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单元写作指导内容第一单元学习仿写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第四单元撰写演讲稿第五单元学写游记第六单元学写故事第一单元学会仿写教学目标1 •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2•进行仿写训练,提升仿写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岀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位列“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
可见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探讨学习仿写的方法吧!二、了解仿写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
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三、仿写的步骤(―)选好范文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入体会。
范文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模仿。
范文的选择受每次仿写训练的教学目的支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如: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仿写《春》中描写盼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语段,体会选取最具季节性的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好处,注意选材的详略结合。
训练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那些优美的语言中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写法。
(二)仿写技法1 •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1)一线贯穿法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跟随爬悬崖——被困悬崖中——引导下悬崖——从中有感悟;《社戏》:盼社戏---- 社戏途中看社戏------- 归航偷豆看戏后------ 怀念社戏。
(2)画面组合法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济南的冬天》:阳光下朗照的山——薄雪下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完整版)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合备课教案

言之有序说事理——部编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备课单元设计理念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1+X 的阅读教学理念,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整合” 时代,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既是部编语文教材编排特征的需要,更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 单元整合”是“群文阅读” 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师生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聚焦和拓展,为学生创设“ 大语文”观,构建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以科学为话题,编选了四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分别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美国科普作者、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以及中国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涉及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其语言朴素优美,带有“ 科学小品” 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给读者美的享受。
本单元的语文能力教学点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明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科研探究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3、学会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闻释的事理。
4、在学习中掌握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1 、教读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辨识音、形、义。
2、指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找准说明象,区分说明文类型。
理解说明内容,寻找开启句和总结句,再分每一段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3 、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找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的句段,分析这一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寄寓了我们对生活的的美好祝愿。
逻辑顺序:起源、名字来历、形状、制作材料再到营养成分、 主要功效 文化传统
学生作品四:
我们的汤圆有多种口味,有传统的芝麻猪油馅,有豆沙馅,有水果馅 等等,价廉物美,非常优惠。煮食方式简单,注意两点就不会夹生破皮: 一、水半开时就下锅,不要等全开再下锅,容易出现里面的皮不熟的情 况。二、煮开锅后再加入一些凉水,这样能使汤圆更快熟。记住这几点 保证你能轻松吃上汤圆了。我们的产品顺风包邮哦,畅快直达。
谢谢观看!
要点一: 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回顾自己写的片段,进一步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介 绍这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选择了这样的说明顺序?
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内容和顺序的,都是从自身的意愿出 发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写的时候,都没有顾及到读者对象的身份,没 有思考过他想听你介绍什么,也没有顾及到我们作者身份的多样性。
要点三: 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1.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2.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交流目的有关。 3.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作业 因为疫情,爷爷无法出去遛鸟钓鱼,他想用你的
平板电脑玩游戏,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用,请你为 他介绍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尽量用他能理解 的话进行说明。
要点二: 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作者写作身份有关,也就 是说,跟作者想达成的交流目的有关。
猜一猜:售货员面对的顾客会是什么身份?或者说是什么年 龄段可能性更大一些?
