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燃煤发电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燃烧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燃烧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化石燃料的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更新。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既新颖又有前景的技术,在煤燃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杰出的成果。
一、超临界流体技术介绍超临界流体技术是指将某些物质在高于其临界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强下改变相态的过程)条件下,加压使其变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扩散性、高溶解度、无与伦比的传质性质。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优点在于分离效率高、操作方便、对有机溶剂的危险性小,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二、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在煤燃烧过程中发挥出其独特的分离效果,提高煤燃烧的频率和效率。
在煤中硫、氮等元素的转化、去除方面,超临界流体技术比传统高温燃烧得到的效果更好。
由于在超临界条件下需要的热量更少,所以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效节能特性的煤燃烧技术。
三、超临界流体技术的通用流程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所用的超临界流体称为温室,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
温室具有高溶解度、高传质性、低粘度等特性,极适合在制备中广泛应用。
超临界流体的独特性质来自于它的非牛顿流体特性。
因此,该技术常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制备、纤维素的提取等过程中。
四、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燃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在煤燃烧中起到以下作用:1、超临界条件下氮和硫的去除率更高,铬和锶的去除率也显著提高。
2、提高燃烧频率和效率。
因为在超临界条件下煤之间的化学反应率和热扩散率都极大地增加了。
3、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反应,降低了NOx和SOx等氮、硫排放浓度,可以使排放浓度降至传统清洁燃烧的1/10以下。
4、提高煤的氧化制气效果,煤气含量大大提高。
5、煤气中的微量元素浓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用于研究丰富的产物组成。
五、结论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燃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极大的前景和应用前景。
尽管这项技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但鉴于其高效节能、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在未来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中必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超临界CO2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及现状

超临界CO2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及现状超临界CO2(Supercritical CO2)是指将CO2气体调节到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条件下,使其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特性。
超临界CO2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扩散能力,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多个方面。
首先,超临界CO2可以用作燃料改造和发电的能源载体。
在传统的燃煤电厂中,通过将超临界CO2注入火电锅炉,可以实现煤炭的高效燃烧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这种方法被称为超临界电站技术(Supercritic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其次,超临界CO2还可以应用于热力循环中。
传统的热力循环使用蒸汽作为工质,而超临界CO2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高效的热力转换,因此被广泛用于超临界CO2重整回收和变废为宝等领域。
在超临界CO2热力循环系统中,通过压气机将CO2气体压缩至超临界状态,再经过加热、膨胀和冷却过程,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回收。
另外,超临界CO2还可以应用于碳捕集、利用和存储(CCUS)技术中。
在电力行业中,通过将CO2气体回收、压缩和输送至埋地层,实现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和减少。
超临界CO2作为最常见的捕集工作介质之一,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溶解度,可以更高效地实现CO2的捕集和存储。
目前,超临界CO2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正在逐渐推广。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超临界CO2作为一种具有环保优势和高效能转换特性的能源载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国际上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提出了超临界CO2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开发计划,以促进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然而,超临界CO2在电力行业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技术上的难题需要克服,例如超临界CO2的稳定性、耐压性以及系统的安全性等。
其次,超临界CO2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推广应用。
另外,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和完善也是促进超临界CO2在电力行业推广的重要因素。
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在热电工程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在热电工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电能利用效率的追求,热电工程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兴技术。
本文将探讨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热电工程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是指将超临界流体喷射到待冷却物体表面,通过流体的物理特性实现对物体的冷却。
