进行的很不顺利,首先原理图的连接还是蛮顺利的,然后进行封装,最后进行自动布线使,二极管的总是不与电路连接在一起的。
通过询问老师,以及讨论。
最后觉得把桥式电路换成一个整体,封装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二极管不能连接电路的情况。
接着就进行了边框的画线,然后进行自动布线,使其为100%。
这个放置位置的时候,总是布线失败,有交错的现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排列,最后终于成功了。
接着就是生成PCB文件,刚刚开始就是孔一直对不齐,以及还有只是点的情况,后来询问了同学之后,结果是设计板的时候是顶层,打开文件的时候是底层。
然后我们重复进行了好几次之后,最终终于成功了。
那天真的心都累了。
最后我们进行了刻板,觉得很神奇,自动刻板,我觉得就像扫描一样,把电路图扫到板子上。
总的来说,我们这次课程设计还算满成功的。
遇到困难是肯定的,重要的是合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又一次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