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技术在非织造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等离子体的奥秘: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等离子体的奥秘: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等离子体的奥秘: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等离子体(Plasma)是一种物态,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

它是由高温、高能量状态下的气体分子或原子通过电离形成的,具有部分或全部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高度电离气体。

近年来,等离子体物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介绍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进展1. 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等离子体由于其独特的构成和特性,具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物理特点。

首先,等离子体具有高度电离的特点,自由电子和离子的存在使其具有极强的电导性和导热性。

其次,等离子体展示出等离子体波、粒子束和辐射等非线性效应,这些效应对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等离子体还具有高能量和高强度激发的特点,能够在强电场或者强磁场中显示出复杂的行为。

2. 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目前,常用的等离子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

实验研究通过使用等离子体设备和仪器进行观测和测量,能够获得等离子体的一些基本特性和行为。

数值模拟则利用计算机模拟等离子体的行为和模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方程和处理数据,可以预测和解释等离子体的各种现象和性质。

理论计算则基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通过推导和计算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和行为。

二、等离子体物理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 物质结构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学在材料科学和物质结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和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和体内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性能。

另外,等离子体还可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合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控制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形貌,从而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

2. 能源开发和利用等离子体物理学在能源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等离子体作为高温、高能量状态下的气体,为核聚变能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通过控制和稳定等离子体,可以实现核聚变反应的连续进行,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等离子体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等离子体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等离子体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展望概述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度激发的气体状态,由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离子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状态,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对等离子体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展望,并探讨其潜在的优势和挑战。

一、工业应用前景展望等离子体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首先,等离子体在材料加工和表面改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等离子体可以在常压下产生高温、高能量密度,用于材料的清洁、改性和涂层等工艺,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耐腐蚀性等性能,实现材料的功能化研发。

其次,等离子体还可以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

等离子体技术可利用氧化等离子体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去除有害气体和微粒,达到减排和净化空气的效果。

此外,等离子体还可用于废水处理、垃圾焚烧等领域,帮助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研究应用前景展望等离子体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等离子体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星际等离子体行为,还可以用于研究核聚变反应,开拓清洁能源的新途径。

其次,等离子体还与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联。

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开展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生物医学的治疗与诊断等工作,为科学家们解决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可以预见等离子体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潜在的优势与挑战虽然等离子体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等离子体技术仍然面临成本高和能耗大的问题。

目前,等离子体的产生和维持需要大量能源投入,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

其次,等离子体技术还面临杂质控制和稳定性的挑战。

等离子体与杂质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和性能,因此需要解决等离子体与杂质相互作用的问题,提高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等离子体处理对PBO纤维强度及形态的影响

等离子体处理对PBO纤维强度及形态的影响
择 蝠织技 术
【3 2 】
Co t t o n Te x t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第4 2 卷 第 2 期 2 0 1 4年 2月
等 离 子体 处 理 对 PB O 纤维 强度 及 形 态 的影 响
张 莹 马新安 蔡普 宁
( 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 7 1 0 0 3 8 )
Zha n g Yi n g M a Xi n a n Cai Pu ni n g
( S h a a n x i T e x t i l e S c i e n c e I n s t i t u t e , S h a a n x i X i ' a n , 7 1 0 0 3 8 )
摘要: 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 P B O纤维断裂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 P B O纤
维进行处理 , 筛选 出低 温等 离子体处理 P B O纤维的最佳条件 , 分别采用扫描 电镜 和偏光 显微 镜观察 处理 前后 纤
维的表观 结构和横截 面 , 并利用红外分析光谱对等 离子体 处理前后 纤维的结 构进行 了分析。结 果表明 : 等 离子
Ab s t r a c t E f f e c t o f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p l a s ma t r e a t me n t o n P BO i f b e r b r e a k i n g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mi c r o mo r p h o l o g y w e r e s t u d i e d .P B O i f b e r wa s t r e a t e d b y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p l a s ma , t h e b e s t c o n d i t i o n w a s o p t i mi z e d t o t r e a t P BO i f b e r b y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p l a s ma .S u fa r c e s t uc r t u r e a n d c r o s s — s e c t i o n o f P B O i f b e r t r e a t e d b y p l a s ma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b y s c a n n i n g e l e e —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y a n d p o l a r i z i n g mi c r o s c o p e .P B O i f b e r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e d b y p l a s ma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i n f r a r e d s p e e — t r o s c o p y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s p e c i i f c s u fa r c e a r e a o f P B O i f b e r i s i n c r e a s e d, e l e c t r o n wi t h d r a w i n g g r o u p s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o t h e P BO i f b e r s u f r a c e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c r o s s — s e c t i o n o f P B O i f b e r a r e n o t c h a n g e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s l l r f a c e p r o p e r t y o f P BO i f b e r c a n b e i mp r o v e d t h r o u g h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p l a s ma t r e a t me n t , d y e i n g p r o p e r t y o f P B O i f b e r c a n b e i mp r o v e d .