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压力关系较小,因此使用超临界流体进行喷雾冷却,可以避免传统冷却方法中因压力变化带来的不稳定性;其次,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不需要传统冷却系统中的冷却介质,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冷却系统的体积,并且减少热能的损失;此外,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还具有冷却速度快、冷却效果显著等特点。
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在热电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提高热电转换效率;二是用于保护热电装置。
首先,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热电转换器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的热电材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热电材料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冷却,就会导致材料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其电导率,进而影响热电转换效率。
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通过其喷雾冷却速度快的特点,可以迅速将热量带走,保持热电材料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实验证明,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可以将热电转换效率提高约15%左右。
其次,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还可以用于保护热电装置。
热电装置通常需要长时间工作,而高温对热电装置的寿命和性能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传统的冷却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地保护热电装置,甚至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损害。
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可以通过喷雾冷却的方式,将冷却介质均匀地喷洒到热电装置表面,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除了上述两个应用方面,超临界流体喷雾冷却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方向。
超临界流体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引言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已经成为迫切的任务。
在这个背景下,超临界流体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超临界流体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性质,其在能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点以上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流体既具有气体的可压缩性,又有液体的高溶解力和高密度。
超临界流体的临界点是指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流体的物理性质发生突变,此时流体的密度和粘度急剧变化。
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主要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流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高溶解能力: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力远高于常规溶剂,可以更好地溶解非极性和极性溶质,从而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2.低粘度:超临界流体的粘度远低于液体,易于传递和混合,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分离。
3.可调性: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以控制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溶解力和粘度等性质,满足不同需求的反应条件。
超临界流体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的高溶解力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可以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完成分离和提纯过程,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可以高效地分离石油中的杂质、提纯药物、回收有价值的化合物等。
超临界流体催化反应超临界流体催化反应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低粘度和高扩散性进行反应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质速率和可调控的反应条件,加速反应速率和改善产物的选择性。
超临界流体催化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石油加工、生物质转化等领域,可以高效地合成有机化合物、降解废弃物、转化生物质等。
超临界流体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超临界流体在能源转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超临界状态(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下的物质。
这种物质相比于液体和气体,具有更高的渗透性和扩散速率,更强的溶解能力,并且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效果也更明显。
因此,超临界流体已经成为了化工、能源、环保、食品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热点,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临界流体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在工业领域中,超临界流体在化学反应、分离和提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溶剂,可以在反应中替代有毒的有机溶剂,实现无毒无害的化学反应;同时,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渗透效果,可以使得化学反应具有更快的速率和更高的效率。
此外,超临界流体在碳排放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燃煤电厂的CO2排放,成为了碳捕捉与储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临界流体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超临界流体在能源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然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和稳定性仍然是制约其普及的因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超临界流体作为提纯和制备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新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此外,超临界流体还可以在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中进行应用,比如可以利用超临界水来促进石油的采收。