你好,我们“缸鸭狗”推出了系列汤圆新品种。看,这款是最新的水果汤圆:您 看它,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我们在小汤圆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果,有火龙果、香 蕉、苹果,都切成小片,甜丝丝的味道将会从不同的水果之间改变出来,进入到煮 小汤圆的水里。我们加入的水果可以根据每个顾客的不同口味进行调整。咬一口小 汤圆,里面的黑芝麻馅流出来,在我们的唇齿间流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别样的味 道。要不要来一碗尝尝?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单元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草木枯荣,大雁去来,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大雁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大雁是春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径,给大雁制造着灾难。本文简直是一篇爱鸟的抒情诗,作者笔下,大雁是如此可爱,人与大雁和谐相处,情趣盎然。
第四课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五课时:《大雁归来》
第六课时:《时间的脚印》
第七课时:《时间的脚印》
第八课时:《写作:说明的顺序》
第九课时:《写作:说明的顺序》
第十课时:《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说明
课前学生做好预习;教学过程中梳理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大意,讲解说明文及说明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后做好复习巩固。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本来就首先要细致观察,认真记录,掌握科学事实,从中筛选出主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认识和其他学科已知的科学原理,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形成科学假说;再将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最终达到科学认识。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是关于写作说明的内容,写作说明是一种介绍性文字,它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解释或者说明,使读者对所介绍的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从写作说明的顺序入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确定写作说明的主题和目的在进行写作说明之前,首先要确定说明的主题和目的。
主题是说明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说明的核心要点和写作的理由。
确定好主题和目的,有助于整个说明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二、按照顺序编排写作说明的内容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内容,使得说明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更强。
一般来说,写作说明的顺序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要性顺序等多种方式进行编排。
1.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说明,从过去到现在,或者从现在到将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
2.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或者关系进行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事物在空间中的布局和相互关系。
4. 重要性顺序:按照事物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根据所介绍的事物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包括逻辑分析法、分类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因果关系法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说明。
1.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解释,使读者能够理解事物的结构和本质。
四、精选恰当的说明材料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精选恰当的说明材料,使得说明更加具体、生动、有说服力。
说明材料可以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资料材料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五、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使得说明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不含歧义。
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得说明更加规范、精准。
写作说明是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通过本文对写作说明的顺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已经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说明的顺序》写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确定说明内容。
2.根据说明对象特点,情境交流对象的特点及交流的目的,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教学重难点根据说明对象特点,情境交流对象的特点及交流的目的,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
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
突破重点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突破难点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环节1 导入 1.课前准备PPT显示起点(学校)至终点(锁厂)的路线图,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介绍,准备如何组织介绍性的信息。
(初步感受)意图预设“介绍路线”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在课堂中有话可说,为进入写作情境做铺垫。
环节2 展开 1.同学们,学校将在梅花锁厂开展“走进锁展了解锁文化”的主题研学活动,出门之前,我们先看看学校到研学地的公交线图。
(PPT展现图示)任务一:引出说明顺序小金对本次研学活动的线路不是很了解,小文根据路线图特意做了如下介绍:小金,劳动实践在“锁厂”举行。
你从白马中学出发,步行126米左右到公交站。
之后可以乘坐浦江201路公交车,我们的劳动实践地点在锁厂2楼,乘坐10站后到梅花锁厂公交站,有四条公交线路可到达,下车后再步行约162米就到了。
问:看了小文的介绍,你觉得他的介绍语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回答。
)预设:顺序混乱,介绍不清楚。
改后:小金,劳动实践在“梅花锁厂”举行。
你从学校出发,步行126米左右到公交站。
有四条公交线路可到达,之后可以乘坐公交车,乘坐10站后到锁厂公交站,下车后再步行约162米就到了。
我们的劳动实践地点在锁厂2楼。
方法点拨:引导学生修改介绍语时要合理运用说明顺序,这里要紧紧围绕空间顺序来说。
意图预设说明文是现实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通过修改介绍词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写作必须重视说明顺序。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说明的顺序教材研读:1、下面课文都是我们学习过的说明文,请具体说说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
《活板》——(时间顺序:从主体说明内容看,作者是按照从刻字到印刷的顺序说明的,具体的过程顺序是刻字、制版、印刷、拆版。