低温等离子技术对谷物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低温等离子技术对谷物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152020年第33卷第12期 粮食与油脂低温等离子技术对谷物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叶子充1,杨新文2,成军虎1, 3(1.华南理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2.安徽中储粮粮油质监中心,安徽合肥 230041;3. 华南理工大学 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摘 要: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机理与发展现状,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谷物品质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谷物经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后在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结构及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谷物表面的微生物的灭活的研究分析,促进了谷物储藏期品质安全的有效控制与提升,有利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谷物领域的工程化应用。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谷物品质安全;淀粉;蛋白质;微生物灭活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 of cold plasma technology on the mainquality of grainYE Zi-chong 1, Y ANG Xin-wen 2, CHENG Jun-hu 1, 3(1.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 China;2. Grain and Oil Quality Supervision Center of Anhui-CGR, Hefei 230041, Anhui, China;3.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enter for Modern Food Engineering Research, Guangzhou510006,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The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of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y we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influence of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y on grain quality and safety was reviewed, and the changes in starch and protein content,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 after treatment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inactivation and analysis of microorganisms on grain surface, which promoted the effective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of grain storage period quality safety, and was beneficial to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y in grain field.Key words: cold plasma technology; grain quality safety; starch; protein; microorganism inactivation中图分类号:TS2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20)12-0015-03收稿日期:2019-05-08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400404);广东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2018D1002);广州市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804010469)作者简介:叶子充(1999—),男,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调控技术。

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处理中的应用

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处理中的应用

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处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等离子体是一种高能量的离子体态,具有高温、高能量和高活性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改性、薄膜制备、纳米材料合成等领域。

首先,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从而实现材料的功能改善。

例如,通过等离子体氮化处理,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氮化层,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此外,等离子体还可以用于表面涂层的改性,如等离子体聚合物涂层,可以提高材料的防腐蚀性和耐磨性。

其次,等离子体技术在薄膜制备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薄膜是一种厚度在纳米至微米级别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

等离子体技术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各种功能薄膜。

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可以制备高质量的二维材料薄膜,如石墨烯和氮化硼薄膜。

这些薄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光学透明性和力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光学器件等领域。

此外,等离子体技术还可以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

纳米材料具有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

等离子体技术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溅射等方法制备各种纳米材料。

例如,通过等离子体溅射可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

然而,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处理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离子和自由基可能对材料造成损伤,影响材料的性能。

其次,等离子体处理过程需要高温和高真空条件,设备成本较高。

此外,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的放电现象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的材料相互作用机制,优化等离子体处理参数,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开发新型的等离子体设备,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各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探讨。

**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简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将气体局部电离并激活得到的等离子体,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运行的技术。

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状态,具有高能量和活性的特点。

在纺织工业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织物表面的处理和改性,以及纺织品的功能性改进。

**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1. 表面处理在纺织工业中,织物表面的处理常常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改变织物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提高织物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改善织物的柔软度和手感,并且还可以提供防水、防污等功能。

2. 功能性改进除了表面处理之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还可以用于实现纺织品的功能性改进。

通过在纺织品表面沉积功能性薄膜,可以赋予织物防紫外线、抗菌、抗静电等新功能,满足人们对于服装舒适性和健康性的需求。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为纺织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使得传统的纺织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深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在本文中,我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了分析。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重要性和潜力所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我对这一领域充满信心,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将会为纺织工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展机遇。

以上就是对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总结和回顾。

我将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不断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研究。