超临界流体除了在能源领域以外,还有许多应用于水泥、玻璃、金属的处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超临界流体的研究进展超临界流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入。
科学家们正大力推动超临界流体的研究,以研发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技术。
在其中,重点研究的领域包括超临界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反应机制和工艺优化等方面。
当前,针对超临界流体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解析性质、压力下的流动性质和热学性质等方面。
在反应机制中,科学家们也在研究超临界流体对于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等,以更好地利用超临界流体来促进化学反应的效率。
在工艺优化方面,流体力学和束缚能学的研究也是目前的热点。
研究发现,超临界流体在强束缚能场之下会形成更小的气泡和更细小的气泡气道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和催化效率。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的流体状态,从而获得特殊性质的技术,它具有很高的热扩散能力、低粘度、高可压缩性等特性,因此在化工、材料科学、环保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超临界流体是指高于其临界点温度和压力的流体,其物理性质与液态和气态存在明显的不同。
超临界流体具有热扩散能力强、粘度低和高可压缩性等特性,且溶解性能好,因此在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超临界流体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采用超临界流体来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它具有萃取效率高,反应速度快,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
2. 超临界流体反应技术超临界流体反应技术是指在超临界条件下,以超临界流体为溶剂进行反应处理。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多相反应的均相化,提高反应速率,有利于产物的迁移和分离,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生物工程等领域。
三、超临界流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 超临界流体成型技术超临界流体成型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高温高压和溶解能力,通过材料的固态变成液态再到气态的三态变换,实现对材料的成型加工。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陶瓷、金属、高分子等材料的制备和加工领域。
2.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薄膜制备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材料的溶解作用,将物质通过气相沉积在基底上。
这种技术提供了制备高质量、高纯度薄膜的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四、超临界流体在环保中的应用1. 超临界流体催化氧化技术超临界流体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环保型的水处理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催化剂使用量小、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
2. 超临界沉积氧化技术超临界沉积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溶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然后再将其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在当今世界,能源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由于常规燃料资源的逐渐枯竭,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解决方案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其中,超临界流体技术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技术,在能源行业中应用广泛。
一、超临界流体技术的介绍超临界流体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化学技术,是利用超过临界温度和压力的流体制备材料或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具有非常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超临界流体的物理特性超临界流体的物理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在压力和温度达到临界点时,体积急剧增大,相当于液体的压力和粘性,同时又能像气体一样渗透进入物质的内部,使得它具有了更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反应能力。
超临界流体的化学特性此外,超临界流体的化学特性也是它在能源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超临界流体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遇到溶质时,会发生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因此,超临界流体可以通过对温度和压力的调节,选择性地提取,分离和合成物质。
二、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燃料开发领域。
1. 燃料开发:超临界流体可用于制备新型燃料,如芳香烃和烷基烃。
实验证明,使用超临界流体反应器,煤炭、生物质和废弃物均可以转化为高品质燃料。
煤的氧化和热解反应,以及生物质和废物的裂解和重组反应,均需在高压超临界条件下进行。
使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提高产率和燃料的质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2. CO2捕集:超临界CO2是一种动力学稳定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下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利用超临界CO2的性质,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超临界CO2可用于燃料氧化的 CO2 捕获,以减少气体(氢和甲烷)燃烧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超临界水蒸煤’_概述及解释说明

‘超临界水蒸煤’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能源领域,煤炭被广泛使用并持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发展提供着稳定可靠的能源来源。
然而,传统的燃煤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环境和能源效率问题,如高排放量、低能源利用率等。