这个过程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的。
)《中国石拱桥》——(逻辑顺序:整体上看,本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再具体的顺序。
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特点(概括),然后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
文章的主体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总体上遵循的是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说明“古代石拱桥”与“当代石拱桥”的区别,则遵循了从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逻辑顺序:先总说苏州园林特点,再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空间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是间到两边。
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表明了空间位置的改变词语。
)《蝉》——(时间顺序。
从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下中的过程。
)《梦回繁华》——(从全文看是逻辑顺序。
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再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说明画作本身,采用了空间顺序,从画的开卷处写起,依次介绍画的中段、后段。
)《大自然的语言》——(逻辑顺序。
先引出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然后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逻辑顺序。
先说发现的具体事实,再从事实出发佐证“板块构造”理论或恐龙灭绝的“撞击说”。
这是从现象说到本质,是对事理的说明。
)2、说明顺序种类。
(1)时间顺序。
多用于介绍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2)空间顺序。
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顺序,多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3)逻辑顺序。
有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逻辑顺序的形式。
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下二单元写作指导:说明的顺序单元要求1.结合所学的说明文,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
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写作指导说明性的文章属于“实用文”,其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
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
法布尔的《蝉》在介绍蝉的生活习性时,是按照蝉由“出洞”到“上树”再到“脱壳”直到“成虫”这样的先后顺序来介绍的。
像这种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我们称之为时间顺序。
举例:古今、春夏秋冬、早晚、先后……类似的还有介绍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毛宁在《梦回繁华》一文中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是按照“画面开卷”“画卷中段”“画卷后段”这样由前到后的顺序来介绍的。
像这种按照事物空间存在形式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空间顺序。
举例:里外、上下、前后、左右、南北……空间顺序比较适合用来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处山水等。
(3)逻辑顺序。
叶圣陶在介绍《苏州园林》时,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中介绍“大陆漂移学说”时,先列举恐龙化石现象,然后提出质疑,再进行解疑,直到介绍板块学说。
像这种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按照事物事理内部联系来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
举例: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由主到次、原因到结果……逻辑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如何合理地运用说明顺序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际写作指导的时候,不刻板强调事理说明文这一文体,特别冲动,然后才是选择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要求)。
【习作指导】
文题1:校园的一角、广场扫描、乡村一瞥
指导策略:三个主题选择其一,练习用思维导图或提纲的方式,学生先交流行文思路,然后再进行评议。
不同点:
《大自然的语言》四部分内容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当然,本课生动传神的语言运用也是说明文写作的典范,例如文章开头用了“苏醒”“次第”“翩然归来”“簌簌”等词语,典雅、简练和生动,尤其是第2段一句四字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大自然丰富的物候写活了,这种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属于地球科学范畴,内容上相互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文章逻辑严谨,风趣幽默,以论证为主说理充分,每一个科学的心得发现会引起新的思考,综合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是运用科学发现互相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杰作。
不过如果能巧妙的借用这个原理,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足球场上,“香蕉球”就不是“听话的足球”,而是运动场上精准的科学了。(指导教师:郑宝琴)
【学生例文】
手机,手机!
陕西平利城关初中八年级12班胡雅妮
无论是在街上、餐厅,还是地铁上,如今,人们“勤奋”地刷着手机屏幕的景象随处可见。在最近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手机成为我们上网不可或缺的设备。
【知识卡片】
写说明文,写作主旨确定之后,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工序流程,一般采用时间顺序。
介绍建筑物、景点或者具体物品,一般采用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方向。当然,还得准确使用方位名词。
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逻辑顺序由哪些?从现象到本质,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因到结果,从性质到作用等等,不管采用何种说明顺序,都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后次序,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说明的顺序》写作教学设计
文/张洲
【导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教学重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每课一得】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四篇课文,他们都是事理说明文,想想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谈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作者综合学科知识,阐明现象背后的道理,说理逻辑严密,再加上优美朴素的语言,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既传授了知识又给读者美的享受。
当又有一个人低下头去把玩手机时,那么他就很可惜地错过了沿途的所有风景,这自然的一切都因为他的低头而变得黯然失色,这是风景的悲哀,是大脑的悲哀,还是自身的悲哀?手机的出现与利用,着实是人类科技的一笔新兴财富,但其余那些坠入网河爬不起来的人呢?手机,到底有没有祸害你我?