纺织材料等离子体拒水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纺织材料等离子体拒水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后再 用等 离子处 理 在 材 料 表 面 生 成 自由基 , 发 预 聚 引
物接枝 到材 料表 面上 。最具 潜 能 的方 法是 将材 料 置 于 等离 子发 生设 备 中 , 接将 拒 水 性 有 机 物 沉 积 到 材 料 直 表面上 。这 种沉 积 作 用 可 以 在 两 种情 况 下 发 生 , 一是 在等离 子体 处 于激 发 状 态 下 的 沉 积 聚合 , 称 为 等离 又 子体 聚合 ; 一 种 方 法 是 两 步 法 : 先 使 用 惰 性 气 体 另 首
结 合 ; 用 等 离子 体 对 纺 织 材 料 改 性 , 予 其 多 种性 能 。 利 赋 关 键 词 : 离子 ; 水 改性 ; 状 ; 望 等 拒 现 展
中图 分 类 号 : S 9 . T 15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0 5 (0 1 0 -0 2 -0 17- 3621)3 09 4
改性 。最 近几 年 , 用 常压 等 离 子 体 对 纺 织 材 料 改 性 利
2 国 内纺 织品等离子拒水 改性 的研 究现状
20 年 以来 , 04 天津 工 业 大 学 、 华 大学 、 江理 工 东 浙 大 学先后 发表 了相 关 的研 究论 文 。其 中 , 主要 集 中在
东华 大学 化学 与化工 学 院 的沈丽 、 瑾瑾 等 , 江理 工 戴 浙 大学 的刘 金强 、 秀娟等人 , 究 大 多集 中在 利 用氟 系 徐 研 饱 和或不饱 和 的化 合 物 对 织 物 进 行 拒 水 改 性 。2 0 09
性 的 常 用方 法 , 出 国 内外 研 究 大 多 集 中在 利 用 氟 系饱 和 或 不 饱 和 的 化 合 物 对 织 物 进 行 拒 水 改 性 。其 发 展 总 趋 势 是 : 指 利 用 等 离子 体 对 纺 织材 料 拒 水 改性 的 产 业化 、 业化 ; 工 常压 等 离子体 处理 技 术 的发 展 ; 离子体 处理 技 术 和 常 规加 工技 术 的 等

等离子体材料处理

等离子体材料处理

等离子体材料处理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作为支撑现代工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等离子体材料处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处理技术,由于其高效、环保、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等离子体材料处理的原理、技术及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等离子体材料处理的基本原理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由大量的离子、电子、光子等组成。

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下,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对材料进行刻蚀、沉积、改性等一系列处理。

等离子体材料处理主要依赖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与材料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从而实现材料表面的改性或制备特定性能的材料。

二、等离子体材料处理的关键技术1. 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等离子体刻蚀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对材料表面进行轰击,使材料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材料的去除或特定形貌的制备。

刻蚀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纳米科技等领域。

2. 等离子体沉积技术等离子体沉积技术是指利用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特定性质的功能膜。

该技术具有成膜质量高、附着力强、环保无污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防腐蚀、新能源等领域。

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是指利用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进行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其表面性质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提高材料性能或赋予新性能的目的。

改性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纺织等领域。

三、等离子体材料处理的应用1. 微电子与纳米科技领域在微电子与纳米科技领域,等离子体材料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

通过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可以精确地加工和制造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器件和结构。

同时,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在制备高质量薄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光电器件、传感器件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2. 新能源领域在新能源领域,等离子体材料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器件的制备和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 处理物 表面 的污垢 或者基 层转变 成典 型的氧化物 ,
如水、二氧化碳 、一氧 化碳等 。 ( )激 活或 者更 可靠 的表面 改 性 。通 过 功 能基 2
团,在数 个分 子层 内改变聚合 物 结构和元 素组成 ,交
换碳一 氢键 。功能基 团的类 型 由工艺气体决 定。用 来产 生功 能基团的典型工 艺气 体如表 l 所示 。这些集 团能够
揭示着物 、特 点和化学 反应规 律 ,同时为化 学合成 、制膜 技
l黉 絮
术、表面处理和精细化工提 供 了崭新的技术手段 。 19 年低 压气体 等离 子技术 第一次 应用 于非织 造 97
领 域 ,将 P非 织造布 转换 成有用 的亲水 性 的滤 透性 介 P 质 。在 以后的6 年多的 时间中,低 压气体等离子技 术又 被用于改进血液滤清装置 。近年更有许 多亲水性方面的