因此,如何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成为了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超临界水蒸煤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种技术是通过将水蒸气置于超临界状态下与煤直接接触反应,实现对煤中有机组分的高效提取和转化,同时具备清洁高效、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超临界水蒸煤技术。
文章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将对文章整体进行概述;定义与特点部分将详细解释超临界水蒸煤技术及其相关特性;应用领域分析将介绍该技术在燃料化工领域和热能利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其他领域中的潜在应用;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分析将总结目前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同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前景展望;结论与未来展望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同时提出对超临界水蒸煤技术未来发展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索超临界水蒸煤技术,以促进对该技术的更全面理解。
通过对其定义、特点以及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可以为相关工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对超临界水蒸煤技术当前发展情况及面临挑战的综合分析,有助于优化解决方案并为未来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这是引言部分,请您查看是否满意。
2. 超临界水蒸煤的定义与特点2.1 超临界条件下的水蒸气超临界条件是指物质在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情况下存在的状态。
对于水蒸气来说,超临界条件就是指高于374摄氏度和22.1 MPa(兆帕)的温度和压力。
在这种条件下,水不再以液态或气态的形式存在,而是处于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
2.2 超临界水蒸煤的概念及意义超临界水蒸煤是指将煤在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水环境中进行氧化反应,产生合成气和其他有用化学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 保护环境 的 目的。此外 , 超 临界技术在化学 、 生物技术 、 工程材料方面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 发 电; 超 临界 ; 节能 中图分类号 : T M6 3 1 .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8 8 8 1 ( 2 0 1 3 ) 0 1 — 0 1 0 8 — 0 2
P G S S — D) 。
P G S S过 程 与超 临 界辅 助 喷 雾 过 程有 一 个 明显
的相 似 性特 征 , 这 个 过 程涉 及 到无 论 超 临 界二 氧化
1 . 2 . 1 R E S S技 术 R E S S技术 的溶解 能力 主 要是 通 过 对 温度 和压 力 的改变 得 以改变 , 并且 随着 温度 和压 力 的改变 , 溶 解 能力 的改变 较为 明显 将 溶质 溶于 超 临界 的二氧
2 0 1 3年 2月
山西 煤炭 管理 干部 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C o a l — — Mi n i n g A 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C o l l e g e
F e b. . 2 0l 3
1 超 临界流体 技 术 的相关 理论 1 . 1 超 临界相 关理 论
中的溶剂 。当温度 与压 力达 到超 临界 状 态 , 并且 , 溶
对 一 般 物质 而 言 , 其 气液 平 衡 线 并不 是 与 温 度
和压力的提高成正 比,即气 液平衡线并非无 限延 伸 。 当系统 温 度 高于 临 界温 度 和 临界 压 力 时 , 气 液 两 相界 面 消失 , 此时称为超临界状态 , 温 度 和 压 力 是超 临界 状态 两个 重要 的参 数 。超 临界 流体 兼有 气 体和液体 的性 质 , 有些性质 , 如密度及与密度相关 的性质 , 更接近于液体 ; 而有些性质 , 如粘度 、 扩散 性等传递性质 , 更接近于气体 。
碳是作为一种雾化载体还是降溶 的粘结剂。这一技 术都能实现平滑的和高品质的涂料或粉末 。 P G S S的 应 用受 到溶 质热 稳定 性 的限制 , 热 稳 定 性 由液 化条 件和可能的最小粒径所决定 , 据报道 , 至 今 已 为几 个微 米 。 2 超 临界 燃煤 发 电技术
2 . 1 超 临界 燃 煤发 电技 术 的原理
1 . 2 超 临界 流体 技 术的分 类 在超 临界 方 面研究 主要 分 为 以下 三类 :
超 临 界 溶 液 快 速 膨胀 ( R a p i d E x p a n s i o n o f S u —
p e r c r i t i e a l S o l u t i o n s , R E S S ) ,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 (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l f u i d A n t i — S o l v e n t , S A S ) ,气体 饱和溶 液 微粒 形成 技 术 ( P a r t i c l e s f r o m G a s — S a t u r a t e d S o l u —
燃煤 电厂在高温条件下 ,采用先进 的蒸 汽循 环, 从而实现热量的高利用率和 比传统燃煤 电厂更 少的气体排放。燃煤发 电的原理是水蒸气在高温 、 高压的作用下 , 推动汽轮机发电的。随着温度 、 压力 的提高 , 发电效率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对于水而言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8
t i o n s o r S u s p e n s i o n s , P G S S ) 。
剂充分溶于抗溶剂 中后 , 快速放气 , 从而使得溶质快 速析出, 可达 到细 化 、 提 纯等 效果 。溶 液浓 度 在控 制 固体颗粒 的形态和大小方面是一个重要参数 ,添加 的抗 溶剂 一般 从容 器 的底部 加 入 , 利 用该 项技 术 , 许 多制药化合物也被成功处理 。其中, 抗生素 、 皮质类 固醇 、 生 物 聚合 物 和蛋 白质 已成功 由 S AS 处理。 1 . 2 . 3 P G S S技术 超临界流体( 如水 ) 溶解入液体溶液 中, 形成饱 和溶液 , 该饱和溶液通过喷嘴快速降压 , 饱和溶液 析出, 即P G S S技术 。P G S S一般 可分 为 两类 , 一类 是 熔 融结 晶形 成大 量 固体微 粒 的 P G S S过程 ( P G S S w i t h s u p e r — C o o l i n g , P G S S — C) ,一 类 是具 有 喷 雾 干 燥 机 理 的 P G S S过 程 ( P G S S w i t h s p r a y — D r y i n g ,
化碳中 , 当混合溶液经过喷嘴时 , 快速膨胀 , 溶 质的 过 饱和度 瞬 间快速 提升 , 从 而形 成大量 的晶核 , 并且 在 很短 的时 间 内 , 快 速地 生长 , 从 而形 成微小 颗粒 。 1 . 2 . 2 S A S技术 从溶液中提取并诱导析出固体沉淀物的过程 。 我们将这种技术称为超 临界反溶剂沉淀法 , 大致流 程为 : 沉淀器装有一定数量的液体溶液 , 然后加入超 临界抗溶剂 ,抗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能够溶解溶液
V0 1 . 2 6 No . 1
第2 6 卷技术在燃煤发电中的应用
任 罡
( 山西 国际电力集 团有限公司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2 )
摘
要: 超临界燃煤机 组热耗低 、 发 电效率 高 、 可用率 较高 、 热力循环 , 排 放的污染物 也越少 , 从 而达到节 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