有一幅漫画使我至今仍旧记忆犹新:一家人和睦的坐在饭桌上,都是陪老人过寿。所有的菜全部上齐,但除了两位鬓白的老人,剩下的儿女或子孙都在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手机。老人似乎想说点什么,但干裂的唇瓣张了张,又无奈的闭上。两位老人,红着眼眶,互相给彼此夹菜,餐桌上只有缓慢的咀嚼声,而其他人全都无动于衷地玩着手机,冰冷的屏幕映在冰冷的脸上,像影影绰绰的鬼魅。手机这个东西,它似乎已成为身体上不可分割的器官,世界上最可悲最遥远的便是我和你在一起,可我们却在各自玩着手机。
同样的道理,当列车高速驶来时,靠近列车车厢的空气被带动而快速运动起来,形成气流,如果靠得太近,就会像小球那样,乖乖地听话,到“管里”去了。
所以,在火车(或者是大货车、大巴士)飞速而来时,你绝对不可以站在离路轨(道路)很近的地方,让它带走你。有人测定过,在火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前进时,竟有8公斤左右的力从身后把人推向火车。这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了。
文题2:介绍一件科技产品(智能手机、无线路由器、电视机顶盒、平板电脑……)
注意事项:先要查阅资料,了解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选择适合读者年龄特点的说明内容,确立介绍重点和难点,再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组织全文。注意,这时候所写的文章,既不是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又不是产品的科学构造图,是一个基于自己理解的,也是自己能够掌握的科学知识,要有对材料的加工和组合能力,语言要准确。
科学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亲朋好友相聚时,即使靠得再近,也没有人嘘寒问暖,几乎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埋下头,抱着手机玩,本来情谊浓浓的聚会,却被每个人手心中冰冷的手机给完全打碎。而现实中,年幼的孩子,三两个聚在一起,玩不了一会儿,便吵着闹着问家长要手机玩游戏。于是,孩童清澈的眸里倒映出闪着星点光芒的画面。这究竟是谁犯下的错?谁埋下的种子,谁培育开出的花朵?
请放下手机,迈出囚禁着你的笼子,去陪陪身边最亲的人吧;请抬起头来,抹去人世的隔阂与喧嚣,看看白云听听流水吧;请大家回到最初的样子;请回归本真,让手机便利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别让手机毁了我们的生活。
听话的小球
陕西旬阳城关二中八五班 冉雨楠
火车和高铁的站台边,都会有一条黄色的线,禁止在有车驶过的情况下靠近,这是一条安全警戒线。如果强行靠近,会有生命危险,有人可能要说,火车进站一般都会速度减慢,不要紧的。
伯努利定理显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风机送出竖直向上的气流,U型管下水平管口处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上水平管口处的空气流速较小,压强较大。因此,U型管内部会产生由上管口到下管口方向的气流,与外部气流连成一股环形气流。当小球被托起到上水平管口附近时,就会在这股环流的作用下很“听话”的进入U型管,沿着管道运动到下水平管口。
真的会无关紧要吗?我们来看一个叫“听话的小球”这样的实验吧。
取一个U型管和一个直管组成一个环形跑道,不过这个跑道有一个弯道是没有划线的。再将一个小球放到直管的底部的风口处,看小球是不是能听话的沿环形跑道做运动呢?
实验开始,按下启动按钮,风机运转。只见小球从直管起跑,竟然乖乖的按照跑道前进,自行转弯,进入U型管。难道U型管有如此气场,让小球“快到管里来”?
不错,手机随着人类的进步,变化的也是日新月异,除了上网、看剧、听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理财、缴费、叫外卖、骑单车……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移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现在智能手机使我们眼界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信息成井喷式发展,也使人与人交流沟通异常便利,使用起来快捷灵敏,让人倍感舒适。
《大雁归来》把知识性、抒情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课文不少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结合的语句,是我们仿写的好范本。
《时间的脚印》用地质学上的概念,先用名言引出时间的话题,接着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时间的大幅度变化引发的种种变化,最后说明“时间的脚印”有很多,指导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从而揭示研究“时间的脚印”的意义。