。一
应用 ,包括 利用非织造布在分离膜 、清 除装置和其他过
滤产品上进行 的工业处理等 。非织造布 的气体等离子处
图1等离子体技术原理 图 等 离子体处 理后 的表面特性 主要取 决于使用 的工 艺气体 与其化 学性质 ,能够 产生 的放映和 可疑应 用 的
范围区分如下 : ( )刻 蚀或 者清 洁 , 以去 除一 层表 面 。利用 氧 1 气 作为 工艺气 体 ,基本 上得 到低温 氧化 处理过程 。把
福建轻 纺 2 1第0 期 00 5
表 1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常用气体及其作用
气体 作 用
在医学领域 ,P 基材在宽1 卷装系统中用氧 气 P m
等 离子 处 理 , 或预 变 换 成 多层 结 构 进行 等 离 子 处
理 。经 等离子 处理后 ,吸湿性 能差 的P 非 织造布表 P 面可改变成血 液润湿性 能很好 的材料 。
理是未来干燥 、清洁环保型处理方式 ,将取代 当前湿性
化学拒油处理。低温等离子处理具有环保 、干燥、易于 控制质量等特点,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 。
1等离子体作用原理
等 离子体 处理是 在真 空压力 为1 10 a ~ 0 P 的条件下 形成 的带 电气 体 的放 电过程 。在真 空条件 下 ,气 体受 到 电场 的作用 , 自由 电子产 生加速 运动 ,当 电子 的动 能达 到足够大 时会产 生 电离 和裂变 反应 ,如果气 体产 生碰撞 就会激 活气体 。此 时,可 以见到 具有特色 的等 离子光辉 。
惰 性 气 体 H , N ,A , N e e r 。
N2
NO , CO, NH。
烃 类 , 乙烯 , 乙烷 , 乙酰基 ,甲烷
CF , S F
聚 合 作 用
亥蚀 U
对环境有 害 的物 质 ,迫使 人们去 评估和使 用新 的技 术 。P 非织 造布 的本性是 不亲水 也不拒油 ,在某些 P 应用领域 需要非 织造布有 拒油性 能 。通过含 氟气体 等离子体 的聚合 作用 ,可 以使P 非织造布 完全拒矿 P
原子和 分子被 电离 、激 发和裂 变 ,形成高强 度反
应气 体混合体 ,能够与裸露 的表面发生
提 高粘合力 ,增 强湿润 性 ,改善生物共 容性 或者表面 更深层 的特 性 。
收 稿 日期 :2 1 ~ 3 0 00 0— 5 作者简介:康加发 ( 96 18 一),天津西青人 ,学生。

刘 墓 … q 量童 - 搀查 聋
赞中 婴寥 ……_ 9sl 一 F r _ 一 论一 ■■一
等离子体技术在非织造材料 中的研究进展
康 加 发 ,刘 张英 (. 1 天津工业 大学纺织学院 , 天津 3 0 6 ; 2 天祥 ( 津 ) 量技 术服务有 限公 司 ,天津 3 0 8 0 10 . 天 质 0 34)
中图分类号 :T 12 S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5 X ( 0 0) 5 04- 4 0 7 5 0 2 1 0 — 0 1 0
等 离 子 体 技 术 是 上 世 纪 7 年 代 新 兴 的 一 门技 0
化 学反应 。图l 是等离子体技术原 理图。
术 ,随着 当代 高新技术 的蓬勃 发展应 运而 生 ,探 索并
02 H2
聚 合 物表 面 改 性 ,清 洁 处 理 , 去脂 和 亲 水化
金 属 清 洁 , 去 除 氧 化 层 表 面 活化 ,去脂 聚合 物 的活化
改性
2 2熔喷和射流喷网P 非织造布 的拒油处理 . P 目前流 行的含氟化 学溶液拒 油整理技 术存在 某
些缺 点 ,如 :含 湿 量 大 , 需要 费 用 昂贵 的干燥 工 序 ;化学 品消耗 量大 ;排 放 问题 ,加工过 程 中产 生
摘 要 :介绍 了等 离子技 术的基本原理 、反 应过程 ,重点 综述 了它在 非织造布表 面改性 方 面的应 用研 究 ,并分析
了等 离子技术 的@ _4 势。 z- -, g
关键词 : 离子体技术 ;非织造布 ;表 面处理 ;应用 等
d i1 .6 6j s .0 7 5 0 2 l .50 4 o: 03 9 /.s 1 0 — 5 X.O O0 .0 in
聚合 。聚合物具 有高交联结构 ,并无 重复单元 。虽然 对
物 油 ( M 级 中 1 ) 和 拒 辛 烷 油 ( M 级 中3 3等 级 3等
级 )。
氟 化 碳 :CF, CF 2 2。
有 机 硅 :H D O M M S ,T S
疏 水 化 ,聚 合 作 用 聚 合 作 用
( )沉积 ,通 常 叫做 等 离子聚合 反应或 者等离 子 3 化学氮化沉积 。该工艺将沉积一层 以亚微米为单位 的镀 层物于表面上 。与传统的聚合工 艺不同 ,等离子聚合 工 艺可 以使用包括 含碳或者包含硅 的每 一种单一气体或 者 蒸汽 。在等离子 条件 下 ,单体 的裂变产 生裂变碎 片形 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